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為空巢老人配發智能手環

2020-12-13 大眾數字報

  「這個手環真的是太好了!」11月13日,在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前崔村,郭素英老人開心地向記者介紹起了她的手環,「我今年85歲了,和老伴兩個人住在一起,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還眼花耳背的,打電話都得找鄰居幫忙,兒女們在外工作很不放心。現在,有了這個智能手環可方便多了,輕輕一按就能給女兒打電話。還能用它量血壓、測體溫、測心率,我女兒在手機上都能看見,這樣她們就放心了。」
  用手環精準定位老人運動軌跡,用手環實時監測血壓、心率,用手環與子女一鍵通話……如今,利津縣北宋鎮高家村、前崔村、董王村的40餘位75周歲以上空巢老人都佩戴上了一隻黑色智能手環,每天用它給孩子們打個電話、報個平安,逐漸成為這些老人的一個生活習慣。這份充滿科技感和人情味的禮物,是該縣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型信息技術,探索「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養老服務的重要嘗試。
  農村養老最重要的是在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用最簡便、快捷的方法找到可以信賴的人。與其他方法相比,手環直接戴在手上,當老人遭遇突發狀況需向子女救援時,只要通過一鍵按鈕,便直接能與預設的子女手機通話呼救。另外,手環內置衛星定位功能,子女可通過連接App軟體了解老人的行動軌跡,經過設置後還能第一時間收到老人走失、摔跌、發病等警示信息。
  此外,免費檢測等專業化的健康服務功能正在陸續上線。東營市電子政務和信息資源管理中心副主任、北宋鎮前崔村第一書記趙軍告訴記者:「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養老服務走向數位化、智慧化、專業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初步和醫療機構達成協議,把老人戴上手環之後這段時間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一個醫療報告,讓子女們全方位了解老人情況,還可以到醫療機構現場諮詢,讓醫護人員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
  「數字鄉村」建設帶來的變化不僅體現在養老服務上,還體現在增強社會治理能力上。北宋鎮宮家社區探索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積分管理新模式,將社會事務轉化為量化指標,對每家每戶日常行為評分賦分,強化積分運用,形成了社區事務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濃厚氛圍。但是,這一創新管理模式增加了社區網格員不少的工作量,後宮村網格員宮志梅告訴記者:「積分管理都是採取一戶一檔的形式,哪一戶有加分項或者減分項都需要拍照取證,然後列印出來,附到檔案後邊,非常麻煩。」
  今年5月份,隨著「三治融合」積分管理系統的正式上線運行,這一麻煩被徹底解決。該系統將自治、德治、法治「治理」事務轉化為「智理」事務,網格員通過手機端就可對每家每戶進行加分項、減分項等基礎性資料取證和上傳,積分評判小組可通過手機端進行評判賦分排名,黨總支書記可通過手機端及時審核察看賦分情況,全程實現了無紙化、移動化辦公。
  近年來,利津縣按照統一規劃、科學實施、政府主導、模式創新、共建共享、數據驅動的原則,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推動數字農業與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提升農村地區信息化治理水平,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網點,著力解決信息化到村「最後一公裡」問題,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率、社會服務能力和產業服務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數位化建設樣板。
   農村大眾報記者 唐 峰
   通訊員 顧 輝 任萬帥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摔倒 系統自動呼救 富陽為空巢老人打造智能守護系統
    原標題:獨居老人摔倒 系統自動呼救 富陽為空巢老人打造智能守護系統   一直以來,照顧空巢老人是
  • 智能手環、免費試住,陽山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陽山縣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實踐,「聚樂居」模式將山區老人集中安置與居家養老服務相結合,符合農村老人「離家不離村,離戶不離土」「落葉歸根」的心理要求,同時也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貧困老人住房困難問題和康樂條件奠定了基礎。
  • 智能儀表解鎖新技能,科技讓「空巢老人」不孤獨
    讓儀表「開口說話」,精準幫扶空巢老人2019年6月,全國首個電力雲計算服務獨居老人模塊在浙江杭州拱墅區上線。通過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電錶,不僅能研判獨居老人家中用電是否異常,反饋與正常情況的偏離率,還可以通過神經網絡算法,智能化判斷老人是否在家等情況,讓獨居老人獲得社區全天候的關注、關愛。
  • 邢臺百位高齡老人免費領到智能手環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 通訊員 申潤科)11月18日上午,在邢臺襄都區順德北社區的社區服務中心內,100多位老年人在志願者的攙扶和幫助下領取免費的「智能手環」。 此次活動由邢臺市襄都區民政局、襄都區西門裡街道辦事處主辦,順德北社區、康寧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承辦。
  • 幫助視障人士、空巢老人,這才是阿里雲工程師「不回家」的原因
    現在很因為多年輕人都是上班族,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朝九晚五的去工作,抽不出太多的時間去陪父母,使得很多老人變成了"空巢老人",每日與孤獨為伴,這顯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另外,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大約有1800萬視障人,由於眼疾,他們的生活非常不便,這些視障人士和空巢老人一樣,都是需要得到社會關愛的群體,考慮到這一需求,阿里雲的工程師們做出了一些讓人開心的事情。
  • 無錫為五百失智老人免費發放定位手環 幫你回家實現零走失
    昨從市紅十字會第十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深入實施紅十字人道救助,為500位困難家庭中患阿爾茲海默症等「失智」老人免費發放定位手環,提供家屬監護服務,預防走失發生。去年我市紅十字會創新開展「幫你回家」公益項目,向200位困難家庭易走失老人免費配發定位手環,「效果很好,配發手環的老人實現零走失。」市 紅十字會人士表示,今年將繼續實施這一公益項目,對遇有佩戴手環人員走失,市紅十字會與公安110實行聯動,組織志願者協助搜尋,幫助走失人員平安回家。
  • 順義區雙豐街道為轄區610位老人免費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
    日前,記者從順義區雙豐街道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和街道對老年人的居家看護和健康關愛服務,該街道免費為轄區610位60歲以上獨居老年人和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安裝遠程服務系統,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據了解,當老人佩戴智能手環時,通過設備上的「一鍵呼」按鍵發起呼叫,家屬第一時間收到呼叫,建立語音通信,確保對現場情況做出準確判斷。同時,為監督和加強服務保障效果,社區、街道和上級管理機關也可以同步獲取居民呼救信息及工作人員出現現場提供服務的信息,以此充分提升老年人的安全係數,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 智能手環、「網際網路+」一鍵呼救...江蘇各地採取智能化舉措 關愛...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一天不用水將會自動報警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江蘇有沒有這樣關注獨居老人的智能化舉措?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各地紛紛採用發放智能手環、建設網際網路+養老服務平臺等方式,關注獨居老人安全健康。   83歲的張秀蘭,是宿遷市泗陽縣愛園鎮幸福村的一名低保戶。
  • 智能腕錶守護空巢老人 子女可通過手機APP定位老人位置
    智能腕錶可一鍵撥號,方便老人與家人電話聯繫。  記者從無錫濱湖區太湖街道尚賢社區了解到,該社區引入利用物聯網技術開展的「智慧養老」服務項目,為社區內30位空巢、失智和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配備智能腕錶,智能腕錶能及時檢測老人的心率等健康數據,幫助老人預約醫院、設置用藥提醒等,老人還可一鍵撥號,與家人電話聯繫。通過高科技手段,家人只要通過手機APP就能輕鬆獲知老人所在的位置,還可及時了解老人的健康數據。
  • 物聯網智能服務助力草橋欣園社區空巢老人居家安全
    12月11日,花鄉草橋欣園社區「牽手桑榆」空巢老人居家安全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花鄉草橋欣園社區居委會三層會議室舉行。草橋欣園社區黨委根據社情民意,利用黨員服務群眾經費和中國聯通114居家養老中心開展合作,為43戶空巢老人購買了兩年合同期的居家安全服務,包括支持室內無活動監控預警、戶外走失預警和SOS緊急室內報警等功能。平臺接到預警信號後,通知預留的緊急聯繫人,實現對老人居家安全的輔助保障,使老人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依靠。
  • 老人智能手環 可通話 實時定位 跌倒報警 心率血壓監測
    老人智能手環 可通話 實時定位 跌倒報警 心率血壓監測 2017年08月31日 13:40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老人智能手環 可通話 實時定位 跌倒報警 心率血壓監測
  • 無國界——「老外」為「空巢老人」過聖誕
    圖說上海:講述萬家燈火中的另一個上海,城事 · 文娛 · 房產 老外為「空巢老人」過聖誕 鐘行 圖/文(媒體轉載須經騰訊大申網及作者授權) 「空巢老人是指那些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但是,真正興起的並不是「空巢老人」這個詞語,而是這個詞語折射出的社會現象。 近三個月,被報導的「空巢老人」死於家中無人知曉的新聞就有兩起。我想,這背後還有更多的「空巢老人」為了子女的發展與前途忍受著孤獨、沮喪和對子女的思念。作為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
  • 我們能為空巢老人做些什麼?
    我們能為空巢老人做些什麼?推進居家養老家庭智慧化改造,通過傳感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構建「虛擬養老院/網格」,根據實時生理狀態信息,為空巢老人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定時檢查、飲食安全等定製服務,以及監測報警老人跌倒、受傷等緊急服務。重點為空巢老人提供用電用火、燃氣洩漏、門窗鎖閉等安全檢測和安全救援服務。
  • 環衛工配發智能手錶,原地不工作20分鐘自動「報警」!
    日前,一則南京建鄴區環境服務公司給環衛工人配發智能手環,並用於「監控」環衛工人工作情況的消息迅速在網上傳開,不少網友對此表示這種創新並不人性化,這有些「歧視」環衛工。不過,經小七仔細了解過後,這款智能手環還是一定範圍內比較人性化的。
  •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
    從這個界定可以看出"空巢老人"存在著沒有子女贍養的窘境。二、「空巢老人」現狀隨著這些年的發展, "空巢老人"的數量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目前, 全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老人家庭面臨著空巢現象。有人推論到2050年, 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 獨居和空巢的老年人將佔百分之五十四以上.一時間, "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引發全社會的關注,一時間成為熱點話題。
  • 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而農村老年空巢家庭戶1117.90萬戶,佔老年空巢家庭戶總數的71.58%,農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萬人,佔空巢老人的69.79%。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及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尤引人關注。  那麼,龍巖市空巢老人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現狀又怎麼樣?重陽節前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想為空巢老人提供免費保姆
    昨日,福州晉安區洋下西社區便民保姆站負責人劉嫂聯繫上主持人,願意為若干名空巢、貧困老人提供免費保姆服務,每天上門幫老人做飯、做衛生等,「年前曾看到海都報為貧困、空巢老人推出的『補巢行動』報導,很想參加,但當時人手不足;現在人員到位,可以為這些老人盡一份力」。 劉嫂大名叫劉佳玉,今年60歲,四川都江堰人,原本在老家當會計。她三十出頭那一年,愛人患病去世。
  • 怎樣溫暖「空巢老人」的孤獨寂寞冷?
    就在今年二月,杭州一位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去世三天後才被發現;今年四月,秦皇島一老人在家中死亡,20多天無人知曉。這樣的事情,國內曾發生多起。  在我國,空巢老人有多少呢?一億多人。調查數據稱,我國大陸地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中有近五成是空巢老人,其中近四分之一老人感到孤獨。中國的單人家庭數量有多少呢?據估計,54歲以上的人口中有3000萬人獨居。
  • 榮耀手環5及時提醒救老人一命 智能穿戴反哺利好用戶
    第二天早上,範母打電話告訴女兒,自己佩戴的手環半夜突然震動,將其從睡夢中及時喚醒,醒來後便發現自己胸悶、氣短、心悸。於是,她趕緊吃下放在枕頭下的救心丸,再接上床邊的輸氧機吸氧,這樣休息了一陣才緩過勁兒來。事後,範女士急忙回到深圳將母親送醫檢查,診斷為「冠狀動脈肌橋」引發的冠心病。另外,範女士還查看手環當時的心率記錄,從40到130跳變,進而誘發了手環報警。
  • 大連老人空巢率52.47% 為遼寧省最高
    根據統計,大連市空巢老人佔52.47%,為省內最高。大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的社區指導師直接入戶對老人進行需求調查,根據對近4000名老人的調查數據顯示,一些老人的子女多忙於工作,對父母無暇顧及。老人們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會產生失落感,心中憂鬱不能抒發,憋在心裡容易引發疾病。抑鬱症的發病率在老年人群中高達70%左右,許多空巢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