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打電信公司電話設置家裡網絡,一段「悲劇」的開始。
反覆幾次「賊肉」之後,我怒了,直接跟他說,「It's a number starting before number one. It's not positive or negative. Understand?」(這是1前面的一個數字,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這回明白了嗎?)
停了半響,那邊傳來幽幽的聲音,「zero?」(是數字零嗎?)
不過,從這件事,我深深地為自己那可憐的英語發音感到悲哀,誰叫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呢,也難怪老是被某人鄙視 …我們發音的時候,是將空氣從肺部推向喉嚨和聲帶,通過我們的嘴,經過舌頭、牙齒和嘴唇,最後傳遞出去。當我們需要改變發音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我們會運用嘴部的肌肉、舌頭和嘴唇去控制嘴型以及空氣的流動。如果我們可以正確地控制嘴型和空氣的流動,那我們的發音將會很標準。可問題是,中文和英語說話時的嘴部肌肉是有很大區別的,當我們習慣於一種語言的時候,嘴部肌肉已經適應於那種語言,而貿然進入另外一種語言,就會因為嘴部肌肉的不適應而產生口音。對我來說,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我平時語速比較快,而說英文的時候,腦子還是停留在講中文的那個節奏中,因此嘴巴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快了起來。可是,因為本來發音就不是很標準,口型也不是很對,為了追求語速,口型就更不到位了,這就經常造成有些音就發不好,比如 [æ]、[ʌ] 不分,[s]、[θ] 不分等等。所以我的美國老闆就老是勸我,「別急別急,慢慢說 ~ 慢慢說 ~」 ...於是,我逐漸領悟到,
說英語,千萬不要追求語速,保持一個標準的口型是多麼的重要!前幾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他女兒今年高中,參加了史丹福大學舉辦的少年辯論賽,口才那是相當的了得,發音也是超級的純正。我就很納悶,他也是一位中國移民啊,口語雖然流利,但發音也比我好不到哪去,怎么女兒的英語如此地道呢?
朋友就跟我說,小孩的語言天賦是很高的,只要在他們開始說英語的時候,嘴型標準,這樣他們的發音是絕對不用愁的!這個遊戲是美國老師的最愛,經常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給學生們發一張練習紙,給出幾個單詞,並讓學生們寫出韻律相同的別的單詞。
比如說chair,可以寫hair、wear、pear …每種韻律,它們的嘴型動作都是一樣的,掌握好了一種韻律,那麼也就學會了關於該韻律的單詞的發音。其實這也就是Phonics教學方式,關於Phonics我以後再詳細描述!繞口令是中國人喜歡玩的一種語言遊戲,其實美國人也有繞口令,他們稱為Tongue Twisters。
和娃一起說繞口令既能訓練發音,又能增加樂趣。憨憨經常把在學校裡學到的繞口令拿回來挑戰我的智商,每次看見我甘拜下風的表情,他就非常地得意!
這裡是前幾天憨憨從學校帶回來的繞口令,他就是拿著這個「秒殺」我的,特別是最後一句,我怎麼感覺怎麼都說不溜呢 ...She sells sea shells on the sea shore.
A proper copper coffee pot.
Red lorry, yellow lorry, red lorry, yellow lorry.
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Where's the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When One-One won one race,
英文繞口令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因為繞口令的句子中每個單詞的發音都有些類似,如果不能保持一個很好的嘴型,是很容易講亂的。因此,為了能講清楚整個句子,憨憨會一個字一個字地特意留意每個單詞的發音,甚至對於發音相近的詞,他會著重將某些發音加重語氣,重點強調,就是為了和別的音區別開。講多了後,這對他的發音確實幫助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