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釣鰱鱅還是這篇技巧精闢,運用得當魚兒跑不了!

2021-02-18 木木種草社

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區別是: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花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在食性上雖然都屬於濾食性,但白鰱以水體中的植物藻為主要食物,而花鰱的食性與白鰱不同,它以水體中的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橈足類為主要食物,兼食多種浮遊生物藻類。白鰱和花鰱對素食氣味的喜愛雖然接近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鱅喜酸臭餌,但更詳細的說,白鰱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花鰱則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喜臭是它們的共性,而白鰱喜酸甜,花鰱喜腥香則是它們的區別所在。

一、越是炎熱越釣鰱,烈日當空好釣鱅

鰱鱅的適宜水溫較高,因此釣鰱鱅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較炎熱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選擇晴好的天氣白天出釣收穫才會更好,在一天當中,從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是釣鰱鱅的最好時段。也有釣友喜歡夜釣鰱鱅,盛夏季節夜釣鰱鱅雖然也能釣,但與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遠。釣鰱鱅除了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注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鱅。風力過大,在較開闊的自然水域水面會波浪層層,不僅不利於觀察浮漂的微小動作,而且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很難在水的上層形成積存,不利於鰱鱅攝食。因此,每逢這種天氣鰱鱅便不知去向,很難釣獲。即便是垂釣時打窩,窩餌也很難在水體的中上層形成固定的窩區。

二、查看天氣、風向,根據地勢選位

選擇一個理想的釣位是垂釣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釣鰱鱅的釣位選擇首先要觀察風向,要選順風或偏風的釣位,儘量避開頂風的釣位。要根據水邊地勢選擇背風處或迴風灣等水面有藻類積存的地方;要選擇風吹水面起浪與平靜水面的交界處;要選擇陡岸的深水處。如果是在有網箱養魚的湖泊或水庫,要選擇網箱附近的下風處,或有生活廢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鰱鱅的好釣位。

三、釣具釣法要靈活運用

手竿釣和拋竿釣都是釣鰱鱅的好方法。但要釣大鰱鱅就必須使用拋竿。手竿釣鰱鱅可底釣也可釣離底、釣半水和釣浮,底釣一般只在春、秋氣溫較低時使用,夏季則多採用後三種釣法,釣浮是最為普遍的方法。釣組的使用因人而異,各有千秋。有使用雙鉤釣組的,也有使用單鉤的,還有使用三鉤以上組鉤的。使用雙鉤立漂浮釣是最常見的手竿釣法。本人使用手竿釣鰱鱅時也是使用的雙鉤釣組,但與平時釣其它魚時使用的雙鉤釣組略有區別。改動的方法是:將雙鉤腦線的長度分別縮短到上鉤8釐米,下鉤12釐米,在連接雙鉤的環上加一個筷頭粗細,1.5釐米長的小託餌簧,再在每個鉤上穿上綠豆大的一個小白色泡沫粒。垂釣時將餌料搓在餌簧上,入水之後餌料霧化散落,鰱鱅在吸食散落的餌料時,由於鉤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極易隨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為鉤尖裸露,魚再想吐出時已經無能為力了,出現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魚。出現頓漂、大送漂、連續點動、平移等漂相時也要及時提竿。

使用拋竿釣法的釣組,有使用「水怪」(吊籃)的,也有使用炸彈鉤的。使用「水怪」的優點是裝餌省事,操作簡便,比較容易掌握,缺點是上魚率較低,特別是在經常有人用「水怪」漂釣鰱鱅的水域上魚率會更低。使用炸彈鉤釣組的優點是餌料霧化好上魚率較高,但缺點是裝餌技巧性較強,對餌料的軟硬和粘散度要求較高,比較難於掌握,需要有一定的餌料使用經驗。本人使用拋竿釣時一般使用改裝過的炸彈鉤作為釣組。改裝方法很簡單:把原炸彈鉤上的託餌簧向上移動約兩釐米,然後固定好,使餌簧與鉤的相對位置略有改變,以便使餌簧上裝好餌後鉤能垂落在餌團四周的下方,提高上魚率。使用拋竿漂釣鰱鱅,最好使用4號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拋入水中後,只要鉤上有餌,漂就會直立或斜立水中,鉤上無餌則漂就會平躺水面,便於觀察及時換餌,其性能遠優於球型漂。

四、餌料用活定有收穫

釣鰱鱅效果不錯的餌料有很多,為什麼有的人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的人用起來卻效果很差呢?關鍵在於使用方法是否得當,使用細節是否做好。我在使用手竿釣鰱鱅時,餌料的使用方法是:先取一袋鰱鱅餌,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後加水攪拌成稀粥狀,再用料盆潑入水中釣點,這種打窩方法誘魚很快。打好窩後再取一袋餌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攪拌均勻後加水迅速攪和成很軟的餌團。不可攪和的時間太長、太狠,造成餌團裝鉤後死粘不霧化,手竿垂釣鰱鱅要使裝鉤餌團在5-10分鐘內能全部霧化散落,以提高上魚率。若使用拋竿垂釣鰱鱅,使用水怪時餌料要儘量軟、散便於霧化從吊籃中不斷溢出;使用炸彈鉤時,在餌簧上裝上餌料之後,把鉤均勻的貼在餌團的四周,不要壓的太深,輕輕貼上即可,以便拋投時鉤與鉤之間不相互纏繞或鉤回頭搭在主線上,餌團入水後鉤又能很快的從餌團上脫落下垂在餌團四周的下方,餌團的粘散程度以入水30分鐘左右能全部散落為宜(不可太粘,否則會成團整體脫鉤)。

相關焦點

  • 釣鰱鱅最好用的餌料有哪些?釣鰱鱅用什麼?釣鰱鱅餌料的選擇技巧
    因此,鰱鱅魚常常被作為淨化水質的魚類使用,而且鰱鱅的肉質鮮美,很多釣友都喜歡垂釣鰱鱅。那麼,釣鰱鱅用什麼餌料最好呢?下面,我們來講下釣鰱鱅的餌料使用技巧。釣鰱鱅的餌料使用技巧一、玉米面發酵餌釣鰱鱅。釣鰱鱅使用時,可以在其中添加輕麩來調整霧化效果,也可加入適量的擒降鰱和多巴鹽釣魚小藥,加強餌料的誘魚和促食效果。這種方法製作的餌料適合野釣鰱鱅,也適合在黑坑釣場裡釣鰱鱅。
  • 釣鰱鱅使用什麼餌料最好?釣鰱鱅技巧
    釣鰱鱅的技巧和方法一、出釣鰱鱅時要注意天氣情況。鰱鱅對天氣的變化是較為敏感的,而且極怕缺氧。較悶的天氣時,鰱鱅就會不舒適,不愛開口吃餌。所以釣友們在出釣鰱鱅時,儘量選擇好天氣和天氣較好的時間段,避開魚缺氧的時段。
  • 獨家秘笈,大師總結釣鰱鱅技巧經驗
    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區別是: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花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
  • 釣鰱鱅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因為鰱鱅生長速度快,兩三年就能長到5斤左右,而且鰱鱅還有成群覓食的習慣,智商也不高,而且半水中魚後魚的衝擊力會特別大,所以深受釣友們的喜愛。但是鰱鱅魚的魚層會發生變化,如果找不準魚層,就等於白費功夫,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就是錨魚。那麼,我們該釣多深呢?這還要從魚兒的習性說起,所有的魚兒都有趨溫,趨氧和趨食的特徵。
  • 夏天才能釣鰱鱅?你錯了,冬天也能釣大鰱鱅
    鰱鱅喜歡高溫,最適宜溫度20-30度,溫度越高活性越強,釣鰱鱅最好的季節是夏天和秋天,到了冬天就很少有人釣鰱鱅了。因為大家都覺得冬天時釣不到鰱鱅的。但是釣友們有沒有在冬天釣鯽魚、鯉魚是也釣起來過鰱鱅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我們意識裡冬天釣不到鰱鱅,也就沒有在意這個事情,其實冬天也是完全可以釣鰱鱅的,而且冬天還很容易釣起大個體鰱鱅。
  • 夏季鰱鱅釣法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
  • 冬天不能釣鰱鱅?大錯特錯,只要按我說的釣,鰱鱅釣了一尾又一尾
    冬天在北方很多地區都下起了雪,氣溫也變得很冷了,而在國內的南方地區氣溫還是比較暖和,這就讓不少人在一年四季都能出釣。在很多釣魚人的認知裡,鰱鱅魚只能在夏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去釣,這時候的溫度都比較高,一旦溫度降下來了,就基本不開口了,冬天不能釣鰱鱅?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但前天,一釣友卻發來私信問我鰱鱅的垂釣方法,起初我還以為這位釣友是為夏季做準備,可是進一步溝通後才知道他的的確確問的是冬季釣鰱鱅的方法。其實這位釣友自己也明白冬季鰱鱅開口率不高,但這不臨近年底放假了嘛,回老家閒著沒事做,而村裡的水庫剛好又有不少大個體鰱鱅,所以無論如何都想試一試。
  • 天一熱,鰱鱅只要按我說的釣,接連中魚十拿九穩,試過的人不簡單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知道,鰱是一種濾食性的中上層魚種,喜歡食用偏臭偏酸的食物,儘管它的食量比較大,可它的警惕性也比較高,所以要想在水廣魚稀的環境中釣到它,簡直比登天還難!不過天氣一熱,只要按我說的釣,保你接連中魚十拿九穩,不信你就試一試。
  • [釣技釣法]手竿釣鰱鱅全攻略,一篇文章讓你學會抽大頭!
    我當初就是知道這麼多就開始釣鰱鱅的,那是十多年前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一幫老大帶著我這個剛入行的小弟在一個池塘裡釣鯽魚鯉魚,釣了一上午啥也沒釣著,他們就居高臨下耀武揚威的讓我替他們試試鰱鱅開口不,我也沒整過啊,他們就說了:跟浮釣鯽魚一樣,餌料霧化好點,拋竿頻率快點,你也趕緊點。那時候我還處於提竿一看「咦,這餌咋剛到水裡就沒了,是太軟了還是讓魚吃了?」
  • 秋釣鰱鱅一句話: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初秋水庫釣鰱鱅一般釣多深?其實說起來也行簡單,記住「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這句話就行了!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講就是:早上釣淺,中午釣深,晚上看水面情況,一般情況下釣花鰱比釣白鰱釣層深。至於為何如此說呢?本文就與釣友們聊一下。1:早淺!為什麼說秋季釣鰱鱅,早上要釣淺呢?這主要還是和秋季的氣溫、水溫有關!秋季一天中的氣溫與夏季明顯不同,早中晚溫差較大。早上水域的水溫,通過前一夜的轉化,水層間的溫差較小且溫度偏低!
  • 夏季手竿釣鰱鱅,關鍵在於找魚層,這樣操作快準狠,狂拉到手酸!
    所以聊聊手竿釣鰱鱅找魚層的常見方法,希望能幫到各位釣友。一、釣法的核心原理手竿釣鰱鱅,有個很常見的技巧,就是只在上鉤掛餌,下鉤不掛餌。利用上鉤餌料霧化下沉覆蓋下鉤,鰱鱅在霧化水層進食的時候會把下鉤吃進去,這個是手竿釣法的精髓所在。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注意鉤間距要大,子線要長,魚鉤大而不能太重,就是號可以大,但是最好不用鉤條才粗的魚鉤,這樣可以更好的讓鰱鱅把魚鉤喝進去。
  • 對付鰱鱅綽綽有餘的技巧,什麼水層都能把它拉起來!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野釣鰱鱅魚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和技巧,希望能夠對喜歡在水庫野釣的朋友們所有幫助。鰱鱅餌料的霧化性要好,餌料比重要輕!霧化好和比重輕,這兩點是所有垂釣鰱鱅餌料中都必須遵循的一點,記住是所有的鰱鱅魚餌料,不管他是用的什麼餌料來釣鰱魚,一定是按照這這一點來的。很多人問為什麼?
  • 夏天野釣鰱鱅全攻略,大魚入護很輕鬆
    盛夏來臨,溫度是一天比一天高,很多魚類的進食慾望都變得很低,釣起來的難度也大了許多。不過,有一類魚卻特別喜歡高溫,而且溫度越高越能吃,那就是咱們都很熟悉的「鰱鱅」。而且,鰱鱅的個頭一般都不小,這對喜歡釣大魚的朋友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閒話少說,下面就簡單聊聊怎麼釣鰱鱅。
  • 9月浮釣鰱鱅多深好?根據天氣、氣溫、時間選擇釣層不能少
    一、晴天時作釣水深的選擇9月的晴天選擇鰱鱅釣層,主要以早上釣淺,中午略深,晚上看氣溫、風浪決定!早上可以釣0.5至1米左右,最好不超1.5米!中午可以釣的深一些,以1至2米最佳,最好不超2.5米!晚上可以根據氣溫、風浪決定,氣溫高、無風浪可適當釣淺,氣溫低、有風浪可適當釣深。為什麼說9月釣鰱鱅,釣層要如上選擇呢?這主要和9月的天氣、氣溫、作釣時間有關!雖然9月的天氣主要以晴天為主,很少再出現陰雨天,但是9月畢竟已經是仲秋季節!釣友們可以感覺到氣溫已經有了明顯下降,並且早中晚三個時段溫差較大。
  • 實不相瞞,夏季釣鰱鱅得用這些方法,保證魚護滿滿!
    不過,鰱鱅魚最喜歡的食物是霧化的食物,對於味道沒有多麼大的挑剔,不過如果想要自己製作魚餌的話,酸的臭的魚餌這類的還是挺好製作的,因為不需要很多的技巧,所以很多的釣友們如果釣鰱鱅魚,都是習慣性的製作酸臭類的魚餌。
  • 熱天這樣做,鰱鱅魚好釣很多倍,釣法分分鐘學會,夏天常用漁獲多
    正因為它的體型較大,在水中的力量非同一般,因此有不少釣友都喜歡用手竿進行垂釣,但是無論釣什麼魚,都是一定技巧可講的,比如在這個熱天裡,釣友們只要按照以下這樣做,鰱鱅魚肯定好釣很多倍,並且釣法霸氣十足,分分鐘學會,夏天常用漁獲多!
  • 民間釣魚高手用餌絕招之四:鰱鱅浮釣餌料配方,上鉤率奇高
    哈嘍,各位釣友大家好,本來計劃今天只寫一篇的,但一開始動筆都停不下來了,感覺總是意猶未盡,所以就再寫一篇了,希望大家有興趣繼續看下去哈。鰱鱅在湖北又叫胖頭魚,以魚頭奇大而得名,我從小就是吃這種魚長大的,肉嫩味美,就著一塊魚肉能吃下一整晚飯。鰱鱅是一種上層魚類,喜歡吃一些酸臭的食物和浮遊生物之類。所以要想釣鰱鱅就必須釣浮,這裡我給大家帶來海竿和手竿兩種釣具的餌料配方,希望能對廣大釣友有所幫助。
  • 梅雨季節魚難釣?不見得,掌握這四點魚還是一如既往的上鉤
    不過呢,也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掌握這四點魚還是一如既往的上鉤。1、換目標魚梅雨季節魚難釣,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是這樣,一般指的是鯉魚和鯽魚這兩種底層魚。所有我們要是想要有個好的漁獲,我們可以把目標換成鯰魚和黃顙魚,它們的吃口就非常的不錯,要是不喜歡的話,你可以選擇草魚和鰱鱅,它們相對鯽魚和鯉魚來說,難度還是要小上不少的。總之,梅雨只要不去碰底層魚就可以了,中上層魚還是很好上鉤的,要是想輕鬆一點,草魚和翹嘴是你最好的選擇。
  • 野釣斜坡多但釣好的不多,詳細攻略和技巧分享
    這種斜坡下面容易出鯪魚、草魚,不需要太長的杆子,一般越是長杆越是不容易釣到很多魚,但可能會出大魚。堤壩陡峭型斜坡;這種一般就是水庫或者湖泊的大壩,也有可能是兩岸的人工防水堤,水庫大壩前面會很深,但是防水堤一般下面就很平緩。這種地方比較容易出大魚,一般鯉魚、草魚、鯿魚、鯪魚、翹嘴、鰱鱅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