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土特產及深加工製品通過「涉縣女性創業平臺」銷往全國

2020-12-22 中原新聞網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 張越)12月12日,北京厚德苑公司與涉縣供銷社禾興公司戰略合作暨社區新零售+千人直播項目啟動,以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全網營銷,將涉縣土特產及其深加工製品通過「涉縣女性創業平臺」,銷往全國。

據了解,涉縣禾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全縣產業扶貧重點企業,公司採用「種植基地+龍頭加工企業+電商平臺+利益共享」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為農民提供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產品從基地到生產、倉儲和銷售全過程可追溯。公司憑藉過硬的產品品質,與阿里巴巴、良品鋪子等電商合作,有著廣闊的經營前景。此次,與北京厚德苑公司的深度合作,預計能帶動1000餘名留守婦女就業,為縣域經濟發展增加新的亮點。

相關焦點

  • 微視頻|河北涉縣:小黑棗串起山村「致富鏈」
    長城網記者 吳苗苗 通訊員 康金冬季是黑棗的收穫期,每到此時,涉縣的年輕人不論是在城裡上班還是在外地務工,都會回到家鄉幫父母收黑棗。樹上的黑棗顆顆飽滿黑棗是涉縣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果肉敦實、味道甘美、營養豐富。近年來,涉縣把黑棗種植加工產業列入富民工程項目,在小黑棗上做大文章,從種植、採購到深加工成果酒,串起了一條致富鏈,不斷推動黑棗產業做大做強。目前,涉縣全縣種植黑棗70萬株,年產量達1萬多噸。
  • 黑棗、花椒、核桃……品牌興農不斷亮出涉縣「新名片」
    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統計,涉縣目前已取得涉縣黑棗、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柴胡、涉縣連翹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涉縣核桃、涉縣花椒、涉縣柴胡、涉縣連翹4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培育了「會聰聰」、「山之嬌」、「白露珍」等 26個地理標誌產品品牌。
  • 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近日,全國第二期全域旅遊培訓班上,涉縣縣委書記汪濤受國家文旅部的邀請,作為唯一一位縣委書記對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學員進行授課。從八山半水分半田,到青山綠水似桃源;從紅色聖地,到百花齊放;從國家級貧困縣,到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小山貨」成為「黃金果」——河北涉縣山核桃「抱團發展」贏市場
    涉縣是中國核桃之鄉,全國重點核桃產區縣之一,全縣核桃種植面積45萬畝,相關專業社130多家,核桃深加工企業12家,並形成了「三珍」「女媧」「宜維爾」等品牌,建成了6個核桃萬畝園、50多個核桃專業村。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4日電(記者 範世輝)金秋的陽光灑滿河谷,河北涉縣石門村山核桃迎來收穫季。
  • 涉縣:小黑棗串起「致富鏈」
    黑棗是涉縣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果肉敦實、味道甘美、營養豐富,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涉縣將其列入「十大特產」產業,作為農業支柱產業和富民工程來抓,在小黑棗上做大文章,串起致富鏈,推動了產業做大做強。
  • 邯鄲涉縣太行紅河谷全力打造「特色小鎮」
    初夏時節,邯鄲市涉縣太行紅河谷高質量旅遊經濟帶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涉縣赤岸研學小鎮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搬運砂石、壘磚、砌牆、種植果木、硬化巷道,高效快速推進小鎮的各項建設。涉縣赤岸研學小鎮。
  • 涉縣入畫來 紅綠正芳華
    「昔日三十萬大軍出太行,今朝千萬遊客進涉縣。」「到了這兒,才真正領略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秋意,太美了,我得發朋友圈炫一把兒。」深秋,太行紅葉大峽谷,到涉縣偏城鎮旅遊的外地遊客趙女士,被漫山紅葉「圈粉」。搶搭全域旅遊的快車,革命老區涉縣的新日子,恰如太行山間秋日的紅葉,一片紅火。
  • 【涉縣家庭】家庭結構
    一、規模   90年代後,涉縣家庭由傳統家庭向現代家庭轉變,傳統的幾代同堂現象減少,家庭規模總體趨向小型化和核心化。1991年,涉縣家庭戶均3.31人;1995年戶均3.29人;2000年戶均3.01人;2005年戶均2.99人;到2011年,戶均人口降至2.78人。
  • 河北邯鄲涉縣是革命老區,是千年文化的地區
    涉縣走出了2位元帥、360多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的搖籃」,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是全國先進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全國首批國防教育基地。央視播出的歷史抗戰劇《太行山上》在赤岸村一二九師司令部原址拍攝。
  • 涉縣核桃產業發展喜人
    原標題:涉縣核桃產業發展喜人核桃涉縣有二千多年的核桃栽培歷史,當地核桃以個大、殼薄、仁飽、味香及出油率高而聞名於世。近年來,該縣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和「特色經果林工程」的機遇,大力推廣核桃種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到47.3萬畝,密植核桃園優種率達到80%以上,優種核桃年產量在1000萬公斤以上,核桃產量穩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 【教育快訊】涉縣詩詞大會等你來!
    點開連結,關注七色光平臺,關注詩詞大會最新推薦。,傳承國學經典,大力弘揚中國詩詞文化,激發全民誦讀及創作詩詞熱情,進一步推進詩詞文化進校園活動落到實處,經涉縣教體局研究決定,在全縣舉辦「詩詞大會」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涉縣詩詞大會 二、活動時間 2020年1月—2020年12月 三、主辦單位 涉縣教育體育局 四、參加人員
  • 涉縣小黑棗助農增收成就大財富!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黑棗」 這是涉縣歷來的傳統習俗 又到一年黑棗收穫的季節 涉縣群眾忙著 打黑棗、晾黑棗、賣黑棗 高高興興地將這部分收入納入自家口袋大家都知道「核桃、花椒、柿子」是涉縣的土特產品,殊不知「涉縣黑棗」也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一。今年黑棗雖然產量有所下降,但價格卻上浮了不少,依然是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小小黑棗成為了村民致富的大引擎 固新鎮原曲村是涉縣黑棗的主產地之一,村民馮彥青從事黑棗收購20多年了。
  •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8月22日,中共邯鄲學院黨委書記朱勇,邯鄲學院校長趙新生,邯鄲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王琦等到西坡書院涉縣基地進行工作調研學院各位領導參觀了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體驗了基地的軟硬體條件,充分了解了建院以來開展的各項教育教學及相關工作,並對以後基地立足邯鄲面向全國的資源優勢提出了充分肯定。
  • 涉縣:荒山荒坡變成「花果山」
    □河北日報記者 趙紅梅    近日,涉縣臺北村村西荒山上一派繁忙景象:山腳下,3臺掘土機正在清石、掘土,為平整梯田做著準備;山頂上,十幾名村民正在緊張地修建蓄水池;半山腰,村民在鋪設輸水防滲管道……
  • 【科技教育】涉縣成功舉辦首屆中小學機器人競賽
    為進一步推動全縣科技創新教育發展,全面提升中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11月26日,涉縣首屆中小學機器人競賽在第二中學體育館隆重開幕。涉縣教工委書記、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旺生,邯鄲市教育局電教館副館長石磊,邯鄲市電教館主任花立廣,中國農業大學計算中心科技創新導師、北京儒布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剛,教體局副局長楊保方,局黨組成員盧佔平等出席開幕式。
  • 涉縣人注意!涉縣啟動2020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認定現場確認工作
    按照省市統一部署,7月6日上午7點,涉縣正式開啟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本次現場確認地點定在涉縣醫院體檢中心,資格審核與醫院體檢統一進行,實現廣大考生只跑一次即可完成認定。據初步統計,涉縣參加此批次教師資格認定人員達到536人。
  • 涉縣第一中學2018年高考喜報
    涉縣第一中學2018年高考喜報(第1號)今年,在全省考生淨增5.03萬,本科錄取計劃基本不變的背景下,涉縣一中高考再創歷史新高,實現數量1、2018年高考,涉縣一中參考人數18711人,其中一本上線655人,上年(627人)增加28人,上線率35%:本科上線158人,較上年(1515人)增加73人,上線率84.9%。
  • 揭秘涉縣沙河村的那條「電臺路」
    涉縣,沙河村,村上有一條「電臺路」,為什麼呢?原來,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新華廣播電臺和陝北新華廣播電臺同時駐紮此村,面向全國進行宣傳廣播,廖承志、梅益、安崗、齊越等一大批新聞工作者在此生活,是新中國新聞事業的重要成長地。
  • 河北涉縣:植綠太行與發展經濟同步
    這是記者日前在森林覆蓋率達到51%,曾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和「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等稱號的河北省涉縣的鹿頭鄉山陰道上見到的迷人景象。 鹿頭鄉地處深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大鄉、林業強鄉、企業弱鄉。「這裡原來都是荒山禿嶺,自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以來,涉縣每年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都超過30萬,植樹百萬株以上。
  • 風雨同舟路 無私奉獻人 涉縣光華中學舉行教學暨疫情防控表彰會
    她從學校的艱創業,講到光華中學兩次騰飛,離不開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奮鬥、頑強拼搏,更離不開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涉縣光華中學地處紅色新聞之鄉的西戌鎮西戌村,是已故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十大傑出母親、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國第八九十屆人大代表劉金魚於1986年投資創辦的河北省第一所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原中顧委委員黃鎮將軍題寫校名「涉縣光華中學」,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題寫「河北涉縣光華中學青少年軍校」。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長、名譽校長為劉金魚,校長為其女兒趙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