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稱高考加分制度暫不取消 將解決三模三電

2020-12-17 騰訊網

  高考加分制度暫時不會取消

  教育部答覆人大代表建議 表示將解決「三模三電」問題

  有報導稱高考如改期提前一年告知

  高考加分制度暫時不會取消。

  教育部日前對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提出的關於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議給予答覆稱:「綜合各方意見,我們認為應繼續堅持發揮高考加分政策在推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落實黨和國家對部分特殊群體的關心方面的作用。」

  此外,有媒體報導稱,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稱,如果高考時間確定調整,至少會提前一年告知社會。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提交了一份《關於體現教育公平,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議》,他認為,「琴棋書畫、體育運動,這些本該是孩子的興趣愛好,一旦跟高考掛鈎,就變了味。」

  況且,家庭貧困或是農村的孩子,他們沒錢買「三模三電」器材,勢必會造成不公現象。他建議進一步擴大取消高考加分,為學生創造開放的成長環境,體現教育公平。

  日前,教育部對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提出的關於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議給予答覆。答覆中表示:綜合各方意見,我們認為應繼續堅持發揮高考加分政策在推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落實黨和國家對部分特殊群體的關心方面的作用。同時改革高校招生考試制度,進一步規範和完善高考加分政策,維護高考公平、公正。

  教育部在給趙林中代表的答覆中稱,趙代表客觀分析了當前高考加分政策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既有來自教育領域的,也有一些社會問題,政策初衷逐漸被異化,影響了高考的公平和公正。

  熱點關注

  「三模三電」加分問題將研究解決

  教育部表示,2009年以來教育部為規範高考加分做了多方面工作,包括規範地方性加分項目、降低分值、降低高利害性;完善四級信息公開公示制度,逐步做到讓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陽光下接受監督;通過申報、審核、公示、確認等環節,審查考生加分資格。

  今年重點審查反映問題較多的少數民族身份加分和體育特長加分的考生;嚴厲懲處招生中違紀違規行為及人員,特別要對違規考生實行「何時查實何時處理」。

  對趙林中代表提出的「三模三電」項目在加分中出現的問題及奧賽學習功利化問題,教育部表示要系統研究、統籌解決。

  而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也對此進行了明確:清理並規範升學加分政策。

  文/記者朱治華部分綜合《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高考加分制度腐敗現象頻曝光 取消呼聲日漸高
    近年來,高考加分制度中的腐敗現象頻頻曝光,取消加分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過,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前天做客中國網談及高考加分政策時,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沒有意義」,並指出如果把加分政策一概取消可能導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此番言論再次引發網友的熱議。本來,去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已經聯合發布了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
  • 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教育部回應
    每年高考前夕有關加分政策的爭論就會再次出現。今年稍早有消息稱國家計劃取消針對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來自人民網的報導,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按照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統一要求,保留並進一步完善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優惠政策。
  • 教育部:現階段不宜將此納入高考加分
    日前,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038號建議的答覆》,教育部表示,現階段不適宜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
  • 教育部宣布,2022年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學生們將喜極泣
    從起,將取消兩項加分政策,一是少數民族候選人,二是華僑家屬港澳同胞及其家屬,不過,今明兩年高考學生仍有資格加分,分數為5分,之前,這一規定只適用於安徽省考生。除取消2個加分政策外,還將保留4個國家級加分,一是烈士子女20分;二是在服役期間有二等功,或被劇院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老兵20分;三是有自營職業的退伍軍人10分;四是歸僑10分,華僑及臺灣考生子女。
  • 這些人的高考加分將取消
    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例如,湖南要求,自2023年高考起,對考生申請享受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的資格條件實行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年限三重認定(「三統一」),即具有湖南省同一縣(市、區)高中階段3年完整戶籍、學籍且連續3年實際就讀的考生,方可按相關政策規定享受少數民族加分,不符合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年限「三統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該加分政策。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毋庸諱言,高考加分已經淪為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制度,甚至有金錢、權力乃至腐敗的滲入。一直以來,高考加分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頻頻見諸報端,更是引發了社會公眾對這一制度的廣泛質疑。如果說高考加分這一制度猶如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恐怕也不誇張。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一直以來,高考加分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頻頻見諸報端,更是引發了社會公眾對這一制度的廣泛質疑。如果說高考加分這一制度猶如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恐怕也不誇張。​連北京考生尚且如此,遑論其他地方,特別是河南、山東等高考大省的考生了。這是幾年前的狀況,經過加分瘦身,現在情況要好一些,但問題卻並未得到徹底解決,繼續製造著不公平。
  • 高考加分制度 改革必須更徹底
    下一步,高考加分制度進行更徹底的改革刻不容緩。如何確保高考加分體現政策初衷,維護社會公平,值得教育部門反思。 遼寧本溪出現大規模體優生加分造假,河南漯河高中驚現批量體育加分……這幾天,有關高考違規加分的消息還在發酵。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遼寧省高考體優生中共有802名考生做出誠信承諾,270名考生提出放棄加分資格。
  • 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教育部答覆
    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三、減少和規範中高考加分項目,促進教育公平2014年,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明確提出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考生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 將中學生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教育部答覆→
    將中學生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為此,近年來我們對高考加分進行了清理和規範,取消了奧賽獲獎者、體育特長生等特長類加分項目。因此,現階段不適宜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中學生有發明創造等方面特長的,可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高校招生的參考。
  • 「重磅」這些人的高考加分將取消
    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例如,湖南要求,自2023年高考起,對考生申請享受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的資格條件實行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年限三重認定(「三統一」),即具有湖南省同一縣(市、區)高中階段3年完整戶籍、學籍且連續3年實際就讀的考生,方可按相關政策規定享受少數民族加分,不符合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年限「三統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該加分政策。
  • 評高考加分退場:制度反思與補位不能止步
    一是教育部公布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規定2015年1月1日 起,取消奧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體育特長生等高考加分項目;其二,教育部明確稱,2015年起高中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有涉思想品德、學業水 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項,中學3年記錄,高校逐步以此為招生的重要參考。
  • 安徽省將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在召開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第五次新聞發布會時明確表示,根據教育部等五大部門關於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關規定,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也做出了新的調整。從2022年起,安徽高考將取消以下兩項地方性質的加分項目
  • 又一省份將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在召開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第五次新聞發布會時明確表示,根據教育部等五大部門關於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關規定,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也做出了新的調整。
  • 廣東2010高考加分政策出臺 最多可加20分投檔
    相關專題:高考加分政策是否該取消?  6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屆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考生,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除「三模三電」和定向比賽外,在高中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6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通過全省統一認定者;  除「三模三電
  • 這2項高考加分將取消!
    (三)各市招生考試機構匯總本市具有加分資格的考生名單,要在本市招生考試機構網站進行公示。(四)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6個月,接受社會監督。四、嚴格管理和監督(一)加強加分考生資格審核。
  • 高考加分亂象催生連串騙局 280元辦少數民族證明
    高考加分亂催生連串騙  26日,廣東高考放榜。除了依據考生試卷上「硬成績」劃定的錄取分數線,考場外的加分制度以及隨之產生的爭議,又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2004年,高招規定中明確:「有關省(區、市)確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顧項目,須經本省級招生委員會研究確定,並報教育部核准備案後方能向社會公布。」此後,政策性照顧項目種類繁多:教育部的加分規定只有14種,但各省區現實存在的卻有近兩百種。  高考加分制甚至對中考加分也產生了影響。伴隨著加分制度的,除了由來已久的「不公」爭議,還有大量借加分為名騙人錢財的營生。
  • 最新通知教育部答覆建議:現階段不宜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
    早於2014年,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明確提出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考生相關科研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
  • 教育部:現階段不適宜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
    教育部12月10日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038號建議的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落實對青少年進行創新教育的建議」予以答覆,表示現階段不適宜將發明專利納入高考加分項目。
  • 這個省將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當年,貴州真正的「裸分」高考第一名在經過民族加分後僅排第20位,前面19個全是憑藉加分後來居上的少數民族同學,本應是第一的楊雲紅差點無緣北大。經調查確認後,31名考生的加分資格被取消。取消高考少數民族加分,一直是大勢所趨。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傳出,稱國家計劃取消針對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毛力提當時曾公開回應,「最終的目標肯定是不加分,但取消高考加分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