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釣鰱鱅一句話: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

2020-12-18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釣友問初秋水庫釣鰱鱅一般釣多深?其實說起來也行簡單,記住「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這句話就行了!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講就是:早上釣淺,中午釣深,晚上看水面情況,一般情況下釣花鰱比釣白鰱釣層深。至於為何如此說呢?本文就與釣友們聊一下。

1:早淺!為什麼說秋季釣鰱鱅,早上要釣淺呢?這主要還是和秋季的氣溫、水溫有關!秋季一天中的氣溫與夏季明顯不同,早中晚溫差較大。早上水域的水溫,通過前一夜的轉化,水層間的溫差較小且溫度偏低!

當太陽升起,表層水溫受陽光照射升溫較快。鰱鱅魚是喜高溫魚類,在「趨溫性」作用下,早上便會遊至淺水層,甚至活動於水面。有時候在無風的天氣,可以清晰的看到魚在水面遊動,所以早上釣鰱鱅以釣淺為主!一般0.5至1米左右的釣層為佳。

2:午深!雖然秋季早晚溫度偏低,但是中午隨陽光的照射,氣溫會快速回升,這時也就導致水面溫度上升較快且水溫較高。鰱鱅魚雖喜高溫,但是對於水面明顯的水溫變化,它們還難以適應。這時它們會下潛一定水深,到一個溫差變化較小且溫度適宜的水層,所以中午作釣,要適當的釣深一些!一般以1至2.5米左右的釣層為佳。

3:晚看水!雖然上面說到秋季早中晚氣溫差大,晚上氣溫會有明顯下降,但是因水溫的熱傳遞慢,水溫下降反而不明顯。這時水面溫度沒有了陽光的照射,慢慢的更適合鰱鱅生存覓食,所以一般相對釣的淺一些,和早上作釣時釣層差不多!不過以上是指在無風的夜晚。

當夜晚有風,水面形成波浪時,水面熱量散發較快,甚至低於中層水溫。這時釣鰱鱅就要釣的深一些,一般和中午釣層差不多。

4:「大頭」釣在白鰱下!這主要和鰱鱅魚的生活習性有關。釣友們在作釣中可以發現,除天氣悶熱鰱鱅「浮頭」,天氣寒冷鰱鱅「剎底」這兩種情況外,鰱鱅魚的生存與覓食泳層是有區別的。一般白鰱的生存覓食泳層較花鰱要淺一些,所以作釣時需要根據目標魚的佔比,對釣層做出適當調整。花鰱多或主釣花鰱可以釣層深一些,白鰱多或主釣白鰱可以釣層淺一些。

以上4點就是秋季作釣鰱鱅魚,對於選擇釣層水深的一點小技巧!也是對「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這句話的解釋!另外補充:以上釣層選擇,是基于晴天之上,陰雨天另當別論!不過秋季陰雨天較少,也就不再細說。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相關焦點

  • 夏天才能釣鰱鱅?你錯了,冬天也能釣大鰱鱅
    鰱鱅,其實是兩種魚,是鰱魚和鱅魚的統稱。鰱魚,就是通常所說的的白鰱。鱅魚,就是通常所說的花鰱,也叫大頭、胖頭、雄魚等。白鰱和花鰱有很多共同的特點,比如都是中上層魚,都喜歡高溫,個體也差不多大,都是以水中浮遊生物、碎屑等為食,都能夠很好的淨化水質,因此往往把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
  • 獨家秘笈,大師總結釣鰱鱅技巧經驗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釣鰱鱅除了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注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鱅。風力過大,在較開闊的自然水域水面會波浪層層,不僅不利於觀察浮漂的微小動作,而且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很難在水的上層形成積存,不利於鰱鱅攝食。
  • 釣鰱鱅最好用的餌料有哪些?釣鰱鱅用什麼?釣鰱鱅餌料的選擇技巧
    鰱鱅是鰱魚和鱅魚的總稱,包括白鰱、花鰱、黑鰱等多個品種,鰱鱅的生活習性很相似,釣法也基本一樣。釣鰱鱅的餌料差別也不大,主要以酸味的霧化餌料為主。鰱鱅魚屬於食浮遊生物魚類,通過鰓耙濾食藻類、浮遊動物和有機碎屑等。
  • 釣鰱鱅還是這篇技巧精闢,運用得當魚兒跑不了!
    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
  • 夏季鰱鱅釣法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
  • 釣鰱鱅使用什麼餌料最好?釣鰱鱅技巧
    鰱鱅是鰱魚和鱅魚的統稱,白鰱、花鰱、黑鰱、胖頭魚等都屬於鰱鱅魚,也屬於鯉科魚類。鰱鱅是上層魚類,喜歡在水體的中上層活動和覓食,而且生長快速,個體較大,較為適合垂釣。鰱鱅魚的味道鮮美,魚頭泡餅更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很多的釣魚人都喜歡垂釣鰱鱅,那麼鰱魚和鱅魚最喜歡什麼氣味?
  • [釣技釣法]手竿釣鰱鱅全攻略,一篇文章讓你學會抽大頭!
    釣鰱鱅跟浮釣鯽魚的唯一區別是下鉤不裝餌。鰱鱅是濾食,不是吃你的餌團,是在餌團下面吸食散落下來的紛紛揚揚的餌料湯。吸著吸著,就把下鉤吸進嘴裡了。釣鰱鱅最常用的小藥有兩樣:蒜粉和白粉。都說鰱鱅喜歡酸、甜、香、臭,蒜粉是什麼味道?渾渾噩噩膩膩歪歪,鰱鱅真的喜歡?其實我也不知道,那些大師也不敢拍著胸脯打包票。沒有蒜粉的年代用大蒜水,還要在陽光下密閉暴曬幾天。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不愛爬樓就有了電梯,不愛起身就有了遙控器,不愛泡大蒜就有了蒜粉。
  • 冬天不能釣鰱鱅?大錯特錯,只要按我說的釣,鰱鱅釣了一尾又一尾
    冬天在北方很多地區都下起了雪,氣溫也變得很冷了,而在國內的南方地區氣溫還是比較暖和,這就讓不少人在一年四季都能出釣。在很多釣魚人的認知裡,鰱鱅魚只能在夏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去釣,這時候的溫度都比較高,一旦溫度降下來了,就基本不開口了,冬天不能釣鰱鱅?
  • 釣鰱鱅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因為鰱鱅生長速度快,兩三年就能長到5斤左右,而且鰱鱅還有成群覓食的習慣,智商也不高,而且半水中魚後魚的衝擊力會特別大,所以深受釣友們的喜愛。但是鰱鱅魚的魚層會發生變化,如果找不準魚層,就等於白費功夫,要麼是有口不中魚,要麼就是錨魚。那麼,我們該釣多深呢?這還要從魚兒的習性說起,所有的魚兒都有趨溫,趨氧和趨食的特徵。
  • 9月浮釣鰱鱅多深好?根據天氣、氣溫、時間選擇釣層不能少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9月浮釣鰱鱅多深好?其實它沒有一個準確的釣層深度,主要是根據天氣、氣溫、時間決定的!一、晴天時作釣水深的選擇9月的晴天選擇鰱鱅釣層,主要以早上釣淺,中午略深,晚上看氣溫、風浪決定!早上可以釣0.5至1米左右,最好不超1.5米!中午可以釣的深一些,以1至2米最佳,最好不超2.5米!
  • 夏季手竿釣鰱鱅,關鍵在於找魚層,這樣操作快準狠,狂拉到手酸!
    鰱鱅的釣法較多,但是垂釣原理都是一直的。根據鰱鱅的濾食性特點,使用霧化好、比重輕、味道濃的餌料,通過頻繁拋竿形成大片的懸浮誘魚帶,自然就可以快速誘來成群的鰱鱅。只要保持窩點始終有食物,鰱鱅是不會輕易離窩的,所以鰱鱅幾乎是大魚中最好垂釣的魚種,進食的膽子大得要命,真的可以體驗連竿到手酸的感覺。夏季手竿釣鰱鱅,主要是釣浮居多,在釣浮中找準魚層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一:浮漂的選擇與調釣方法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二:餌料的選擇與調整不是我打擊各位釣友,冬天釣鰱鱅真不是一件易事,真想釣的話三個基礎條件你可看仔細了,否則必然是十釣十空。冬釣鰱鱅,天氣與時間段的選擇魚資源決定了一個釣點值不值得釣,而天氣與時間段則決定了這個釣點的鰱鱅是否開口。冬季總體的溫度是低的,要想釣鰱鱅這樣喜高溫的魚種,那我們最好得選擇晴朗的天氣出釣。而且單純某一天太陽大、溫度高還不行,最好是連續幾天都是「高溫」,這樣水裡的魚兒才能適應,建議放晴3天以上。
  • 清水深潭,釣大魚線組綁法教學,連竿釣獲3條野生「鰱鱅魚」
    清水深潭,釣大魚線組綁法教學,連竿釣獲3條野生「鰱鱅魚」,此地水質超一流,呈弱鹼性,零生活汙染,零工業汙染,裡面的魚不僅力氣大,而且肉質異常鮮美,2年前塘主放了很多優質大花鰱和草魚及鯉魚等魚類,但是現在主要就是工程鯽魚和鰱鱅(花白鰱),有點暴殄天物,不過好在這裡還有9條20多斤重的大花鰱和一條
  • 把握目標魚節奏,不同季節釣不同魚,做到經常爆護
    就好比釣鰱鱅總是在水裡面微生物增生的季節比較好釣,而釣大鯉魚和大草魚在秋天會有很不錯的表現,而甲魚在繁殖期食量會大增且靠岸覓食……。今天蓑笠哥來根據自己這些年釣經驗,根據季節分享自己這些年野釣經驗,談談不同季節對象魚的選擇。當然並不一定正確,可能也有一些在特定的時間有些很好釣的魚沒有分享到,我們可以在下面評論區討論。
  • 天一熱,鰱鱅只要按我說的釣,接連中魚十拿九穩,試過的人不簡單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知道,鰱是一種濾食性的中上層魚種,喜歡食用偏臭偏酸的食物,儘管它的食量比較大,可它的警惕性也比較高,所以要想在水廣魚稀的環境中釣到它,簡直比登天還難!不過天氣一熱,只要按我說的釣,保你接連中魚十拿九穩,不信你就試一試。
  • 實不相瞞,夏季釣鰱鱅得用這些方法,保證魚護滿滿!
    今天呢,我們來說一種特別的魚兒吧,也許很多釣魚新手們應該也沒聽說過,也許聽說過,這種魚也是我想最近才聽說的,所以去查閱了很多關於它的資料,並且親自去看了看。那種這種魚是那個呢,它叫鰱鱅魚。鰱鱅魚是一種屬於喜高氧的魚類,如果水裡面的氧氣過低時,如果好點的話,他就會浮出水面,重點的話就會死亡了!它喜歡吃的東西也比較複雜,已經走出了一句話,酸鰱,臭鱅的說法了!
  • 解讀不同季節、不同水域,尋找浮釣鰱鱅的理想釣點
    1:晚春作釣大水域的釣點選擇在水庫、湖泊等大型水域作釣鰱鱅,晚春選擇釣點,還是以「春釣灘」為原則。當然這和釣其它魚的「春釣灘」,是有一定區別的!釣鰱鱅的「灘」,要求岸邊坡度稍大一些,一般以入水45度,釣點水深3米左右為最佳。
  • 對付鰱鱅綽綽有餘的技巧,什麼水層都能把它拉起來!
    餌料的霧化性好,餌料的比重比較輕,這樣的餌料在水中時,可以不斷散發出小的顆粒在水中,而鰱魚是濾食性魚類,鰱鱅在吃餌時,先用嘴吸入含有餌料的水,吸到嘴裡去,再用魚鰓過濾水中的顆粒,通過這種方式來吃餌料。如果你的餌料連霧化性都滿足不了的話,那怎麼可能釣得上鯰魚呢?
  • 廣州珠江邊,有人連連釣起一二十斤的「大白魚」,這些魚不能釣?
    一二十斤一條的「大白魚」一條條被拉上岸,讓人大感驚奇——近日在廣州珠江邊,有網友路過時拍下這一幕。 只見幾位在江邊釣魚的釣魚愛好者,連連從江裡釣起許多全身雪白的「大白魚」(應是白鰱),條條體型健碩驚人....
  • 夏天野釣鰱鱅全攻略,大魚入護很輕鬆
    盛夏來臨,溫度是一天比一天高,很多魚類的進食慾望都變得很低,釣起來的難度也大了許多。不過,有一類魚卻特別喜歡高溫,而且溫度越高越能吃,那就是咱們都很熟悉的「鰱鱅」。而且,鰱鱅的個頭一般都不小,這對喜歡釣大魚的朋友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閒話少說,下面就簡單聊聊怎麼釣鰱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