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木心的爭論,近日文壇又陡起波瀾,郭文景懟之,陳丹青懟郭,而姜文憑一首七言絕句加入爭論中,明為勸架實為挺郭。文壇死水頓時有了一點生氣。甚好。
木心是不是大師,其實不是任何人說了算得。現在看來,木心的大師名號樹得有些急躁,文壇的很多人頗不認同。從作品來看,木心的確和其它大師有一定距離。
木心有些作品是很好的,尤其文字間透出的雅致情調兒,恰恰有種和現代生活懸河相望的彼岸美,比如《從前慢》。
木心的詩歌,文字簡短冷硬,情感孤介、少柔情。只有在回憶過往的文字裡,才閃現出少有的深婉柔情。這大概是木心不幸人生遭遇泣歷出這種文風。
《曠野一棵樹》是木心寫給自己的一首詩歌,「曠野一棵樹」,光看詩名就給人荒蕪空曠孤寂之感。就詩人木心而言,「曠野」是其人生底色,「一棵樹」是其頑強、不屈的性格使然。詩人以「曠野一棵樹」自喻,悲愴也,不屈也!
漸老漸如枯枝晴空下杈椏纖繁成暈後面藍天其實就是死晴著藍著枯枝才清晰遠望迷迷濛蒙灰而起紫暈一棵冬之樹別的樹上有鳥巢黃絲帶,斷線風箏我沒有
這是一棵「漸老」的樹,枝如「枯枝」;但它「杈椏纖繁成暈」,枝葉纖細繁茂,從樹下仰望藍天,給人暈厥之感。
「後面藍天/其實就是死」,這兩句看著費解,其實續看後文,便可解矣。這兩句的意思是:樹的後面是藍天,老樹的未來是死亡。因為此詩是自喻詩,因此也可理解為:樹的後面是藍天,我的後面是死亡。喻年老。
「晴著/藍著/枯枝才清晰」,後面的晴空藍天使樹的枯枝更加清晰,而後面的死亡也更加彰顯詩人頑強不屈的意志。這樣理解,才真正懂得了詩人「俞老彌堅」的情感抒發。
「一棵/冬之樹/別的樹上有鳥巢/黃絲帶,斷線風箏/我/沒有」,這是一棵站在冬天裡的樹,也是行在暮年的詩人的自比,他孤寂、了無,同時也少了束縛羈絆,它獨立在曠野裡,孤寂又不屈。
全詩運用象徵主義手法,在簡短的文字背後是深沉的悲愴,又貫穿著一種精神,可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