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沒有樹的縣:種不活一棵樹,為什麼會這樣?

2020-12-20 史學事錄

綠樹始搖芳,芳生非一葉。——蕭衍《芳樹》

森林是地球之肺、生命之源,鬱鬱蔥蔥的樹木被看作是生態環境良好的象徵。人類無法脫離自然環境而生存,隨著自然環境的日漸惡劣,人類開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環保作為新時代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屢次出現在國際重要會議上。從植樹造林到低碳出行,人類在環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是為了保護生存環境,阿里巴巴推出的螞蟻森林項目,正好迎合了大眾對環保的重視。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低碳行為積攢能量,積攢一定數量的能量之後,螞蟻森林會替用戶在沙漠地區種下一棵真樹。阿里巴巴還會募集一些志願者,去沙漠地區種樹。

一般來說,在雨水充沛、自然環境良好的地方種一棵樹是比較簡單的,而過度乾旱的地區卻恰恰相反。沒有去沙漠種過樹的人永遠也無法體會其中艱辛,樹這種看似堅強的植物,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也只能放棄生的希望。國內有這樣一個地方,雖然雨水充沛但千年來種不活一棵樹,被稱為國內唯一沒有樹的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這個種不出樹的縣就是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北部的那曲縣,此縣地廣人稀,剛好位於三大山脈的交界處。那曲縣草場茂密一望無際,土壤也比較肥沃,但這樣一個自然條件良好的地方卻長不出一棵樹,實在是讓人驚訝。

為了了解那曲縣數千年來長不出一棵樹的原因,我國專家對那曲縣的土壤、氣候、降雨、水源、汙染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勘察。首先,人為影響是比較小的,因為種不出樹的問題不僅存在於汙染較重的現代,即便在沒有一絲工業汙染的古代,那曲縣境內也沒有樹木能夠存活。國內唯一沒有樹的縣:千年來種不活一棵樹,為什麼會這樣?專家分析發現,那曲縣種不出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大原因就是土壤和氣溫問題,那曲縣廣袤的土地上大部分是厚厚的凍土層,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無法在凍土層存活,它們的根莖承受不住如此低的土壤溫度。而且凍土層又厚又硬,種植物的難度很大。能夠適應低溫的寒帶植物種類少,倒是能夠勉強在凍土層中存活,但無法適應那曲線充沛的降雨量。

即便在凍土層沒有覆蓋的地方,但由於那曲縣的海拔很高,氣溫也很低。據氣象局統計,西藏那曲縣的全年平均氣溫低達零下2.1度,最冷的時候和我國東北部的哈爾濱一樣溫度可達零下三四十度。如此惡劣的溫度環境下,樹木在嫩芽時期很容易被凍壞,而且寒冷環境下樹木的生長速度會變得非常緩慢,尤其是被雨水長時間浸泡,樹木基本無法存活。

第二大原因就是過度豐沛的降雨量,一般情況下,豐沛的降雨量有利於樹木生長,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之所以長得如此繁茂,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該流域充沛的降雨量。但是對全年有大約1/3的時間是大風天氣,且日照時間只有約三個月的西藏那曲縣來說,過度豐沛的雨水只會讓樹木走向滅亡。得不到太陽光照拂的樹木,在雨水的滋潤下根系會腐爛,別說存活,即便是樹木的嫩芽都很可能會被過量的雨水泡壞。某些植物能夠適應過低的氣溫甚至是凍土層,但又冷又溼的地方對於樹木來說,是極其惡劣的生長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幾乎只有不畏寒、不懼風、喜雨水的草能夠自在生長,所以那曲縣擁有廣袤的草原。

不少人以為草長得很茂密的地方很適合植物的生長,其實不然,草的生命力比大多數植物都頑強。並且它們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不是在嚴重缺水的乾旱地區,草基本上都能生存。即便是公認為自然環境惡劣的沙漠,也偶爾能夠看到野草的身影。但是樹木不一樣,參天大樹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但樹苗和小樹都需要悉心保護,這些脆弱的小東西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我國專家也嘗試過在那曲縣人為創造一個供小樹和樹苗生長的環境,等到樹的發育穩定,再將它移植到外面。即便如此,存活率還是極低,若缺乏人類的看護,那曲線的樹會越來越少直至滅亡。

在那曲縣,樹木無法生長的第三大原因就是海拔高,空氣稀薄,樹木的生長過程中也需要吸收氧氣,白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來釋放氧氣,晚上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時,生物也需要靠吸收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長。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而西藏的那曲縣不僅光照時間少,影響樹木進行光合作用,而且空氣稀薄,樹無法獲取自身生長所需要的氧氣,同樣難以成活。

結語

總的來說,西藏那曲縣種不出一棵樹的原因是各種自然環境影響的結果。雖然人類亂砍亂伐、排放廢氣、侵佔自然界動植物生存空間的行為,給地球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不過那曲縣千年種不出一棵樹,並不是因為人為原因,反而可能會因為人類的努力和科技水平的發展,那曲縣的自然環境最終能夠被改善。若植物專家能夠想出更好的辦法來保護那曲線的樹木,或者說能培養出更適合惡劣生態環境的植物,那曲縣也能有見到樹木欣欣向榮的一天。人類一直以來只顧向大自然索取,也是時候利用自己的科技和智慧來回報自然,改善自然環境,這也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考慮。

相關焦點

  • 中國沒有樹的縣:數千年種不活一棵樹,現今種活一棵樹獎勵30萬
    今天我們來談談國內唯一沒有活樹的縣——那曲縣。數千年來,那首歌種了無數的樹苗,但一棵樹也活不下來。到目前為止,那首歌境內還沒有一棵樹活著。其曲位於西藏自治區中北部地區,是張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和通信中心。
  • 我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種活一棵獎勵10萬,如今怎麼樣了?
    那曲曾經是全國唯一沒有樹的城市。在那曲種一棵樹經歷了無數困難。那曲市位於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東西約1156公裡,南北約760公裡,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裡。這裡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屬於亞寒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只有-2.1℃,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40℃。
  • 雲南省資訊|雲南一棵樹活了900多年,被譽為「獨樹成林」,景區對面...
    雲南一棵樹活了900多年,被譽為「獨樹成林」,景區對面就是緬甸當下的人們對旅遊已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它就是著名的「獨樹成林」景區。獨樹成林,顧名思義一棵樹就是整個林,這是一顆古榕樹,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可以說是歷經滄桑,榕樹已有34個樹根立於地面,從遠處看枝葉繁茂、根系發達,樹高50多米,樹幅面積2000多平方米,這在自然界中是實屬罕見的,這棵古榕樹打破了「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的俗語。你可以在中緬220界碑這裡,一隻腳伸到緬甸,一隻腳在中國,這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
  • 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種活一棵樹獎勵30萬,如今已有2萬多株
    大家去旅行的時候,一般選擇一些風景優美環境舒適的城市旅行,這些城市裡有鬱鬱蔥蔥的樹,空氣也很新鮮,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即使是環境不好的城市,我們也能看到樹木的存在,只是數量很少,但是,中國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城市,是中國唯一沒有樹的城市,這裡也被人們稱作「生命禁止區」,由於當地環境非常惡劣
  • 種過花椒的土再種別的樹就不活了,是這樣麼?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有人說,種過花椒的土再種別的樹就不活了,是這樣麼?其實栽過花椒樹的土地,再栽種其他的樹是沒什麼影響的。只是再次栽種花椒樹的話,成活率比較的低,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再植病。花椒樹屬於是淺樹樹種,吸收營養的根系是樹冠的數倍不止。
  • 我在非洲種了一棵樹
    我不解他的用意,立即打電話過去問他為什麼給我寄這棵樹的照片?他告訴我:「這棵樹是你栽的,你恐怕忘了,可是非洲朋友沒有忘記你」。經他一提醒,我很快就記起了種芒果樹的經過。在貝寧這個地方,有兩種水果樹特別多,一種是芒果樹,另一種是木瓜樹,因為這兩種樹種都很容易生根發芽。我們專家組居住的院牆處有很多木瓜樹,但它們並不是故意去種的,而是專家組成員吃完了木瓜,把瓜皮和籽隨手往牆外一扔,自己長出來的。木瓜是一種多年生的木本植物,長得像樹,一根主杆筆直向上長,長到一定高度,就只長葉子,最後在頂端結一些木瓜。木瓜樹身上沒有樹葉,樹杆是中空的,當年長當年結果。
  • 木心的詩歌《曠野一棵樹》賞析
    現在看來,木心的大師名號樹得有些急躁,文壇的很多人頗不認同。從作品來看,木心的確和其它大師有一定距離。木心有些作品是很好的,尤其文字間透出的雅致情調兒,恰恰有種和現代生活懸河相望的彼岸美,比如《從前慢》。木心的詩歌,文字簡短冷硬,情感孤介、少柔情。
  • 10元種下希望樹希望樹指什麼樹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4日答案
    6月4日,在今天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愛心捐贈平臺上「 10 元種下希望樹」項目中的希望樹指什麼樹,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 為什麼我國黃土高原的「地坑院」民居,都會在院子裡種一棵樹?
    黃土高原分布圖我們知道窯洞的開挖需要一個垂直的黃土立面,也就是相當於要有一個黃土懸崖,但是黃土高原有些地方地勢整體十分平坦,比如在河南三門峽陝縣、山西運城、甘肅壠東的慶陽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就是類似情況,也就是說當地人沒有辦法開挖窯洞
  • 「寫作是一棵樹」
    「寫作是一棵樹」  兒童文學作家王璐琪南寧分享寫作經驗  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劉豫)7月7日上午,曹文軒兒童小說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獲得者,國內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王璐琪,在廣西圖書館與小讀者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 懸崖邊的一棵樹(深度好文)
    著名詩人曾卓在其代表作《懸崖邊的樹》中,曾這樣寫道:比起那些生長在園林庭院中的樹,懸崖邊的樹似乎更有一種動人的力量。雖身處困境,卻從未向命運低過頭;雖歷經風雨,卻依舊嚮往著自由。貧瘠的土壤,孤獨的環境,無情的風雨……無論外界環境如何惡劣,始終打不倒它那顆頑強向上的心。心若向陽,又何懼暗夜。
  • 環境好得令人羨慕,面積相當於一個日本,並且沒有種植一棵樹
    環境好得令人羨慕,面積相當於一個日本,並且沒有種植一棵樹這裡是中國有名的觀光地,有名的大川數不勝數,再加上,現在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年遊客絡繹不絕,說到旅行,首先想到的是清澈的水、綠樹、高山、藍天,很多人來到綠意盎然的城市,在綠意盎然的綠色中度過一天
  • 從前,小夕種了一棵樹
    從前,小夕種了一棵樹,種在了小夕的小屋後面~ 為什麼要種這棵樹呢?
  • 巖手縣日本唯一沒有被感染的地方,縣民反而不安,擔心成為第一人
    了解日本,就點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巖手縣日本唯一沒有被感染的地方,縣民反而不安,擔心成為第一人作者/飄雪日本一共47個縣,只有東北地區的巖手縣零感染,但是這樣的狀況並沒有讓縣民們安心巖手縣的達增拓也知事15日表示,全國唯一沒有確認新型病毒感染者的巖手縣知事,「即使成為第一號,縣也不會責怪那個人」,「可以出現感染者,如果你覺得可能是病毒感染的話,請和我商量。」。這是因為擔心縣民會成為「陽性第一人」,擔心會猶豫要不要上檢查而發言的。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 李鎮西:許多「名人名言」往往是以訛傳訛——有感於「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並非雅思貝爾斯所說
    但一引用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感覺就不一樣了。雖然說的都是一個意思。所以,作為教育人,我們寫文章喜歡引用「著名教育家」的話:孔子、蔡元培、陶行知、盧梭、杜威、蘇霍姆林斯基……但引用名人名言得有準確的出處,不能隨意地從別人的文章中轉引。引來引去,以訛傳訛。比如,我常常見到有老師的文章中這樣寫道:「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 為什麼樹不吃飯,也會長那麼高?把這本書給孩子,保證不再煩你
    可直到上了高中,學了生物,我才開始了解到,用手隨便抓起的一把泥土裡,藏著一個世界,裡面住著地球上的人多了不知道多少的微生物。為什麼樹不吃飯,也會長那麼高,為什麼它的根沒有眼睛,卻可以跑那麼遠,為什麼旱季一到,有的樹會變黃,會枯萎。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化作了他們口中的一句句為什麼。有些問題,就算是大人,也會張口結舌,平時壓根就沒想過。
  • 我的世界:怎樣種出史上最高的樹?論一名優秀園丁的自我修養!
    PS:遠古時代的樹普遍不超過15的高度,並且種類單一。但在INDEV時期,出現過一種巨大的樹,它枝葉繁茂,盤根錯節,玩家甚至可以在裡面走迷宮,可惜只是曇花一現!如何要種出50格高的樹苗,需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俗話說得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作為一棵樹,騷得超綱了...
    既然眼睛會說話,那麼,作為一棵樹會動,也是很合理,並且很符合邏輯的。不對。。。畫風太奇怪了吧?!不行,不能這樣,我選擇回到過去,在大眼睛給我上課的時候逃走,畢竟哪有會認真聽課的樹嘛?隨後繼續發揮我最大的本事:旋轉跳躍閉著眼 ~
  • 為什麼「農村集市上所購買的果樹苗,很難種活」?原來是這麼回事
    導讀:為什麼「農村集市上所購買的果樹苗,很難種活」?原來是這麼回事在農村裡,估計不少人都曾有過在集市上購買果樹的經歷,其中小編就曾購買過好幾次,像葡萄樹、桃樹、杏樹、梨樹、橘子樹等都買過,但是最後卻一無所獲,剛開始以為是自己的種植技術的問題,但是在和村裡的老農聊天之後才發現,關於農村集市上所購買的果樹苗,很難種活,原來是這麼回事。
  • 生活需要一扇窗、一座小院、一棵樹,不是田園生活,而是真實生活
    無趣的生活,勞累的生活,在抬頭看窗外的時候,有趣和輕鬆會隨之而來,房間中我們可以極盡地去裝飾,但是我們天天看到的房間都是一樣的,這樣難免會讓生活變得單調、無趣。有一扇窗,有窗外的風景可以欣賞,而不是總看著一成不變的房間之景,窗外的風景是會隨時間變化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因為不同的事物而不再單調,也因為變化而變得有趣。因此一扇窗是用來渲染生活的,讓工作勞累、生活幾乎一成不變、沒有太多時間去旅行看風景的我們體會到生活中的不一樣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