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大學「老牌坊」校門被混凝土攪拌車撞出缺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為何武大的校門被撞壞,大家會對如此關注呢?原因就在於這校門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之一。
武漢大學的前身是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而牌坊上寫著的「國立武漢大學」,則是1928年才定名。
武大校園裡有著不少保護文物級別的建築。像這個校門牌坊,它建於1934年,雖然歷史不算特別悠久,但卻意義非凡,因為它見證著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的誕生。
其實,除了武漢大學外,我國還有許多大學的校門也是十分經典的存在,而且背後的歷史故事少有人知。
一、中山大學
中華民國時期,曾經在全國建立了5所國立中山大學。即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到國立第五中山大學。
其中,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便是如今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
其實,原汁原味的國立中山大學老牌坊並不是這一塊,而是位於華南理工大學校園附近的老牌坊門。
這塊老牌坊門,還掛著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的牌子。這是在告訴世人: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與中山大學有著深厚淵源。
二、清華大學清華園牌坊門
說起清華大學,許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書寫著清華園的牌坊校門。
這個校門始建於1909年,也就是清王朝時期。清華園三個字,是晚清軍機大臣,「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那桐寫的。
三、北大校門
北大校門,其實並不是北京大學的校門,而是當年燕京大學的主校門。
這座校門,是燕京大學的校友在1926年集資修建的,1952年北大和燕大合併後,就成為了北大的西校門。
而它也被稱為最能代表中華民族建築風格的大學校門。
四、交通大學
在中國,有5所交通大學非常出名,被譽為「中國交大五校」。
這5所學校分別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和臺灣交大。它們組成的交通大學,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公立大學系統之一。
說起交大,許多人會想到上海交大,上海交大的校門很像北大校門。但是,最具歷史韻味,最能體現交大歷史的校門,其實是西南交大的校門。
五、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和前面幾所學校比,排名雖然很低,但是名氣卻一點也不低。
前面說到,民國時期建立了5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國立第五中山大學便是國立河南大學的前身。
但河大更久的前身,是1912年創辦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這是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與清華大學和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齊名!
我國還有哪些大學的校門讓你印象深刻呢?歡迎來評論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