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回到2018年11月14日的成都七中,中午12:30分,完成了第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第一天考試的數學好手們春風得意地走出考場,看起來第一天的考試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我自然為他們感到開心,但心中也隱約感到一絲不妙,畢竟如此大規模的歡聲笑語顯然是與以往各年的CMO截然不同的,不禁擔心起那些「面目可憎」的命題人為考生們準備了何樣的第二天試題。
不出所料,第二天考完之後,學生們哀鴻遍野,滿腔哭嚎,若把第二天和第一天的兩幕拼在一起,看起來似乎是什麼荒誕的滑稽劇現場。我好奇地把第二天的題目拿來做了做,結果來自第二天的第一題,就是如此的非比尋常:
4. 給定一個長軸與短軸不等長的橢圓。
(1)證明:其面積最小的外切的菱形是唯一的。
(2)寫出用尺規作圖作出這個菱形的過程。
這應當是近年來極其少見地考察了尺規作圖相關的問題,意在考察學生的「基本功」。尺規作圖自然是一個不陌生的話題了,但我們每次提到它的時候,總是賦予了一些「神秘主義」的色彩,不是強調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頓多少多少年沒有研究出成果,就是截取「三等分角不可能實現」等關於尺規作圖的隻言片語。然而對於尺規作圖系統的理論,大多數人卻知之甚少。其實尺規作圖並不神奇,內容也大多不超出中學的理解範圍。為此,愛數競特別準備了兩篇文章,帶大家走進尺規作圖的世界。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樣一個老掉牙的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另一張小紙條上: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17邊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他發現,自己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似乎對解開這道題都沒有任何幫助。困難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
他拿起圓規和直尺,他一邊思索一邊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尋求答案。當窗口露出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竟然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 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青年說:「這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嗎?」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導師,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個通宵。」
導師請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讓他當著自己的面再做出一個正17邊形。青年很快做出了一個正17邊形。導師激動地對他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決,牛頓也沒有解決,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原來,導師也一直想解開這道難題。那天,他是因為失誤,才將寫有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了學生。
不知大家讀到這段故事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想。我在童年時讀這個故事,腦海裡一直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青年高斯,拿著一把直尺和一個圓規,在一張紙上畫呀畫呀畫,紙張早已被他畫得皺皺巴巴。突然,他在一堆亂七八糟的點中突然標出了十七個點:誒?這不是正十七邊形嗎?
第二天早上,他高高興興地(或者略帶愧疚地?)把這個正十七邊形標出來給老師看,老師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畫的是啥,於是問,你能再做一次嗎?高斯就在紙上噼裡啪啦再畫了一次。老師把這張紙拿起來,對著陽光仔細端詳了好久,用自己的鈦合金x眼確認,這確實是個正十七邊形!然後對著高斯就是一頓猛誇……
那時懵懂無知的我,小小的腦袋裡裝著大大的疑惑,果然哥廷根的眼睛和我們常人就是有所不同嗎?那天生近視的我豈不是學習數學無望?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以為飛行員和數學家是兩個與我無緣的職業。
到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歷史故事和史實差了十萬八千裡。高斯做的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正十七邊形也不是用肉眼觀察判定的(鈦合金x眼也不行)。那麼高斯到底做了什麼工作?他難道不是拿著圓規和直尺搗鼓了一晚上嗎?
要理解高斯的工作,首先要明白高斯研究的問題是什麼。在此之前,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尺規作圖是在幹嘛?為此,百度百科給出了以下答案:
尺規作圖,簡單理解起來就是指用直尺和圓規作圖,但此直尺是無刻度的,圓規也無刻度,而且必須是有限次。
承認以下五項前提,有限次運用以下五項公法而完成的作圖方法,就是合法的尺規作圖。
五項前提是:
(1) 允許在平面上、直線上、圓弧線上已確定的範圍內任意選定一點(所謂「確定範圍」,依下面四條的規則)。
(2) 可以判斷同一直線上不同點的位置次序。
(3) 可以判斷同一圓弧線上不同點的位置次序。
(4) 可以判斷平面上一點在直線的哪一側。
(5) 可以判斷平面上一點在圓的內部還是外部。
五項公法是:
(1) 根據兩個已經確定的點作出經過這兩個點的直線。
(2) 以一個已經確定的點為圓心,以兩個已經確定的點之間的距離為半徑作圓。
(3) 確定兩個已經做出的相交直線的交點。
(4) 確定已經做出的相交的圓和直線的交點。
(5) 確定已經做出的相交的兩個圓的交點。
看完之後,相信各位依然是一頭霧水,因為這似乎和數學毫無關聯……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把尺規作圖這個問題轉化為一個數學的問題。我們關心的事情主要是:尺規作圖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為此,必須要動用解析幾何這一大法寶。
事實的確如此,「尺規作圖」絕不只是做個圖,對尺規作圖的研究,實質上是對代數的研究。
接下來的問題是,尺規作圖這個「計算器」可以完成哪些運算呢?
首先,利用尺規作圖,可以完成數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加減的運算是顯然的,乘法和除法則需要一定的技巧,咱們先來說說乘法:
那麼除法呢?
其實只需換個思路,用相交弦定理即可:
有了加減乘除之後,乘方自然也不成問題,那麼反過來,開方呢?
開方當然也可以!這裡我們用射影定理證明之。
這樣一來,尺規作圖可以完成數的加減乘除和開方五種運算。更進一步,尺規作圖可以重複進行,因此,任何可以通過若干個用有限次加減乘除和開方算出的實數,都可以用尺規作圖做出。
那麼,尺規作圖還能算別的數嗎?
很遺憾,答案是不行。直觀上來看:我們能找到的數,本質上都是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而點的產生,本質上都是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圓或圓與圓的交點。而早在小學二年級我們就知道,直線是一次曲線,圓是二次曲線,無論怎麼交,基本上也就是去求二次方程的根,而兩點間距離同樣也不超出開方的範圍,因此尺規作圖好像只能完成這些運算了。
至此,我們已經可以完全扔掉手裡的直尺與圓規了。「尺規作圖能畫什麼圖」的問題,已經完全轉化為了「加減乘除開根五種運算能夠算出什麼數」的問題。而高斯的關於正十七邊形可以尺規作圖的證明,正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開始的。
搞清楚尺規作圖的本質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研究,高斯是怎麼證明正十七邊形可以被尺規作圖作出的。事實上,尺規作圖作出正十七邊形的秘密,全都藏在下面這個代數式裡:
所以高斯他老人家挑燈夜戰一晚上,就算了這麼個數?這看起來也不是很……等等,這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事實上,咱們也根本沒必要算出這個數,當年高斯他老人家多半也沒算出這個數。在這裡,有一套更便捷的方法,更加反映了代數的本質。
這樣一來,我們總算是圓滿解決了正十七邊形的繪圖問題!
當然,一個問題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外一個問題的開始,例如尺規作圖能作出哪些正多邊形?又有哪些不行呢?以及經典的尺規作圖三大難題:三等分角,倍立方,化圓為方為什麼沒法實現?這些有趣的部分將有待我們下回探討。
在文章的最後,讓我們欣賞一下正十七邊形是如何畫出的吧:
想獲取更多題目、解答?
想和金牌教練面對面交流?
想向競賽大神取經?那還不趕快加群!
↓↓↓更多數競大佬、競賽教練、金牌選手都在這裡等你↓↓↓
QQ群號:290551028
掃碼加入群聊,和全國頂尖選手過招
每周一題:每周一道精選題,給你來點不一樣的數學!
原創乾貨:愛培優原創題命題思路及背景分析!
題目徵解:愛培優原創平面幾何題目等你來挑戰!
國決報導:第35屆CMO首日現場實況!各省隊員陸續抵達報到!
一題多解:2016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幾何題目新解法!
版權聲明:本文由愛數競團隊創作,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作者:張峻滋 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曾獲CMO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