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18日電(孫若男)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14日刊文,對哈佛大學日前發布認為去年8月武漢就存在新冠病毒傳播一事進行核查,文章稱論文在衛星圖像和在線搜索數據方面存在缺陷,結論缺乏足夠證據。
報導中提到,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不僅遭到中國政府的批駁,其研究方法也遭到獨立科學家的質疑。
研究基於武漢市醫院周邊交通狀況的衛星圖像和特定新冠肺炎症狀的在線搜索跟蹤。報告說,從2019年8月下旬到12月1日,該市6家醫院外停車的車輛明顯增加。同時期關於「咳嗽」「腹瀉」等新冠肺炎症狀的搜索次數增加,二者不謀而合。那麼這些證據站得住腳麼?
醫院停車統計存在缺陷
BBC文章指出,對於車輛的統計存在嚴重缺陷。報告指出,為避免車輛過多或過少計數,排除了有樹木覆蓋和建築物陰影的圖像。然而媒體獲得的衛星圖像顯示,醫院停車場大面積被高樓擋住,這意味著無法準確評估在場的汽車數量。
此外報導以武漢天佑醫院舉例,該醫院還有一個地下停車場,在百度街景上可以看到該停車場,然而衛星照片只能拍到停車場入口。
對此哈佛論文的主要作者班傑明·雷德表示:「我們無法在研究的任何時間段內觀察到地下停車數量,這是此類研究的局限性之一。」
關鍵詞搜索不準確
這篇沒有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聲稱,人們在百度上對新冠病毒症狀尤其是「腹瀉」的在線搜索有所增加。百度公司對這一說法存在異議,並表示在此期間搜索「腹瀉」的次數實際上有所減少。
哈佛大學論文中所用的關鍵詞是從中文翻譯來的「腹瀉的症狀」,BBC記者發現從2019年8月到疫情開始前,「腹瀉的症狀」這個詞的搜索量是上升的,但是更為常見的搜索詞「腹瀉」在同期的搜索量卻在下降。
班傑明·雷德稱:「選擇『腹瀉』這個搜索詞,是因為它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匹配度最高,所以被建議作為與症狀相關的搜索詞。」
報導稱,記者嘗試搜索關鍵詞「發燒」和「呼吸困難」,發現去年8月到疫情暴發前,「發燒」與「咳嗽」的搜索量小幅上升,「呼吸困難」的搜索量有所下降。然而,英國一項針對近1.7萬名新冠確診患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在最常見的症狀中,腹瀉僅排第七位,遠低於前三位:咳嗽、發燒和呼吸急促。
BBC報導指出,基於以上原因,哈佛大學的研究結論,即去年8月就有新冠病毒在武漢傳播,是非常有問題的。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