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警惕內需過度下滑和全球資本市場再次大幅波動

2020-12-11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4月23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宏觀政策報告。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景氣度處於近年來的高點,未來面臨回調;國內經濟則處於經濟周期下半場,接下來的1-2個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有望保持穩中趨弱的運行軌跡,內需和外需增長勢頭都有可能面臨趨緩的局面。

具體來看國內投資需求的的當前走勢,報告認為,房地產雖然庫存水平較低,但在周期性放緩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雙重影響下,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走低,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趨勢將持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治理和資管新規對基建項目的資金來源帶來了一定壓力,接下來的基建投資增長難有起色。製造業投資持續多年的下降局面在2017年有明顯放緩,但在中國經濟整體處於從製造到服務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製造業投資大幅反彈的概率微乎其微。

「目前房地產和汽車銷售增速持續回落,價格增速也在繼續放緩,要警惕需求過度下滑。」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因此,張斌認為,未來1-2個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有望保持穩中趨緩的運行軌跡,「GDP增速保持在6.5%應該問題不大」,但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風險:

一是中美貿易摩擦是個長期過程。未來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出現中美貿易或者中美其它方面爭端的波浪式運動軌跡。中國方面要避免情緒衝動,總結教訓並理性應對。

二是全球資本市場再次大幅波動。美國股市經歷了長期的高估值、低波幅之後,2018年一季度全球的大幅調整可能是個開端,影響將波及全球資本市場。低利率和尚好的企業盈利預期是支撐美國股市的兩大關鍵因素,但這兩個支柱都在弱化。一旦美國股市出現大幅調整,對全球資本市場將帶來顯著影響。

三是內需過度下滑。當前長期利率持續上行、M2和社會融資增速放緩說明國內的信用條件處於收緊狀態。對地方政府舉債的嚴格要求,以及資管行業新規會進一步制約信用擴張。這種信用環境制約了需求增速。如果需求增速本身就處於放緩趨勢當中,這種環境則加劇了需求增速的放緩。

面對上述風險點,報告建議,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不宜再緊。當前CPI處於合意水平,PPI仍在下行通道當中,槓桿率水平趨穩,企業償債能力改善,這種局面下貨幣政策宜保持穩健。考慮到未來經濟下行概率遠大於上行,貨幣政策不宜再緊。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利率水平就在抬升,至於下一步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是否會出現微調,還是要看經濟走勢。未來1-2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應該還會保持相對平穩,但4季度下行壓力較大。」張斌說。

此外,報告還建議,財政政策是穩定總需求的重要工具,這個工具要發揮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倉促出臺對需求過度下滑的項目建設,難以保障項目建設的設計和品質;缺少提前對項目建設的合理融資安排,地方政府不得不藉助高成本的融資來源,增加項目建設資金成本,不利於金融體系穩健運營。這些都是2008年以來刺激方案帶來的教訓。因此,今後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對穩定宏觀經濟的積極作用,需要未雨綢繆。

相關焦點

  • 盤點全球歷次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公私募如何研判A股後...
    2009年H1N1以及2013H7N9由於病毒特性,對經濟和證券市場影響較小,當期的漲跌主要由其他因素引起。2009年春爆發於墨西哥和美國部分地區的豬流感H1N1適逢2008年金融危機市場大跌後的底部區域,爆發恰逢前期四萬億刺激計劃落地,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抬升,推動整體GDP增速觸底大幅反彈。
  • 全球市場大幅波動 A股短期不確定性增大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美股波動加大、全球疫情嚴峻、油價大幅下挫,外部因素對A股情緒制約明顯。A股在短暫反彈後再次出現快速殺跌。滬指周一大幅低開後震蕩走低,3000點整數關口得而復失。截至收盤,滬指報收2943.29點,大跌3.01%;深成指報收11108.55點,大跌4.09%;創業板指報收2093.06點,大跌4.55%。兩市成交量出現不同程度放大。隨著大盤出現快速殺跌,個股出現普跌。
  • 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2020)
    ,本報告圍繞資本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從制度環境、市場規模、市場功能和市場質量四個維度,構建評估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的評價體系。  ■ 2019年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綜合排名結果顯示,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中國從2018年的第8位大幅提升至第5位,由第二梯隊的末尾躍至第二梯隊的頭部。中國資本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 專家:全球疫情蔓延之下 國際金融市場還將大幅波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疫情蔓延之下, 國際金融市場還將大幅波動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 鄭葵方2月下旬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預期惡化,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導致了風險資產被大量拋售,避險資產初期受到追捧,
  • 最前沿丨朱民:當全球市場大幅波動時大家都「無處可逃」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日前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表示,本次危機中,全球資本的關聯性大大加強,達到了80%的水平。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局面,對市場穩定形成很大的挑戰。當全球市場大幅波動時,大家都「無處可逃」。
  • ...樓和商品齊漲?答案就在五大市場罕見同提!市場秒懂擴大內需潛臺詞
    鋼鐵、水泥和煤炭板塊,紛紛走高,螺紋焦炭等黑色期貨品種聯袂上漲。看來,市場已經明白了擴大內需的潛臺詞,緊縮預期下的悲觀被一掃而光,情緒一下子穩定了許多。翻開歷史,以擴大內需為主的刺激性政策周期已經出現了三次。每一次擴大內需,都是從外部需求大幅萎縮開始,以房地產大幅飆升而告終。
  • 李峰:再融資新規誘發套利動機 應警惕槓桿風險和波動風險
    然而從企業動機和歷史經驗來考慮,我們也要警惕由此擴大的套利空間和槓桿風險,及其對資本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一、再融資新規改善融資環境再融資新規對認購者限售期、定向發行對象人數、最高發行折價、定價基準日認定等方面的放鬆。
  • 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疫情暴發之初,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恐慌式暴跌,各國政府特別是美國政府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例如,美國國會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向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勞動者以及醫療系統提供緊急救助,近期又可能再次推出9000億美元的新一輪刺激方案;美聯儲連續兩次降息至零利率、推出無限量QE和三大有助於緩解流動性危機的工具。
  • 分析師:科技股拋售是健康回調 但未來市場或經歷更大波動
    來源:金融界網站華爾街一些分析師把最近由科技股主導的股市拋售看作是一波回調,而不是長期下滑的開端,而且他們不認為這是逃離市場的理由。Invesco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克裡斯蒂娜 胡珀(Kristina Hooper)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認為這次暴跌與其說是一次修正,不如說是一次消化。」Lord Abbett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標普500指數第二季度公布的收益比預期高出23.1%,遠高於其過去五年4.7%的平均水平。
  • 兩機構同發第一季全球PC出貨報告 疫情致出貨量同比大幅下滑
    據外媒報導,市場調研公司IDC和Gartner周一同時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PC出貨報告。兩家公司在報告中均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PC供應減少的影響,全球PC出貨量第一季度同比出現了大幅下跌。IDC報告
  • 餘偉文:港股大幅波動但市場運作有序
    來源:財華網FinetHK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及重啟量寬後,金管局緊密監察金融市場運作,認為今日亞洲市場包括港股大幅波動及調整,但香港市場運作有序,未見異常情況,而港匯保持穩定,大約處7.76水平,港元利率因為集資活動企穩
  • 漢和資本:溯古論今——從歷次深調中看波動
    本次文章,我們將對過去15年中中國資本市場經歷的幾次深度調整進行回顧,進一步表達我們對短期波動一貫的看法:精選具備長期持有價值的標的,忽略短期的波動。一、2008年金融危機2007年年中,美國次級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美國第二大次級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從此拉開序幕;轉年,貝爾斯登銀行頻臨破產,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全球金融市場信心隨即遭受重創;這場次貸危機最終升級為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全球資本市場無一倖免
  • 中航證券:疫情對基本面衝擊應驗期 警惕「Sell In May」效應
    而資本市場持續暴跌引發全球美元流動性緊張,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包括黃金、美債在內的各大類金融資產被集體拋售。此後,各國疫情防控措施大幅加強,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政府和央行開始大規模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美元流動性危機相應緩解,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穩定。風險偏好的修復推動美股在3月23日見底後快速反彈近30%。
  • 畢馬威全球VC報告:資本寒冬 風投的錢去哪兒了
    (原標題:畢馬威全球VC報告:資本寒冬下風投們的錢都去哪兒了)
  • 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公司2019年報實證分析報告
    截至2020年4月30日,深市共有1084家戰略新興產業公司,2019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5.5萬億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1764億元,同比微降0.8%,扭轉上年大幅下滑態勢。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佔深市總體比重分別為41.4%和27.9%。
  • 潘向東:資本市場收益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隨著我國老齡化日益嚴重、居民消費觀念變遷、社保制度更加完善,儲蓄率會持續下滑,加上資本市場也會繼續市場化,未來我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先向上和經濟增速收斂,此後圍繞著經濟增速波動。由於老齡化等原因導致經濟增速下滑,國債收益率隨之下滑。
  • 中行報告:全球銀行業將現十大發展趨勢
    □記者 馮娜娜11月30日,中國銀行在北京發布《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回顧了2020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金融以及全球銀行業運行情況,並對2021年經濟金融形勢以及全球銀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 2007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全文)
    四、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水平  近些年,私人資本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目前,私人資本流動已佔全球資本流動的3/4以上;受金融產品創新和資產證券化的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期限結構趨向模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資本總流動(含官方流動和私人流動)呈現淨流入之勢;與上世紀90年代不同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淨流入中,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在淨金融流動中的比重顯著上升
  • 若美元繼續貶值,全球貨幣戰將爆發?多國匯率大幅波動,人民幣明
    隨著疫苗進展以及全球股市全線反彈,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大幅改善,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承壓下跌。  美元指數上周一度跌破90關口,觸及逾兩年半新低89.73。    「脆弱五國」本幣升值勢頭強勁  日本經濟新聞發表了文章《全球資本回流新興國家本幣》,文章指出國際資本正在流向被稱為「脆弱五國」的南非、巴西等國的本幣。這些國家本幣對美元匯率一改今年春天過後暴跌的局面,眼下紛紛回歸升值基調。
  • 業績大幅下滑如何應對 四大AMC「買買買」計劃可觀
    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業績均較同期大幅下滑,其中降幅最大的為中國華融。不過從各家公司披露的信息和年中工作會議內容來看,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二季度部分AMC業績已有明顯好轉。下半年,四大AMC仍有可觀的「買買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