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新發現!科學家揭示癌症藥物紫杉醇的作用機制!
,同時研究者還闡明了為何紫杉醇對某些癌細胞並沒有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開發新方法來預測哪些患者能因紫杉醇而獲益,同時還有望幫助開發更多癌症新型個體化療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在細胞分類過程中cGAS的功能被調節的機制,他們還意外發現了在有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被紫杉醇抑制的現象,這或許能緩慢激活cGAS通路信號,研究者認為,cGAS信號的積累或許與細胞的最終命運有關。
-
Nat Cell Biol:鑑別出減緩並修復致癌DNA損傷的分子機制
研究者表示,這種機制能給給予細胞有機會停止突變細胞在體內的複製和分裂,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抵禦癌症等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為了限制遺傳代碼的有害改變所誘發的潛在疾病,機體中的細胞會依賴一種天然的防禦機制,研究者揭示了特殊蛋白質如何吞沒並保護受損的DNA,直至其損傷被修復
-
Cell:揭示丙酮酸激酶PKM2磷酸化組蛋白H3並誘發癌症的分子機制
通過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小鼠模型中進行研究,研究者揭示了丙酮酸鹽激酶M2(PKM2)可以通過影響組蛋白來促進腫瘤細胞生長。染色體的形成是DNA是通過盤繞在組蛋白上而形成,研究者發現了PKM2可以在組蛋白H3的特殊位點T11處標記其磷酸基團。
-
Cell:重磅!揭示氧氣抑制癌症免疫療法機制
長期以來,人們猜測這種癌症轉移過程需要擴散性的癌細胞與它們擴散到的細胞環境之間的合作。這種細胞環境的一種關鍵組分是局部的免疫系統,該系統能夠起著抵抗侵襲性癌細胞的作用。科學家們已發現作為一種免疫細胞類型,T細胞含有一組檢測氧氣的蛋白,這些蛋白起著限制肺部炎症的作用。
-
Cell:揭示人類被蚊子所「吸引」的分子機制
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者通過研究揭示了位於蚊子下顎須區域的受體,其可以幫助蚊子檢測二氧化碳以及人類機體的皮膚氣味,這就可以解釋為何蚊子更易於被人體氣味所吸引,比如襪子味兒、衣服的味道等等,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
-
2019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doi:10.1016/j.cell.2019.05.044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減少傳染病的幹預措施之一,疫苗接種在保護新生兒患者方面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IT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闡明了孕婦進行疫苗接種的免疫力傳遞給嬰兒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更為有效的母源性疫苗。
-
癌細胞「綁架」神經元幫自己壯大,科學家破譯癌細胞分子機制 |...
癌細胞和神經元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最新一期Nature封面文章揭開了謎底:癌細胞能夠把神經元「化敵為友」。簡單講,就是癌細胞能發射信號,促成一種腎上腺素神經元生長,這些神經元在癌組織中增殖,就等於在幫癌症壯大。
-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52:38 美國哈佛大學Stuart L. Schreiber、鄒貽龍和懷特海生物醫學研究所Robert A.
-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20:08:49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Kvan Birsoy研究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利用體內功能基因組學揭示了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
Cell子刊解讀!科學家成功揭示大腦記憶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年10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試想一下去一家你從未去過的咖啡館,你會記得新環境,但當你一次又一次去這家咖啡館的時候,或許很少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記憶,只有改變的東西才會讓你真的難忘,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種長期記憶被調節的分子機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urrent Biology上題為「Ventro-dorsal Hippocampal
-
2020年11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Cell論文詳解:新成像方法可同時對單個細胞中5種不同分子進行成像doi:10.1016/j.cell.2020.10.035在單個細胞內,成千上萬個分子,如蛋白、離子和其他信號分子,共同發揮各種功能---吸收營養物、儲存記憶和分化成特定的組織等等。解讀這些分子及其所有的相互作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Cell Rep:不同腫瘤細胞可相互協作促進惡性黑色素瘤的擴散
2014年7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皮膚癌細胞可以互相合作實現在機體中的快速擴散,某些黑色素瘤細胞生長速度尤其之快
-
2019年終盤點: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DNA複製過程是如何被調節的,以及這對未來的遺傳學研究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發現DNA分子中存在著控制DNA複製的特定位點。 研究者表示,這種機制是由一種名為HMCES的蛋白質所開啟的,HMCES是此前研究者所鑑別出的200多種蛋白質家族的一種,這些蛋白質屬於特殊分子機器的一員,其能在細胞分裂時幫助DNA進行複製。其中有些蛋白質是用於與DNA複製相關的功能,而包括HMCES在內的一些蛋白質則並未發現該功能。
-
2020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這項新研究揭示了介導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交談的細胞。它還為更多關於神經系統如何調節免疫反應的研究鋪平了道路。4.Cell重磅解讀!肥胖損傷免疫細胞功能並加速腫瘤生長的分子機制!doi:10.1016/j.cell.2020.11.009肥胖與十幾種不同類型的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同時也與患者的預後和生存率下降直接相關。
-
2019年10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Cell:從拓撲學角度揭示DNA複製之謎doi:10.1016/j.cell.2019.09.034生命分子存在纏繞的現象。但是,DNA雙螺旋中那兩條熟悉的鏈是如何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成功複製的,這就很難解釋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拓撲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這種雙螺旋形狀對DNA複製的影響。
-
Cell:揭示線粒體ADP/ATP載體轉運ATP和ADP的分子機制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11.025。稱為線粒體的亞細胞結構是我們細胞的能量工廠。每天,人類需要身體產生ATP來為所有細胞活動提供能量。神經衝動、肌肉收縮、DNA複製和蛋白合成僅是依賴於ATP供應的至關重要的過程的一些例子。
-
Nature:如何通過輕鬆按下代謝開關就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和進展?
通過限制膳食胺基酸絲氨酸和甘氨酸,或藥理學靶向作用絲氨酸合成酶類—磷酸甘油酸脫氫酶,研究人員就能誘導腫瘤細胞產生一種毒性脂質從而減緩小鼠機體中腫瘤的進展,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深入研究來確定這一方法是否能轉化到臨床患者中去。
-
Cell:揭示細菌通過調節鎂離子吸收抵抗抗生素機制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實驗和數學建模結合在一起,發現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機制,這種機制允許細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存活。具體而言,他們發現細菌通過控制對鹼金屬離子的攝取來抵抗抗生素。
-
華中農大《Nature Plants》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17日,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華中農大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蛋白質科學研究團隊揭示植物藍光受體隱花色素CRY2光激活分子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光受體是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在植物整個生長周期中都起到關鍵作用。隱花色素Cryptochromes (CRYs)是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藍光受體。在植物中,CRYs主要參與調控光形態建成、開花時間、生物節律性等重要生長發育過程。CRYs在植物中還發揮其他的功能,包括植物晝夜節律、氣孔開放、根系生長、滲透脅迫反應、避蔭、葉片衰老等的調節。
-
Cell | 孔道春實驗室突破性發現:揭示 DNA 同源重組的關鍵分子機制
該研究發現RNA-DNA 雜交鏈中間體和RNA 聚合酶III這兩個組分是DNA同源重組過程所必需,解決了真核細胞DNA同源重組領域裡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核心問題,把對DNA同源重組事件分子機制的理解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作為三大DNA代謝途徑(DNA 複製、重組、損傷修復)之一,DNA的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生命體的基本生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