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劇《大秦賦》的開播,讓人們的視線又再一次回到了秦始皇身上,作為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的嬴政,其生輝煌而其死也輝煌。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星晨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這是詩人王維對秦始皇陵的描述,足見秦始皇陵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秦始皇嬴政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君王,不僅首創皇帝稱號,還獨創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
其中最令世人好奇的莫過於秦始皇陵內部的具體情況。
可惜的是,由於現代技術上的落後,再加上不確定因素居多,除驪山墓附近兵馬俑陪葬墓群被開啟之外,真正的秦始皇陵本體內部迄今為止依舊不能讓人一飽眼福。
直到如今,人們對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及陪葬品的好奇心依舊未減,同時對此也萌發出來了更多的疑問。
自秦之後下落不明的九鼎是否真的在秦始皇陵裡?歷史上傳說的秦始皇陵裡有各種奇門遁甲式的防盜機關真的存在?還有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九天銀河真的存在嗎?
當然,這裡的九天銀河指的就是秦始皇陵墓室的水銀體,據說只要有人敢硬闖秦始皇陵就會被這種有毒物質給消滅掉,水銀的存在確切來說有防盜之功效。
當時有關專家在秦始皇陵上做過檢測,報告顯示秦始皇陵封土裡面確實存有大量的汞元素,這也就證實了皇陵內部是有水銀存在的。
但是存在多少水銀,到如今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只能使用大量或巨多這個詞兒來形容,我們也能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叢中尋得一些蹤跡。
1.秦始皇陵裡到底有多少水銀?
據《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帝葬於酃山之阿,下固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石為遊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智藏,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宮人,生埋工匠,計以萬數。
秦始皇陵內「水銀為江海」是關於秦始皇陵內有大量水銀存在的最早的記載和依據,最早的考據是司馬遷的《史記》,再後來酈道元的《水經注》裡面也有如此標識。
這一系列的記載我們難以排除作者可能使用了比擬的手法,但也絕非空穴來風,說明秦始皇陵裡陪葬的水銀確實是有一定數量的。
但直到如今,由於我國開採和保存技術十分有限,所以對秦始皇陵的開啟工作一直被擱置,而採用現代技術對秦始皇陵進行勘探也只能略知一二。
那麼秦始皇陵裡面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只能根據相關行業專家進行推測。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自然工作者利用最先進的測汞工作對秦始皇陵10萬多平方米對原始封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勘察,結果有超過12000平米的封土顯示含汞量嚴重超標。
後來又進一步證明得出,含汞量嚴重超標的地區其所存在的水銀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也就是說明這些水銀的存在完全是靠人類後天活動安放進去的。
那麼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史書上對秦始皇陵內的記載和描寫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那如果真如史書記載的那樣,秦始皇陵面的水銀含量將是非常驚人的。
後來有考古學家根據已知數據對秦始皇陵內的水銀含量進行了一個推測:
秦始皇陵內超過12000平方米的含汞超標區是已知數,如果我們僅計算秦始皇陵內的總厚度只有10釐米,那麼計算下來秦始皇陵內水銀總量至少也能夠達到12億立方釐米。
再折合水銀的密度,可以算出陵內的水銀總重量達到16000多噸,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
不過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司馬遷史記裡記載的關於秦始皇的棺槨是漂浮在水銀之上的說法則對應的上了。
但畢竟這只是根據已有的數據進行的一個推算而已,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只能根據未來開啟秦始皇陵之後才能得出。
2.秦始皇陵內大量的水銀是怎麼來的呢?
前面我們也說了,秦始皇陵裡面含有一定數量的水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2000多年前那種冶煉技術極為不成熟時期,這麼多水是從何而來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就是,在陵墓裡面注入水銀並不是秦始皇首創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吳王和齊王墓裡面就有出現水銀墓的這類說法。
秦始皇陵裡面的水銀是從何而來的,經過幾十年的考究,最後證明秦始皇陵裡的水銀是就地取材。
經地質部門勘探得知,在陝西旬陽公館和竹筒兩鄉交界的大小青銅溝一帶,地底下竟是一處長達百餘裡的特大汞銻礦床。
而秦始皇陵就在陝西旬陽這一帶,這就說明了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可能就是當時人們就地就近取材,然後提煉出水銀最後直接灌入秦始皇陵裡的。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歷史性的人物叫懷清,他是巴地的一名寡婦,別看別人是一介寡婦,她的家族企業確是富可敵國的。
這個人物最早出現在司馬遷《史記·貨值列傳》: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司馬遷《貨值列傳》裡面記載的都是秦漢以來最有名的商人或企業家,而巴寡婦清則是當地和當時最有名的一個專營硃砂礦業的商戶。
秦始皇之所以對巴寡婦清特別珍重,可不僅僅是因其守婦道,最主要的是秦始皇與巴寡婦清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鏈。
秦始皇修築皇陵需要大量的水銀,而巴寡婦清門下不僅擁有當時最大的硃砂礦,而且還掌握了熟練的能從硃砂中提取水銀的技術。
史書上記載,巴寡婦清最後確實給秦始皇提供了大量的水銀,而巴寡婦清去世之後秦始皇還給其封官加爵,更能證實這樣的事情存在。
3.秦始皇使用水銀到底有什麼目的?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水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水銀在一定環境下極易揮發,而揮發出來的氣體帶有劇毒。
首先,這種特殊氣體的存在可以對屍體產生一定的防腐作用,當然這種奇效對於秦始皇的作用並不大。
因為秦始皇是在東巡的路上因病去世的而趙高和李斯密不發喪將近數日,那個時候又時逢炎炎夏日,秦始皇的屍體早已開始腐化,所以再用水銀來防腐的話有點亡羊補牢的感覺。
但水銀可不止這一點作用,除此之外水銀揮發出來的劇毒氣體可以有效的預防盜墓賊的侵入。
畢竟秦始皇的陪葬品是十分豐厚的,歷史上這麼記載,肯定會招致不少盜墓賊前往光臨,而大量水銀的存在確實能夠起到防盜作用。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具有象徵意義。
古代帝王不僅非常重視自己生前的榮華富貴而且還特別重視自己死後也能夠享受這樣極高的待遇。
始皇陵內已有金山銀山,而水銀則能象徵江海,寓意始皇帝的絕對皇權,這些東西我們也能從各種史書比如司馬遷的史記裡面尋到對應的描寫。
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為什麼要用水銀而不用水呢?
實際上在那種封閉的環境內水銀的作用比水更大效果也更突出,水銀能在光的作用下閃閃發光,比水也更細膩更具有江海的神奇色彩。
總的來說
我們現在對秦始皇陵的一切描寫都只能出自於推測和想像,如果要真正了解秦始皇陵只有等到將來開啟皇陵的那一天。
讓我們滿懷著好奇心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