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消息,過期的藥品,你是怎麼處理的?
● 什麼是藥品的保質期?
藥品一般用有效期或失效期來表示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保證藥物質量的期限,一般在藥品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中都會註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期的前提是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比如一些常見的感冒藥,每片鋁箔獨立包裝,那有效期就是指在規定的溫度等條件下,藥品未拆封時的期限。
因為,藥片或膠囊在鋁箔中可以有效防止降解和氧化,拆開包裝後,藥物的療效可能會隨時間而下降,應儘快服用或使用。
● 過期藥品還能不能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藥品的有效期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情況下,藥廠或研究機構在研發過程中會對藥物穩定性進行長期試驗。將藥品放置於規定的貯存條件下,然後在不同的時間點(如分別於0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6個月)取樣進行檢測。將結果與0個月比較,如果藥物的有效成分不低於95%,則有效期可確定為三年。
因此,該日期代表藥品生產商能夠確保的藥物有效時間。
但是,過了這個日期,藥物會立馬變無效?還是藥效會減弱?甚至和原來的效果一樣?還是會有毒?
事實上沒人知道。
因為,藥品開發商並沒有被要求檢測有效期後的藥物活性,且大部分藥廠出於成本和銷售量的考慮,也不會做這類實驗。
儘管,曾有報導稱美國的科學家對個別未開封的過期藥物進行檢測,發現其仍有一定的效用,但這並不意味著過期的藥物就可以使用。
特別是以下幾類藥物:
(1)用於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過了有效期後可能會降解;
(2)用於心絞痛(胸痛)的藥物口服硝化甘油(NTG),一旦打開藥瓶,可能會很快失去藥效;
(3)注射類藥物,如果能看見明顯的渾濁或變色,應停止使用;
(4)生物類製品、疫苗或血液製品也可能會迅速降解;
(5)含有防腐劑的藥物,如眼藥水,過期後可能會使溶液中滋生細菌,帶來安全隱患;
(6)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過期可能會由於有效性減弱、抗菌效果不足而導致治療失敗。更嚴重的是,沒有被清除的細菌,在生存壓力下可能會進化出對這種抗生素的抵抗,藥物對這種產生抵抗的細菌不再起作用,會導致抗生素耐藥性的出現。
因此,過期的藥物不建議使用,除非經過檢測,否則沒有辦法知道藥物是否安全。
原標題:家裡還有這種藥的,儘快處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