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再努力也得不到關心,星孩的手足關係該如何平衡?

2020-09-18 自閉症互助圈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為什麼每次都要罵我,每次妹妹只要怎麼了,你們就會罵我,很兇的告訴我:照顧好妹妹是我的責任"美美心裡滿滿的委屈正在跟爸爸哭訴,自從妹妹出生後,整個家裡的氣氛好像都不一樣了,爸爸媽媽只會一直告訴美美,好好的照顧妹妹是美美的責任...


五歲的美美年紀還算小,但她知道自己的妹妹好像不太一樣,總喜歡盯著旋轉的東西看、情緒容易失控,甚至會逃避他人眼神,猶記某天爸爸媽媽帶著妹妹從醫院回來後,爸爸媽媽就開始跟美美說:以後要好好照顧妹妹,凡是都要讓著妹妹。


對特殊家庭來說,要如何看待特殊孩子的手足問題是一大難題,家有特殊孩,父母的心力幾乎都會放在特殊孩子身上,時常疏忽了手足的感受,讓手足的心裡產生不平衡,而這樣的不平衡在長時間的堆積下,會延伸出越來越多的問題,甚至會讓手足變得越來越叛逆,手足與父母間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能在家庭中,早期協助手足間建立和諧良好的手足關係,對孩子來說,面對日後的情感表達能力、人際相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雖然,要照顧好特殊孩子對父母來說已不容易了,但是要如何在特殊孩子與手足間取得平衡,對父母來說也是不能忽略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父母與手足間的"相處之道"。


01、別把照顧的責任都歸於手足



首先,父母不要常常把"以後爸爸媽媽要是不在了,照顧好妹妹就是你的責任了"或者"媽媽就是希望你可以好好的照顧妹妹,所以才把你生下來的"諸如此類的話語掛在嘴邊,因為,一來是把照顧的責任都歸於手足身上是不公平的,孩子大了後,會有自己的人生與選擇,二來是孩子還小,她會不理解為什么爸爸媽媽要這樣跟他說,這樣的疑問會埋藏在孩子的心裡,等孩子長大,能理解的事情越來越多後,會覺得自己只是附屬品,不被父母給重視,也容易延伸出叛逆的心。


02、父母不偏心



其次,家有特殊孩父母容易把心力都放在特殊孩子身上,整天圍著特殊孩子轉,當特殊孩子一有需求,父母就立刻上前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這樣的舉動但在手足的眼裡,難免會覺得不平衡,長期累積下來會對手足影響頗深,甚至手足會出現一些較為偏激的行為,希望可以贏得父母的關注,因此,對父母來說,若可以在特殊孩與手足間取得平衡,是最好不過了。


03、讓手足能保有自己的空間



即使是特殊孩子的手足,也要讓他保有自己的空間,因為他與一般的孩子無異,也會有想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比如:一個人安靜的畫畫、玩玩具、閱讀故事書等等。不要理所當然的覺得特殊孩子的手足就應該要時時刻刻的幫忙照看特殊孩子。


04、不要相互比較



對待特殊孩子的手足,父母不要常常把"因為弟弟是特殊孩子,所以才要罵你"、"因為哥哥是自閉症,所以你要讓著哥哥"諸如此類比較的話語,不要常常掛在嘴邊當口頭禪,道德上的義務從來就不該安在手足身上,畢竟,手足間溝通的橋梁還需要父母需要幫忙搭建。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所在意的不是父母對我公不公平,而是父母到底愛不愛我。


05、維持家裡的和諧氣氛



想要維持家裡的和諧氣氛,千萬別忘了親子關係的培養,多多傾聽手足的心聲,父母也可以儘可能的每周抽出一到兩小時,陪特殊孩子的手足,念念故事給孩子聽、陪他玩玩拼圖、樂高等等。在陪伴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釋放出來的訊息,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其實也很關心我,拉近彼此間的親子關係。


06、不要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許多父母都會有"既然我第一個孩子是特殊孩子,那麼我就要儘可能的栽培弟弟/妹妹",把對孩子的期望都放在手足身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特性,按照他們自己的成長軌跡,就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父母要做的是在一旁鼓勵,而不是對特殊孩子的手足寄予太多不合理的期望,如此一來容易造成反效果,反而讓孩子變得沒有學習的欲望。


對於特殊孩子的手足來說,父母需要扮演的角色是"推手",從生活中引導手足與特殊孩子的相處技巧,讓他們可以自然地相處,而父母也應該以平常心看待手足與特殊孩子,不要讓手足覺得父母老是偏袒,進而產生排斥特殊孩子的想法。


特殊孩子的手足教養是一大難題,父母可以透過多觀察再修正的方式來經營自身的家庭關係,若手足與特殊孩子相處,能多一點的正向想法,未來才能互相學習與扶持。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相關焦點

  • 當星孩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時,請牢記這五步驟
    之前我們推送了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失控的時候,旁人可以做什麼比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與他的父母的文章(點擊閱讀:當星孩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時,請別這樣做...)當孩子在情緒崩潰的當下,急著指責孩子或是與孩子說道理,孩子不但聽不盡去,也容易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糟,父母可以試著同理孩子的情緒,找出孩子情緒崩潰的原因,不急著大聲喝止,也不急著告訴孩子是非對錯,可以在一旁靜靜的陪孩子度過情緒崩潰後,再引導孩子
  • 多孩家庭的苦惱,父母如何平衡親子關係,三個觀點四點建議
    父母應該如何提前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呢,這些都應該提前解決的問題。國外有一些關於多孩家庭的研究,認為有三大觀點:這三個觀點很有啟發,特別是對於準備迎來二胎的家庭來說,如何做好大寶的思想準備,如何處理多個孩子之間的撫養關係,如何做好心理、行為教育,都有指導意義。
  • 父母如何運用居家遊戲來提升星孩的專注力?
    那麼,平衡木該怎麼玩才能玩出大用處呢?最後,當孩子熟悉了平衡木的遊戲,再要求孩子抱球踏步走過。由於兒童一時間很難保持平衡,那麼這期間就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兒童的速度和方向,注意做好保護措施。針對不熟練的兒童,我們可以先在地面上練習如何前行,然後再去比較寬的平衡木上訓練。
  • 父母該如何幫助星孩培養穩定的情緒?
    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許多星孩的父母的願望都是希望孩子未來不但可以生活自理但是,當星孩進到職場後,才是真正的挑戰開始,從前陣子很火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是沒關係"中就呈現了星孩在工作時,因為情緒的不穩定,導致被解職的一幕。看到這一幕,也許有許多星父母會說:為什麼老闆不能具有同理心?
  • 二孩家庭如何培養手足之情?丨同胞競爭障礙
    積極的同胞關係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與親密,年長者可以照顧年幼者,彼此學習,相互幫助,互為欣賞,共同分享。他們之間難免會出現衝突,但是能用建設性的策略去解決矛盾衝突,這些都是從親子關係中得不到的。12歲的大孩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經常發脾氣,頂撞老師和家長,睡眠質量變差,成績下滑,提出不要再去上學了等,還有的孩子更嚴重,並伴隨有一些精神症狀。探究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隨著二孩的出生,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二孩身上。在大孩看來,二孩成了家庭中一個更重要的焦點,自己的存在感越來越弱。
  • 不同性別的二孩組合,如何享受各自的精彩?
    給二孩父母最暖心的陪伴二 孩 時 代育兒 I 育己 I 育成長 | 育幸福家庭教育系列之不同性別的二孩組合如何享受各自的精彩?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找到一些反例,來說服自己:「兒子同樣也可以和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關心父母的兒子也比比皆是,我們需要追根溯源地問問自己,這個不合理信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能不能從根源上打破它對我們的影響!
  • 都說勞逸結合,星孩的休閒生活該如何豐富呢?
    對星孩來說,休閒活動是最常被忽略的一塊,許多自閉症譜系的孩子在被確診後,隨之而來的常常是一門接著一門的幹預治療,有的父母還會因為覺得孩子已經輸在起跑點了,所以更是會幫孩子報名各式各樣的培訓班,希望可以培養孩子的特殊專長,有時更會誤認為這樣的專長培訓,就是再幫孩子"製造"休閒活動的機會,卻渾然忘了這樣緊湊的行程,非但沒有離給孩子一點喘息的空間,反而會讓孩子失去擁有休閒活動的機會。
  • 父母該如何透過自我學習來改善星孩的狀況?
    面對這些種種疑問,父母們又該如何選擇呢?透過課程可以改善孩子哪方面的問題,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面對課程的選擇也是一樣的,市面上這麼多琳琅滿目的課程,就算狠下心來全買了,一時之間也沒辦法全部都吸收,再者說,許多課程(無論線上或線下)的售價也都不便宜,家有特殊孩子,財務規劃更是要合理分配,父母可以先全面了解您有興趣的課程,之後按照孩子的需求做先後順序的排列,讓花出去的錢,真的讓孩子得到改善與緩解。
  • 親子溝通秘籍|總是與星孩溝通不良,該如何有效引導?
    目前,絕大多數自閉症家庭對於星孩的語言溝通問題,無非是一下兩種情況:1、有語言的星孩常常很難領會別人的意思,時常答非所問令同伴拒絕與星孩繼續交往;2、無語言的星孩,則是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行為刻板、怪異,與同伴和老師或家長均存在溝通困難。
  • 兩個訣竅讓星孩提升社交技能
    編編翻遍國內外文獻,為大家整理了詳細的星孩社交技能模塊,幫助家長系統的了解星孩需要接受社交訓練的各個層面,並且帶領一步一步分析自己孩子處於哪個水平,到底欠缺了哪些技能。例子:有些星孩總是自說自話。他們可能會對自己喜歡的話題長篇大論,卻並不參與到實際對話中的話權交換,因為他們根本不允許對方說話。聽的人永遠得不到機會發言。主動發起對話:孩子能夠跟他人介紹或者建立若干恰當的對話主題嗎?例子:星孩跟別人發起對話時每次都是用同樣的玩笑。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關愛並不是唯一要素
    但是,二孩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讓兩個孩子做到互相關愛,更好的健康成長。2.兩寶發生矛盾時,應注重和解方式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吵架、打架很正常。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或生氣,應該注意引導孩子和解。先讓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包容對方的方法。如果解決不了,父母再去參與,再做協調,但要切記不偏向任何一個孩子。
  • 理解「手足矛盾」本質,三個原則讓他們和諧相處
    「手足矛盾」是二孩家庭中非常常見的情況,我們常常說要一碗水端平,但是媽媽畢竟只有一個,當發生衝突時,到底該先哄哪一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難題」。如何理解「大寶」和「二寶」的關係在生二胎之前,大家都是如何作決定的呢?有些父母可能是意外有了寶寶,當作一個驚喜生下來。有的父母生下老二確實深思熟慮的結果。
  • 與星孩如何溝通,怎樣有效地指導孩子?親子間溝通有什麼技巧
    小明的母親說:"實際上,他也想玩風車,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目前,大多數自閉症家庭對於星孩的語言和交流問題只具有以下兩種情況:1.語言上問題的星孩子通常很難理解他人的含義,並且經常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而使他的同伴拒絕繼續與星孩子交往;2.無語言的星孩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行為舉止僵硬而怪異,難以與同伴,老師或父母溝通。
  • 「家·課堂」微課第⑤期 | 專家告訴你:二孩時代,和諧手足關係這樣養成!
    點擊上方▲「德州女性之聲」 關注親愛的朋友們,歡迎大家收聽德州市婦聯主辦的「家·課堂」微課,今天的微課主題是如何培養和諧手足關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開放,多子女家庭會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父母要面對多子女間矛盾衝突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手足關係不和諧,親子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如何才能讓子女們有和諧的關係,多子女家庭常見的誤區以及正確的解決方法是怎樣的?本期微課將為你講解。
  • 吐字不清、自言自語...如何幫助星孩擁有自主語言?
    星孩的語言問題一直是星爸媽們頭疼的問題孩子已經七八歲了,到了該說話的年紀,可說話卻還是「吐字不清」,比如「吃飯」說成了「吃換」。對於稍微有點語言的星孩,雖然可以聽得清楚在說什麼,但卻喜歡自言自語、重複同樣的詞句......為什麼自閉症的孩子總會出現咬字不清的語言問題,一般的孩子也會有這個問題嗎?我們該如何能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呢?
  • 星孩出現刻板行為後,父母該如何正確對待?
    刻板行為是自閉症譜系的核心症狀之一,對於每一位星孩來說那麼,星孩的刻板行為就一定要處理嗎?,舉個例子來說:明明很喜歡捏自己或他人(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其他親友)的手臂,這個行為因為會傷害到其他人,有會使自己受傷,所以爸爸媽媽們就必須要找出明明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再去協助明明改善這個刻板行為。
  • 星孩總是不專心,注意力該如何提升?
    對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來說,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總是困擾著星孩的父母,比如:孩子常常對練習指令不裡不睬,或是在進行某項幹預練習時,孩子做著做著就開始東摸摸、西碰碰等等。這樣的情況履見不鮮,可是注意力對學習來說甚是重要,星父母們又該如何協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呢?
  • 為什麼星孩的父母也需要學習等待?
    在康復幹預的過程中,父母更要學會"等待",對星孩來說,他們對一件事物的學習時間上,可能會超過許多人所認為的,有時不是學不會,只是學的非常非常慢,因此父母們除了陪伴孩子走過康復之路外,對於以下幾點的自我提升也是不可少:
  • 玩轉「角色遊戲」,解鎖星孩社交技能!
    劉女士進一步闡述著:自己平時會教星寶如何打招呼,讓星寶學著自己揮手的模樣,包括學習一些問候語。 事實上,劉女士在教授的過程中十分順利,在劉女士的提示下星寶是可以正常完成打招呼、問好一系列行為的。另外,為了鞏固星孩這一技能,劉女士還反覆對星孩進行了多次加強訓練。
  • 二孩家庭手足之情面對疫情大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孩家庭中的00後們在這個特殊的學期無法返回學校,只能和兄弟姊妹待在家裡。24小時的「無縫隙」相處,讓「手足之情」更親密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有的二孩家庭,因為情感天平的失衡,導致情緒的「火藥桶」一點就燃;有的家庭則因為良好的互動模式,讓面對共同挑戰的同胞手足,在這段特殊時期更加感受到彼此的優點和成長的變化。青春期的我怎麼就這樣被忽略了?周惠是昆明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平時住校,每周只能回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