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制度腐敗現象頻曝光 取消呼聲日漸高

2020-12-17 騰訊網

高考是考生命運的重大轉折點,而高考偏偏又是「一分定生死」。因此若有些考生穿上「加分」的馬甲,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對於每一分都需要靠自己去搏殺的考生,加分政策對他們來說會是多麼的失落?如果再有人濫用加分呢?

近年來,高考加分制度中的腐敗現象頻頻曝光,取消加分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過,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前天做客中國網談及高考加分政策時,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沒有意義」,並指出如果把加分政策一概取消可能導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此番言論再次引發網友的熱議。

本來,去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已經聯合發布了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的方案。根據調整要求,今後國內奧賽獲獎者(國家集訓隊員除外),奧數和各類學科競賽的加分要儘可能取消、「三模三電」將一律取消。可見,高考加分政策雖未「壽終正寢」,但實際上已經被收緊、被修正。

過去這些年來,高考加分項目多、雜、亂。社會輿論更是質疑高考加分被濫用,質疑濫用背後又都有權力和金錢在運作。毋庸置疑,濫用加分不僅影響高考的公平,滋生了腐敗,同時還將造成社會貧富的分化。應該說,取消一些加分或者限制一些加分是非常必要的。

一直以來,高考加分主要分為獎勵性加分和照顧性加分。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獎勵性加分是加分腐敗的高發區。例如可以加分的「三好學生」往往表現一般,而「藝術特長生」、「體育特長生」則充滿了「水貨」。為什麼?不說暗箱操作,起碼也是缺乏權威的資格認證。至於照顧性加分,在內地,考生違規篡改民族身份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偽造華僑成份以獲取加分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這些醜聞的背後,往往擺脫不了權錢交易。

還有就是那些奧數班之類的獲獎者,且不講基礎教育應不應該偏科,學奧數之類的學生又是否出於興趣和天賦。就講這類可以加分的在競賽性測試中獲獎的學生,大部分都出自條件優越的家庭,加分是用金錢堆砌起來的。這樣的加分對寒門子弟,對無條件請家教或者上補習班、培訓班的考生,又意味著什麼呢?

本來,高考奉行的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考生應該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加分卻人為地製造了考生之間巨大的落差。高考還未開始,有人已經將20分拿到手。據統計,考生成績每增加1分,就可以超越200多名競爭者,如果總成績加上20分,就是超越「千軍萬馬」了。這種超越,對於「裸考」、對於期望通過公平競爭成就未來的同學及其家庭,算不算是一種殘酷的「謀殺」呢?

如果講要加分,筆者建議借鑑美國大學的多元錄取標準——家庭貧困、父母學歷層次低的學生反而受到青睞。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社會正義。

相關焦點

  • 高考加分利益鏈背後存腐敗空間 武術加分何時休
    然而,這種說法卻遭到高考制度研究者羅立祝博士的質疑,他說,如果每個部門都把高考加分當作合理要求,那麼高考加分豈不成了社會管理的「萬能工具」?   羅立祝認為,從全國各地乃至各個部門的高考加分政策看,似乎都有合理之處,但這個合理有些只符合地方和單位局部利益,卻不一定符合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則,因為高考加分不應成為社會管理手段。
  • 高考加分制度 改革必須更徹底
    下一步,高考加分制度進行更徹底的改革刻不容緩。如何確保高考加分體現政策初衷,維護社會公平,值得教育部門反思。 遼寧本溪出現大規模體優生加分造假,河南漯河高中驚現批量體育加分……這幾天,有關高考違規加分的消息還在發酵。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遼寧省高考體優生中共有802名考生做出誠信承諾,270名考生提出放棄加分資格。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喬志峰安徽:2022年起取消少數民族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於省屬高校招生。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關於進一步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的實施方案》。毋庸諱言,高考加分已經淪為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制度,甚至有金錢、權力乃至腐敗的滲入。一直以來,高考加分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頻頻見諸報端,更是引發了社會公眾對這一制度的廣泛質疑。如果說高考加分這一制度猶如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恐怕也不誇張。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important}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毋庸諱言,高考加分已經淪為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制度,甚至有金錢、權力乃至腐敗的滲入。一直以來,高考加分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頻頻見諸報端,更是引發了社會公眾對這一制度的廣泛質疑。如果說高考加分這一制度猶如過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恐怕也不誇張。
  • 教育部稱高考加分制度暫不取消 將解決三模三電
    高考加分制度暫時不會取消  教育部答覆人大代表建議 表示將解決「三模三電」問題  有報導稱高考如改期提前一年告知  高考加分制度暫時不會取消。  教育部日前對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提出的關於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議給予答覆稱:「綜合各方意見,我們認為應繼續堅持發揮高考加分政策在推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落實黨和國家對部分特殊群體的關心方面的作用。」  此外,有媒體報導稱,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稱,如果高考時間確定調整,至少會提前一年告知社會。
  • 喜訊,這項高考加分取消了!我們的高考變得更公平了
    高考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一場考試決定了很多青年學子的未來。同時,高考制度也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公平的一項制度,相比於歐美大學的更加人為化的錄取制度,中國的高考可以更大限度地實現公平。但是,任何的公平安排也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公平,至少在高考制度中,一個「BUG」的存在,讓高考有時候不太公平。
  • 高考加分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核心提示:就備受關注的中國高考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接受採訪時直言,高考加分在執行過程中走樣了,現在就要清理規範。目前獎勵性加分名目繁多、分值太高,還有弄虛作假現象,所以要調整、要改革。
  • 評高考加分制度改革:以改革實現教育公平
    》,從明年1月1日起,將取消奧賽等6項全國性鼓勵類加分項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類加分項目。同時,各省市不得擅自擴大全國性加分項目使用範圍。這意味著,高考加分制度的口子將全面收窄。  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國家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自今年9月正式發布以來一直引發關注。和以往只是圍繞考試科目變化的「小打小鬧」不同,這一次的改革深刻地回答了為什麼改、改什麼和怎麼改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既有宏觀上的理念創新,又有微觀上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
  • 網曝川音3名教師被查,媒體:藝考招生腐敗頻發折射制度短板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藝術類專業招生腐敗是一個老問題,可以說是我國高考招生制度的一顆「毒瘤」,但也沒必要視其為洪水猛獸,藝術類專業招生腐敗與其他腐敗沒有根本區別,都是權力沒有受到有效監督所致。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稱,四川音樂學院藝術類專業招生腐敗問題的曝光,應該說給我國的藝術類專業招生制度提了個醒,也提供了一個反思的機會,全面審視招生制度存在的短板並加以補齊,推動招生制度的規範化。在莊德水看來,包括藝術類專業招生制度在內的高考招生制度,最應該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恰恰有人鑽高考招生制度的漏洞,觸動整個社會關注公平正義的神經,引起公眾廣泛質疑。
  • 評高考加分退場:制度反思與補位不能止步
    一是教育部公布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規定2015年1月1日 起,取消奧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體育特長生等高考加分項目;其二,教育部明確稱,2015年起高中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有涉思想品德、學業水 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項,中學3年記錄,高校逐步以此為招生的重要參考。
  • 安徽省高考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看看高考加分是如何「減負」的
    其中「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安徽省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幾年前,山西、山東就取消了少數民族加分項,江西和遼寧也分別將在2023和2026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高考加分,一個跨時代性話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招生便存在對特定人群的政策傾斜。我國高考加分政策受到了前蘇聯和民國時期高校相關制度的影響。
  • 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教育部回應
    每年高考前夕有關加分政策的爭論就會再次出現。今年稍早有消息稱國家計劃取消針對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來自人民網的報導,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按照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統一要求,保留並進一步完善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優惠政策。
  • 高考加分政策該改善還是該取消?
    《中國青年報》刊發一系列報導,披露多起涉嫌高考加分作弊的案例。系統性的大面積的高考加分舞弊現實,拷問著一個困擾學生及其父母的尖銳問題:高考加分政策是不是正在走向變形甚至是失敗?《一虎一席談》PK:高考加分政策該改善還是該取消?
  • 這些人的高考加分將取消
    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黑龍江公布了多項將逐漸取消的地方性加分項目,其中一項為: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在參加2020年至2022年高考時,報考全國院校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2023年高考取消。
  • 2022年取消高考少數民族加分!最新安徽高考政策解讀!
    據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廳網站消息,安徽省高考進一步進行了深化改革,本次改革內容,涉及到少數民族加分政策。自2022年高考起,將取消對於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本次改革也是重新釋放出的一個新信號,後期國家或將全面取消少數民族加分政策。
  • 浙江高考英語疑出現「倒加分」現象,調查結果公布!取消加權賦分,恢復原始得分!
    近日,浙江高考英語疑出現「倒加分」現象,備受各界關注質疑。12月5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官方微信公眾號「浙江發布」發布公告表示,經調查,此次高考英語科目加權賦分是一起因決策嚴重錯誤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決策結果不公正、不合理。省政府將取消這次考試的加權賦分,恢復原始得分。
  • 2018高考加分最新政策?高招還能加分嗎?取消加分項目有哪些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 高考加分再「瘦身」多省份取消「優待」
    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即在國家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2016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廣西農村戶籍的獨生子女戶考生和雙女結紮戶女兒考生不再享受加分照顧。黑龍江公布了多項將逐漸取消的地方性加分項目,其中一項為: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在參加2020年至2022年高考時,報考全國院校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2023年高考取消。
  • 人民網評:高考加分「瘦身」為高考制度本身加了分!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爐。大多數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都提出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將嚴格高考加分的相關管理。 針對高考加分政策,在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曾印發《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 人民網評:高考加分「瘦身」為高考制度本身加了分!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爐。大多數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都提出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將嚴格高考加分的相關管理。 針對高考加分政策,在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曾印發《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