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藏北部的那曲市是西藏的地級市,那曲市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其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裡。這個面積相當於韓國3.5個,丹麥8個。這塊廣大的土地上生活著五十萬人。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生存條件極為惡劣。那曲曾經是全國唯一沒有樹的城市。在那曲種一棵樹經歷了無數困難。
那曲市位於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東西約1156公裡,南北約760公裡,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裡。這裡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屬於亞寒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只有-2.1℃,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40℃。
高地那曲市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年大風達100天左右。每年5月到9月相對暖和,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一年植物的生長期只有100天左右。由於凍土層厚、風強、冷、氧氣薄、極為不利的自然條件,該市政府所在地成為「全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
居住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北部各族人民,祖祖輩輩在家門口從來沒有見過樹。山丘上光禿禿的,只有草和小灌木。為了改善環境,政府鼓勵人們種樹,雖然種植活樹的獎金從數千元漲到了10萬元,但是這個獎金還沒到手。春天栽種的話冬天就會凍死,沒有一棵活的樹。可以看到那首曲子的生態惡劣。
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地表下的永久凍土層是曲市沒有樹木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狀態下,試驗種的樹苗很難生存3年。2016年,在科學技術部的推進組織下,成立了那曲高寒區植樹的重大科技難關項目,試製了喬灌木37種17萬侑株。為了活用樹種,專家煞費苦心了。
經過3年的科學研究難關,項目的效果首次出現。在那曲市高寒高海拔植樹試驗2號基地,試驗種雲杉、高山柳、沙棘、北京楊等樹木的存活率達到65%。依靠科學技術種樹,提高樹木的存活率,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樹木,曲市終於打破了樹木無法生存的歷史。
近年來,在那曲市街道試種的高山柳、樟子松、雲杉、沙棘等共有2萬餘株。為了讓苗木安全越冬,那曲市林業人對每棵樹都穿上厚厚的「棉服」,採取了防風牆和稻草覆蓋等越冬管理措施。現在,曲市區浙江西路兩側有全長1200米的綠化帶,種植著600多株高山柳、雲杉、樟子松、沙棘等樹木,現在長勢很好。這也是那曲歷史上第一次試種綠化街道。現在,那曲已經不是「全國唯一沒有樹的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