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懸垂於太平洋中的群島國家,隔海與中國、韓國、朝鮮、俄國、菲律賓相望,為南北細長條狀的國土走勢,最北是北海道,最南是琉球群島,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衝繩。關於日本文明起源的問題世界多有研究,但始終沒有一個確定的解釋,關於日本列島何時有人居住的問題,有說10萬年的,也有說1.2萬年的,實際上這些說法都不靠譜,都忽視了島國的地理性質和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性質。世界公認,懸垂於大海中的島嶼不可能產生人類文明,也不可能有人類的自然存在,只要有人類和文明在這樣的島嶼環境下產生,就一定是外來的,而外來的唯一手段就是航海!玻里尼西亞群島、復活節島、一個個活生生的例證都在告訴我們早在五千多年前人類就已經擁有了遠渡重洋的航海能力,否則根本無法到達這些島嶼,即使離中國最近的日本,沒有航海能力也無法到達。所以人類什麼時候擁有發達的航海能力,什麼時候願意離開自己的國土,日本就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類的存在。
五千多年前中國人東渡太平洋到達南美、北美大陸,並開創出了舉世聞名的印加文明和其他各種文明形式。日本,就位於這條東渡太平洋的航線之上,並且是航線的初始階段。由此我認為日本列島最早有人類的存在不是10萬年,也不是1.2萬年,而是五千多年前。中國人到達南美、北美命名了許多地名,蘇佩、蘇約……等等,中國人到達印度尼西亞也留下了許多上古中國特點的地名,蘇門答臘……等等,中國人到達西亞和地中海更是命名了無數的地名,數不勝數,就不一一例舉了。中國特色地名的存在說明了什麼?說明是我們中國人到來之後才有了地名、才有了文明,因此地名是我們中國人走過、經過留下的重要痕跡,地名的研究也是考古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當今世界因為不認識古文字所以嚴重忽視了這方面的研究。琉球,是群島之名,也是王國之名,甚至於是我們中國的屬國之名,據說琉球是明朝時期我們中國人為其命名的群島名稱。1879年日本強行佔領琉球後改名為衝繩,所以衝繩指的就是自古以來的琉球群島。那麼,歷史的真相是否真的是這樣呢?讓我們從文字的結構分析上看看「琉球」和「衝繩」這兩個地名的真實含義吧:琉球語,又名衝繩本土語言,該語言的起源撲朔迷離至今沒有定論,語言學家們認為與琉球語最接近的不是日語,而是南島語系,也就是我們前文中談到過的玻里尼西亞語系。琉球群島本土語言對琉球語的稱謂是「ウチナーグチ」,該發音的拉丁文轉寫是「Uchinaaguchi」。日語字母發音:「ウ」是「吾」的漢字發音。「チナ」是漢字「耆那」的發音。「グ」的本音是日語字母的「く」,漢字發音是「庫」。「チ」就是「耆那」中的「耆」字發音。相信所有看到「耆那」一詞的讀者都會想到古印度耆那文化這個詞彙,因為琉球語中的「耆那」就是古印度耆那文化中的「耆那」,兩者的發音完全一樣,他們所指的都是上古中國!耆那一詞在拉丁文的轉寫中是「china」!琉球語ウチナーグチ中的「チナ」指的就是上古中國!那麼「チナ」字母前的「ウ」指的是什麼呢?
象形字典中這個「寶蓋頭」的字形就是日語字母「ウ」的來源,之所以在字形上與甲骨文和金文有明顯的不同,是因為日語字母在中國的唐朝時期受到漢字楷書書寫方式的嚴重影響,所以才有了現在日語字母的寫法。「寶蓋頭」在古漢字中表示的是祖宗標準的意思,基督教、清真寺建築上的圓形屋頂都來源於「寶蓋頭」的文字形象化,表示的都是對祖宗標準的至上崇拜。日語字母「ウ」的真實意思是「祖宗標準」。「ウチナ」就是「祖宗標準的耆那」,就是「祖宗標準的中國」!再看琉球語ウチナーグチ最後的兩個字母,「グ」就是日語字母的「く」,該字母在現在的古漢字字典中沒有對應的漢字字形,但在古漢字和西方字母文字中該字形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字形,其所表示的意思是「以外的、外部的、不歸祖宗標準管理的」。日語字母「チ」就是耆那的耆字發音,該字形在現在的古漢字字典中也沒有完全對應的字形,其字形與古漢字的「千、於」非常相近,但都不是這兩個字,而是表示「從前沒有,現在有了」的意思,就是開創文明的意思,耆那就是祖宗開創的文明,就是標準和祖規祖法管理下的國家。所以日語字母「チ」指的就是「開創文明」的意思。琉球語ウチナーグチ就是「祖宗標準的中國,海外開創的文明」,就是「祖國之外的新開創」!日語字母「お」就是「オ」,在古漢字中的意思是「與祖宗不同的」。日語字母「き」就是「キ」,在古漢字中的意思是「不同於祖宗的做法」。日語字母「な」就是「ナ」,在古漢字中的意思是「標準和祖法記載」,能同時掌握這兩項的指的都是國家政權,都是王者。所以日語字母「ナ」也有國家政權的意思。日語字母「わ」就是「ワ」,就是沒有上面一點的「寶蓋頭」,就是「不是祖宗標準」的意思。因此,衝繩おきなわ的意思是:非祖宗標準管理下的國度!琉球,是「祖國(中國)之外的新開創」,衝繩,是「非祖宗標準管理下的國度」,兩者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都是同一個國度,都是琉球群島。由於琉球與衝繩兩個日語詞彙中體現的都是祖宗的標準,而距今五千年左右黃帝廢除了祖宗的標準,所以開創琉球群島文明的中國人一定是在黃帝改革之前抵達的琉球群島,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之前,也就是與橫渡太平洋的中國人一起離開中國的其中一部分中國人。要不然語言學家怎麼會得出琉球語與太平洋群島玻里尼西亞語十分相近的研究結果呢?可以說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通過我們的文字分析得到了證實,不僅玻里尼西亞語與琉球語非常接近,美洲印第安人的語言也與琉球語非常相似。至於中國人登陸琉球群島的具體年代,看看南美的蘇佩文明遺址就能清楚的知道了,蘇佩文明遺址建立於距今五千多年前!琉球之名,不是中國的明朝時期命名的,而是五千多年前登陸琉球群島的中國人自己命名的!衝繩之名,也不是日本侵略者命名的,而是五千多年前登陸琉球群島的中國人對自己開創新文明的另一種說法。琉球、衝繩兩個詞彙充滿了琉球人對祖國的思念和對祖宗的敬仰與崇拜,在後世的幾千年發展中他們始終認可的都是中國大陸,他們曾經多次要求回歸祖國,但都沒有實現,一直到今天琉球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紅河白沙文章交流群,加管理員微信:gongjingtian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