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藥別隨便吃,若體溫沒超過「這個數」,最好採用這種方式退燒
雖然表面看起來,我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改善,可是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健康隱患卻在不斷增加,首先空氣中的漂浮物越來越多,除了灰塵以外,還有各種細菌病毒,我們喝的水也可能存在汙染,我們吃的很多食物也沒有絕對的衛生保證,所以這就導致我們身體出現一些小病小痛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比如常見的感冒,上火等等,而我們當下的醫療手段在不斷發展,所以身體出現的大部分健康問題基本上都能夠在短時間內的得到緩解,甚至根本不用去醫院,光靠吃藥就能康復,所以這也讓很多人對藥物產生了一定的依賴心理。
體溫超過這個數再吃退燒藥
其實發燒屬於我們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當身體受到外界病毒侵襲的時候,身體就會企圖通過升高體溫的方式將病毒滅活,從而保證體內的清潔,還有就是平時偶爾發一次燒其實也並非壞事,因為通過發燒的方式能夠將體內潛藏的多種細菌病毒清除掉,這樣可以排除很多潛在的健康隱患,所以說,身體剛出現發燒症狀的時候不需要太著急吃藥,可如果體溫處於持續升高的狀態,而且超過了38.5度,那就一定要及時服用退燒藥,可如果在體溫達到38.5度之前就靠吃藥來退燒,那很容易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傷害。
虛脫
其實我們服用的大部分退燒藥,都是通過促進體內血液循環,然後打開毛孔,促進體內的熱氣排出的方式達到降溫的效果,所以吃過退燒藥後,身體會有大量出汗的情況,可如果在體溫沒有達到38.5的情況下就服用藥物,這就很容易導致體內水分過量流失,從而導致整個人出現虛脫的情況。
免疫力下降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免疫系統,但是每個人的免疫力強弱卻存在很大的區別,免疫力強的人平時很少受到疾病困擾,而免疫力弱的人卻經常收到疾病的困擾,而對於經常生病的人,只要身體出現異常,就會馬上吃藥,所以免疫細胞得不到任何的鍛鍊,時間一長自然免疫細胞活性就會降低,所以說,如果體溫剛升高就吃藥,很容易讓身體產生依賴心理,免疫力就會越來越差,甚至到最後吃藥也無法起到退燒的效果。
38.5度之前,應該這樣降溫
物理降溫
當身體剛剛出現發燒,體溫還沒有達到38.5度之前,最好的退燒方式就是物理降溫,可以將毛巾在溫水裡浸泡一下,然後敷在額頭,手腕以及小腿部位,每10分鐘左右更換一次,如果因為發燒感到身體熱得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採用冷毛巾敷,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身體熱量散發,從而到達降溫的效果。
多喝水
身體溫度升高,主要就是身體被病毒入侵的緣故,而且這個時候身體會因為熱量高出現水分快速流失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這樣不僅能夠保證體內溼度,而且能夠促進身體內的水分循環,促進體內的病毒代謝,也能夠對降溫起到很好的輔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