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課堂」微課第⑤期 | 專家告訴你:二孩時代,和諧手足關係這樣養成!

2021-02-19 德州女性之聲

點擊上方▲「德州女性之聲」 關注

親愛的朋友們,歡迎大家收聽德州市婦聯主辦的「家·課堂」微課,今天的微課主題是如何培養和諧手足關係。快快點開小喇叭收聽吧!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開放,多子女家庭會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父母要面對多子女間矛盾衝突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手足關係不和諧,親子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如何才能讓子女們有和諧的關係,多子女家庭常見的誤區以及正確的解決方法是怎樣的?本期微課將為你講解。

多子女養育過程中誤區一:有了小寶,忽略大寶

小寶出生後,因為小寶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父母往往會忽略、冷落大寶。小寶的降生會讓大寶倍感失落,有被奪愛的感覺,無意中就會嫉妒小寶。因此有了小寶之後,父母要有意識地多去關注大寶、陪伴大寶,讓大寶感受到雖然有了小寶,但是父母依然很愛他。

多子女養育過程中誤區二:對大寶高標準高要求

有了小寶之後,父母將更多精力轉移到小寶身上,就會要求大寶更懂事、更體貼,或者要求大寶照顧小寶。但是大寶依然也是孩子,此時的一些要求,對于大寶而言,很可能就是高標準高要求。如果因此責怪大寶,也會加劇手足間的矛盾。因此有了小寶後,要更多去寬容大寶。

多子女養育過程中誤區三:做裁判,做法官

當孩子們出現矛盾的時候,如果父母做裁判,做法官,批評哪個對,哪個錯,被指責錯的一方就會非常委屈,甚至會憎恨厭惡對方,從而加劇手足間的衝突。面對衝突,父母應批評誰對誰錯,而是要理解每一個孩子的需求,積極引導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不爭對錯,只找方法,只有這樣,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才能不抱怨不告狀,積極協商解決問題。

2019年,德州市「家·課堂」 之家庭教育微課主要圍繞如何做一名好母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親子溝通技巧、父母常見困惑和誤區、多子女教育、隔代教育等熱點難點問題,邀請全國知名家庭教育講師錄製家庭教育微課約40期,每期15-20分鐘,定於每周三在德州女性之聲微信公眾號播出,一定要記得準時收聽!

如果您有什麼教子困惑或者好的家庭教育經驗,也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在「德州女性之聲」等你。

悄悄告訴你,

這個客戶端裡有「寶藏」

下載使用的小姐姐們顏值氣質都提升了呢!

歡迎大家掃描上方二維碼,或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齊魯女性」,下載安裝使用。手機號註冊登錄後,在「我的」欄目中將「住址」選擇為「德州」

相關焦點

  • 「家·課堂」微課第38期 | 小遊戲大作用——讓孩子在遊戲中療愈
    「家·課堂」微課第38期 | 小遊戲大作用——讓孩子在遊戲中療愈 2019-12-18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孩時代,你準備好了嗎——合心沙龍第18期精華
    每周二,我們會在微信群內舉辦公益講座。公益講座完全免費,自助助人。歡迎有經驗的導師報名開課,也歡迎廣大朋友報名參與,報名方法詳見最下面。我們已然迎來一個廣泛二孩的新時代,但全新的二孩時代對大部分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們來說似乎是一個迷。媽媽如何分配現在傾注于大寶一人身上的愛?大寶能不能接受生命中突然闖入的小傢伙?
  • 就算再努力也得不到關心,星孩的手足關係該如何平衡?
    對特殊家庭來說,要如何看待特殊孩子的手足問題是一大難題,家有特殊孩,父母的心力幾乎都會放在特殊孩子身上,時常疏忽了手足的感受,讓手足的心裡產生不平衡,而這樣的不平衡在長時間的堆積下,會延伸出越來越多的問題,甚至會讓手足變得越來越叛逆,手足與父母間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 二孩自述:爸媽沒告訴我該怎麼做姐姐 和弟弟像陌生人
    但結果證明,之前沒解開的心結,繼續成為大學時代繞不開的障礙。當父母拒絕自己暑期外出交流,而要在家看顧弟弟時,張洋洋徹底爆發了:「弟弟又不是我要你們生的,為什麼犧牲的是我的前途?」 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中學部心理教師尹紅峰認為,二孩家庭裡年長的孩子,在青春期最集中的困惑是「失寵」。這類孩子身上容易出現一對矛盾:既渴望獨立,又充滿依賴。「青春期的孩子慢慢從家庭中獨立出來,走向自己的小世界。
  • 預告 | 家長課堂:二孩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廣州市的二孩出生數量不斷上升。廣州市衛計委2017年4月25日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二孩佔比已超過一孩,2017年上半年(2016.10-2017.3)廣州市常住人口出生12.36萬人,其中二孩7.08萬人。有關部門預測今年還會大量增加,廣州市會迎來二孩政策開放以來的第一個生育高峰!種種跡象表明,「二孩時代」是真的來了呢!
  • 二孩家庭手足之情面對疫情大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孩家庭中的00後們在這個特殊的學期無法返回學校,只能和兄弟姊妹待在家裡。24小時的「無縫隙」相處,讓「手足之情」更親密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有的二孩家庭,因為情感天平的失衡,導致情緒的「火藥桶」一點就燃;有的家庭則因為良好的互動模式,讓面對共同挑戰的同胞手足,在這段特殊時期更加感受到彼此的優點和成長的變化。青春期的我怎麼就這樣被忽略了?周惠是昆明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平時住校,每周只能回家1次。
  • 不同性別的二孩組合,如何享受各自的精彩?
    本系列文章已發表於《家庭教育》雜誌,本期為2019年第12期兩個男孩的媽媽公眾號「二孩時代馮穎」創辦人貴州衛視、遼寧衛視、百度寶寶知道特邀心理專家今天,讓我們從一封求助信開始:「馮老師您好!我也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從15年懷二胎時有幸在書店看到了您寫的《二孩時代》,讓我對二孩生活多了很多期待,雖然會更辛苦,但一定是痛並快樂的生活。 。我一直特別喜歡女孩,第一胎時就希望是個女兒,但事與願違生了一個男孩。懷二寶的時候,我心裡一直默默祈禱上天給我個女兒。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徹底絕望了,這輩子沒女兒命了。
  • 二孩難題:手足欺凌攢的「邪火」,20年後才會爆發,防患要趁早
    中國進入「二孩時代」已經有些年頭了,但許多爸媽還是處於觀望狀態,除了要考慮養娃的負擔問題,兩個孩子的相處之道,也是很多父母無從著手的難題。很多已經邁入二孩大軍的家庭,紛紛出現了各種二孩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手足欺凌」現象。
  • 想要「二孩」?婦產科主任告訴你怎麼生
    最近幾天,相信大家的各種社交渠道幾乎都被兩個字刷屏了:二孩。沒錯,我們國家的計生政策即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不過生二孩,涉及到的問題方方面面,你的認識到位了嗎?1、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一回事嗎?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生二胎和生二孩是不一樣的。
  • 二孩時代:湖南二孩生育井噴 醫院產科嚴重吃緊
    相反,儘管各醫院近年來都開始著力發展產科,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革,和幾近瘋狂的二孩生育大軍,並不充裕的產科醫療資源已然表現出了明顯的準備不足,包括醫生、護士、床位、配套設施等等在內的與產科相關的醫療支撐,在遠超預期的生育壓力下也已捉襟見肘。而這一切,才只是剛剛開始。 從「獨生子女時代」過渡到「二孩時代」,究竟要經歷一些什麼樣的喜悅與陣痛?
  • 二孩時代,你處在風口浪尖嗎?
    很多家庭響應號召生二胎,可很多人生了二胎後,並沒有時間帶孩子,就只好推給父母長輩,原本到了退休年紀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的父母,被動地扛起幫著兒女帶孩子的重任,二胎時代的到來,由此出現一種「新型不孝」,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是否感觸良多。
  • 「家·課堂」之家庭教育微課第二十三期:《愛的能力有哪些》
    「家·課堂」之家庭教育微課第二十三期:《愛的能力有哪些》 2020-12-14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落差大於年齡差:青春期闖進二孩家庭 什麼是青春期
    就如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所展現的矛盾,被血緣決定的手足,會因不成熟的成長階段,而對彼此的存在、父母的態度感到抗拒、疏離。當二孩家庭遇上青春期,父母和子女該如何一起處理、化解諸多心理困惑?尹紅峰認為,要處理這樣的手足關係,父母應當先表明態度,他們的出發點是一視同仁的,並讓年長的孩子意識到,他之所以情緒激動,可能本質是因為對「公平」這件事過分在意。尹紅峰不認可父母總表示大孩子「必須讓著弟弟妹妹」的說法。「父母應該給孩子合理的引導,提前做好鋪墊,喚起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可以怎麼做,而不是等矛盾發生了以後,直接命令說你應該如何如何」。
  • 生育二孩 你準備好了嗎?
    生育二孩 你準備好了嗎?今年1月,作為前計劃生育時代「最後一代非獨生子女」的李露,終於在38歲這年如願迎來了兒子——「全面二孩時代的第一批二孩。」在去年3月舉行的「2016年北京婦產科專業學術年會上」,不止一位婦產專家預計,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將製造一波生育潮,這波生育潮將在2019年達到高峰。像李露這樣出生於1980年前後的非獨媽媽,被產科醫生稱為「趕末班車的一批人」,她們將成為未來幾年生育的主力。
  • 「家家講堂」微課堂第7期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應對(相處)對策
    「家家講堂」微課堂第7期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應對(相處)對策 2020-10-17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專家稱「二孩課」成學前教育新趨勢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二孩時代,家長這樣做 家人更融洽
    河青新聞網訊 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很多家庭都進入了「雙寶時代」。兩個孩子,如何才能和平相處?這是目前很多二孩家長面對的問題。石家莊市第八醫院心理治療中心主任張煒提醒,家長們要從四個方面多關愛孩子,讓家人之間、寶寶之間,相處更融洽。
  • 《二胎時代》首播 楊陽洋夏天因二孩"受委屈"
    作為國內首檔關注「二孩」的節目,《二胎時代》將以「二胎家庭幸福養成記」為創作理念,以「全面二孩」為社會政策背景,通過四組明星家庭和四組「二胎寶寶」的互動,模擬二胎家庭的生活形式。曹穎王斑王梓涵一家、夏克立黃嘉千夏天一家、潘長江潘陽小石頭一家以及楊威楊雲楊陽洋一家共同加盟,獻出他們的全家庭首秀,並展現他們面對二寶時不同的教育觀念。
  • 理解「手足矛盾」本質,三個原則讓他們和諧相處
    小兒子哭得撕心裂肺,小凌馬上衝過去,把二寶抱在懷裡,對姐姐說:「你是姐姐,怎麼就不知道讓著弟弟呢?」姐姐一聽,也委屈地哭了起來。「手足矛盾」是二孩家庭中非常常見的情況,我們常常說要一碗水端平,但是媽媽畢竟只有一個,當發生衝突時,到底該先哄哪一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難題」。如何理解「大寶」和「二寶」的關係在生二胎之前,大家都是如何作決定的呢?
  • 二孩家庭,如何兼顧、協調好二孩之間關係?這4點不可不知!
    自2016年元旦,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我身邊的鄰居、同事、同學、朋友都在忙著生二胎,看這趨勢我國二孩時代即將來臨。我也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利生下小寶。在準備懷二胎前,有充分做好大寶涵涵的思想工作。涵涵也一直期待著我給他生個妹妹陪他一起玩。小寶在肚子裡的時候,涵涵每天還會給他按摩、講故事、親吻他、分享食物讓媽媽代小寶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