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穴位有很多,一般而言,灸除小腿陰毒,建議重灸5穴:

2021-02-07 紫欣婉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紫欣婉」,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敬請放心關注。

很多患者有一個很明顯的症狀,就是小腿常年脹卜卜的,用手一摸,涼、軟、麻.


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是否身體已沉積了陰毒。


小腿:一身陰毒的大本營!

人體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常導致體內陰毒積聚,這些陰毒以溼毒、寒毒、瘀毒為主,特別喜歡沉積在小腿。


那麼,為什麼「一身陰毒聚小腿」?原因有二:


1、陰毒本就具有沉重、趨下的特性,容易往下沉積;


2、小腿處於身體的邊緣地帶,「山高皇帝遠」,陽氣照顧不到那裡,陰毒很難被氣化。


因為上述兩個原因的存在,陰毒在小腿安營紮寨,天長日久,小腿就成了一身陰毒的大本營!


陰毒有哪些危害?


1、溼毒


很多女性朋友發現,自己明明不胖,小腿卻很粗,這種粗與肥肉無關,而是浮腫,嚴重者甚至一按就是一個坑。此外,她們往往還有肌肉乏力、步履沉重、不愛動彈等症狀。


這其實是脾腎虛弱所致,脾主運化水溼,腎主水液代謝,脾腎虛弱,水溼滯留,就會出現四肢及面部浮腫的狀況,由於溼性重濁,故而,小腿浮腫最為嚴重。

2、寒毒


有些女性朋友一年到頭雙腿寒涼,以膝蓋為分界點,大腿稍微好些,小腿就嚴重多了,並且,越往下越涼。


腿寒的危害極大,除了大家熟知的「老寒腿」,還會招來以下疾病:


婦科疾病

小腿寒涼,就會血瘀,就跟「凍住了」一樣,氣血就難以下行,就會轉而瘀滯於盆腔,形成肌瘤囊腫。

心臟疾病

腿部靜脈回流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寒主收引凝滯,直接影響小腿肌肉的收縮功能,導致靜脈血難以回流到心臟,長此以往,極易誘發心臟病。

累及全身

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腳根),且腳跟為「四根」之本。小腿寒涼,就會影響腿部與大腦之間指令的傳導,繼而累及全身健康。


3、瘀毒


瘀毒主要指瘀血。


小腿屬肢體末端,距離心肺太遠,氣血運行最受影響,最易發生瘀滯,靜脈曲張就是小腿瘀血的最直接後果。



靜脈曲張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會導致皮膚潰爛,變成「老爛腿」,還易發生肺栓塞,帶來生命危險。


陽氣不足、陰寒積聚,必須艾灸

《黃帝內經》曰「陽化氣,陰成形」,人體的垃圾廢物必須藉助陽氣的氣化功能才能排出體外。一旦陽氣不足,不能及時氣化,這些垃圾廢物就會成為陰毒滯留體內。


所以,中醫認為,從人體病理來說,凡是成形的疾病,都是陰性的,最常見的就是婦科肌瘤。


為什麼婦科肌瘤術後總是復發?因為手術不能改變患者的體質,只要陰毒存在,婦科肌瘤就永遠不可能根治。


陰陽相剋,治療任何陰毒導致的疾病,或者預防陰毒釀成疾病,都必須扶陽氣以化陰寒,其治本之道在於:扶陽、散寒、逐瘀。


這時就要用到艾灸了,艾灸具有扶助陽氣、祛寒除溼、活血化瘀等功效,作為「天下扶陽第一方」,它是祛除陰毒的不二之選。


艾灸時,艾火的熱力和藥性層層推進,循經感傳,直達病灶部位,使得施灸區域乃至所波及的經絡,由淺至深形成一個熱環境,促進各種陰毒等病理產物消散排出,達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此外,艾灸還能激發正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從根本上調節陰陽,消滅疾病形成的隱患,達到防治未病的保健效果。


女人不灸腿,灸了也白灸

全身皮膚中,小腿的薄度排第三,可以像嘴巴一樣「吃藥」,加上小腿面積大、血管多,故而艾灸見效特別快。


而且,人體是個圓,腰腹是上半圓,腿是下半圓,單灸腰腹,氣血只能在上半圓局部打轉,不能形成完整循環。現代女性身體大多寒溼,或上熱下寒,更需灸腿改善。


在艾灸界,也有「女人不灸腿,灸了也白灸」的說法。


小腿穴位有很多,一般而言,灸除小腿陰毒,建議重灸5穴:


1、足三裡:增強脾胃的運化生血能力,脾胃差、體虛必灸!

2、陰陵泉:屬於脾經穴位,祛溼必灸!

3、三陰交:通調脾、肝、腎,婦科疾病必灸!

4、太溪:滋生腎水,全身最補穴位,不孕、腎虛、月經量少必灸!


5、復溜:調節腎經的樞紐,專治水液代謝失常及活血化瘀的要穴,血瘀必灸!


此外,大家也可以參考這種方法:輕輕敲打按揉小腿,一旦發現結點或痛點,就在那裡重點艾灸,也就是說,直接灸阿是穴,不必照本宣科。


此外,在艾灸前,先用熱毛巾敷小腿,等水氣幹透後艾灸,效果會更好。


灸小腿,有4大好處!



通過增強小腿陽氣,守住陰毒入體的通道,並將陳年的陰毒氣化驅逐出去。此時加灸湧泉這一「排汙口」,瘀積的毒素就能下行由它排出!



有些朋友灸後易上火,而灸小腿可以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清降虛火,使機體上下寒熱保持在均衡狀態。



小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灸之可以滋陰,上熱下寒的灸友一定要多灸三陰交、太溪、復溜,在滋陰的同時,還能同調肝脾腎三髒,補益一身元氣!



艾灸小腿有助於加速氣血循行雙腳,改善雙腳冰涼的狀況,並且艾灸本就是補益陽氣的,整個體寒症狀都能得到有力緩解。

微信推送改版了,請點【在看】才能看到我↓↓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謝謝原作者的付出!
感恩誠謝所有遇見!
編輯微信xnqw1212,來源若標註錯誤,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編輯刪除處理,並表示歉意!鼎力支持原創,尊重勞動成果!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施灸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神闕穴、氣海穴、陽陵泉穴
    在此穴施灸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效,可益氣延年。[施灸方法]將點燃的五元素艾柱放置弘琦艾玄玉罐中進行施灸,或點燃的培元艾柱放於培元罐中,固定在穴位上進行施灸。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施灸時間]每次3~ 5壯,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9點鐘灸之。
  • 灸治療便秘穴位及方法
    因此,有便秘的朋友們還是儘是採用艾灸之類的綠色療法,這才是對自已的身體負責。艾灸可以使用溫和灸,重點灸天樞和足三裡,這兩個穴位都是屬於胃經的要穴,不僅可以讓便秘的人順利通便,而且可以使拉肚子的人止瀉,所以從這兩個穴位的作用上體現出艾灸穴位的雙向調節作用,這也是艾灸的獨特魅力所在。
  • 小腿抽筋有妙穴——承山穴!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歷,當小腿抽筋發作的時候常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尤其是小腿抽筋常常會在人們酣睡時分突然發作,那真是一痛驚醒「夢中人」。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感受寒邪、運動過量、或者是缺鈣所導致的。
  • 小腿靜脈曲張,點壓承山穴和湧泉穴!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身不由己,對於那些已經發生了小腿靜脈曲張的人來說,自我教治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穴位按摩。小腿靜脈曲張,不僅有礙美觀、病程也是十分痛苦的,而且其對腿部帶來的傷害是永久的。所以,患了靜脈曲張絕對不可輕視,必須進行積極的防治。其實防治靜脈曲張也可以很簡單,經常按摩一下小腿上的承山穴和足底的湧泉穴,就能夠讓它變得好起來。
  • 按小腿這個穴位,最快時間讓淤血重新流動起來!
    復溜穴的取穴位置: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太溪上2寸,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取穴時,應正坐或者仰臥。復溜穴位於人體的小腿裡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腎功能失常會造成人體水液代謝失常,而復溜穴專門治療水液代謝失常。水液代謝失常會出現水腫腹脹,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裡有水,而且腰脊強痛,公眾號神奇的穴位提醒你,這看起來是膀胱經的問題,但揉膀胱經卻沒什麼效果,此時一定要揉腎經,首選揉復溜穴,讓淤血重新流動起來。
  • 小腿抽筋按哪個穴位可快速緩解?
    有好多人在睡覺靜止時或睡醒時伸展小腿時,小腿突然出現抽筋疼痛難忍狀況,那出現了這種疼痛難忍的抽筋狀況該怎麼辦呢?我按摩三十年的經驗是立刻找準小腿的承山穴位用拇指按壓,或用另一隻腳拇指頂壓;或者讓家人用拇指按壓,小腿抽筋幾分鐘就可快速緩解。那麼找承山穴位呢?
  • 小腿一個穴位,讓血管的淤血流動起來!
    刮灸委中穴▲艾灸復溜穴用雀啄灸再扣在上面重灸記住▼有岐黃一號,最好塗抹後艾灸,或者沒有條件艾灸的就敷保鮮膜保證效果艾灸配穴推薦給大家1、復溜穴配足三裡穴;三陰交穴和太溪穴,對自汗盜汗非常有幫助。2、復溜穴配承山穴;委中穴;調理靜脈曲張。
  • 中醫告訴你解決小腿抽筋的特效穴位
    患者近半年來常感小腿抽筋,尤其是在晚上抽的更為厲害,常常半夜痛醒。本以為是缺鈣導致,補鈣兩餘月症狀未消減,去醫院做檢查無特殊症狀。使用以下穴位療法1周後,患者抽筋的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很多人都體會過小腿抽筋的感覺,這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腿抽筋主要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會把人痛醒,長時間難以止痛,極大的影響了睡眠。小腿抽筋多是由於缺鈣、寒冷刺激、劇烈運動後疲勞過度等原因造成,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講,除了缺鈣的因素外,還有動脈硬化、下肢血液循環不流暢造成的。
  • 久治不愈的咳嗽,必灸穴位及配穴
    久治不愈的咳嗽,必灸一個穴位!既然咳嗽的病位在肺,那麼,我們調理普通的咳嗽,肺的背俞穴,即肺俞,是必須灸的。而若是咳嗽久治不愈,那麼我們還有一個穴位是必灸,它是肺經的墓穴,叫做中府穴。何為肺經墓穴呢?墓、其實有募集的意思,即肺經經脈的氣血物質由中府穴募集並傳輸肺經,可以說是肺經的一個重要中專站,更何況它又位於咳嗽的病灶、肺部,若是咳嗽久治不愈,非灸它不可!(畢竟艾灸病灶,是艾灸的基本規則之一)再一個,肺俞穴和中府血很是相配,兩者相配在中醫稱為俞募穴配穴法,可以讓單獨的止咳效果大大加強,具有更強的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咳嗽,也就是我現在大多數人得的咳嗽。
  • 中醫艾灸哪些穴位治療便秘
    由於人們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制,很多中年、青年人也經常會發生便秘的現象,嚴重的幾天不解大便,不僅自我感覺難受,而且由於毒素積累在內臟,會引發身體的其它疾病。使用艾灸來治療便秘,取穴不多,簡單易行,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讓身體恢復正常。
  • 怎麼樣才能瘦小腿肚子
    核心提示:所有的人都想擁有纖細修長的腿部,不管是穿裙子的時候還是穿褲子的時候,都會使腿部非常好看,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著比較粗壯的小腿,讓人感到非常的苦惱與痛苦,其實並不是沒有方法可以瘦腿,那麼怎樣才能瘦小腿肚子呢?
  • 中醫養生:常見小腿抽筋5原因 點按人中穴可緩解
    抽筋,很多人都遇到過,一般缺鈣的人容易抽筋,抽筋的那個時刻很讓人難受,感覺抽筋的部位像廢了一樣,僵硬不堪,抽筋如果發生在夜裡,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所以不妨試試中醫的穴位治療。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丨「溼熱困脾型」艾灸穴位
    【陽陵泉取穴位置】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配穴】大椎穴,中脘穴,陰陵泉【大椎穴取穴位置】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脘穴取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取穴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穴位解釋:1、肝俞:為肝臟的背俞穴,與肝臟有經氣直接輸注關係。主治一切肝病。
  • 小腿抽筋,教你一招快速緩解
    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可持續數秒或數十秒,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 夜間溫度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小腿收到寒冷刺激而痙攣;另外長時間持續高強度的工作,使肌肉得不到休息和低鈣血症也會引發小腿抽筋。
  • 4招應對小腿水腫問題 急救難看蘿蔔腿
    久坐一族和久站一族都會有小腿水腫的問題,那麼針對這種情況要怎麼瘦小腿呢?小編建議,飲食、按摩、運動一樣都不能少。  所以,我們平時就應該多留神,有意識地控制從飲食中攝入的鹽分量,並且多攝入鉀,可以有效地促進鹽分中鈉的排除。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祛風除溼,膝蓋不痛的關鍵穴位!
    就找特效穴位血海穴、梁丘穴,足穴用陵泉穴懸鐘穴和犢鼻穴。血海穴位於人體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在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的地方即是。血海,氣血的海洋,同時也是理血的要穴。梁丘穴位於大腿前面,髂前上棘和髕底外側端連線上,髕底上方2寸處。它也是理血要穴。
  • 有一個穴位功效很強大,卻不能亂灸,否則會生病!
    足三裡為胃經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靈樞》曰:「邪在脾胃……皆調與足三裡。」華佗則用足三裡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秦承祖雲其「諸病皆治」。《灸法中訣指南》:「人過四十以後,陰氣漸衰,火氣易於上衝,常灸此穴三五壯,可逆上逆。」
  • 董氏奇穴|(七七部分)小腿部位穴位詳解(收藏版帶高清大圖)
    其間亦有穴位位置與十四經穴位相符,因用處不同而命名不同者,皆於穴位後註明,其它說明要點已於本書諸論中說明,在此從略。【正筋穴】主治:脊椎骨閃痛,腰脊椎痛、頸項筋痛及扭轉不靈、腦骨脹大、腦積水。取穴:當足後跟筋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之穴。
  • 乳房上有一穴位,它是女性的抗癌穴、長壽穴、快樂穴,有時間就灸一灸!
    天 池 穴 女性的抗癌穴、女性的長壽穴、女性的快樂穴。 天池穴視頻 天池穴是女性的快樂穴,常揉這個穴位能夠讓女性心胸變得寬大,不易生氣,人不生氣,就能長壽,由於常揉這個穴位可緩解不良情緒,因此能預防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