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普通食物過期
一般很容易就能
從外觀上識別出來
但藥品過期了
外觀上也很難看出「端倪」
人們都會在家裡備些藥品,很多藥買來放著,在你不知不覺中就過期了。到了真正要用的時候,許多人覺得藥品看上去「沒什麼異常」,就不會再去關注它的保質期了。
藥物過期了究竟能不能吃?
事實並不簡單……
什麼是藥品的保質期?
藥品一般不用「保質期」概念,而是用「有效期」或「失效期」來表示。藥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保證藥物質量的期限。一些進口藥還會用expiration date(EXP)表示。
藥品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上會註明有效期。但是,有效期是有前提的,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才能保證。比如有些常見的感冒藥,每片藥用鋁箔獨立包裝,那麼它的有效期就是指在規定的溫度等條件下,藥品未拆封時的期限。
有些需要經常吃藥的人,喜歡把一周內的藥都拆出來,分類放到便攜藥盒裡。這樣雖然省時方便,卻讓藥品「離開」了最佳的存放條件。這種情況下,藥品有效期就只能作為參考了。
藥片或膠囊在鋁箔中,可以有效防止降解和氧化。一旦拆開包裝,應儘快服用或使用。
過期藥品還能不能吃?
這個問題有些「不好回答」,我們先要了解一下藥品的有效期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情況下,藥廠或研究機構在研發過程中會對藥物穩定性進行長期試驗。將藥品放置於規定的貯存條件下,在不同的時間點(如分別於0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6個月)取樣進行檢測。將結果與0個月比較,如果藥物的有效成分不低於95%,則有效期可確定為三年。
所以說,藥品的有效期代表藥品生產商能夠確保的藥物有效時間。但是,超過有效期後,藥物會變無效?還是藥效會減弱?還是和原來一樣?還是會變得有毒?事實上這很難有確切答案。
藥品開發商並沒有被要求檢測有效期後的藥物活性,自然也不會做這類實驗。儘管曾有報導稱科學家對個別未開封的過期藥進行檢測,發現藥效仍存在,但這並不能表示過期藥可以繼續使用。
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類藥物
過期後趕快扔掉!
如何保存藥品?
買到藥品後,一定要打開說明書看看。藥物的儲存條件,說明書上都會有詳細介紹。總體來看,藥品的保存條件需要考慮溫度、溼度和光照。
保存的溫度有以下幾種:
常溫/室溫儲存:10-30℃,一般默認室溫不超過25℃;
陰涼處存放:一般指溫度不超過20℃;
冷藏保存:一般是指2℃-8℃。注意,冷藏不是冷凍。冷凍一般是-18℃至-20℃。
儲存藥品時,溼度也要考慮。如果空氣溼度太大,藥物可能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引發性狀改變,特別是衝劑、顆粒劑及中藥飲片等;如果溼度過小,一些膠囊類藥物可能會出現乾裂。一般來說,存放藥品的環境中空氣溼度在45%-75%為宜。
光照也會影響藥效,應避免將藥放在直接暴曬的地方。很多藥品說明書中都明確標註「避光保存」,為了身體健康,一定要遵照說明書喲!
資料:科普中國
原標題:《這種藥別再吃了!家裡還有的,儘快處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