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裡到底有什麼?水銀35米,怎麼才能做到呢?

2020-12-16 黃叔觀察

最近熱劇《大秦賦》的開播,讓人們的視線又再一次回到了秦始皇身上,作為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的嬴政,其生輝煌而其死也輝煌。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星晨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這是詩人王維對秦始皇陵的描述,足見秦始皇陵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秦始皇嬴政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君王,不僅首創皇帝稱號,還獨創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

其中最令世人好奇的莫過於秦始皇陵內部的具體情況。

可惜的是,由於現代技術上的落後,再加上不確定因素居多,除驪山墓附近兵馬俑陪葬墓群被開啟之外,真正的秦始皇陵本體內部迄今為止依舊不能讓人一飽眼福。

直到如今,人們對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及陪葬品的好奇心依舊未減,同時對此也萌發出來了更多的疑問。

自秦之後下落不明的九鼎是否真的在秦始皇陵裡?歷史上傳說的秦始皇陵裡有各種奇門遁甲式的防盜機關真的存在?還有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九天銀河真的存在嗎?

當然,這裡的九天銀河指的就是秦始皇陵墓室的水銀體,據說只要有人敢硬闖秦始皇陵就會被這種有毒物質給消滅掉,水銀的存在確切來說有防盜之功效。

當時有關專家在秦始皇陵上做過檢測,報告顯示秦始皇陵封土裡面確實存有大量的汞元素,這也就證實了皇陵內部是有水銀存在的。

但是存在多少水銀,到如今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只能使用大量或巨多這個詞兒來形容,我們也能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叢中尋得一些蹤跡。

1.秦始皇陵裡到底有多少水銀?

據《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帝葬於酃山之阿,下固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石為遊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智藏,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宮人,生埋工匠,計以萬數。

秦始皇陵內「水銀為江海」是關於秦始皇陵內有大量水銀存在的最早的記載和依據,最早的考據是司馬遷的《史記》,再後來酈道元的《水經注》裡面也有如此標識。

這一系列的記載我們難以排除作者可能使用了比擬的手法,但也絕非空穴來風,說明秦始皇陵裡陪葬的水銀確實是有一定數量的。

但直到如今,由於我國開採和保存技術十分有限,所以對秦始皇陵的開啟工作一直被擱置,而採用現代技術對秦始皇陵進行勘探也只能略知一二。

那麼秦始皇陵裡面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只能根據相關行業專家進行推測。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自然工作者利用最先進的測汞工作對秦始皇陵10萬多平方米對原始封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勘察,結果有超過12000平米的封土顯示含汞量嚴重超標。

後來又進一步證明得出,含汞量嚴重超標的地區其所存在的水銀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也就是說明這些水銀的存在完全是靠人類後天活動安放進去的。

那麼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史書上對秦始皇陵內的記載和描寫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那如果真如史書記載的那樣,秦始皇陵面的水銀含量將是非常驚人的。

後來有考古學家根據已知數據對秦始皇陵內的水銀含量進行了一個推測:

秦始皇陵內超過12000平方米的含汞超標區是已知數,如果我們僅計算秦始皇陵內的總厚度只有10釐米,那麼計算下來秦始皇陵內水銀總量至少也能夠達到12億立方釐米。

再折合水銀的密度,可以算出陵內的水銀總重量達到16000多噸,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

不過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司馬遷史記裡記載的關於秦始皇的棺槨是漂浮在水銀之上的說法則對應的上了。

但畢竟這只是根據已有的數據進行的一個推算而已,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只能根據未來開啟秦始皇陵之後才能得出。

2.秦始皇陵內大量的水銀是怎麼來的呢?

前面我們也說了,秦始皇陵裡面含有一定數量的水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2000多年前那種冶煉技術極為不成熟時期,這麼多水是從何而來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就是,在陵墓裡面注入水銀並不是秦始皇首創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吳王和齊王墓裡面就有出現水銀墓的這類說法。

秦始皇陵裡面的水銀是從何而來的,經過幾十年的考究,最後證明秦始皇陵裡的水銀是就地取材。

經地質部門勘探得知,在陝西旬陽公館和竹筒兩鄉交界的大小青銅溝一帶,地底下竟是一處長達百餘裡的特大汞銻礦床。

而秦始皇陵就在陝西旬陽這一帶,這就說明了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可能就是當時人們就地就近取材,然後提煉出水銀最後直接灌入秦始皇陵裡的。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歷史性的人物叫懷清,他是巴地的一名寡婦,別看別人是一介寡婦,她的家族企業確是富可敵國的。

這個人物最早出現在司馬遷《史記·貨值列傳》: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司馬遷《貨值列傳》裡面記載的都是秦漢以來最有名的商人或企業家,而巴寡婦清則是當地和當時最有名的一個專營硃砂礦業的商戶。

秦始皇之所以對巴寡婦清特別珍重,可不僅僅是因其守婦道,最主要的是秦始皇與巴寡婦清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鏈。

秦始皇修築皇陵需要大量的水銀,而巴寡婦清門下不僅擁有當時最大的硃砂礦,而且還掌握了熟練的能從硃砂中提取水銀的技術。

史書上記載,巴寡婦清最後確實給秦始皇提供了大量的水銀,而巴寡婦清去世之後秦始皇還給其封官加爵,更能證實這樣的事情存在。

3.秦始皇使用水銀到底有什麼目的?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水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水銀在一定環境下極易揮發,而揮發出來的氣體帶有劇毒。

首先,這種特殊氣體的存在可以對屍體產生一定的防腐作用,當然這種奇效對於秦始皇的作用並不大。

因為秦始皇是在東巡的路上因病去世的而趙高和李斯密不發喪將近數日,那個時候又時逢炎炎夏日,秦始皇的屍體早已開始腐化,所以再用水銀來防腐的話有點亡羊補牢的感覺。

但水銀可不止這一點作用,除此之外水銀揮發出來的劇毒氣體可以有效的預防盜墓賊的侵入。

畢竟秦始皇的陪葬品是十分豐厚的,歷史上這麼記載,肯定會招致不少盜墓賊前往光臨,而大量水銀的存在確實能夠起到防盜作用。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具有象徵意義。

古代帝王不僅非常重視自己生前的榮華富貴而且還特別重視自己死後也能夠享受這樣極高的待遇。

始皇陵內已有金山銀山,而水銀則能象徵江海,寓意始皇帝的絕對皇權,這些東西我們也能從各種史書比如司馬遷的史記裡面尋到對應的描寫。

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為什麼要用水銀而不用水呢?

實際上在那種封閉的環境內水銀的作用比水更大效果也更突出,水銀能在光的作用下閃閃發光,比水也更細膩更具有江海的神奇色彩。

總的來說

我們現在對秦始皇陵的一切描寫都只能出自於推測和想像,如果要真正了解秦始皇陵只有等到將來開啟皇陵的那一天。

讓我們滿懷著好奇心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再巧妙的機關,盜墓的人多了,機關也就失效了,而水銀則不同,它就永遠在那裡,不滅不消。秦始皇陵內部的異象至於秦始皇陵內部到底有什麼樣的保護,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做了很詳細而生動地描述: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 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到底存在什麼作用?驢友:秦人的智慧無法想像
    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到底存在什麼作用?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寢,據小編從本地導遊了解到,秦陵的規模非常龐大,建立各式宮殿,陳列諸多奇珍異寶,所蘊含的內涵也很豐富,四周分別分布大量形制不同、底蘊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而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也坐落在之中。至於這座規模龐大的帝王陵墓到底多大呢?
  • 秦始皇陵裡面到底有多少水銀?看看周圍的石榴樹,就能明白了
    ——《草茫茫-懲厚葬也》秦始皇,也稱始皇帝,是第一個統一了六國的稱帝的人,在秦始皇整個傳奇的一生裡,造就了多個歷史有待考證,日本的第一任天皇是不是秦始皇派去尋長生不老藥的徐福?秦始皇是否拿到了長生不老藥?兵馬俑為什麼在當時那個時代就能栩栩如生?還有就是對秦始皇陵的好奇。
  • 秦始皇陵裡面到底埋了多少水銀?考古學家:看看山頂上的石榴樹
    導語:晚年一心求丹求藥,派人遊歷仙山,想求得長生不老的靈藥;一生英明,創造了舉世無雙的輝煌;他身為秦始皇,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面臨死亡的結局。秦始皇在世時,就有兩手準備,一是命能人異士為他煉丹,另一方還派人為他準備安葬,建造極具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只看陵上山頂長的樹,你就知道
    秦始皇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無論秦始皇生前做過什麼事情,就看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也足以看出秦始皇有多麼的雄霸略了。秦始皇的時代,第一次統一了全國文化和文字,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使整個華夏民族聯合了起來,因此我們的血液裡才被烙印上了深深的民族認同感。歷史上歷代皇帝提到始皇帝基本都包含崇敬之情。明代李贄更是將秦始皇譽為「千古一帝」,其所創造的功績沒有人能比得上。古代人都講究生前富貴,死後也要留名於世。而秦始皇不僅做到了生前富貴,還做到了死後比生前更有錢!
  • 秦始皇陵內到底有多少水銀?看看山頂的石榴樹,你就知道了
    生前建功立業,死後極盡尊榮,秦始皇陵在目前還保存得完好無整,盜墓者們懼怕他的威嚴不敢驚動他的靈魂,國家考古專家隊伍們因為目前的技術不到位擔心陵墓受到破壞而不敢去挖掘。聽說秦始皇陵內有很多的水銀用來保護屍體不朽,那麼到底有多少水銀呢?我們看看陵墓山頂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關於秦始皇陵墓的傳說層出不窮,與其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這其中,陵墓內部的結構與構造,是歷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相傳,陵墓中存在有大量的水銀,這些水銀為秦始皇打造出一個類似於「江河湖海」的場景。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國已經有在不打開皇陵的前提下,能夠探測出陵墓中的大致構造,在山歌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地質科學院就探測出,秦始皇陵中確實有大量的水銀存在。
  • 秦始皇陵中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專家:周邊的石榴樹已說明一切
    秦始皇陵在《史記》中亦記述一二,傳言,秦始皇為其他之人不堪其擾,為了讓自己死後可以在陵墓裡安息,他在自己陵墓裡面放了大量的水銀,如此便可以讓後人不敢闖進他的陵墓。至於,水銀數量的多和少,其實史料上並無記載,因為直到現代,秦始皇陵也並沒有被完全挖掘,所以,沒有人可以知道非常精確的數量。但,可以預見秦始皇陵的奢華和背後的危險。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雄偉,以水銀做江河,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秦始皇陵至今也沒能和大家真正的見面,而我們去景區遊玩所看到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現如今的技術如此的發達,為什麼神秘的地下皇陵卻沒能展現在世人的視野當中呢?關於秦始皇陵,還有著種種的猜測和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
  •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水銀?專家:看看周圍的石榴樹,你就全明白了
    陵墓裡到底有多少奇珍異寶,沒人親眼見過,但旁邊的陪葬坑兵馬俑坑就已經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那麼真正的秦始皇陵內部,肯定埋葬著當時全天下最珍貴的寶物。 其實民間流傳著很多「被盜」說,見於史載的,有東漢班固的《漢書·楚元王傳》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都說項羽以30萬人力盜掘了秦始皇陵,一把大火燒了90天都不滅。但如此大的事件,《史記·項羽本紀》中卻隻字未記。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看山上石榴樹多高,你就全明白了
    素有「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秦始皇35年開始修建從南到北長達700多公裡的秦直道,秦直道比聞名西方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但最為神秘的還是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奇?至今無人敢挖
    地宮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下,距地面約35米深,地宮東西長170M,南北145M,呈矩形。在地宮的中央就是最最重要的墓室,東西80M,南北50M,高15M,大約一個足球場大小。據勘測,墓室裡並沒有進水,而且墓室也沒有坍塌,要知道從皇陵存在至今,該地區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地震,可見陵墓的堅固。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這件事應該是真實存在的。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秦始皇陵暗藏的5大機關,水銀已被證實,最後1種無人能破解
    連弩在如今的古裝劇裡,也是頻頻出現,能夠連續發射弓箭。但仍然不可小瞧它的威力,據現在兵馬俑出土的連弩,有專家分析,秦始皇陵的連弩射程至少有八百步,功力極大,殺傷力極強,若有人闖入皇陵觸碰到這機關,足以致命啊。秦始皇陵的機關可不僅如此,還有一種機關,叫流沙層。這不僅在秦始皇陵中存在,在古代其他陵墓中也被大量使用。
  • 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
    然而,已經被發掘的秦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叢葬坑,規模龐大、設計精巧,內藏金銀珠寶與文物無數的秦始皇陵,至今都沒有被發掘,歷經千年保存完好,陵寢地宮裡具體情況也都多出自於史料記載,這種情況實屬罕見,究竟是為什麼呢?
  • 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
    每一層都有妖魔鬼怪。雖是小說之言,但是空穴來風。《老子》講哲學以建築作比喻,有九層之臺,始於壘土之說,可見在春秋就有九層之臺建築了,可惜還沒有發現東周九層之臺遺蹟。秦始皇是個怪人,他在地宮修建30米高樓,僅僅是供靈魂出遊地宮的,至於地表造九層妖塔之謎,看來要求救考古發現了。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但是,即使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人們面對秦始皇陵也是一籌莫展,只能繼續等待下去。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為何遲遲不能打開?司馬遷《史記》裡談到秦始皇陵中的布局時,寫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為了達到「永生」的目的,以及防止他人盜墓,秦始皇用大量水銀在墓室裡製造了江河湖海的景象,並且設計了許多機關。
  • 秦始皇陵是怎麼被發現的?
    人們對秦始皇陵最早的關注,是在司馬遷寫的《史記》當中。他是這樣記載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 秦始皇陵的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內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漢書·楚元王傳》劉向上書也有「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的話。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為何至今無法挖掘專家:看周邊的石榴樹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陵之一,一直是個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只有秦始皇陵無法發掘。為什麼? 在秦始皇最早的記載中,史料記載,為了塑造光輝燦爛的京城形象,向陵墓內注入大量水銀,象徵江河、湖泊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