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月流感報告發病數過萬 專家:患病後最好48小時內用藥

2020-12-22 人民網安徽頻道

原標題:太陽「流浪」 流感「猖狂」 不少人「中槍」

據市場星報報導,歲末年初,連續的陰雨天氣帶來的氣溫上的複雜變化,使得不少人患上了感冒。「流感來勢洶洶,醫院人滿為患」,在省城的各大醫院,人們經常見到夜間急診有時甚至要苦等數小時才能看上病,抗流感「神藥」達菲一度「一藥難求」。有人一家幾口全「中槍」,有人在醫院度過了跨年夜,甚至有人春節期間持續高燒,調侃自己過了一個「紅紅火火」的大年。農曆新年落幕,但流感勢頭不減。近日,針對備受關注的流感話題,記者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採訪。面對流感,且看專家怎麼說,我們該怎麼做。

這波流感有多狂?

深夜急診,苦等3個多小時才看上病

2月25日一大早,家住合肥市高新區的李女士帶著孩子直奔醫院,「開學前,孩子有些輕微咳嗽,昨天夜裡突然加重,並發燒到39度。」和李女士一起排隊的,還有市民趙先生,趙先生家女兒症狀表現與李女士家孩子一樣。據趙先生介紹,剛開學,女兒所在班級便有好幾個學生請假就醫,「都是感冒、發燒、咳嗽。」

「孩子之前得了流感,經過輸液、藥物治療了半個多月才好,照顧她的時候,我也不小心被傳染了。」市民郭女士說,1月中旬,孩子在外玩耍時被傳染上流感,「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誰知孩子反覆高燒,並出現劇烈咳嗽等症狀,到醫院一查發現是流感,當時很多家長抱著孩子去看病,而且不少孩子還出現了肺炎、支氣管炎等併發症。」令她記憶深刻的是,有一天夜裡11點多抱著高燒不退的孩子去醫院掛急診,排到了100多號,「等了3個多小時才看上病。」

「一個辦公室,過半的人都出現了感冒、咳嗽,甚至發燒的症狀。」市民丁女士說,最近,辦公室裡總是傳來此起彼伏的噴嚏聲、咳嗽聲……「除了打噴嚏、流鼻涕、發燒外,全身酸痛不適,別提多難受了。」讓她煩惱的是,自己還把家人給傳染了,「一家五口人全在吃藥。」

近日,記者走訪省城多家醫院門診大廳發現,因呼吸道疾病就診的患者非常多,掛號窗口和自助掛號機前,都排起了長隊。隨機採訪發現,不少人發燒、咳嗽,具有流感症狀。

數據:1月份,我省流感報告發病數過萬

據中國流感監測網絡2019年第4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內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仍處於2018-2019年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期。根據專家綜合分析,我國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動水平將低於上一流行季水平。

安徽省衛健委公布的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全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顯示,去年12月,我省流感報告發病數1876例,今年1月,我省流感報告發病數13184例。

而合肥市流感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合肥市流感樣病例比例和實驗室檢測流感陽性率較上月均有所上升,流感類型主要為甲型H1N1,少數為H3型。目前,合肥市仍處於流感高發期,流感毒株以甲型為主。

這波流感咋這麼狂?

流感高發期遇上氣候陰冷乾燥

記者從省城各大醫院獲悉,從去年12月中下旬開始,呼吸科就診量「居高不下」,就診量增加了20%~30%。據安徽省兒童醫院門診部主任馬金鳳介紹,自2018年12月中下旬以來,醫院門急診單日最高達4863人次,較往年同期增長了約20%;內科住院單日最高1436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7.7%,「主要是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兒增多明顯,其中疑似流感樣患兒咽拭子採樣標本檢驗,陽性率超過50%。」

為何流感如此「兇猛」?據專家們分析,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發期,特別是氣溫持續走低時,表現得更為明顯。而2018年冬季氣溫變化大、氣候寒冷乾燥,冷空氣對敏感的呼吸道有很大的刺激;在室內通風差、人員密集或戶外人員流動性大的時候便容易相互交叉感染。老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群體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流感有哪些危害?

流感兇險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

據專家介紹,流感的兇險在於其可能引發的各種併發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和膿毒性休克等。

肺炎:流感並發的肺炎可分為原發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

流感起病後2~4天病情進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復期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高熱、劇烈咳嗽、膿性痰、呼吸困難,肺部溼性羅音及肺實變體徵。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以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為主。

神經系統損傷:包括腦炎、腦膜炎、急性壞死性腦病、脊髓炎、吉蘭-巴雷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

心臟損傷:心臟損傷不常見,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見肌酸激酶升高、心電圖異常,重症病例可出現心力衰竭。

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後,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相關住院和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

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主要症狀有肌痛,肌無力,腎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升高,急性腎損傷等。

膿毒性休克:表現為高熱、休克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等。

流感引發重症的高危人群

對於流感高危人群要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1.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2.年齡≥65歲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等。

4.肥胖者:體重指數(BMI)大於30。

5.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得了流感後怎麼治療?

專家:最好48小時內用藥

據合肥市一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李秀介紹,流感潛伏期通常是1~3天,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肌痛、乏力、咽喉疼痛、咳嗽,可有胃腸不適。

當出現發熱、咳嗽、頭痛、乏力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早發現,切忌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早期尤其是48小時內應用抗流感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率,但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眾所周知,兒童是流感易感人群,而且兒童由於免疫力較差,容易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死亡,因此家長要格外留心。據安徽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必全介紹,不同的年齡階段,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但大部分孩子都是以發燒、咳嗽為主,年齡小的還會伴有腹痛、腹瀉,大孩子會有渾身無力、發酸的表現。

陳必全提醒,家長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高燒,但精神狀態尚好,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繼續觀察。如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甚至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噴射性嘔吐,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流感過後咳個不停怎麼辦?

很多人患上流感後,鼻塞、流涕的症狀好轉了,又開始沒完沒了地咳嗽,以乾咳為主,伴有咽癢咽幹或自覺咽中有痰難以咳出,或覺胸中有氣流上衝而咳,常在夜間或早晨更明顯。

專家稱,一般來講,如果咳出的痰是黃色的,伴有口乾、小便黃、大便幹,舌苔偏黃的咳嗽往往是熱咳。如果痰是白色、小便清長、大便不幹,舌苔偏白的咳嗽往往是寒咳。在調治方面,熱咳病人可用桑葉10克、南杏仁10克、北沙參10克煮水;寒咳病人可用蘇葉10克、南杏仁10克、北沙參10克煮水飲,煮時均可加大棗三枚、生薑三片調味,一日飲兩到三次。

日常飲食可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A、C的食物,增強黏膜上皮細胞的防禦能力。維生素A在蛋黃、胡蘿蔔、南瓜、杏等食品中含量較高。維生素C在菠菜、西紅柿、山楂、獼猴桃中含量高。少食煎炸、辛辣食品,少食海魚、蟹蝦。另外,切忌熬夜勞累,戒菸少酒,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打八段錦等。

如何預防流感?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一回事

「對於普通感冒和流感,不少人存在誤區,認為是一回事,其實,它們不是一回事。」據合肥市疾控中心應急辦主管醫師趙科伕介紹,在流行程度上,普通感冒多數是散發性,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稱的『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可能發生於全年的任何季節,冬、春季節更易發生。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可以短時間內在大範圍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見於冬、春季。

據了解,在症狀上,普通感冒早期症狀有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如無並發細菌感染,病程一般5~7天可痊癒。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

「在治療方法上,普通感冒主要是對症治療,一般很快能痊癒。而流感的治療則一般用『神經氨酶抑制劑』治療,最主要意義在於防止重症流感(如流感病毒肺炎)的出現。流感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此時可以適當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趙科伕介紹道。

高危人群 應接種流感疫苗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預防流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流感注意保暖: 冬季寒冷,室內外溫差大,應根據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外出鍛鍊時更應隨時調整衣物,以免受涼。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規律進食,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適量運動,保證睡眠;戒菸限酒;保持情緒穩定;提高機體免疫力以使身體處於良好狀態。

3.注意衛生: 特別是乘坐公共運輸或去往公共場所,回家後、飯前便後、觸摸眼鼻口前後要洗手;應用洗手液或肥皂、香皂,流動水洗淨。

4.室內勤通風: 建議每天開窗通風1~2次,每次10~20分鐘。

5.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

6.避免接觸流感患者: 家中一旦有流感樣症狀的病人時,老人要注意減少與之接觸,接觸時要戴口罩。接觸後注意不要觸摸眼鼻口部位。家裡要注意環境消毒、增加室內通風頻次。尤其要勤洗手。

7.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最好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每年在流行季節前接種一次。

流感治療方中醫有「妙招」

除了從生活起居等方面預防流感外,中醫有哪些妙招可以預防流感呢?安徽省針灸醫院感染科科長、副主任護師甘譜琴推薦了3種中醫預防流感的方法。

1、中藥泡腳:選取茵陳蒿和艾葉,泡在水裡後進行煎煮,煎煮出來的藥水倒在浴盆裡用來泡腳,每次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能起到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2、穴位按摩:當感覺身體出現了感冒徵兆的時候,我們可以按揉迎香穴,直至發熱,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3、穴位敷:也叫「天灸」療法,是「灸」法的一種,通過選用辛散溫通的藥物對背部相應穴位,如肺腧、大椎等穴位的溫熱刺激,使宿疾易於恢復,同時幫助人體提高抵抗力,預防咳嗽、感冒等疾病的發生。(王筠 鄭慧 李晉 記者 馬冰璐/文 黃洋洋/圖)

(責編:魯先紅、常國水)

相關焦點

  • 流感流行季醫院門診人滿為患 合肥專家:一旦中招最好48小時內用藥
    流感監測結果顯示,合肥市流感樣病例比例和流感陽性檢出率較前期進一步升高,流感病例確診病例也有所上升,目前乙型流感病毒是主要的流行株。專家提醒,當出現發熱、咳嗽、頭痛、乏力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早發現,切忌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早期尤其是48小時內應用抗流感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率,但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發病數過萬!安徽衛健委通報!最近當心這種病!
    安徽聯通物聯網行業推介會在肥舉行 2月26日,「萬物互聯、智見未來」2019安徽聯通物聯網行業推介會在合肥市舉行。大會邀請了物聯網領域的資深專家深入分析了物聯網行業發展趨勢,數十家產業鏈企業現場展示了行業解決方案,共300餘位來自各行各界的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 流感兒童患病率高達20%-30% 專家:48小時內治療最佳
    近日,東陽光藥與丁香園戰略合作暨流感百年項目上線發布會在廣州舉行,多位醫生、專家現場分享了流感防治要點。記者獲悉,此次戰略合作達成後,東陽光藥將聯合丁香園共同發布以「流感百年」為主題的白皮書。其調研數據來自是丁香園對各平臺流量的記錄與分析,為提升民眾流感認知給出具體建議。
  • 流感高發 專家:發病時間48小時內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
    流感高發 專家:發病時間48小時內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 2019-01-22 17:06:00來源:央廣網
  • 患病兒童驟增 今年乙型流感變主角
    在流感來臨之際,必要的預防要做,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警惕度,不可輕敵,畢竟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搞不好會出大事。■ 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兒科主任 陳英進入冬季以來,各個兒童醫院、醫院的兒科都是排隊等待幾個小時的孩子和家長。12月份,隨著流感的流行,患病人數更加增多。流感可以通過流感快速檢測診斷。
  • 這波流感很兇猛 最佳預防是疫苗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冬季流感來勢兇猛,持續流行,不少市民「中招」。流感年年有,為何今年很不一樣?1月17日,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市民健康公益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對流感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回應和解釋。論壇由南方周末報社和廣東南方新視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特別支持。
  • 東莞進入流感高發季,學校要求學生退燒後48小時再返校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症狀時應戴上口罩,及時就醫,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症狀消失48小時後,可正常上課(班)。醫院:兒科患者有增多,但未達高峰期經歷了短暫的降溫,近期東莞日間氣溫再次回升,人熱得出汗。
  • 南京防流感「神藥」兒童版賣斷貨,專家:非流感吃了沒用
    記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流感診療方案(2018年版)》中,將奧司他韋推薦用於流感的預防和治療。 「今年11月起患呼吸道疾病的兒童就顯著增多,門診檢測出有甲流和乙流患者,這兩種流感的疑似病人或已經確診的病人,奧司他韋是常規的首選藥品。」南京市第一醫院兒科張莉主任介紹說。不過張莉主任特別提醒,患者未感染流感病毒,奧司他韋是無效的。
  • 安徽疾控提醒:一日新發5例流感 班級可評估停課
    在日常防控中,學校要嚴格按照要求落實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等制度,做到病例的早發現、早報告。省疾控中心提醒,晨午檢工作要全員覆蓋,發現流感樣病例,應第一時間為其佩戴口罩,避免接觸其他學生。同時,校方要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就醫治療,讓孩子在家隔離休息,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症狀消失後48小時方可複課。
  • 秋冬兒童流感和感冒,別再分不清了!收好這篇流感用藥指導
    最好在發病48小時之內用藥口服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 ;發病 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流感併發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發病時間不足 48 小時,為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療。
  • 上海甲型H1N1流感正流行 預計將持續1至2個月
    資料圖 (圖1)目前上海已進入冬春季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監測結果,近期全市近期流感樣病例的發病數有所增加,但仍處於歷年的一般水平。而12月份以來,上海流感的流行毒株發生了更替,甲型H1N1流感重新佔據優勢地位成為流行毒株,由於普通人群尤其是中小學生對甲型H1N1流感的抗體水平較低,容易造成感染和發病。
  • 合肥流感陽性檢出率較前期上升明顯 主要為學齡兒童
    最近一段時間,流感成為家長們重點預防的疾病,醫院兒科的門急診量井噴式增加。12月27日,記者從合肥市疾控中心獲悉,根據流感監測結果顯示,合肥市流感樣病例比例和流感陽性檢出率較前期明顯上升,學生群體是流感發病的重要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5到10歲。
  • 老母親講述:孩子確診甲流後的48小時……
    1月5日晚上八點,一歲半的兒子在吃了一碗麵條、喝光150ml奶後,奶足飯飽地早早睡去。2深夜的兒科,去過的人都知道。前面還有近一百個號,排到我們估計四個小時後。2、 磷酸奧司他韋顆粒是目前治療甲流的首選用藥,流感症狀出現的48小時內使用奧司他韋最有特效。
  • 流感易發季節!流感從哪來、怎麼防治、危害多大!省醫專家告訴你
    以及有基礎疾病的這一類患者,我們都是主張都進行流感疫苗的接種。在流感疫情到來前的一個月,我們接種的話,能夠有效的預防我們的流感病毒。針對一些未能及時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力的市民,一旦發現自己有重症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觸史,大家還可以選擇藥物預防,需要強調的是,藥物預防不要遲於暴露後48小時用藥。
  • 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強 老年人有一定免疫力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3時20分報導:日前,《科學雜誌》發表了英國專家的分析報告。報告認為,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性比季節性傳染病的要強,老年人對甲型H1N1流感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分析指出,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比季節性傳染病強,從這次疫情爆發初期的快速傳染中可以看得出來。報告列舉了一些數據:季節性傳染病的感染率是1/10,也就是說10個人當中有1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到目前為止的感染率是1/3。
  • 今年浙江已報告流感15528例
    尤其針對近期冬季兒科就診高峰情況,省疾控中心對流感疫情進行監測和分析顯示:2018年截至1月16日,我省共報告流感15528例,其中14歲及以下為發病主要人群,0至6歲人群報告發病6150例,佔39.61%;7至14歲報告發病4334例,佔27.91%。
  • 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流感,治療把握3大時機,對症用藥最關鍵!
    治流感應把握時機用對藥 流感病毒的抗原易變,傳播迅速,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9萬~65萬人死亡。
  • 防流感「神藥」賣斷貨?專家:不建議自行購買
    她說,「去年孩子生病時,醫生開過這種藥,家裡還有存貨,但沒敢輕易給孩子吃。」專家提醒 沒感染流感病毒,吃這藥其實沒用「奧司他韋是一種抗病毒藥,可以抑制流感病毒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從而抑制病毒在體內散播,降低致病性。」記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流感診療方案(2018年版)》中,將奧司他韋推薦用於流感的預防和治療。
  • 山西流感就診比持續上升 專家為民答疑解惑
    王惠琳 攝中新網太原1月21日電 (範麗芳 楊佩佩)21日,記者從山西省衛生健康委流感防控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省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仍呈上升趨勢。據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近期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染,尤其要高度警惕流行性感冒。
  • 寶寶防流感,牢記這幾招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發生於冬春季,兒童因免疫機制還不夠完善,往往容易成為流感侵襲的對象。流感期間,除了遵醫囑用藥,家長還需做好居家護理。一旦確診 儘早用藥一旦中招流感,大一些的孩子可表現出與成人相似的症狀,主要為發熱,而且多為39~40℃的高熱,伴寒顫,多持續3~5天。除此之外,還有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狀,少數還可伴有消化道的表現,如噁心、嘔吐、腹瀉等,小一些的孩子症狀往往沒那麼明顯,可能僅表現為發熱、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