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資本:溯古論今——從歷次深調中看波動

2020-12-20 好買私募基金網

好買說:資本市場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短期看,其走勢是由海量信息交織影響而決定的。因此,不可預測性是其短期走勢的特徵之一。我們對短期波動的看法是:精選具備長期持有價值的標的,忽略短期的波動。

事實上,回顧過去15年,中國資本市場經歷過多次幅度不小的調整。但是,如果從一個相對長期的時間維度看,優秀上市公司的股價總能在經歷過各種市場調整之後不斷創新高,短期波動並沒有影響其價值逐漸兌現的結果。

在市場動蕩的時期,作為超期價值投資踐行者,我們更應該回歸初心,思考什麼才是資本市場長期走勢的決定性因素,才能確保投資行為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發生漂移。

本次文章,我們將對過去15年中中國資本市場經歷的幾次深度調整進行回顧,進一步表達我們對短期波動一貫的看法:精選具備長期持有價值的標的,忽略短期的波動。

一、2008年金融危機

2007年年中,美國次級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美國第二大次級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從此拉開序幕;轉年,貝爾斯登銀行頻臨破產,雷曼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全球金融市場信心隨即遭受重創;這場次貸危機最終升級為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全球資本市場無一倖免,遭受了21世紀以來最大的回調。

當時的中國,一方面內部面臨著「經濟硬著陸」經濟從熱到冷的轉變,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從緊,國務院提出「兩防」,即「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流動性開始從緊,當時股市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資本市場也相當配合的應聲下跌超過70%。如果我們去查閱彼時的新聞,當時市場悲觀情緒並不亞於現在。

我們再來回顧在金融危機之後個股的表現。根據Wind的數據,我們統計了A股所有公司自2007年高點後3年、10年的表現,具體如表一:

表一:A股兩市所有股票自2008.1.11起3年、10年股價走勢統計,數據來源:Wind

事實上,即使在歷經了整體市場70%的調整之後,兩市1493多隻個股中依舊有587隻個股在隨後的3年收益為正,佔比39.32%,更有116隻股票翻倍,佔比7.77%。如果我們把時間維度拉長到10年的話,共計56.66%的股票收益為正,並有22.30%的個股實現了翻倍。

考慮到高點時上證綜指整體估值為70倍,這個表現彌足珍貴。

二、2015年股災

在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改革預期、融資槓桿資金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股市在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迎來了一波槓桿牛市。以創業板和中小板為首的市場經歷了短時間的暴漲,也積累了不小的泡沫。兩組最直接的數據:

(1)市盈率數據:2015年高點,A股的Fw1Y市盈率平均為58倍,其中深市更是熱氣朝天,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高達85倍,深市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更高達140倍。

(2)證券化率,即股市總市值:GDP比值,已經達到123%(股市市值78萬億:2014年GDP值64萬億)。考慮到還有BAT、京東等中概股、紅籌股在美國、香港上市,實際證券化率還要高於這一數字。 

當時泡沫之大可想而知。與此同時,內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中國自身GDP增速存在進一步放緩的壓力,而美聯儲加息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疊加下資金外流也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根據我們統計,股災期間滬深300指數最大回撤為36.91%(如果剔除千股停牌的影響,實際跌幅應該超過50%)。時值股災3周年之際,我們來看看這三年間個股的表現:

表二:A股兩市所有股票自2015.6.12 起3年股價走勢統計,數據來源:Wind

類似的,如果還是以3年為觀察周期,從股災前高點計算起,3年區間收益為正的股票為256隻,佔比為9.32%;區間收益翻倍個股為45隻,佔比為1.64%。

三、2016年熔斷

2016年第一個交易日,熔斷機制正式生效,A股當日便出現了巨幅震蕩。但客觀地講,股市的暴跌並不能歸咎於熔斷機制。首先2015年12月份的經濟數據依舊在榮枯線下;其次人民幣依舊處於貶值預期中;第三,大股東在股災期間承諾半年內不減持的期限到期。多重悲觀預期之下,A股再次發生巨幅回調。

我們再來看看個股在從熔斷前高點至今的表現情況:

表三:兩市所有股票自2016.1.1至今股價走勢統計,數據來源:Wind

從統計數據,我們依舊可以看到,2年6個月之後,依舊有11.67%的上市公司股價區間收益為正,並有42隻個股,實現了翻倍。

回顧了過去15年間A股的幾次巨幅調整,以及個股接下來3年乃至更長期的股價走勢,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

1、即便經歷了短期巨幅調整,以一個3年或者更長維度的時間周期看,總會有優秀的個股能夠獲取正收益甚至翻倍。

其實這個很容易解釋。即便是面臨內外部環境的壓力,總會有優秀的企業通過不斷內修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銳意進取,通過層層考驗而不斷成長、不斷的創造新的價值。那麼這些企業的內在價值是持續在提升的;而價值規律終究會起作用,隨著時間的拉長,資產的價格就會與資產的價值趨於一致,其股價屢創新高也就不難理解。

2、只有能夠持續創造價值,長期看股價才具備上漲的基礎。

經過上述整理之後,我們發現不斷創新高的企業大部分都具備一個特點——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就是說,只有能夠持續創造價值,長期看股價才具備上漲的基礎。

我們也曾經做過一個有意思的金融實驗。我們簡單挑選了A股50大市值的公司構建了一個等比例組合,回測了這個組合從2005年7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表現情況。我們發現,在經歷了2007年股權分置改革觸發下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4萬億的投資拉動、2015年的槓桿牛市以及2016年以來的大藍籌價值回歸等極端市場之後,這個等比例組合累計上漲了12.61倍。而與之對應的是,這個組合的平均利潤也從2005年的6.18億元,成長為2017年的82.51億元,增長了12.35倍。換而言之,持續創造價值才是長期股價上漲的核心驅動力。

圖一:50大市值公司等比例組合2005.7.1至2017.12.31表現回測,數據來源:Wind

3、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不可避免。

包括年初至今的全球資本市場動蕩在內的幾次大調整,歸根結底,都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而不同認知的市場參與者對這些林林總總因素的解讀,都會反映在短期的市場走勢上。因此,短期資本市場走勢具備不可預測性;因此,在出現多重悲觀預期之下,短期波動便在所難免。

面對短期市場全面波動,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踐行者的我們,應該堅持初心,做到以下兩點。

1) 以價值為軸,精選個股

誠然,我們無法否認特殊時代背景會對個股的基本面發生極大的影響。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持續評估所有影響因子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影響,以一個更長期的維度去思考企業的內在價值,並從投資優秀企業中獲益。

時下,中國經濟基本面短期的確面臨著挑戰,但是我們更應該相信中華民族的底蘊和生命力。21世紀以來,看空中國發展前景的觀點層出不窮,但是過去20年祖國用堅實的發展進行了有力的回擊。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人口最大的國家,其背後蘊藏的市場機會和潛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而在這樣肥沃的土壤中,一批批優秀的上市公司從優勝劣汰中不斷自修,不斷地創造價值。這樣的公司,正是值得我們去精選的個股。

所以,用腳投票全盤捧殺是不可取的。越是動蕩的市場市場環境,我們更應該回歸初心,思考什麼才是資本市場長期走勢的決定性因素,才能確保投資行為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發生漂移。

2) 相信市場的力量,忽略短期波動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從來不會缺席。長期來看,短期波動絲毫不會影響長期價值兌現的結果。那麼,聰明的投資者做法應該是:對價值進行有前瞻性的理解,忽略短期波動,相信市場的力量總會發生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漢和資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我們是好買財富旗下針對高淨值投資者創設的微信服務平臺

一秒快速查私募淨值全產品線高端理財定製獨家內參全面披露

立即綁定微信,更多VIP權益等著你!公眾號:好買臻財VIP微信號:howbuyvip

相關焦點

  • 漢和資本:權益投資的本質
    有流動性價格就一定會波動,投資者總是試圖抓住短期波動,忘記了權益投資的本質,這樣做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價格波動是二級市場的固有屬性。長期來看,反映股價的只有上市公司自身價值。投資者經常有一級市場更安全的誤區,這只是因為一級市場沒有連續公開報價。反過來想,無論企業是否上市,基本面是完全一樣的,波動對價值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 盤點全球歷次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公私募如何研判A股後...
    歷次疫情事件如何影響金融市場?2009年H1N1以及2013H7N9由於病毒特性,對經濟和證券市場影響較小,當期的漲跌主要由其他因素引起。2009年春爆發於墨西哥和美國部分地區的豬流感H1N1適逢2008年金融危機市場大跌後的底部區域,爆發恰逢前期四萬億刺激計劃落地,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抬升,推動整體GDP增速觸底大幅反彈。
  • 煤電深調何以為繼丨煤電生存發展系列報導㉑
    這種工況下,機組壽命、燃料損耗同步增加較多,直接影響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現行深度調峰市場,已不適用於新能源大規模併網和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新情景,製造的困境讓生產者相互拔毛,成了發電側的「零和遊戲」。近日,河南某燃煤電廠機組在深度調峰(負荷40%)期間,機組跳閘,三個多小時後重新併網。
  • 漢和資本:投資的價值與陷阱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認為短期市場無法預測,短期上漲和下跌的概率沒有差別,既然長期看會回調,下跌的風險會大於上漲的期望。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短期股價是投票器短期股票價格由成交價格決定,上漲和下跌本身是買單和賣單的博弈結果。
  • 漢和漢華資本推出超長期產品:鎖定期6年 不收管理費
    刷新紀錄的6年鎖定期7月15日,北京漢和漢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漢和資本)在官微和官網發布最新公告,宣布自7月16日起,開始接受更長期鎖定期產品的申購預約,產品鎖定期限為6年。根據該公告,漢和資本原有的3年鎖定期產品於今年1月停止接受申購。
  •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 報告:警惕內需過度下滑和全球資本市場再次大幅波動
    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景氣度處於近年來的高點,未來面臨回調;國內經濟則處於經濟周期下半場,接下來的1-2個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有望保持穩中趨弱的運行軌跡,內需和外需增長勢頭都有可能面臨趨緩的局面。具體來看國內投資需求的的當前走勢,報告認為,房地產雖然庫存水平較低,但在周期性放緩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雙重影響下,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走低,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趨勢將持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治理和資管新規對基建項目的資金來源帶來了一定壓力,接下來的基建投資增長難有起色。
  • 《三十而已》檸萌影業:估值75億 股東漢富資本已陷兌付危機
    最近的2018年3月,檸萌影業完成C輪數億融資,投資方包括漢富資本、五牛控股、千毅資本等機構,老股東騰訊、弘毅投資繼續加持。彼時,多家媒體報導稱,檸萌影業C輪融資額約為5億左右,估值達到了75億,緊追正午陽光的90億,趕超嘉行傳媒的45億。2018年,檸萌影業還傳出上市消息,但沒有下文。
  • 深圳亡嬰或與疫苗無關 大連漢信逃過一劫卻逃不過資本的裹挾
    被資本玩遍的大連漢信 當前,孩子死亡原因還在調查過程當中,不過這次被曝光的大連漢信倒是引起了藥聞社的注意。在此間,隨著沃森生物業績的蒸蒸日上、同為疫苗生產企業的大連漢信經營業績卻每況愈下: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大連漢信實現4024.42萬元淨利潤、2003年淨利潤下滑至821.54萬元,2005年和2006年,大連漢信分別虧損5977.16萬元和3196.59萬元、由此嚴重資不抵債。雲大科技則在2005年巨虧後,於2006年5月18日被暫停上市、2007年6月1日正式退市。
  • 長江宏觀:全球歷次大疫情復盤
    1990年至今,全球先後出現過,1994年印度肺鼠疫、2003年中國SARS、2009年美國甲流,以及2012年和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大疫情。歷次疫情爆發後,全球都有多個國家受到影響;SARS期間,更是出現了多個國家聯動強力防控。
  • 漢富資本韓學淵內幕交易 粵泰股份實控人楊樹坪洩密
    其中,「諾遠資產」證券帳戶2018年2月6日至2月7日,買入「粵泰股份」1515.38萬股,買入金額9369.28萬元;「漢富美邦」證券帳戶2018年2月2日至2月8日,買入「粵泰股份」1192.85萬股,買入金額7460.67萬元;漢富美邦先向浙江南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賣出4份看跌期權,後於2018年2月6日通過大宗交易向南華資本賣出1393.72萬股「粵泰股份」。
  • 豐嶺、興聚、望正、漢和等,何以被青睞
    根據深入調研分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選取了幾家私募機構:豐嶺資本、興聚資本、望正資產、漢和資本、觀富資產和域秀資本。豐嶺資本是個長跑型健將,非常注重對回撤的控制。基金經理金斌也被譽為「靈活的價值投資者」,泡沫市中既不要踏空又不要套牢,由此成功躲過2015年的股市異常波動。
  • 漢領資本夏明晨:疫情後PE二級市場交易需求爆發繁忙程度超去年
    變化才是最大的不變,在堅持自身投資哲學時,擁有行業敏銳性和高速學習能力,方能在時代潮流中保持活力。2020年接近尾聲,漢領資本亞洲投資聯席主管夏明晨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助力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
  • 「關注」盤和林:央行降準不等於房地產在資本市場上的「暴殄天物」
    其次,雖然年內央行歷次降準都打著「普降+定向」的標籤,但是房地產行業一路「搭順風車」仍舊讓市場產生不少誤解,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根源在於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而不在貨幣本身。從國家年內頻繁的降準動作可以看出,國家逆經濟周期調節的壓力和力度正在不斷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應該看到,從限購、限貸等行政手段到信貸等融資渠道的全面收緊,國家對房地產「不鬆綁」的態度也是一目了然,本質上來講穩經濟和緊房產兩者並不矛盾,因此對政策曲解事實上來源於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低效和市場上廣泛存在的「比馬龍效應」。
  • 漢富資本陳俊宇:未來金融科技的投資機會始終在科技創新
    6月30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三屆中經金融科技高峰論壇」上,漢富資本合伙人陳俊宇表示,未來金融科技的投資機會一定在「科技創新」四個字上。漢富資本合伙人陳俊宇具體而言,「金融科技,是指應用於金融的高科技,本質上還是技術,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那麼既然是技術驅動型的商業模式,就一定會不斷有新的技術出現、新的技術迭代。
  • 平穩波動或成2018主基調
    原標題:平穩波動或成2018主基調 摘要 日前,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總結了2017年的主要工作,研究部署了2018年的重點任務。
  • [中報]鼎漢技術:2012年半年度報告
    但受行業大環境和季節性波動影響,上半年公司項目執行較少,影響了業績的實現。目前公司中標項目和待執行合同中地鐵領域佔比較大,而地鐵項目執行周期較長,大多尚未執行;同時,公司推出的車載安全檢測產品、車載輔助電源系統、屏蔽門系統等新產品的市場開拓和收入實現也需要時間。
  • 搜狗王小川等8人成為「漢EV」車主 漢車型銷量持續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邱德坤)1月9日,比亞迪汽車對公銷售官方微博「比亞迪出行夥伴」發布消息稱,又有8位知名人士成為漢EV車主,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親自主持了交車儀式。  新增的8位知名車主分別是:米未傳媒CEO馬東、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華興資本董事長兼CEO包凡、成為資本管理合伙人沙燁 、新思國際中國董事長葛群、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湧、紅杉資本合伙人周逵。  2020年,漢EV已經先後受到多位知名企業家青睞。
  • 東西南北中看浦東:「輻射全球」的浦東機場
    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上海已成長為年客貨吞吐量超1.2億人次和400萬噸的城市。 今天的「東西南北中 帶你看浦東」系列報導,我們走進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從開航之日起,浦東機場就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 從「被資本圍獵」到「擁抱資本」 武漢國營商超放手的背後是什麼?
    想當年,民營資本圍獵武漢國營商超,新光、崔軍、永輝輪流舉牌中百集團,銀泰對鄂武商發起兩大戰役,卓爾多年苦心經營,終對漢商集團兵臨城下,綠地低調潛伏武漢中商;對此,武漢國資排兵布陣節節抗擊,為控股權鬥爭到底,頗有點決戰光明頂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