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出行有多「南」?無人駕駛跨時代變革

2020-12-13 澎湃新聞

「很多網際網路智能汽車還是在輔助駕駛,但相信未來智能算法的提升和汽車硬體的提升,無人駕駛離我們真的指日可待。」首汽約車高級運營總監王輝對無人駕駛充滿期待,「無人駕駛會給我們帶來更合理的出行路線,更順暢的通行秩序和更安全的出行環境。」

在職場,人們對出行方式一直都有著什麼大的情緒,公交地鐵嫌擠,開車擔心停車和擁堵,打車有打不到車的無助。

總體來說,職場人打車「叫不到車」時是最崩潰的,是職場生活的最大痛點,可謂是出行過程中的「至暗時刻」,充滿焦躁和絕望。

未來的無人駕駛就成為職場的一種新可能。

那麼,今天職場君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無人駕駛的行業情況——

世界各國的主要產業和汽車產業所處的位置

要特別確定對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產生影響的產業,首先就要了解各國產業結構的差異。在這裡,我們將各國的主要產業,按照2015年度的利潤大小進行了排序,並從中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圖3-1)。

第一點是以汽車為中心的運輸機械產業在各國的產業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在日本,運輸機械產業是僅次於金融產業創造利潤的產業,而且由於自2016年度開始的日本中央銀行的負的金利政策,金融產業的利潤出現大幅度下滑等,金融產業對政策的依賴程度較大,實際上運輸機械產業可以說是目前最賺錢的產業。

不過,在中國和美國,在利潤排行榜上,運輸機械產業只能對其他產業甘拜下風。處於日本和中美之間的是歐洲(在歐洲,德國也跟日本一樣,在產業結構上以汽車產業為主導)。因此,在日本和歐洲,在普及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的過程中,汽車製造廠商將發揮較大的作用,或者很有可能普及的速度會因為汽車製造廠商的想法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那麼在各國的產業結構中,除了汽車產業,還有哪個產業將牽引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的普及呢?在這裡,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廣告和信息通信服務產業所處的位置。美國的谷歌公司、亞馬遜公司和優步科技公司等都受到廣泛關注,在普及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的過程中,這些以信息通信技術為主的新興服務的經營者將發揮較大的作用。這些廣告和信息通信服務產業所處的位置,實際上還會根據國家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差異。

毫無疑問,美國是廣告和信息通信服務產業中存在感最大的國家。就利潤而言,美國的信息通信產業擁有汽車產業近10倍的剩餘資本的投資能力。實際上在美國,牽引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開發的正是信息通信服務的經營者。在很多情況下,美國的GM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既存的汽車製造廠商,在這方面只是作為這些服務經營者的出資方或合作夥伴。

緊隨美國之後,中國是廣告和信息通信服務產業中存在感較大的國家。信息通信產業創造的利潤僅次於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建築產業和不動產產業。實際上主導中國的自動駕駛開發的正是百度等信息通信的經營者,而汽車製造廠商的開發主戰場則在電動汽車的開發上。不過,即使是在汽車產業擁有較多剩餘資產投資能力的日本和歐洲,信息通信產業仍擁有相當強的剩餘資產的投資能力。

移動出行服務和四個相關產業

其次,從較為微觀的視點出發,我們將考察與移動出行服務相關的各個產業在各國的產業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作為與移動出行服務相關的產業,我們將列舉以下四種產業。第一種是使用汽車運送乘客的「運輸產業」。運輸產業還包括天(空運)和海(航運),不過如果只限於陸上交通,那麼可以大致分為鐵路系經營者,以及除此之外的巴士和計程車系的經營者(特別是在日本,很多情況下私鐵經營者還提供一站式的巴士和計程車的業務,不過為了方便起見,也將這些經營者作為鐵路系經營者)。

第二種是用卡車等運送貨物的「物流產業」,第三種是「零售產業」。這兩種產業以前都處於物流經營者顧客產業的位置,現在在與電商的激烈競爭中,通過歐姆尼頻道化等形式,出現了與新型移動出行服務相融合的可能性。從這點來看,這兩種產業也將成為與移動出行服務相關的產業。

最後是在宏觀層面的分析中也曾出現過的「信息通信產業」。這個產業可以大致分為通訊系經營者,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系經營者。以前,信息通信產業的作用是為運輸﹑物流和零售業提供信息通訊的基礎設施,現在在此基礎上,如亞馬遜公司這樣的電商經營者與零售業競爭,優步公司和新加坡的Grab公司等新型移動出行服務經營者與既存的運輸行業和物流行業競爭,信息通信產業正在通過更加直接的形式,逐漸成為移動出行服務市場中的主要產業。

跟移動出行服務相關的產業所處的位置

如果將這四種相關產業在各國的市場(銷售)規模和利潤水平(毛利)進行比較,那麼就會看到非常有趣的現象( 圖3-2)。例如,如果將各國的運輸產業按經濟規模進行比較,那麼就可以知道歐洲運輸產業的規模較大,而美國的市場規模較小。另外,在運輸產業中,與巴士和計程車系相比,各國的鐵路系都擁有較大的市場。

特別是美國,在鐵路系中,存在著通過將業務範圍限定於長距離(橫斷大陸)的貨物運輸上而提高利潤的經營者。不過在城市交通中,由於城市交通以國營巴士和個體計程車為主,幾乎不存在從事這方面業務的大的經營者。這點也特別表現在巴士和計程車系經營者的規模都極其有限的情況上。形成這種情況的大背景是美國的信息通信系經營者都在積極地擴大移動出行服務業務。

不過在日本和歐洲,鐵路系經營者的存在感較大。今後在普及移動出行服務的過程中,對於移動出行服務,是把它作為與自己既存服務競爭的對象,還是把它作為自己既存服務的一種補充,鐵路系經營者的想法將對市場的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在德國,德國鐵路(DeutscheBahn:DB)在開發以自己公司的鐵路業務為中心的無縫移動出行服務上較為積極,並且對共享汽車等也積極地進行投資( 圖3-3)。另外,在歐洲,巴士和計程車產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處於和鐵路系的公共運輸相互補充的位置。

如果將物流產業也按經濟規模進行比較,那麼可以看到與日本和歐洲相比,美國物流產業的規模特別有限。形成這種情況的背景是,由於電商帶來的最後一公裡物流需求的迅速增加,信息通信技術的經營者也紛紛加入進來,在替代服務的開發上,展開激烈競爭。

零售產業的規模則幾乎和地區的經濟規模呈正比,與其他產業相比,零售產業的銷售規模要大十倍。零售業的業務形態今後將如何發展,可能會對各國移動出行服務的改革產生較大的影響。另外,相對而言,美國的零售業經營者利潤較高,在開發新型服務的剩餘資本的投資能力上,美國企業處於優勢。

實際上,美國的沃爾瑪公司正在與新型移動出行服務的經營者積極進行合作,例如,在對抗電商的網上超市業務中,為了確保商品的送貨方式,沃爾瑪與優步進行合作等。在日本, AEON公司一直都把地方城市的購物中心作為自己的核心業務,現在也開始進行新型移動出行服務的開發,例如,通過使用自動駕駛技術,實現購物中心內迎送巴士的無人化等。

美國在信息通信產業上較為突出

在最後的信息通信產業上,與其他產業的規模相比,美國非常突出。其次,日本的規模也較大。不過,在歐洲,運輸和物流等既存的移動出行服務的產業規模達到日本的近二倍,而相比之下,歐洲信息通信產業的規模則相對較小。從中可以知道,在牽引移動出行服務的革新上,歐洲的信息通信產業會力量不足。

而且,在日本和歐洲,與信息技術系經營者相比,通訊系經營者的規模較大,像美國和中國那樣單一的信息技術系新興企業的存在感相對較低。實際上在日本,積極推動移動出行服務開發的是公司內部的創新部門( SB驅動公司),還有推動無人巴士服務,並在無人巴士上使用自動駕駛技術的軟銀集團,以及NTT 都客夢等移動通信的經營者。

另外,作為日本單一的信息技術系經營者, DeNA是唯一一個在移動出行領域積極開展活動的企業,並宣布了與日產汽車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這也證明,至少可以說日本的信息技術系經營者,在開發移動出行服務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將發揮與汽車產業相互補充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無人駕駛的前沿信息,看這裡——

《未來的無人駕駛與交通服務》

「共享經濟」「共享拼車」「共享汽車」「無人駕駛」等這些熱詞的流行,使我們意識到: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並快速發展著。移動出行服務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選擇何種出行方式、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將如何普及,無人駕駛汽車給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等這些問題也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話題。本書將從全球性的視角出發,以最專業的態度和最科學的分析為大家全面解讀無人駕駛汽車的方方面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無人駕駛和汽車共享出行必然會聯繫在一起?-虎嗅網
    從近期階段來看,與汽車共享出行合作,是普及拓展無人駕駛的最好選擇。先不評論特斯拉的激進測試無人駕駛車對與否,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對於「人們總是慣性地恐懼新事物」的見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特斯拉自動駕駛造成的車禍比起每年人為造成的 120 萬人死亡,完全不值一提。
  • 陳根:5G時代的無人駕駛,將重新定義道路
    在5G時代以前,交通工具的發展經歷了幾大階段。從最原始的人的雙腳,到被人類馴化的馬、驢以及馬車、牛車等,同時,轎子與畜力工具長期並存。再往後,隨著蒸汽機出現,汽車、火車代替了原始的交通工具。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使人類上天下海也變得司空見慣。
  • 自動駕駛典型應用場景 - 網絡 - IT商業網-解讀資訊時代的商業變革
    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與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深度融合的產物,對降低交通擁堵、事故率,幫助城市構建安全、高效的未來出行結構,對汽車產業變革,以及城市交通規划具有深遠的影響。
  • 無人駕駛汽車出行網絡研討大會即將召開
    另悉,主題演講環節,與會嘉賓將根據不同主題做精彩分享:  亞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會會長、香港國圖顧問有限公司CEO吳永輝先生《亞太無人駕駛及出行服務發展機遇》;重慶交通大學共享出行實驗室創建人&學者王健《公共運輸領域的無人駕駛巴士商業化》;HKPC汽車科技研發中心業務拓展主管莫天德《無人駕駛及智能網聯汽車在的香港發展》;羅賓·皮林 MOBI技術專家,Dis3bute
  • 無人駕駛:7萬億市場格局
    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FISITA)主席、清華大學智能汽車設計與安全性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認為,當前汽車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是汽車低碳化技術創新與動力產品平臺變革;二是汽車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創新與電子產品平臺變革;三是汽車駕駛技術創新與電控平臺變革。
  • 現在,廣州也能體驗無人駕駛了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少量在運行,但在明年就會有大批量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投放在黃埔區,市民通過百度APP等方式都可預約使用。關於自動駕駛,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曾在今年的央視直播體驗百度全無人駕駛Robotaxi中表示,自動駕駛的三大要素為「前裝量產車」、「AI老司機」和「5G雲代駕」。
  • 國產無人計程車上路測試,無人駕駛時代來了
    據AutoX介紹,在技術上這批RoboTaxi配備了面向L4/L5級別的高度自動化/完全自動化無人駕駛而量產的XCU域控制器,以及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盲區感知系統、攝像頭、GPS等一系列軟硬體組成的第五代傳感器系統。
  • 南佛羅裡達大學為學生提供無線電遙控無人駕駛飛機
    據《今日美國》(USAToday)當地時間7月8日發表的消息稱,自今年暑期過後,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圖書館開始設置可外借的無線電遙控無人駕駛飛機,從此,學生不僅可以在圖書館中借到想要閱覽的書籍,還可以借到先進的遙控科技設備。據南佛羅裡達大學方面表示,該所學校是美國境內第一所可提供外借無線電遙控無人駕駛飛機設備服務的場所及機構。
  • 臺北首輛無人駕駛巴士上路 無人車時代是否來臨?
    中國臺灣網8月2日訊 如今的科技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人工智慧時代躍躍欲試的將開啟全面「開掛」模式,霍金甚至說出了「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滅亡」這樣的「預言」。  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無人駕駛」這一主題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熱議。
  • 無人駕駛場景下電信運營商的新機遇
    人們比任何時期對時間的掌控更有信心,同時無人駕駛帶來更少的交通事故,人們出行意願將大幅增加。2、將顛覆人們對空間的觀念點對點的準點旅途,節省大量的旅途時間,將降低人們對兩地間的距離感知。人們在居住、工作、出行等多方面可承受的距離將大幅增加。這將改變人們對旅行距離認知,原本長途的旅行不再長,提升人們長途出行的意願。
  • 龍池生物:無人駕駛技術能做什麼呢?
    由於全世界都有相對統一的上下班時間,自然路上的車輛出行也集中在了這些時間節點。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工作制度上來考慮,分散上下班時間;更革命性的,是遠程上班。當然這些更多是制度和習慣層面的改進。但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車太多」。龍池生物指出如何評估車是否太多呢?車的本質是用來滿足出行需求的,它比公共運輸的好處是能滿足更加個性化的出行需求。
  • 無人駕駛自動汽車時代來臨
    無人駕駛汽車時代  無人駕駛全自動汽車聽上去像科學幻想,但大多數技術已經存在。事實上,在過去一個世紀,我們已經逐漸將駕駛任務交給自動系統。換而言之,在過去5年裡,曾經保持了近一個世紀的汽車駕駛方式被徹底改變。  Google並非唯一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事實上,幾乎所有傳統大汽車公司都在研製各自的無人駕駛自動汽車。還有一些矽谷的研發實驗室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去年,一輛寶馬無人駕駛汽車沿著高速公路從慕尼黑開到因戈爾施塔特。奧迪將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送到了落基山的派克峰進行測試。
  • All in 爭議聲中的無人駕駛,這是他的底氣
    在人工智慧這股大潮中,沒有任何一個領域像「無人駕駛」一樣,能夠如此的複雜,綜合地集成各類前沿科技,引起行業的廣泛討論與變革。 DT君近日獨家專訪了馭勢科技CEO、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為你揭開無人駕駛的秘密。
  • 王小磊: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現狀與展望綜述
    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現狀與展望綜述 王小磊 前言 在新一輪技術浪潮的推動下,城市公交行業正悄悄的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
  • 「幣改」下的軍工產業,Vectoraic, 區塊鏈和無人駕駛的完美結合
    最近由以色列軍工企業Vectoraic打造的全新區塊鏈無人駕駛平臺,軍工傳統產業的「幣改」型項目會將成為此次行情下的一隻黑天鵝,逆勢增長。Vectoraic:用區塊鏈與軍用黑科技打造去中心化的無人駕駛平臺Vectoraic在無人駕駛技術上解決了Level 4全自動駕駛所要跨越的諸多障礙
  • 每款無人駕駛汽車背後,都有一個碉堡了的大學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美好願景,各國政府也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製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不過,在這些無人駕駛汽車研製的背後,有哪些大學的精英們一直在默默支持?布裡斯託大學據布裡斯託大學的相關人士稱,這輛「優爾特拉」時速可達40千米,並且依靠電池產生動力,乘客只需通過觸控螢幕便可選擇它們想要出行的目的地。今年,英國已有四個城市開放了無人駕駛汽車除機場外的城際交通測試。
  • 無人駕駛計劃停滯 奔馳是否放棄投入無人駕駛
    打開APP 無人駕駛計劃停滯 奔馳是否放棄投入無人駕駛 Car路裡學堂 發表於 2020-12-10 17:39:29 前幾日德國 Redaktions Netzwerk(RND)的對於奔馳在無人駕駛方面放棄投入,如下圖所示,這篇報告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報導。
  • 為什麼說滴滴自動駕駛能成為中國的Waymo
    這背後是一場汽車產業的大變革正在發生,而任何一個出行玩家都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大變革前夜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來看,如今的汽車產業已經完成了兩次變革。 100多年前,德國人發明了汽車,隨後,美國福特將汽車產業拽入工業時代。這是汽車行業的第一次變革。
  • 自動駕駛出行加速落地:疫情難以阻擋之大勢所趨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在本報告中,我們對相關數據進行了詳盡研究,並分析了產業向自動駕駛出行轉型的四大應用案例,包括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商業化、軟體市場新玩家的入局致使傳統整車企業受到挑戰、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動汽車市場
  • 陝西首臺網紅無人駕駛清掃車「蝸小白」在西安翻譯學院驚豔上班
    陝西首臺網紅無人駕駛清掃車「蝸小白」在西安翻譯學院驚豔上班 http://www.huaue.com  2019年3月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