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或於2020年邁入「5G時代」 專家指兩岸可互補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0月2日電 (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臺灣「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2日在臺北稱,5G是未來幾年最重要的科技趨勢,臺灣預計於2020年正式邁入「5G時代」。

由臺灣《經濟日報》主辦的2019科技論壇當天舉行,多位臺灣電信企業負責人及行業專家圍繞「5G新時代 翻轉大未來」主題發表演講。

臺灣「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致辭時表示,5G是未來幾年最重要的科技趨勢,臺灣預計於2020年正式邁入「5G時代」。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當日下午將向臺行政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遞交申請、參加5G競標。該委員會今年底有望發放第一批5G頻譜執照,「中華電信」對於頻譜運用和網絡建設均有規劃和準備,將使民眾和企業早日體驗5G帶來的各項公共服務。

臺灣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5G領域,大陸與臺灣沒有很大的競爭,實際上兩岸能夠互補發展的方面很多。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臺灣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5G領域,大陸與臺灣沒有很大的競爭,實際上兩岸能夠互補發展的方面很多。他說,華為已在5G領域同臺灣廠商合作,兩岸在5G標準制定層面亦有合作,學術層面交流也在進行中。

《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指出,5G是2019年最熱門的科技名詞,臺灣各家電信企業預計於2020年推出5G服務,預示著翻轉產業生態、顛覆生活模式,甚至改變經濟結構的「5G時代」將要到來。

她認為,「5G時代」速度更快、網絡延遲更低、網絡連接更廣。5G提供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強調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通過跨產業合作可以在交通、製造、醫療、娛樂等諸多領域發展出各種「智慧產業」,將會大幅改變人類生活形態。

「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認為,5G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尚待開發,跨領域合作才是主要趨勢。在可預見的未來,臺灣電信業者仍應採取4G和5G協同運作的營運模式,且5G作為調整資費結構的機會點,一開始就要審慎思考費率模式,多參考境外案例,建構健康發展環境。

談及未來5G風貌,美國電信公司Verizon Media亞太區共同董事總經理王興舉例,在理想的5G網絡環境下載一部時長2小時的電影僅需3.6秒,優於4G網絡約10倍。

她說,未來5G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提供更多元的媒體內容,但科技終該回歸人性,希望「5G時代」能幫助人類創造更多能力,帶來一個更好的世界。(完)

相關焦點

  • 兩岸農漁業優勢互補 臺灣期待對接福建自貿區
    原標題:兩岸農漁業優勢互補 臺灣期待對接福建自貿區  中新社平潭1月20日電 (餘婷)「地緣之近加上兩岸關係漸融,閩臺農漁業的良好合作已行之有年,現在正是提升合作層次的好時機。」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20日在福建平潭表示。
  • 臺教育專家:兩岸大學各有專精 互補合作空間廣闊
    臺教育專家:兩岸大學各有專精 互補合作空間廣闊 2009年07月30日 15: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海峽論壇新觀察:兩岸民間交流邁入「雲時代」
    3月底,臺灣青年曾於庭從臺灣返回廈門,在酒店進行醫學觀察之餘,嘗試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平臺,以直播方式推銷自己開發的「香氛禮盒」。  在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上,記者見到第三次來參加盛會的曾於庭。2016年,剛從臺灣來大陸尋覓工作機會的曾於庭不會想到,4年後自己創立的廈門曦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透過網絡直播,讓帶有個人IP的文創產品走入兩岸消費者視野。
  • 上海與臺灣學者參加研討會 研討兩岸經濟轉型互補
    昨天,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和臺灣《旺報》社主辦,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經濟轉型發展:方向與優勢互補」2016年滬臺研討會在上海國際貴都大酒店舉行,來自滬臺兩地共5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沙海林於5月12日會見了來滬出席滬臺研討會的臺灣學者。
  • 臺灣億光電子董事長:兩岸LED合作商機大
    臺灣億光電子董事長:兩岸LED合作商機大 2012年03月15日 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 兩岸選手獲獎
    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 兩岸選手獲獎 2020年12月15日 08:4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蘇臺(揚州)文創論壇14日在揚州、臺北兩地連線同時舉行。
  • 臺農的「第二春天」在大陸 兩岸優勢互補才能共贏
    (中國臺灣網 郜利敏 攝)中國臺灣網11月8日昆明訊 (記者 郜利敏)「大陸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廣闊市場,臺灣有現代農業種植的技術和經驗,兩者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合力打造兩岸農業新品牌」。正在參加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農交會」)的臺農謝江得在接受中國臺灣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 兩岸首批大陸出口海運快件在廈首航 可直達臺灣
    兩岸首批大陸出口海運快件在廈首航 可直達臺灣 2012年03月30日 11: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再向臺灣敞開大門,建立兩岸橋梁
    導讀:近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配套活動閩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暨福建產業園區與臺灣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於廈門舉辦,兩岸一家親並不是說說而已!以「專精特新」為主題,展開兩岸企業家峰會,主要場地設在廈門和臺北地區。據悉,該會議主要討論兩岸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服務業、臺灣健康醫療、以及動力科技等領域的產業特色,並在此次視頻會議中,雙方表達合作的意願。其實,臺灣地區和大陸之間一直都是互補的。例如:臺灣地區目前擁有比較完善的醫療體系,而大陸方面則有App製作等方面的現代科技,雙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互補。
  • 蔡英文要當「兩岸交流終結者」,臺灣可能萬劫不復
    蔡英文要當「兩岸交流終結者」,臺灣可能萬劫不復 2020年04月16日 11: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不過,兩岸關係受制於更大的戰略格局,即使對決亦非眼前。對比擦槍走火的危機,兩岸和平三支柱——文教、社會與經貿,正面臨全面性的瓦解危機,更令人憂心。蔡英文是要當「兩岸交流終結者」嗎?  大陸決定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後,對於面臨少子化危機的臺灣高教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 2019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鄭巧)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2019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6日在北京舉行。兩岸5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致辭指出,兩岸之間分裂與反分裂、維護和平發展與阻撓和平發展的對抗與較量,是今年兩岸關係的主要特徵。目前,民進黨當局的分裂腳步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加上美國在中美戰略博弈的背景下不時釋放支持臺灣與大陸對抗的信號,因此,這種對抗與較量,還會繼續,力度也可能會加大。
  • 陸專家:蔡英文「執政」後 兩岸恐重回「憋氣時代」
    【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月,與大陸方面的關係卻未有突破的跡象,大陸著名臺灣問題專家徐博東22日在香港「中評社」撰文,憂心蔡英文5月20日「執政」之後,兩岸關係恐怕重回前領導人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憋氣時代」。
  • 臺灣華聚基金會副董事長許勝雄談兩岸標準合作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許勝雄和來自臺灣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著名人士50餘人將同大陸方面的代表就AVS(音視頻編解碼技術)、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移動存儲、高清晰度平板顯示等四個領域的技術標準議題,展開交流和探討。     演講者在論壇上頻繁引用術語,表明議題具有高度的專業性。
  • 孫亞夫談新時代兩岸關係的挑戰和風險
    第二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由華中師範大學和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兩岸青年創新產業發展基金特別支持,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承辦。孫亞夫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這一、兩年大陸對臺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越來越多使用「新時代兩岸關係」這個概念。
  • 兩岸專家臺灣彰化探討古蹟保護
    新華社臺北11月24日電(記者付敏)首屆成美文化節暨「成美文化國際論壇」23至24日在臺灣彰化縣永靖鄉成美文化園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深入研討「建築與古蹟修復」、「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等議題。中國民居建築專家、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黃漢民在文化節中分享了保護和利用福建傳統民居的理念。
  • 「星鏈計劃」能否取代5G? 專家:與5G是互補關係
    專家:與5G是互補關係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劉育英)以「星鏈計劃」(Starlink)為代表的低軌衛星通信能否顛覆或取代5G?專家15日解釋稱,低軌衛星通信當前與5G是互補關係,未來是6G的構成部分。
  • 陸專家:兩岸議題為何在本次臺灣「大選」中「失溫」
    歷經7年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因素對島內各領域的影響已相當深入。按理,兩岸應就在此次臺灣「大選」中爭辯更激烈;但現況卻是,兩岸議題大大「失溫」,即使國民黨一再試圖炒熱,綠營也不接茬。究其原因,並非藍綠沒分歧,而是與島內社情民意現狀以及國、民兩黨的動向密切相關。
  • 【徵文】2020海峽兩岸管理論壇
    、臺灣科技產業協會、百博智庫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管理論壇擬於2020年下半年在廈門召開(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本屆論壇以「智聯兩岸治理創新」為主題,旨在加強兩岸管理科學領域的學界和業界交流,促進兩岸管理創新與實踐,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現向兩岸相關領域和機構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徵集論文,具體如下:一、徵文方向(一)智聯兩岸1.
  • 環保專家籲兩岸合作「讓青山淨水變金山銀山」
    新華社臺北12月17日電(記者 劉斐)「2018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17日在臺北舉辦,70多位兩岸環保領域學者、專家、業者與會,就生態環境修復與管理以及固體廢棄物、廢水、廢氣處理等課題交流心得,呼籲兩岸加強環保合作。
  • 2020年兩岸關係之挑戰與機遇
    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發展更不容樂觀以待,從2020年臺灣「大選」發展來看,目前民調相關結果具有以下各種可能性,即民進黨完全執政、民進黨(國民黨)贏得行政權但「立法院」不過半、在「立法院」席次中三黨不過半、四黨不過半、五黨不過半、國民黨完全執政。其中對於兩岸關係衝擊最大且持續惡化,為民進黨完全執政;而對緩和兩岸關係有所幫助且能恢復兩岸協商對話,則為國民黨完全執政或取得行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