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做這些事,小心讓寶寶沒了命

2021-01-0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1歲女童因為玩502膠水,導致皮膚三度燒傷

剛剛1歲的冉冉(化名),自己一個人玩的時候將502膠水沾到手上和衣服上,冉冉媽媽立馬把她送到醫院。在醫院整形燒傷科檢查後,將她的手指分開,並發現了右大腿 「白」了一大片,已經有接近三度的燙傷。原來冉冉一直在喊大腿疼,但是由於衣服的覆蓋,冉冉媽媽也就沒在意。

一般502膠水不會發生這麼厲害的損傷,為什麼這個娃會這樣呢?

醫生說,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孩子的502膠水滴在身上比較多,而且都沒有發現,在身上的時間比較長。再加上孩子的皮膚比較稚嫩,化學物質發揮粘合作用過程中產熱,導致組織損傷。另外,當衣服粘在皮膚上時,在撕拉衣服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用力過猛,讓皮膚受損。

專家建議,對於化學熱損傷,如果是少量接觸,可用冷水衝洗後溫水浸泡,隨著皮膚的新陳代謝,殘留在皮膚上的膠水或其他溶劑會隨角質層脫落。如果是大面積灼燒,請立即到正規醫院燒傷科就診。

除了燙傷,近日以來頻頻發生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也值得家長朋友們高度警惕↓

創可貼使用不當至女童截肢

近日,蘇州一家醫院日前收治了一位4歲女童。醫生檢查發現,該女童左手中指的末節發黑,已經壞死多日,需要進行截肢手術,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女童手指壞死,只是因為受傷後,貼了張小小的創可貼,但由於事後處理不當,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暢,最終壞死。

專家建議:不要給兒童用創可貼進行環狀包紮,特別是在手指、腳趾上。特別是兒童,皮膚肌肉鮮嫩,如果包紮太緊,容易造成傷害。如果有破損的話,建議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和處理,打破傷風。如果只是有點皮破之類的小傷口,可以用紗布或者創可貼包紮一下,但不建議用環狀包紮這種方式。另外,傷口最好每天進行三次創面消毒。在傷口癒合之前,不要碰到水,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

男童坐搖搖車 3根手指被絞斷

雖然有不少小寶寶對電動搖擺機樂此不疲,可你知道嗎?一臺臺卡通造型的電動搖擺機看起來可愛,卻在近年來造成了多起兒童傷亡事故。搜索以往的新聞報導便可發現,近年來已發生多起兒童乘坐電動搖擺機導致的傷亡事故,2012年7月,上海一1歲半男童在超市門口玩搖搖車時,3根手指被搖搖車升降器的鏈條絞斷;2013年9月14日,一8歲泉州男童被搖搖車車身和底座夾住胸背部身亡……

一圖教你選用安全搖搖車↓

4個月大嬰兒嗆奶窒息死亡

近日,安慶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救護車送來一名已經窒息的嬰兒。半個小時後,嬰兒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家長說,孩子狀況一直很好,就是凌晨3點多鐘,在喝奶時嗆了奶,導致呼吸心臟驟停。

專家建議:年輕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一定要保持正確的餵奶姿勢。

被香蕉噎著也能使兒童窒息

一名3歲半的男孩被抱到廣西民族醫院急診外科急救,醫生從孩子口中取出一大口黏糊的香蕉,可因香蕉嗆進氣道,且送醫時間錯過了搶救的「黃金五分鐘」,孩子已不幸停止了呼吸。孩子的家長說,孩子當時邊玩邊吃香蕉,不慎被嗆到,看著孩子呼吸困難,臉色越來越紫,他們抱著孩子從衡陽路趕到醫院,此時距離孩子被嗆已過去近20分鐘。

「孩子被嗆到氣道時,家長要儘快幫助孩子排出異物恢復呼吸,窒息超過5分鐘引發腦死亡將很難救回。」醫生提醒:孩子在5歲內容易發生意外,家長鬚加強看護,不要給小孩吞食圓形、硬質的容易嗆到的食物,並學會必要的急救辦法。一名醫護人員在微博中提到:「如果孩子家長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或許孩子不會上天堂。」

【警鐘】這些東西會要寶寶的命!

1.拉繩連帽衫和長圍巾

連帽衫,相信很多孩子都穿過。它危險在哪?答案在帽子兩邊的拉繩上。根據美國的法規,2歲到12歲的兒童上衣絕對不能出現拉繩。因為拉繩會讓孩子有致死風險——拉繩被器械卡住後,孩子很容易被勒死。國內早已發生多起兒童致死事故。

2.汽車天窗

四川一對父女在驅車回家時,父親路遇熟人停車閒聊,平時就愛玩弄汽車天窗的三歲女兒則在扶手箱打開天窗將頭伸出車外玩耍,數分鐘後,朋友提醒外面冷,讓女孩快點下來時卻發現,女孩脖子被天窗夾著一動不動已失去了知覺……

3.三手煙

無論在何處吸菸,煙霧中的有害顆粒物都將吸附在頭髮、皮膚、衣服、地毯、沙發和汽車座套上,這些有毒成分包括10餘種高度致癌化合物。當你吸菸後和你的孩子接觸時,你的孩子仍然會遭受到環境中的香菸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的侵害。這就是「三手煙」。

「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相當長,香菸熄滅後它們依然存在。許多家長認為,在孩子外出時吸菸,然後開窗通風,就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這種錯誤觀念亟待糾正。

4.兒童防側睡枕

近日美國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防扁頭等)的「兒童防側睡枕」。這種枕頭在過去的15年內導致了至少13名嬰兒死亡。

此類睡姿定位器的賣點本是保持孩子平臥,防止側翻後俯臥而窒息及猝死。可事與願違:側臥沒防著,孩子無意中趴下更麻煩。嬰兒最好還是去枕平臥,越簡單越好。

5.充氣遊泳脖圈

幼兒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而且,脖圈容易壓迫氣管。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嚴重者甚至休克!

在國外,嬰兒遊泳訓練比較普遍,但是罕有使用脖圈的,一般都是父母手臂保護。使用脖圈,孩子遊泳是依靠頸部的脖圈漂在水面上產生的浮力進行的,這對頸椎負擔很重,可能傷害到孩子。

6.學步車

孩子長期坐學步車,沒有經受爬的訓練,很容易以後引發他的感覺失調。另外,孩子坐學步車以後,他全身的重量壓在了下邊,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下肢畸形,也容易養成足內翻足外翻的習慣。

而用學步帶的孩子,沒有讓他經受平衡訓練,對將來的成長非常不利。

7.浴霸

浴霸所發射的是一種高能量的藍光,能穿過角膜和晶狀體並且接觸到視網膜。兒童晶狀體相對清澈,無法像成年人一樣有效過濾浴霸發出的有害藍光,過量的藍光照射,會灼傷視網膜,損傷視覺細胞,出現視網膜白斑,由此使兒童的視力受到傷害。

為了避免孩子眼睛受到浴霸強光的刺激,在給孩子洗澡前,可先將浴霸打開讓浴室預熱,等到熱量積攢得差不多了,再把浴霸關掉。眼睛不要直接對準浴霸燈,儘量減少視線與燈泡的接觸。

8.玩具太陽鏡

玩具太陽鏡的鏡片其實是各種顏色的塑料片,其工藝粗糙、透光度差、視物模糊,並不能阻擋紫外線。可能還會灼傷兒童的眼睛。

如果經常戴這種質量差、不符合光學要求的眼鏡,會加重眼睛的負擔,影響視功能的正常發育,極有可能引發視覺疲勞,造成近視、弱視等。

9.加壓水槍

加壓式水槍衝擊力大,能輕易將A4紙張射穿。人的眼球很脆弱,只有一層防止病菌入侵的保護膜,如果加壓式水槍近距離射到眼部,眼球保護膜容易受傷甚至脫落。

加壓水槍射出的水柱細,衝擊力強,可能會引發眼球鈍挫傷,導致角膜破裂、角膜上皮損傷等情況,從而出現怕光、眼球紅腫等症狀。

本文轉載於網絡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斷奶大不易,爸爸也要做這些事
    母乳是寶寶出生後天然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寶寶健康成長。不過母乳再好,孩子大了也需要斷奶,但這時,媽媽就會嘆息:斷奶太難了!那應該怎麼斷奶呢? 媽媽這樣做1、將母乳裝入奶瓶中喂,讓寶寶提前適應奶嘴,逐漸換成奶粉餵養2、嘗試其他餵食的姿勢,讓寶寶忘記在媽媽懷中進食方式3、母子分離是傳統的斷奶方式,但這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
  • 爸爸媽媽這樣做,讓新入園寶寶乘風破浪
    爸爸媽媽們,有的在為寶寶快速適應新生活感到開心,有的在為寶寶不想去幼兒園感到生氣又無奈。在這寶貴的幾十天,爸爸媽媽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如何幫助與引導,讓寶寶愛上幼兒園?只需圍繞幾個關鍵問題展開。作為寶寶的人生導師,爸爸媽媽首先要對寶寶上幼兒園有正確的認識,不要一開始就急切的想著能學多少個字,會做多少算術題。幼兒園的真正作用,是讓適齡寶寶融入集體,學習社會交往,學會適應環境,培養自理能力,讓寶寶在未來各種「競技場」裡有強大的生存能力。
  • 懷孕了有必要那麼小心嗎?有些事很有必要,但這些事上沒必要
    需要注意:舉重、籃球、足球、網球各種球類運動以及跳高跳遠這些運動,最好避免做,耗體力多動作幅度又大,易引發流產。且有先兆流產跡象、習慣性流產、前置胎盤、羊水過多、妊高症的孕媽們建議少運動,或做動作儘量舒緩。
  • 爸爸幫媽媽照看寶寶時睡著,1歲寶寶用紙把爸爸給淹沒,笑翻媽媽
    在生活中,爸爸照看小寶寶往往給人一種不太放心的感覺,寶寶出生後一般都由媽媽來照顧,對於寶寶的各種飲食,作息習慣媽媽是了如指掌,而且媽媽在照顧寶寶時更細心,更有耐心,也更有責任感,相比爸爸照看寶寶就有些相形見絀,敷衍應付,有時跟寶寶還能鬧出大笑話,讓人哭笑不得。
  • 孕期準媽媽不注意這些事,小心寶寶被胎記纏上,等娃變醜就晚了
    文|文兒準媽媽在得知懷孕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寶寶能安安穩穩生下來,接著就是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生得漂亮又可愛。當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還能通過各項定期產檢檢查排畸,但生出來之後,卻會發現有一種情況是檢查也沒辦法避免的。那就是胎記,其實胎記是挺常見的一種現象,在寶寶的屁股或者大腿上常常有青色的印記,有的時間過去了自己就消退了。但是有些胎記就不會這麼容易自行消退,甚至還非常影響美觀,雖然有些是人體內部的因素,但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準媽媽的習慣。
  • 爸爸帶娃不小心睡著,寶寶用紙巾把爸爸埋了,媽媽笑得直不起腰
    爸爸帶娃不小心睡著,寶寶用紙巾把爸爸埋了,媽媽笑得直不起腰在我們日常生活裡,孩子一般都是由媽媽帶大。除了男方工作更加忙碌一些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更加細心體貼的媽媽來帶孩子,孩子會成長的更加健康。不少粗心的爸爸們大大咧咧,都是標準的直男,時常琢磨不透自家孩子的心思,對小孩採取放養政策,但這樣也時常會鬧出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假如媽媽有什麼事情需要出門,無法照看孩子,這時候爸爸就得擔當起守護小寶寶的角色。這位爸爸總是認為帶孩子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他把孩子帶到床上,與他一起愉快的玩耍。
  • 愛美媽媽對寶寶做了這件事,在醫院差點抬不起頭
    小青便是這樣一位愛美的媽媽,加上聽說打耳洞對寶寶視力好,於是便在寶寶一歲時,小青帶著寶寶去打了耳洞。但是因為沒有到正規的地方,加上之後沒有做好護理,導致寶寶耳部感染,而引發了耳炎。不過好在及時就醫,寶寶並沒有大礙,只是看到憔悴的寶寶,小青悔恨不已。
  • 媽媽母乳餵養時,爸爸可以做的3件事,第3件事能做到的爸爸不多
    導讀:媽媽母乳餵養時,爸爸可以做的3件事,第3件事能做到的爸爸並不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母乳餵養時,爸爸可以做的3件事,第3件事能做到的爸爸並不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有新生兒,爸爸就算再高興也別做這些事情,當心「坑」了寶寶
    我剛到莉莉家做護理的時候,莉莉的老公小心翼翼的抱著寶寶,但是沒過一會,我就看見莉莉的老公把自己的嘴巴湊過去親寶寶的臉,如果不是我手快一點,寶寶的整張臉都要沾滿口水。並不是爸爸不能親寶寶臉蛋,只是在親的時候要很小心,因為新生兒的抵抗力比較低,如果爸爸剛抽過煙跟寶寶親近,很容易讓寶寶吸入二手菸,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如果爸爸滿臉鬍渣容易扎破寶寶的皮膚,同時也容易滋生細菌感染。所以說,就算爸爸再怎麼愛寶寶,也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為了寶寶的健康,最好不要親寶寶的臉和嘴,如果很想親寶寶,刷好牙、剃完鬍子的時候可以親。
  • 以命換命!「寶貝,媽媽只能幫你這最後一次了,媽媽愛你!」
    以命換命!「寶貝,媽媽只能幫你這最後一次了,媽媽愛你!」♥️這家馬場的小馬駒因為不小心骨折站不起來了主人用車後兜拉著小馬駒去就醫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小馬駒的爸爸媽媽竟然一前一後跟著車一起跑
  • 會撒嬌的媽媽最好命
    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面對鏡頭,用稚嫩的聲音說著,「我喜歡撒嬌的媽媽」,「每當睡覺的時候,如果媽媽對我說,趕緊過來睡覺,我就會睡不著,如果媽媽說,親愛的寶寶,故事書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快來睡覺吧,我就會特別開心」。 晚上睡覺時間,我特意用了下這招,沒想到,小傢伙居然麻溜的上床了,果然很湊效。
  • 寶寶上了幼兒園,這些話,爸爸媽媽就不要再說了
    寶寶上幼兒園之後,在語言和思維上,會有很大的進步,能觀察出周圍的微妙變化,看得出爸爸媽媽開心或者生氣的表情,同時,寶寶也開始有了對比的意識,開始有自尊心和自卑意識,都說6歲定終身,說的就是孩子的性格養成,因此,在這個階段,做家長的,以下這些話,無論再生氣,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一、我不要你了!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化身檸檬精吃醋發飆,別做小心眼爸爸
    網友:對孩子沒有付出就得不到孩子的愛網友:對不起,作為媽媽,我更偏向於孩子說的對,媽媽付出的明顯多於爸爸,骨開七寸忍生產之痛的是媽媽,熬夜餵奶的是媽媽,帶孩子做家務工作三手抓的是媽媽,陪讀檢查作業的是媽媽,爸爸除了急毛跳腳呵斥孩子,作用僅限於分擔經濟和小部分家務,所以孩子說的對。
  • 一根筷子一盆水都可能要了寶寶的命,家有寶寶,再小心也不為過!
    前兩天抱寶寶出門,路過一家服裝店,由於這邊臨街店鋪比較高,服裝店的玻璃們打開就是臺階,有個媽媽在店裡挑衣服,結果大概一周多的小寶寶自己跑過來要開門出來,我一看情況緊急,趕緊過去扶住了寶寶,幫忙喊出來了媽媽。媽媽出來趕忙道謝。其實,只是一件小事,但後來細想也是後怕,門出來就是五層的高臺階,如果寶寶自己開門出來了,直接摔下來肯定會摔的不輕,嚴重的甚至滾下來傷到頸椎什麼的。
  • 媽媽帶著寶寶發誓,爸爸卻無辜躺槍,爸爸:關我啥事
    這天媽媽和寶寶在家有點閒著無聊,就想錄一個小視頻玩,想起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個發誓的小視頻,就想拉著孩子試一試,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抓著寶寶的手,開始拍攝。媽媽一句,寶寶一句地說著「我對著這個天」「我揍了我的爹」;「我對著這個地」「我也不願意」;「發誓」「假滴」;「我愛媽媽」「愛娃兒媽媽」。
  • 趴在爸爸媽媽胸口,早產寶寶睡得甜甜的
    趴在爸爸媽媽胸口,早產寶寶睡得甜甜的 2018-08-14 14:  照片中的小寶寶名叫寶語,因為媽媽在孕期不小心得了流感,迫使才長到27周的語寶就早早離開媽媽的身體,那時候的她體重還不到2斤,腳底板僅跟爸爸的大拇指一般大,還無法適應自然環境的語寶被第一時間送進了NICU。  「不能探視,更不能抱抱她,每天只能靠送奶向她傳遞媽媽的愛。」孩子的媽媽桂女士說,不知道她吃得多不多,睡得好不好,長得快不快,孩子不在身邊對於媽媽來說是最揪心的。
  • 寶寶外出就餐,爸爸媽媽一定要了解的幾件事
    今天,溫豆媽咪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34;當孩子逐漸可以開始吃大人的食物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帶上寶寶外出就餐,可是餐廳的環境相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相對陌生,並且餐廳的環境比較嘈雜,會讓孩子覺得緊張不安,爸爸媽媽可以在事先做好功課,了解這家餐廳的環境、基礎設施、等待時間、必備物品、服務態度等。
  • 寶寶乳名的那些事,爸爸媽媽能不能別取的那麼隨意?
    而當自己家的寶寶長大了去了幼兒園,只要你願意做一個調查,就會發現孩子們的乳名似乎被家長可以分成了幾個派系:水果系:小蘋果、小荔枝、小葡萄、小芒果、小桃子……蔬菜系:小茄子、小土豆、小白菜、小番茄、小青椒……主食系
  • 剪臍帶時,為何寶寶哇哇大哭,媽媽卻沒感覺?醫生不小心說出實話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臍帶是媽媽與寶寶愛的連接橋梁——懷胎十月,寶寶就靠著臍帶來與媽媽之間進行「對話」,也通過這個來獲取來自母體的養分,正是如此,才會讓寶寶與媽媽之間有著濃厚的感情。
  • 和寶寶一起玩拼圖好處多,建議爸爸媽媽這樣做,寶寶更聰明
    在這些益智類玩具中,價格適中又有益智效果的玩具,首推拼圖玩具了。參加過早教機構活動的爸爸媽媽們應該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活動時候,最喜歡送寶寶的玩具就是拼圖,比如小動物的拼圖、水果拼圖等。因為他們也要考慮成本,拼圖相對來講價格便宜,可是他的益智效果卻一點不差,這種物美價廉的玩具,經營早教的他們肯定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