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扶貧資金安全!審計始終發揮著責無旁貸的監督和推動作用

2020-12-20 經濟日報

圖為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亭亮鎮的天西牛場。 本報記者 姚 進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按要求,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同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推進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那麼,如何確保扶貧和鄉村振興政策精準落地、資金安全高效?近日,記者來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審計一線探尋採訪,切身感受到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始終發揮著責無旁貸的監督和推動作用。

確保每一筆資金用在「刀刃上」

「10個菌架,不同的秤稱重結果相差甚遠。」問題出在哪兒?這引起了審計人員小楊的警覺。小楊所在的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員辦事處扶貧審計組在某貧困縣實地核查一筆木耳生產專項資金時發現,某公司為貧困戶定製的菌架尺寸和重量都與設計圖紙存在較大差異。

經調查發現,對方是在秤砣上動了手腳,企圖隱匿製作菌架偷工減料的事實。問題被揭出後,該項目設計單位對現有菌架重新設計了加固方案,施工單位根據設計圖紙做了更換和加固,並退還了因偷工減料多收取的扶貧資金。

產業扶貧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對於激活發展動力、增強脫貧能力有重要意義。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效益情況如何,一直是審計關注的重點。

「現在日子好過多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亭亮鎮天西牛場,46歲的李洪光講起往事,感慨萬千。以前,李洪光一家僅靠自家農田無法維持生計,他年齡大又無技能,多次外出打工都沒能幫助家裡脫貧。如今,在黨的幫扶政策引導下,李洪光來到天西牛場從事飼料粉碎工作,他家順利實現了脫貧。

2019年4月,廣西審計廳在寧明縣扶貧審計中發現,實施託管養殖項目的牛場將57個貧困村的扶貧資金1573.33萬元委託給北方某生物科技公司採購繁殖母牛,但該公司採購數量不足,採購進度緩慢,1000餘萬扶貧資金未能及時產生效益。審計指出後,寧明縣政府立即督促整改,很快完成了合同約定數量的全部採購,扶貧資金安全、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扶貧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容不得半點閃失,審計守土有責,必須保障其合理合規使用。」廣西審計廳農業處梁桂成說。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後,國家對扶貧領域的投入逐年增加,貧困地區群眾滿懷信心和期待。審計機關聚焦資金安全,緊盯扶貧資金使用的各環節和全鏈條,嚴防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切實維護好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審計在推動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中,查出問題金額佔抽查資金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20年的1.5%,貪汙侵佔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佔比下降至0.19%,持續向好的形勢一目了然。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既離不開奮戰脫貧攻堅一線廣大扶貧幹部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廣大審計幹部履職盡責,確保每一筆扶貧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在「精準」上下功夫

一山一水勘實地、一帳一冊查資金、一家一戶訪實情,是審計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清晰表達。2015年8月,審計署駐長沙特派員辦事處在對廣西政策跟蹤審計中,審計出國家級貧困縣馬山縣扶貧對象識別不準確、精準扶貧「不精準」問題,引起了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從2015年10月份開始,國務院扶貧辦組織在全國範圍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核實、清理,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下了良好基礎。

「廣西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是從馬山開始的,這些都離不開審計的推動和幫助。」廣西扶貧辦相關工作人員說。

廣西也以審計為契機大力整改,從2015年底到2016年初,歷時4個多月,先後組織25萬名幹部進村入戶,確定了18類98項指標體系,對全區488萬農戶、2000多萬農民進行全面細緻的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嚴格篩查出634萬貧困人口。2016年5月,在國家組織的中西部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中,廣西貧困人口識別精準率達99.76%,居全國首位。

在黨的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推動和廣大扶貧幹部的努力下,馬山縣已於2020年5月順利摘下國定貧困縣的帽子,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闊步邁進。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為此,扶貧審計也必須聚焦精準,鎖定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提供精準審計建議,為服務脫貧攻堅提供堅實保障。」廣西審計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審計還提出了發展扶貧產業鏈、防止返貧的長遠設想和建議。「目前,廣西扶貧產業主要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產品單一、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冷鏈設施建設不足,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更是不多。這些不利因素若不加以解決,一旦出現養殖和銷售風險,部分貧困戶有可能出現返貧現象。」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高度重視農產品產業鏈建設,並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以工足農、以農養工,解決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促進脫貧攻堅取得決戰決勝,促進鄉村振興。

堅持「三個區分開來」

脫貧攻堅是一場實打實的硬仗,涉及的工作千頭萬緒,審計機關在推進扶貧審計全覆蓋過程中,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激勵扶貧幹部積極擔當作為。

「三個區分開來」就是,要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

今年,黑龍江省已連續7年成為全國糧食總產第一省,伴隨糧食豐收還有揮之不去的農作物秸稈問題。幾年前,焚燒秸稈是農民最便利的選擇,而今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為實現秸稈全部還田離田,確保全域全時段不燒,2018年,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取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補貼資金2012.50萬元,用於建設26個秸稈壓塊站;獲得補貼資金252.45萬元,用於購買家用生物質鍋爐2450臺。同時,縣政府扶持興建一批秸稈壓塊企業,量產壓塊秸稈作為家用生物質鍋爐的燃料。

然而,2019年審計機關對肇源縣開展鄉村振興有關政策和資金審計發現,在部分村鎮中仍有秸稈未被壓塊,而是轉化為飼料生產。「雖然沒有嚴格按照原方案進行,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樣環保,更加符合群眾切身利益。」相關審計人員告訴記者,壓塊項目改變了原有用途,這一度讓基層工作人員產生壓力,擔心會因為執行環節走樣而被問責。

「審計在基層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發現問題後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認為該情況有利於企業生產經營、有利於秸稈離田,而且保護環境,應當予以肯定。」上述審計人員表示,最終,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認可了審計建議,並推廣這一做法。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在扶貧審計報告審核匯總過程中,審計署農業農村審計司重點圍繞反映問題是否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定性是否合理、結論是否準確,對各級審計機關提交的2000多份報告共3萬多個問題逐一研判,對審計發現的280餘件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逐份覆核審計證據及數據來源,確保審計結論審慎適當。(經濟日報記者 姚進)

相關焦點

  • 應勇: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和安全衛士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
    應勇: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和安全衛士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審計工作會議暨中央在滬單位審計工作會議2月13日召開,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強調,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茌平區胡屯鎮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孫鵬飛 茌平報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之年,
  • 李金華表示審計機關保障新農村建設資金責無旁貸
    4月20日,審計長李金華在審計署2006年廳(局)級幹部財政專題培訓班上,就進一步加強財政審計為學員們作了專題講座。李金華在講座中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國家將為此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如何用好這些資金,是他現在想得最多的問題,保障新農村建設資金安全有效,審計機關是責無旁貸的。
  • 強化四種能力建設 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這就要求我們審計幹部必須要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很強的政治能力,切實發揮審計機關的政治功能,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政令暢通。通過本次學習培訓,使自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了不斷提高審計幹部宏觀政策研究能力的重要性,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了審計機關和審計幹部是否具備較強的宏觀政策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審計結果的運用和審計作用的發揮。
  • 合陽縣財政局:發揮內審作用 強化日常監督
    (擬稿人 範政)今年以來,合陽縣財政局認真落實內控制度,防範財政風險,積極發揮內審機構作用,開展內部審計,強化財政監督,規範財政理財行為,確保財政資金安全。一是嚴格預算編制。從部門預算編制入手,做好編制審核工作。
  • 審計說 | 「雲連線」扶貧審計:敘永的美好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奪取脫貧攻堅偉大勝利、繪製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的時代徵程上,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幹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胸懷大局、心繫百姓,忠誠履職、不畏艱程,累計組織4.7萬/人次開展扶貧審計,入戶走訪52萬戶貧困家庭,完成對全國832個貧困縣的扶貧審計全覆蓋,向黨中央國務院報送扶貧各類報告和信息等40多篇,出具審計報告7000多份,督促問題整改近7萬個……堅定不移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效
  • 如何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
    因此,一要重點關注財金的安全。這不僅要關注財政資金的安全,通過強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財政決算審計,及早發現游離於財政預算外的政府性資金問題,及早發現虛列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問題,及早發現中央宏觀調控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等。而且要關注國有資產的安全,要通過深化對現代企業單位審計,及早發現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隱患問題,以及轉移侵吞國有資產和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
  • 扶貧資金監管決不能「打馬虎眼」
    國家審計署公布了一季度重大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其中扶貧審計抽查了7個未摘帽貧困縣,在審計中,多多少少發現了一些扶貧資金監管上的問題。<br/><br/>  扶貧項目也好,扶貧資金也罷,都是黨和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為貧困縣、貧困村採取的一對一扶貧舉措,不僅投入了真金白銀,而且建立了一系列保障體系,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基層幹部,都必須把責任扛起來,用強烈的擔當狠抓落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 脫貧攻堅 奮進力量丨田進:精準審計,是為了扶貧資金精準落地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人物名片田進成都市財政局一級主任科員,掛職鹽源縣審計局副局長,轉業軍人,掛職期間緊扣中心工作,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精準脫貧攻堅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權力規範運行,不斷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 董大勝:樹立科學審計理念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一、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應明確的幾個認識問題    去年12月25日,溫家寶總理在聽取審計署黨組工作匯報時提出:「審計監督是國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治的產物和推動民主法治的手段,也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工具。
  • 永和農商銀行:發揮審計監督職能 推動合規管理
    本報臨汾消息 近日,永和農商銀行按照「揭示風險、規範管理、促進發展」的總體要求,及時轉變審計重點。 該行通過序時審計連續性和全面性特點,全面掌握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違規問題或舞弊行為。對重要節點、重要環節業務進行重點監督,靶向診斷,全面保障農商行資金安全。
  • 上海打造對口幫扶廉潔工程 扶貧項目在哪 監督就跟進到哪
    上海市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將全面從嚴治黨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的要求,緊盯項目、資金和幹部,打造廉潔工程,助力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完成。實地調研督查 直插一線發現問題「要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相關地區、系統黨委(黨組)把對口扶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如期完成全年任務。」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學新多次強調。
  • 探索創新監督方式 推動落實審計整改「後半篇文章」
    近日,淮北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六次會議,首次專題聽取和審議了市住建局、市交通局關於徵遷資金審計和汽運公司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並進行滿意度測評。單獨選擇聽取部分被審計單位主管部門落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匯報並進行滿意度測評,是我市人大常委會的首次嘗試,今後將在一級預算部門中逐步推動此項工作全面開展,本次接受滿意度測評的兩家部門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認真制定審計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審計整改成效明顯。
  • 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程審計監督的通知_蚌埠市人民政府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縣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情況匯報(參考模板)
    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牽頭單位職能,加強與公、檢、法、組織、審計等成員單位的協調配合,加強與信訪部門和農業、民政、財政等涉農部門的溝通聯繫,對所有涉及扶貧領域的問題及信訪件,逐一核對、分析、排查,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目前已互通和共享各類問題線索 條,從中立案4起。3.強監督嚴查處,強力懲貪肅紀形成高壓震懾效應。
  • 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當好經濟安全守護者 為品質生活之城建設貢獻審計力量
    會議指出,2020年,全市審計機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聚焦「六穩」「六保」和「三個圓滿收官」,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民生工程和財政資金使用,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 解放軍審計署審計長:監督工程造價 擠幹「水分」
    導言  軍隊審計工作是軍隊的一項重要監督制度,是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經濟監督手段,是維護軍事經濟安全、規範軍事經濟秩序、提高軍事資源效益、促進軍隊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途徑,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具有重要性、全局性影響。
  • 安康市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獲「四連優」
    日前,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省扶貧辦和省財政廳近日通報了2019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結果,安康市榮獲優秀等次,市級指標得分全省第一,這是我市自2016年以來連續4年獲得優秀等次。
  • 以釘釘子、擔擔子的精神做好審計工作
    為幫助當地儘快甩掉貧困的帽子,近年來,天津動員全市力量開展扶貧攻堅。如何讓資金、項目更好地運用到刀刃上,是擺在審計人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作為援疆審計主審,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一處三級主任科員王凱自進入單位以來,從2015年就接手援疆審計工作。每年他都前後花兩個月的時間,期間出差和田地區半個月,深入援疆項目現場,跟數據和表格打交道,詳細了解政策措施落地情況、援疆資金使用效果。
  • 劉尚希:更好發揮財會監督的重要作用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7日電 題:《劉尚希:更好發揮財會監督的重要作用》作者 劉尚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監督是一種分工和協同的關係,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自行其是,是一個整體中的局部,各個局部構成監督體系這一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