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法則是不是真的?人類向宇宙發射信號會遭到攻擊嗎?

2020-12-16 酋知魚

外星生命會因爭奪資源而打擊其它文明嗎?就像黑暗森林那樣

在我國鳳毛麟角的世界級科幻作家中,劉慈欣的地位當之無愧的第一,而他最優秀的作品《三體》在科學愛好者眼中的影響力也相當深遠,就算不是科幻迷也常常能圍繞著相關的熱詞嘮上幾句,比如什麼「降維打擊」啦,「面壁者」啦,當然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概念必然是「黑暗森林法則」

關於此法則,我想還是原文解釋得更加生動,這裡我直接引用了: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

於是有一些童鞋可能就會擔心了,是不是人類文明現在正處在這樣一個可怕的困境中呢?如果我們被外星人打擊,是否立即面臨單方面被毀滅的危險呢?今天就讓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可能性。

首先我們要知道「黑暗森林法則」的兩個前提: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擴張需要資源,但宇宙中的資源總量保持不變。

這兩句話看起來都非常正確,但事實上我認為問題就出在這裡,我們要一個一個來分析其中可能藏的問題。

生存等於擴張嗎?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迷惑的概念,我們的知道科學的發展會帶來劇變,但是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模式還常常停留在相對原始的狀態,例如線性思維

當我們發現A增長→B增長時,常常很容易就得出A極大增長→B極大增長。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限制人口的主要因素是饑荒,那麼根據歷史人口數據統計,我們得到了 糧食產量增長→人口增長,是不是很自然地默認為 糧食產量極大增長→人口極大增長?

200年前的馬爾薩斯就是如此「合理推論」的,他寫了一本書叫《人口論》,並指出人類如果想擺脫貧窮,就必須要主動控制人口

但百年後的今天,事實又如何呢?我們發現雖然只有少數國家,但確實地,糧食產量極大增長並沒有持續地帶來人口膨脹,現在公認的發達國家人口均陷入了停滯甚至是負增長,倒是人均體重增長了不少,以至於「大腹便便」代替「皮包骨頭」成為了新時代窮人的特徵之一

這是為什麼?因為一對一的簡單模型讓人忽視了社會發展下複雜的關係網絡,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是科學的進步,而科學進步的主要原因又是文明的進步,而文明進步會導致全民受教育水平增加,而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又會提高她們的社會地位與經濟水平,抑制她們需要通過生育改善自身生活條件與養老條件的需求。所以大量的糧食什麼也帶不來,它與人口一樣只是文明發展的一個分支成果

如果在中世紀直接發生長期天上掉糧食的事件,那麼人口可能真的會直接爆炸,但此場景只能存在於幻想中了。

那麼自然,一個高度繁榮的文明需要永無止境,貪婪地擴張自己的體量嗎?雖然我們還無法知道,但是就從目前人類的發展方向看,向著此方向的可能性不大。

「文明」二字絕不只是掩蓋殘酷叢林法則的畫皮:在15世紀,這個地球上每天都會發生5~6萬起大規模暴力衝突與戰爭,有些原始部落因衝突引發的青年男性死亡比例超過30%;而在5百年後的今天,全球每天發生的戰爭與大規模暴力衝突只有幾十件,35%的人口生活在每10萬人不足一起命案的國家。

宇宙中的資源值得爭奪嗎?

這同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我前一篇文章中已經指出,宇宙最大的問題是「空」,實在是太空曠了。將全宇宙的物質化為等質量的水,只能構成一個半徑3~4光年的球體,而宇宙的可觀測半徑已經超過了460億光年,二者的比例為100億,相當於向地球同體積的空間中噴灑一枚中性筆尖珠大小的飛沫

而不幸的是我們已經知道,速度的上限是物理法則束縛的,時間與空間是牢不可分的。每兩個恆星之間都隔著數年甚至數萬年的距離,是貨真價實、名符其實的兩個不同的世界。

有一句話叫「地理是歷史之母」,如果要知道一個民族,一個文明為什麼會有這樣或那樣完全不同於其它文明的歷史,首先就要從它的自然氣候、地理條件、環境變化開始分析。在我往期的文章中就提到過,古代中國之所以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國,與地理條件密不可分,同時也正是過大的面積產生的「早熟」作用,讓中國失去了發展出科學的機會。

現在讓我們展望宇宙,很多人幻想文明高度發達的外星人來到地球,正如同來到美洲大陸的哥倫布給原住民帶來了災難與毀滅。但其實這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要知道只需37天就可以用一艘古典帆船從西班牙抵達美洲,在現代通信技術下只需要一個電波,就可以與地球彼端的人交流。

但是現在為止我們有很多空間障礙無法突破的證據,卻完全沒有任何可行的空間旅行的證據。這與古代完全不同,那時的人們可以想像「日行千裡」並在今天實現,只是因為他們做不到,卻沒有理論告訴他們不可能。

這是宇宙中的星系網絡圖,在引力的作用下含量極少的物質彼此間聚集起來,其它黑色的部分都是沒有任何物質的,就算是所謂的物質密集區,每兩個星系團之間也有超過1000萬光年的距離。每個星系團中又包含幾十到幾百個星系,每兩個星系間也有幾萬到幾十萬光年的距離。

如果將文明發展所需的資源比喻為採蘑菇,那這個小姑娘未免也太慘了,剛西伯利亞的凍土上採到一枚後,就得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去南極洲邊緣採下一枚。沒辦法……誰叫這兩個蘑菇之間的空無一物呢。

所以無論一個文明有多麼發達,對資源與能量的需求有多麼大,都不可能以「爭奪資源」為由向另一個文明發動打擊,畢竟99.999999999%的宇宙資源都屬於無人問津的狀態;沙漠的水之所以貴並不是因為水本身變了,而是因為它在沙漠;夠不到的宇宙物質不會有文明覬覦,更不可能為了搶它們而打起來。

其實相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僅佔太陽系0.14%總質量的八大行星就已經豐富到幾乎無法用完,消耗大量資源能量星際航行去其它恆星「佔領」資源一定是個賠本買賣;文明有向宇宙深空進發的理由,但一定不是為了掠奪與佔領,幹什麼事情都要講究成本,而巨大的空間距離,就是橫在無邊沙漠與村口老井之間無法逾越的代價。

我是酋知魚,一條來自星星科學作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假如宇宙存在「黑暗森林法則」,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究竟安不安全?
    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各個文明遵守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其實和地球上的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大同小異,大魚吃小魚、老虎吃野豬都遵守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而放在宇宙中它就變成了另一個名稱--黑暗森林法則,這種規則經常出現為爭取生存空間和資源,發達文明消滅落後文明的宇宙現象,雖然「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想像出來的一種宇宙法則,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這種法則存在於宇宙,但是宇宙那麼大,根據費米悖論
  • 人類曾經向25000光年外的星系,發射信號,還能得到回覆嗎?
    人類曾經向25000光年外的星系,發射信號,還能得到回覆嗎?在前幾日有這樣一則新聞出現,讓眾人感到非常的可惜,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被拆除。在1974年的時候,它的建成讓世界為之驚嘆,為了慶祝阿雷西博的成功興建,科學家們利用它向2.5萬光年之外的m13球狀星團,發送了一個星際電報。在當時科學家們都是非常亢奮的,他們並沒有考慮這個信號的發送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用小說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來對這個論題提出的一種解釋。當然,這個解釋同樣存在著邏輯上的悖論。黑暗森林法則的主要內容是:一旦某個文明被發現,就必然會遭到其他文明的打擊。因此,任何文明在發展到某個程度時,必然會隱藏。這也就是解釋了費米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發現不到其他文明在太空的痕跡。
  • 既然《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存在,為什麼歌者文明還敢用二向箔?
    在《三體》小說中,有不少粉絲津津樂道於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認為這個法則實在是衡量宇宙間不同文明相處模式的經典理論。不過,也有不少粉絲質疑「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中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有的讀者就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既然黑暗森林法則存在,那麼歌者文明為什麼不怕暴露而敢於發動進攻呢?
  • 最恐怖的科學理論:黑暗森林法則
    這種現象,可以用最恐怖的宇宙科學理論來解釋: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們最初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一旦發現對方,出於自保,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消滅對方。想想人類對原子武器和核武器的密切聯繫。理論層出不窮。但這些理論中有一個比其他理論更黑暗:黑暗森林理論。黑暗森林理論是費米悖論的一個真正可怕的解釋,但儘管如此,它還是很有意義的。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偏執的想法,但它很容易解釋為什麼我們找不到任何外星文明。
  • 黑暗森林法則,真的成立嗎?
    小說中提出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法則的條件非常苛刻,其中是在這些苛刻的條件下,按人類的思維方式,想像出宇宙的社會模式。而「黑森」文明就是指堅信這個法則,並遵照這個法則行事的文明。可是,我認為這種文明,不僅不可能是宇宙文明的常態,而且在廣大的宇宙中,不可能較長期存在。
  • 1965年,三體人發現地球為啥不攻擊?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1965年,三體人發現地球為啥不攻擊?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有讀者認為地球的坐標就是葉文潔暴露的,從而招來外星人入侵。當三體文明知道太陽系有地球的存在後,依然不敢輕易派來探測設備,那是因為三體人本身科技水平有限,當發現其他文明後,不敢決定對方是否厲害過自己,故此也會產生一種擔憂的恐慌。這也許就是宇宙中各種生物文明的本能,而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宇宙才誕生了黑暗森林法則。
  • 人類重複6次接收15億光年的外星信號,是巧合嗎?劉慈欣:別回應
    伴隨科技水平發展,人類文明對太陽系的求知心越來越強烈。現在太陽系中確定現實存在外星生物嗎?雖然說人類文明還沒有發現一些有關外星生物的足跡,然而一大堆現像反映出:人類文明不只是太陽系唯一的生命,地球也不是唯一的現實存在生命星體。人類文明重複6次接收外星信號,是巧合還是《三體》預言成真?
  • 黑暗森林法則外,還有一個更害怕的理論
    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宇宙實驗室猜想、虛擬宇宙猜想等等。這些猜想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但有許多難以來自洽,的地方卻沒有被許多人所認可。在眾多猜想中,認可度最高的應該是「黑暗森林法則」。也正是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理論。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所有的文明都是這片森林中的生物,他們既是獵人,也是獵物。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有敵意,兩個文明相遇時,會選擇毀滅對方,不給對方交流的機會。
  • 黑暗森林真的正確嗎?綠色草原怎樣?
    黑暗森林法則可能事實上並不存在。根據黑暗森林法則的描述,任何文明遇到其他文明時首選的行動是消滅。前提是他們知道文明井噴式發展的規律,如果他們尚未充分觀測過其他文明的發展歷程,顯然是無法驗證這個結論的。如果僅僅是假說,那麼所有文明共用同一種假說的可能性極小。
  • 花花公子羅輯用氫彈救了全人類:《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
    (《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接《三體》第一部)三體人發射智子到達地球,人類世界在三體人眼中一覽無餘,似乎人類完全沒有了反抗的餘地。幸運的是,在地球三體組織與三體人的通訊中,發現了三體人的一個特點:思想透明,不會隱藏和欺騙。
  • 黑暗森林法則是何?它與費米悖論是如何解釋外星文明的?
    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外星文明的探索,一些科學家迫切地想要知道,除了人類,宇宙中還有其他生命存在嗎?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如果外星人真能發現我們人類,那他們的文明程度必然要比我們高,我們如何能夠保證他們不會入侵地球呢?
  • 三體人早在1965年就發現地球,為何不攻擊?劉慈欣:黑暗森林法則
    其實,這也是宇宙間高等文明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才出現了如劉慈欣在書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則。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它說的是,宇宙就像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森林,其中幽暗無比,殺機四伏,無數的「獵手」隱匿自己的行蹤,在這片黑暗中靜靜的等待,一旦有任何一個星球或是文明敢暴露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標,那麼就會立刻受到滅頂之災。
  • 外星人若攻擊人類,該採用何種方式對抗?人類有贏的把握嗎?
    若外星人入侵地球,人類可以抵抗多久呢?是否能夠安然無恙呢?根據黑暗森林法則,每種文明都是這片森林裡的獵人。一般情況下,它們會在森林裡面肆意遊蕩,為了讓文明延續,基本上會四處躲避。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受森林法則的約束。
  •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來自15億光年外宇宙,劉慈欣:不要回應
    劉慈欣為何不建議回復這段外星信號呢?這是因為劉慈欣在其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法律,即黑暗森林法。而「三體」三部曲則完全圍繞這一規律展開。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我們之所以不能發現外星人,只有兩種原因:第一,宇宙中只有一種人類智能生命;第二,外星人故意隱藏自己。而劉慈欣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同時他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釋了外星人為何會刻意隱藏自己。
  • 通俗解釋《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作品中建立的宇宙社會學基於兩條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在宇宙社會學中有一條重要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如果把宇宙比作一片黑夜下的森林,那麼每個誕生有文明的星球就像這個森林中踽踽獨行的獵人。
  • 趣談《三體》:披著科幻的外衣,講著醜陋的人類文明史
    2、三體文明已經向地球發射了宇宙飛船,並將在400年後到達地球。黑暗森林法則的共鳴黑森林法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是因為人類一直在使用這個原理,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之前我們就說過了,三體人不會說謊。人類這可樂開了花了,這很好啊,你不會,我們會啊,我們最擅長說謊了。
  • 讀《三體》|放眼宇宙,人類是如此渺小
    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作者把宇宙比喻成黑暗的森林,如果不主動發聲、不現身,誰也不會發現在黑暗的森林裡除了你還有他。地球和其他可能有生命的星球都隱沒在黑暗森林中,三體率先暴露了坐標,慘遭打擊。黑暗森林是一個隱喻。如果不是因為對人類失去信心的少女葉文潔主動向三體發射信號,可能地球永遠處於黑暗森林之中。
  • 被拋棄40年的衛星,突然傳回信號,科學家們慌了,不知所措
    美國方面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向地球軌道發射了一些衛星,有的用於實驗有的用於軍事,但並非所有的衛星最終都成功的進入了預定軌道,比如LES-1到LES-9系列衛星中,只有4顆衛星成功的發揮了作用,其他的基本全部都發射失敗。丟掉了四十年的衛星,突然發出了信號,科學家們卻感到非常沮喪。
  • 地球生命奧秘三,稀有地球與類地行星普遍說,黑暗森林與25號宇宙
    我們在銀河系中位置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宇宙中生命的探索,從六十年前至今,人類一直不斷的升級技術來探索和接收來自宇宙其他文明的電波,但現在仍然一無所獲。未間斷的向宇宙發射電波然而三體的作家劉慈欣在他的作品中用黑暗森林法則給我們解釋了這個疑問。這一切似乎充滿了矛盾,一個謎題接著一個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