外感發熱
是指機體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惡寒、汗出異常的一類外感病症,常見於感冒或時行感冒。
診斷標準
1. 急性起病
2. 初起常伴惡寒、咳嗽、頭身疼痛
3. 體溫37.4~39.5℃
4. 有感受外邪病史
5.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
治療方法
1. 醫者右手持三稜針,對準耳尖穴(折耳向前,耳郭上方尖端處)迅速刺入1~2mm,出針後擠壓出血;
2. 放血量視患者病情、體質而定,一般5~10滴,每滴如黃豆大小,以血液顏色由深變淺為宜;
3. 初次放血取雙側耳尖,此後兩側交替使用,每日1次,熱退後停止放血;
4. 放血後囑患者平臥於治療床上,雙下肢伸直,暴露足底。將艾條對準湧泉穴,距皮膚2~3cm,以患者局部右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持續1h,每日1次,5d為以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耳與全身臟腑經絡有密切的聯繫,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耳尖點刺放血可使邪熱外洩,達到清熱解毒、調和氣血的目的,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井穴,時足少陰經氣所出的地方,重灸湧泉可交通陰陽,調節臟腑功能,同時護陰扶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耳尖放血洩熱,重灸湧泉扶助元氣,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兩者合用,可起到引熱外出、祛邪扶正的作用,從而使熱退身靜。
供稿: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