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司雯雯1
利用慕課(MOOC)平臺共享大學課程已是知名學府擴大影響力的重要方式。據第三方評估網站Class Central於12月發布的統計顯示,在Coursera、edX及Future Learn這三大國際慕課平臺裡,已有900所世界大學入駐其中,數字較2015年增加85%,上線課程已超過1.35萬門,用戶達1.1億人。
國內頭部高校的表現也毫不遜色。在線上學習網站MoocLab對2019年全球高校慕課表現的排名中,國內有5所高校進入前一百,名次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學,位列第35名,清華大學緊隨其後,排在第37位。
MoocLab對2019年全球高校慕課表現的排名看到慕課的影響力後,國內高校及商業機構也開始搭建自有平臺。自2013年清華大學與國際慕課平臺edX共同推出「學堂在線」後,北京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也分別上線「華文慕課」及「好學堂在線」,網易、阿里巴巴與果殼網等企業也陸續進入這一領域。
流量是機構們紛紛入局的原因。在名校光環的加持下,免費大學課程很容易迅速吸引用戶。學堂在線成立2年後宣布註冊用戶突破150萬,選課人次達300萬。另外,由網易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設立的中國大學MOOC在3年內累計用戶規模超過1000萬人。據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信息,國內慕課數量達5千門,擁有超過7千萬名學習者。
提供「名校認證」是慕課平臺最重要的盈利手段。與老牌玩家Coursera相似,「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除了面向高校出售通識課程外,還開發了付費課程、學校認證項目,以及微學位等產品。
按照認證「含金量」的不同,課程價格也逐漸升高。在學堂在線平臺,一門可獲得清華大學終身教育處認證的公共管理課程定價為4880元,在線學位課程的售價則更高。憑藉名校教育資源,學堂在線在2014年及2015年接連獲得兩輪融資,金額累計超三千萬美元。
除名校認證外,一些慕課平臺也開始涉足成人培訓領域。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還提供考研、英語四級、公務員筆試等課程,定價從百元至千元不等。
相比個人用戶,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服務是慕課平臺的主要營收來源。據Class Central公布的數據,每位企業員工每年至少能為慕課平臺帶來400美元的收入。2018年,Coursera的企業用戶數量為2000家,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三成,其當年營收也達1.4億美元。目前,其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但相較Coursera,國內慕課平臺的商業表現稍顯不足,近2年在資本市場鮮有相關的融資消息。對國內平臺而言,面向企業機構提供培訓仍有挑戰。企業培訓需求更為實用,慕課平臺的「名校光環」並不能發揮太大作用,且職業教育賽道上已有專業的培訓機構。如何利用名校招牌拓寬盈利,仍是國內慕課平臺們的待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