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上梁山」的小學歷史啟蒙,我總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2020-08-27 B計劃老媽


作為一個心態佛系的懶媽,對孩子的文史教育一直不夠上心,一來英文原版教育在家庭裡需要耗費的時間比較多,二來覺得學校的語文,分量多難度大,能按部就班跟上進度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暑假髮生的事,讓我對小學文史教育的態度,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彎。

起因於二升三的語文提前預習。都說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分水嶺,不管是金玉良言還是危言聳聽,先了解一下總是沒錯的。於是買書一翻,果然,三年級的古詩詞增加了,還第一次增加了文言文(我們那會可是初一才學文言文)。這文言文來了就不會走的,一直要學到高三。


那麼小學接下來呢?初中呢?高中呢?

一查,心中真是一驚。

小學。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9篇(其中古詩詞113篇、小古文16篇),佔所有選篇的3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

初中古詩文選篇共有132篇,佔所有選篇的52%,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高中。

高中的古詩文佔比仍然達到49.3%,要求背誦超過70篇古文。

光是傳統文學部分,在小學就佔比30%以上,整個中學佔比50%以上(絕大部分需要背誦),那麼孩子至少得花一半以上的時間來攻讀這個難點(因為文言文的學習難度明顯要比現代文要大)。

而且體裁從《詩經》到清詩,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等,做到全面覆蓋。


年級越往上走,對學生的思辨能力要求會越高。

好,來拓展一下,文言文的思辨能力都讓孩子考些啥?來看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

全國I卷的作文題:

關於就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寫一篇發言稿,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給的材料就是一篇小古文。


全國II卷的給材料作文: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如果你的傳統文學不好,那麼高考的作文題目是看不懂的。

看到這裡,我算是徹底明白了為什麼大家這幾年開始說「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將成為拉分最大的科目」,原以為是製造焦慮,殊不知,語文的改革真的開始了。

那些語文成績一路保持高分的牛娃們,大家無一例外的路線:家長提前規劃、啟蒙,孩子提前接觸、背誦、理解。不少家庭是四年級前背完小學段,小學背完初中段,初中背完高中段,最少先背一輪打底。


不然,以現在的數量和難度,語文老師都直言:臨時抱佛腳是根本行不通的。

可是,這些傳統古詩詞和文言文,家庭都該怎麼引導孩子學習?基本上都是兩個方向:

第一,多讀、多記、多背。

第二,通過背景、典故,加強理解性學習。

記性好是低齡孩子的學習紅利,但孩子大了,認知能力強了,終究要回到可理解、可參透、可內化的正路上來。那麼如何更好的去理解一首古代詩歌、一篇古代散文、一個典故甚至是一個古代笑話呢?

想學好傳統文學的背景和典故,我們將無法迴避一個與語文科目高度強相關的科目——歷史。

而中國的傳統文學,是非常典型的文史不分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無法割裂。

比如《史記》,貢獻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鴻門宴、完璧歸趙、破釜沉舟、指鹿為馬、紙上談兵等等,多次上榜語文課本,可讀性、文學性非常高。可它本質上是一部歷史書,是中國史學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作者司馬遷既是史學家,又是文學家。


比如《詩經》,語文課本、詩詞大會的上榜常客,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一部文學著作,它大部分的詩篇都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歷史、文化、社會狀況。以致後來的史書《春秋》都深受其影響,被看成《詩經》的續作,被稱為反映周代社會的「詩史」。

由此可見,在現有的語文體系裡,如果孩子對歷史一片空白,那就得發揮超強的背功;但如果擁有良好的歷史沉澱,那麼學好語文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可惜的是,現在的小學階段並沒有開設專門的歷史課程,想走理解性學習的路,就得自行補課。

那麼在家庭環境下,我們家長該如何系統性的來引導孩子在歷史版塊的學習呢?

學之前,家長先注意這三個方面:

第一,重視歷史整體框架的建立,樹立歷史時間軸的概念。

既然是要系統的、長期的進行一個學科的學習,那麼就注意點、線、面的結合。

而建立歷史全局觀最主要的一條線,就是時間軸,讓它把5000年歷史緊密的串在一起,而不是讓各個知識點散亂無章。


某些培訓機構的大語文課,一上來就猛灌各種文學史,我都覺得很納悶,孩子連中國有哪些朝代、每個朝代的順序都沒有搞清楚,就先學文學史,難道不是一種只顧局部、不顧整體的思維嗎?

「欲學文,先通史」,不少歷史大咖都建議,不管怎樣,家裡要先備一套適合孩子看的中國通史類書籍,先把歷史的時間線埋好,再通過各朝各代的知識點,大量生動有趣的細節來豐富歷史的面,這樣才是一條長期學習的正經路。

第二,注意啟蒙的順序,先世界再中國,先古代再現代。

我們初中才開設的歷史課,內容是這樣設置的:七年級學習中國古代史;八年級學習中國近、現代史;九年級上冊學世界古代史、下冊學各國近、現代史。


而我個人認為,希望在孩子的整體認識中,是先有世界再有中國的,在優秀世界文明歷史中,中國輝煌的歷史文化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歷史也是在不斷演變的,過去的輝煌並不代表你能一直站在高處,看看過去,觀察當下,展望未來,體會學習歷史的真正意義。

家長也別認為世界古代史距離很遙遠,在很多閱讀開展得早的家庭,孩子們通過英文繪本、中文故事,已經接觸到了很多關於世界其他文明的內容(比如古埃及人、金字塔、希臘神話、中世紀圓桌騎士、北歐海盜等等),我們只需要通過世界古代史的主線把零散的知識給串聯起來,孩子腦中就會形成初步的整體歷史觀。


第三,注重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不強摳學科知識點。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哪一個學科,家庭啟蒙和學校教育的風格和思路都不應該是一樣的。

除非家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不然的話,我們都是應該要藉助家庭寬鬆有趣的氛圍,來引導孩子的興趣,從而培養一些學科的能力基礎。

如果我們一上來就要孩子正襟危坐的背誦大量的年代、人名等呆板的知識點,而不是通過有趣的歷史細節來吸引、打動他們,那這種啟蒙只會招致孩子的厭惡。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想在家庭生活中多渠道、多方位的傳播歷史,家長都有哪些可以借鑑的小技巧:

第一,善用歷史朝代表。

去挑一張清晰、美觀的中國通史朝代表,張貼在牆上,讓孩子隨時能找到、能看見,當他在書中、電視中、談話中對某個朝代、某個事件感興趣時,就能像個指揮官一樣在圖上指點一番。如此這般,次數多了,中國的歷史線便會一步步的銘刻在腦海裡。


第二,讓歷史融入家庭閱讀。

現在的家庭都很重視中文閱讀了,那在孩子的閱讀書單裡,按年紀、按識字水平、按題材的穿插歷史書籍吧。特別是現在歷史讀物也有很多精品,繪本、漫畫、文創、歷史地圖、章節書,通史、專題史、國別史,應有盡有,只要家長事前做好選書功課,孩子們大量的讀就是了。

第三,積累成語先從歷史典故入手。

小學生學語文,老師都會讓做四字詞語、好詞好句的積累,家長不如順水推舟,先從有典故的成語入手,讓有趣的歷史故事幫助孩子積累詞彙,讓記住的成語幫助孩子深化歷史記憶,兩者相互推動,相互轉化。

第四,多聽聽歷史故事。

不願讓孩子接觸太多電子屏幕的家長,通常會讓他們多聽音頻。而歷史故事類的音頻,現在可選擇範圍很多,通史、史學名著、名家配音、精彩評書,品質都很高,我們都不妨把它們添加到孩子聽力故事清單裡。


第五,多看歷史記錄片。

孩子在看電視時,家長可以提前做好歷史內容的選編工作,內容精良的記錄片真是知識的寶藏啊。

比如《國家寶藏》,擁有綜藝的外殼,內裡卻是嚴肅認真的歷史文化。

講述秦漢興衰的《復活的軍團》、《帝國的興衰》等;

比如BBC的《失落的古代城市》、《古希臘的瑰寶》《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與衰亡》等等。

有一位有心的爸爸,整理了40部高分歷史記錄片,讓孩子8歲起,每天看一集,經過大半年,孩子的歷史積累就大有長進。

第六,多去歷史博物館。

假期外出旅遊,多穿插一些歷史博物館、歷史展覽的行程吧,讓那些只過書中、電視中見過的老物件,真實的呈現在孩子眼前,讓孩子得到無比鮮活的直觀感受。


第七,讓戲劇來豐富孩子的歷史認知。

去劇院,除了聽精彩的音樂會,看有趣的兒童劇,還可以把高品質的歷史戲劇也安排進去,讓孩子充分感受活起來的歷史,高度仿真的布景、講究細節的服飾、富有性格的歷史人物,相信都會讓孩子產生深刻印象。


第八,多展開歷史討論。

如果孩子向我們提出一個歷史疑惑,我們要善於抓住這類機會,趁機和孩子展開積極的討論。

要知道,學習歷史不光要記住知識,最重要的是有思辨的意識。立場不同,時代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就會不同。我們要引導孩子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去理解問題,鼓勵孩子進行思辨。

歷史,絕對是最能鍛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一門學科啊。


做好歷史啟蒙,有助於孩子理解古詩詞,有助於孩子背誦古詩詞,有助於孩子在將來的語文考試中拿高分,但也絕不是僅僅就止步於此。


給他一份高遠的眼光,運用古人的智慧,在廣袤的世界裡,去解決今時的疑惑。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何現實意義
    總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徹實施的歷史經驗,對於今天嚴肅黨紀黨規教育和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行為規範的內容不在多,而在於精和管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體現了大道至簡的特點,它簡單明了、接地氣,極易被廣大官兵接受。1928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工農革命軍必須執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響在大別山
    原標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響在大別山 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了解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他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 在家給孩子做傳統文學啟蒙,我總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學之前,我建議先注意這三大紀律第一,重視歷史整體框架的建立,樹立歷史時間軸的概念。既然是要系統的、長期的進行一個學科的學習,那麼就注意點、線、面的結合。建立歷史全局觀最主要的一條線,就是時間軸,讓它把5000年歷史緊密的串在一起,而不是讓各個知識點散亂無章。
  • 中考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第一,時時處處講安全。八項注意:1、注意帶齊考試文具。(但也不要帶的太多)2、注意帶齊生活物品。雖然賓館提供毛巾、水杯、牙刷牙膏、拖鞋 ,衛生紙等,但這些生活用品我建議還是自己帶。換洗衣服不要帶太多,畢竟考試時間只有兩天。別忘了帶一件稍厚一點的外套,預防下雨降溫。天氣預報說,考試這兩天可能有暴雨,同學們要帶好雨具。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1929年1月,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六項注意」中又增加了兩項: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虜的腰包,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工農紅軍的步伐一路向前、走過大江南北,對紀律的要求也在不斷豐富發展。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這樣形成和發展的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這首膾炙人口、旋律歡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自誕生以來久唱不衰、延續至今。但你是否了解歌詞中吟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最初是什麼模樣,是否能說清它的發展歷程呢?從最早的雛形到作為命令被固定統一,它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前後跨越20年的時間。
  • 「元旦寄語」食品安全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下面分享食安先鋒編寫的 食品安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望廣大人民群眾收藏食品安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食品安全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集體聚餐堅決不能去第二畜禽不吃野生滴生態和諧我心滿喜歡第三葷素搭配要合理不要暴飲暴食坑自己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交織民歌 丁善德創作長徵題材交響樂
    「《長徵交響曲》對我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我外祖父丁善德的作品,它的總譜誕生的那年,也是我出生的那年。」著名指揮家餘隆翻開1964年出版的《長徵交響曲》總譜,感慨萬千。 《長徵交響曲》是我國第一部以長徵為題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記錄了長徵的萬裡徵途、紅軍的英雄氣概;這部作品用朗朗上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穿五大樂章,交織著西南民歌,成為新中國交響樂史上的裡程碑之作;這部作品創作50多年來,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還多次在海外的音樂廳響起,所錄製的唱片一度成為歐洲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 甲魚食用「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
    為此,小編特推出了甲魚食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讓大家不僅「會吃」,還能「巧吃」,真正享受甲魚的美味。三大紀律:滋補之物要「會吃」1、要慎用。病徵有陰陽、氣血、虛實之分,鱉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提高免疫力,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可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
  • 淺談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二、 &34;一是注意防止由&34&34;、對不對&34;是不是&34;怎麼樣&34;好不好&34;灌&34;活躍&34;三大紀律八項注意&34;既要減輕師生負擔,提高學習興趣,又要提高教學質量"為檢驗標準,否則就是改革的失敗和對學生的犯罪。感謝閱讀,如果感興趣,敬請轉發,評論,關注,點讚!
  • 挑選葫蘆蟲具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同樣地,用蟈蟈葫蘆畜養蟋蟀,便會貽笑大方,甚至難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長,葫蘆與鳴蟲之間的罩聯繫,並不什麼人憑空臆想出來的,它是歷代玩 蟲者實際經驗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必然性。因此,選擇葫蘆首先要「對路」。  實用的第二個含義是要結實耐用。古人曾提出挑選葫蘆蟲具的四字原則,曰:「紫、潤、堅、厚」。後兩個字就是指的結實耐用。一般來說,葫蘆愈厚愈結實。
  • 鮮為人知的《三大紀律九項注意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之日起,就非常重視加強革命紀律。1928年毛澤東就向剛剛建立起來的紅軍隊伍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1929年以後,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逐步修改補充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且被譜寫成了歌曲,多年來久唱不衰,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和「中國第一軍歌」。
  • 2021老同學聚會三大紀律,每位同學最好牢記!
    為了不影響同學之間的情誼,愉快聚會,共度美好時光,每位同學在聚會時一定要遵守這「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畢業多年的老同學,聯繫不容易,相聚更是不易。,注意自己的禮節。人人都注意健康了,友誼才更天長地久。聚會主要是交流感情增進友誼,要多說些開心的事情才好。不要總是訴苦,沒有人喜歡和一身負能量的人聊天。
  • 懷念我的啟蒙老師
    想起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的身影,或智慧內斂,或張揚奔放,或娉婷婀娜,或平淡保守,一幕幕如電影般在我腦海中閃回。我的啟蒙老師叫易山秀。是一位知性而又壓抑的女老師。一九七三年的秋季入學時節,我被上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偷偷帶到了一個叫橙樹灣的地方,在大隊的學校裡報了名,還是個公班(當年農村的學校,分公辦班和民辦班。
  • 關於印發《深入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的報告》(中辦發〔2014〕9號)和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部署,經國務院批准,現將《深入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 ...省財政廳省審計廳深入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
    蘇政辦發〔2014〕68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財政廳、省審計廳《深入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三大制度八項機制織密安全網
    三大制度八項機制織密安全網 2020-12-14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嚴明作風紀律情況總結報告參考
    元旦春節期間,XX局黨組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落實市紀局監局相關要求,加強學習教育,加強監督檢查,嚴明作風紀律,嚴防節日不正之風。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一、抓緊抓實學習教育。學典型案例。
  • 看房注意事項 挑選戶型三大原則八項注意
    看房的三大原則:(1) 動靜分開動靜分離就是要睡覺的臥室和家裡日常活動的客廳廚房即「起居室」分開。八項注意:1.戶門門戶既房門。合理是設計會考慮到開向是不影響使用空間、私密性和空間的隔斷性。房門不宜正對客廳和臥室。同時門戶與客廳之間最好有一個過渡,不要一開門,門口的人對室內一覽無餘。
  •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命令    軍發〔2010〕2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已經2010年5月4日中央軍委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