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中的秦始皇陵6大珍寶,圖4古代十大名劍之一,項羽曾夢寐以求

2020-12-15 騰訊網

金縷玉衣,現在保存最為完整應該是劉備祖先的金縷玉衣,而在漢代以前,金縷玉衣都是皇族的標配。而根據《漢書》中記載,秦始皇的金縷玉衣可能非常的美觀精緻,如果出土,一定是最為寶貴的金縷玉衣,根本沒有辦法用價錢來衡量。

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秦滅亡後,傳國玉璽便忽隱忽現、真假難辨,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但更多人根據史書記載願意相信,和氏璧做的傳國玉璽,早已被始皇帝陛下帶進了皇陵地宮。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到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來據說被秦始皇西遷至鹹陽。如果真的在秦始皇陵中發現了它們,那麼迄今為止,所有被發現的青銅器,都會風頭盡失。

泰阿劍,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是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秦始皇曾配寶劍。死後大量陪葬。很多寶貝都跟著埋入始皇地宮,傳說「霸王」項羽一直對此劍和皇陵中的財寶夢寐以求,動用30萬人挖掘秦始皇地宮。關於這一點,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有講述,但此劍最終的下落卻沒有歷史記載,一直是個謎。

十二金人,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據傳是秦始皇用來防止金屬流通,收集天下金屬所鑄,也有傳說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鑄。有人猜測這些金人早被董卓給毀了,不過很多人都相信,它們在皇陵裡面一直守護著始皇帝!

史書典籍、先秦文學著作,我們從《史記》等書籍記載來看,秦始皇愛書可謂到了痴狂的地步。當年秦始皇焚書坑書的時候,自己都留下了原始版本,這些書很可能都給秦始皇陪葬了。當秦始皇陵一旦打開,這些書籍將呈現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真正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文化成果也會直接露面,其價值不可估量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看盜墓者的傳說
    唐人顏胄詩所謂「群盜多蚊虻」、「白骨下縱橫」、「田豎鞭骷髏,村童掃精靈」、「試讀碑上文,乃是昔時英」等等,便是盜墓現象的真實寫照。通過考古工作的實踐可以得知,大量古代墓葬都曾經遭到盜掘。這種現象就是我國古代厚葬習俗的附生物。陝西鳳翔秦公一號大墓發掘時,考古專家們發現了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質均與四周夯土顯著不同的247個盜洞,真切感受到歷代盜墓活動之驚心怵目。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
    古詩中提到:「秦帝觀滄海,勞人何得修。」秦始皇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而秦始皇留給後人的文化瑰寶也數之不盡,從公元221年統一了六國,被記錄在史冊當中之後。直到現在,秦始皇的生命力依舊十分頑強,人們從來沒有遺忘過始皇帝。
  • 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
    六、秦始皇陵暗藏九層妖塔坐在飛機俯視秦陵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一個正方形錐體,所以美國人叫它黃土金字塔。其實美國人錯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層臺階式覆鬥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層夯土之上的中華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還不僅如此,秦陵地宮也是一個同等規模的倒金字塔。
  • 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經推斷,上大下小,更像個鬥
    秦始皇死後就埋葬在這裡,稱秦始皇陵。 據記載,先後參加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達七十多萬人。僅在秦始皇陵園發現的修陵人墓地,就有近萬平方米。墓坑內,沒有棺 ,也沒有陪葬品,人骨雜亂地堆積在一起。可以說,秦始皇陵是全國各地工匠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蹟,同時也是封建統治者壓榨人民的罪證。
  • 秦始皇陵的十六個驚天秘密?
    地宮珍寶知多少?「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一語出自司馬遷筆下。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嘆:「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麼,這座神奇的地宮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寶呢?《史記》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
  • 秦始皇陵有沒有守陵人?現在是否還守護著驪山地宮?
    據歷史記載,守陵人是一種代代相傳的職業,和古代帝王的繼承制類似,每一代守陵人在退休之後就會傳給自己的後代來繼續守護皇陵。而守護皇陵這件事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秦始皇陵的浩瀚程度看一些數據也能看出,這麼大皇陵工程沒有守護陵墓的人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 始皇陵的神秘守陵人蒙氏一族,曾將項羽驅趕出去,如今徹底消失
    在古代,受我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束縛,出現了守墓人。一個家族中,通常會將家人埋葬在同一個地方,既方便祭祀,又方便保護,而作為守墓人正是這片地區的最高權威,他們的生活費用全部都需要家族承擔,平常的工作就是打掃墓地的衛生,在保護好墓地,防止盜墓賊出沒。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雄偉,以水銀做江河,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秦始皇陵至今也沒能和大家真正的見面,而我們去景區遊玩所看到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現如今的技術如此的發達,為什麼神秘的地下皇陵卻沒能展現在世人的視野當中呢?關於秦始皇陵,還有著種種的猜測和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
  • 陶塑藝術的巔峰: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兵馬俑是是製成戰車、戰馬、士兵等形狀的殉葬品。 一、威武雄壯的秦俑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 秦始皇陵裡到底有什麼?水銀35米,怎麼才能做到呢?
    秦始皇嬴政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君王,不僅首創皇帝稱號,還獨創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其中最令世人好奇的莫過於秦始皇陵內部的具體情況。自秦之後下落不明的九鼎是否真的在秦始皇陵裡?歷史上傳說的秦始皇陵裡有各種奇門遁甲式的防盜機關真的存在?還有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九天銀河真的存在嗎?當然,這裡的九天銀河指的就是秦始皇陵墓室的水銀體,據說只要有人敢硬闖秦始皇陵就會被這種有毒物質給消滅掉,水銀的存在確切來說有防盜之功效。
  •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水銀?專家:看看周圍的石榴樹,你就全明白了
    陵墓裡到底有多少奇珍異寶,沒人親眼見過,但旁邊的陪葬坑兵馬俑坑就已經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那麼真正的秦始皇陵內部,肯定埋葬著當時全天下最珍貴的寶物。《史記》中已經明確記載皇陵位於酈山,歷代盜墓賊難道不動心嗎? 其實民間流傳著很多「被盜」說,見於史載的,有東漢班固的《漢書·楚元王傳》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都說項羽以30萬人力盜掘了秦始皇陵,一把大火燒了90天都不滅。但如此大的事件,《史記·項羽本紀》中卻隻字未記。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只看陵上山頂長的樹,你就知道
    秦始皇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無論秦始皇生前做過什麼事情,就看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也足以看出秦始皇有多麼的雄霸略了。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的陵墓了,秦始皇的陵墓是中國古代帝陵中規模最宏大的,而且也是世界上面積和體積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面積之大相當於78個故宮。從始皇13歲登基開始,陵墓開始修建,歷經39年才最終完工。
  • 倚天劍內是降龍十八掌,泰阿劍內裝的東西令人震驚網友:項羽別跑
    倚天劍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一把劍,這把劍是一把令無數江湖人都想得到的寶劍,可惜的是在滅絕的手中。不僅是一把神兵,這把劍內還藏著絕世秘籍降龍十八掌,是一把存在於武俠小說中的寶劍,現實是沒有的。誰說現實沒有,小編就不服了。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關於秦始皇陵墓的傳說層出不窮,與其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這其中,陵墓內部的結構與構造,是歷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相傳,陵墓中存在有大量的水銀,這些水銀為秦始皇打造出一個類似於「江河湖海」的場景。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國已經有在不打開皇陵的前提下,能夠探測出陵墓中的大致構造,在山歌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地質科學院就探測出,秦始皇陵中確實有大量的水銀存在。
  •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魚腸劍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中國十大名劍的記載多見於古籍或上古傳說,如《史記》、《越絕書》、《列子》、《吳越春秋》,有些是真實存在而有些僅僅是人們假象或文學渲染的產物,但毋庸置疑,作為中華文明一部分的劍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劍在很大程度上象徵了中華民族某種正德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縱觀世界上下五千年的帝王陵,像秦始皇陵這樣神秘的陵墓,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秦始皇陵的獨特之處,主要就是遍布內部的大量水銀,還有在出入口設置的各種機弩。而讓秦始皇陵歷經2200餘年依然無人敢盜掘的決定性因素,還是那毒性極強的水銀。
  • 秦始皇陵內到底有多少水銀?看看山頂的石榴樹,你就知道了
    當時在秦始皇當政的晚期,國家相對前期穩定,因為對國家的未來還有更長遠的規劃,便舉國之力尋求長生不老的好辦法,執著追求前人並沒有做到但是史書有過記載的這一類事物。雖然執著但是也同樣和傳統的王侯一樣為自己的身後事預備,古代信神靈,相信自己死後還有靈魂,為了讓自己的靈魂安穩,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就開始對自己的墓地選址,著手進行設計和建造。
  • 秦始皇13歲就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死去,現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而在我國現有的五十多處世界遺產中,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底蘊尤為深厚,因為它早在1987年時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了我國最早的一批世界遺產地。因此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父母問我想要去哪兒旅行,我便決定了去陝西西安看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
  • 中國4大失傳國寶,第二是十大名劍之一,第四傳承千年後下落不明
    中國4大失傳國寶,第二是十大名劍之一,第四傳承千年後下落不明文/孟浪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歷史悠久文化興盛,其中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但是有一些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消失,他們或因為戰爭而被奪走或因為時間原因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