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竹林繞月洲,一溪桃花伴芙蓉。」福州又添田園書香建設新名片了!8月28日,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月溪花渡鄉村圖書館開館儀式正式揭幕。活動中,福建省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月溪花渡項目聯合創始人曾鞏桃、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羅順森分別為「 福建省文化藝術促進會文化藝術駐村示範項目」、 「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鄉村文創示範項目」授牌並做簡短發言。嵩口鎮黨委副書記林昌棟出席開幕儀式並講話。
恢復月洲文化堡壘 打造新鄉村生活美學館
月洲村位於永泰縣西南部大樟溪畔,距縣城56.3公裡,距嵩口鎮區10公裡,距203省道3.3公裡。因桃花溪在村中繞了個大彎,流成「月」字,又分隔出一個沙洲而得名。
月溪花渡圖書綜合體項目創始人袁曉龍說,兩年前,自己第一次來到月洲村,就被這裡秀美的風光所吸引,更加可貴的是,村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從唐朝末年得名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這裡走出了永泰縣第一個進士張沃,宋、明、清三朝共出了1位狀元、2位尚書50位進士,演繹了張肩孟父子六人六進士六同朝,祖孫三代十八條官帶的絕無僅有的科舉輝煌,是名副其實的八閩文化第一村。
「這是一個『學霸村』,沒有什麼比在這裡建圖書館更適合的了。」袁曉龍說,恢復月洲村的文化堡壘,讓當地村民和孩子可以和城裡人一樣,擁有舒適的讀書環境以及高品質的書籍,平等且不失尊嚴的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是其創辦月溪花渡圖書館的初衷。
月洲花渡圖書館由原月洲村廢棄的發電站改建而成,主樓為夯土建築。袁曉龍對建築進行改造時,在容納新功能的同時儘量做到了保留建築原有外貌。建築的鋼結構和大面積的玻璃窗與夯土牆形成鮮明對比,為夯土建築的原始結構注入了現代化氣息,重構了現代人與空間、光線和景觀之間的對話。改造後的建築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設計藏書量達到12000冊,是一個以圖書館為核心的新鄉村生活美學館。
與曉風書屋合作 以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在開幕儀式上,袁曉龍對項目進行了隆重推介。月溪花渡項目是福建月洲文旅公司在永泰投資興建的第一個鄉村圖書綜合體試點示範項目,由鄉村圖書館、泥鰍田自然教育營地、以及十樂耕讀客棧村等三大部分組成。
鄉村圖書館功能區域包括圖書館、親子繪本屋、陌上花開咖啡吧、藝術展廳、鄉創課堂、朝花夕食輕餐吧六個部分。目前,月溪花渡圖書館現已全面完工,第一批6000多冊圖書已全部上架。
創辦該項目並非「搬運工」、「灑水車」式的作秀,在後續運營上,袁曉龍也有詳細的計劃,以「鄉村圖書館」為核心,鄉村文創產業為抓手,農耕親子教育為發展,致力於將項目打造成鄉村文創聯合空間。
「圖書館將定期邀請青年畫家等文化愛好者舉辦讀書講座,為大家提供思想交流平臺,真正的把文化種子播到農村。」據袁曉龍介紹,曉風書屋與月溪花渡鄉村圖書館已籤約,將書香送入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永泰月洲村,致力於豐富鄉村文化建設,共築鄉村書魂,打造一個優質、可靠的鄉村閱讀渠道!
接下來,月溪花渡圖書綜合體還將與全球最大聽書平臺喜馬拉雅FM、福建鄉創學院、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花渡文創市集等機構合作,以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詩與遠方 共話月溪花渡未來發展
「詩與遠方——圖書館引發的鄉村文化思考」沙龍是月溪花渡鄉村圖書館開館儀式的重要環節。項目創始人袁曉龍、臺灣作家舒國治、《Homeland家園》主編許靈怡、《安邸 AD》雜誌主編陳思蒙、曉風書屋創始人許志強等嘉賓,分別圍繞話題各抒己見。
袁曉龍認為,圖書館沒有鄉村與城市之分,村民與城裡人在知識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月溪花渡項目承載著大家對鄉村文化最初的期盼,讓當地村民和孩子愉快享受書本的滋養,相信這個項目帶給鄉村的不止是書本,從長遠來看,更能推動鄉土文化發展和鄉村建設,加深城鄉文化的交流互動。他特別強調,月溪花渡圖書館並不是月洲村的一處景點,相比觀光,他歡迎大家來這兒靜靜地讀一本自己心儀的書。
舒國治從個人鄉村生活經歷出發,認為月溪花渡圖書館的建設是一種教育探索,也是重建鄉村文明的一種探索,意義重大。
許靈怡則向大家分享了《嵩口模式》一書出版的感想和心路歷程。該書由《Homeland家園》策劃編制,通過深度訪問,挖掘與梳理了嵩口獨特的人文風貌,並詳細記錄古鎮改造前後,鎮政府與「打開聯合」團隊的思考與嘗試,全方位地呈現了裹挾著各方矛盾與合作,伴隨著意識覺醒的古鎮復興進程,凸顯了「嵩口模式」的意義和價值。
許志強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在曉風書屋運營過程中所思所想,他十分贊同袁曉龍「要做高配圖書館」的理念,曉風書屋在月溪花渡的重生,是為了讓書籍在這兒煥發新的生命力,為鄉村帶來無盡的希望,同時他也表示,曉風書屋不需要大家捐書,更願意大家來看書。
沙龍結束後,嘉賓們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詳細參觀了月溪花渡項目。下午活動過程中,《那年花開月正圓》鄉村音樂會也同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