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精神,深入實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培養專項支持計劃」(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範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於2020-2021學年秋季學期,為本院2018級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後備人才專項計劃」博士研究生及2019級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全體博士研究生共 75人開設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這門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專項計劃指定課程,旨在針對性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適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課程建設支撐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意義。
學院精心規劃 教師傾囊相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共2學分、34學時,開設8周。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心規劃課程設置,配齊配強教學團隊,組織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高校思政課特級教授、特級教師等共9位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優秀教師主講,每次課程在整體性導入的基礎上圍繞一門本科或研究生思政課的課程歷史沿革、教學經驗技能、教學示範三部分展開系統講授。
第一講由課程教學團隊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邱吉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的設計理論與關注焦點」為題,對本門課程的課程定位、教學目的、課程大綱等做整體介紹。
第二講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友文講授,重點圍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與研究展開,進行教材分析及教學法探索。
第三講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汪亭友和副教授趙玉蘭共同教授,重點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材進行分析,對教學教法的具體環節進行闡釋。
第四講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董佳講授,重點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發展歷程並做教學展示。
第五講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歐陽奇講授,重點向學生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歷史沿革與教學方法。
第六講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侯衍社講授,重點講授碩士研究生思政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中需重點關注的內容。
第七講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講授,重點圍繞博士研究生思政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的授課方法,強調博士生思政課要突出思想理論深度,凸顯教學相長、以研究支撐教學的方法和路徑。
學生收穫頗豐 匯報異彩紛呈
前七周的系統學習後,學生進行教學展示與學習成果匯報。馬克思主義學院分管思政課建設副院長宋學勤、分管研究生培養副院長郗戈、課程主持人邱吉到現場予以指導。
第一組教學展示代表鍾萬如以《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第一幅藍圖——第一個五年計劃》為題,從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出發,圍繞「一五」計劃的制定背景、內容及實施、成就與意義等三個部分進行授課。解讀了「一五」計劃以工業化為中心所承載的中國共產黨關於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強國夢,以及其中關於改善民生、厲行節約等內容的意涵。宋學勤對該小組的選題、教學展示與內容製作等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對中國共產黨開展「一五」計劃的深層邏輯沒有講透徹,希望在今後的教學與科研中予以改進和提升。
第二組教學展示代表單文鵬主講的課程題目是《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課程以學生對夢想的思考為起點,從夢想的選擇與確立、用實踐和奮鬥架起「小我」與「大我」之間的橋梁兩個角度,深入探討處於青春階段的學生如何實現個人夢與中國夢的融合,共同參與到中國夢的實踐中來。宋學勤對單文鵬的教學內容、教學儀態以及演講能力表示稱讚,同時提出授課內容仍存在理論厚度凸顯不足的問題。
段光鵬代表第三組2019級概論組進行教學展示。段光鵬以《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為題,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反對兩種錯誤傾向,警惕歷史虛無主義」、「堅持正確歷史觀,科學評價毛澤東」三個部分進行講解。宋學勤肯定了同學能夠預見各種教學過程中突發的問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建議要合理安排板書時間,標題要更加明確、聚焦,內容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
第四組教學展示代表江烜以《「文化人」——延安文藝座談會與中國文藝轉型》為題,主要從「為什麼要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延安文藝座談會談了什麼?」以及「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發生了什麼?」三個維度勾連和再現延安文藝座談會與中國文藝轉型的相關內容。宋學勤對同學在教師儀態、教學設計、語言表達等方面給予讚揚和肯定,表示其講課激情澎湃,選題視角獨特,授課內容詳實且條理清晰,具有較高的思想深度和理論高度,提出今後的授課選題要緊扣教材,在內容講解方面應詳略得當。
第五組教學展示代表祝偉偉以《精準扶貧的生動中國實踐——以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脫貧攻堅為例》為題,對脫貧攻堅戰的提出緣由和演進脈絡進行了介紹,並選取十八洞村的脫貧實踐為案例講解我國精準扶貧的理論與實踐,總結脫貧經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宋學勤對主講人的講課能力予以充分肯定,提出其授課內容中的理論與實踐層面結合不夠好,建議從歷史縱深的角度更好地將理論創新講清楚。
王堅代表第六組2019級原理組做教學展示,他以《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為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別講授了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意識具有調控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等四部分內容。郗戈充分肯定了其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內容的全面性和案例的豐富化、生活化,提出應在典型案例的精準選擇、深度分析,案例與知識點理論邏輯的深度契合方面加強改進。
陳雨萌代表第七組2019級思修組進行教學展示,授課主題是《為什麼信仰馬克思主義?》。陳雨萌以問題導向、親切互動的方式調動起學生對於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思考,隨後從「人為什麼需要信仰」「為什麼要信仰馬克思主義」「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三個方面展開細緻講解,並輔以電影《風聲》中精彩片段升華出「因為信仰 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學。郗戈表示該小組講授精彩、互動性強、表現力佳,但未來仍需做好應對「零互動」「抬頭率不高」等可能挑戰的準備,加強基本原理的理論支撐。
米樂平代表第八組2018級原理組進行教學展示,授課主題為《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她以問題為導向,針對「馬克思主義在今天過時了嗎?」這一問題展開,重點回應「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種聲音即「斷裂說」「失效說」「誤判說」進行解讀和回應,最終論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日益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郗戈表示該小組的教學展示「破」「立」結合,問題意識鮮明,授課層次完整,建議「破」中要凸顯「立」,著重從批駁錯誤觀點中凸顯基本原理真理性的正面闡釋。
各小組教學展示全部結束後,三位老師對八組同學的教學展示進行總體評價,並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宋學勤充分肯定各小組的表現,共性問題是對教學知識點的把握不夠「通」「透」,希望同學增加理論的深度、內容的寬度,向此前授課的優秀教師們學習,烙下人大馬院的深厚印記。
郗戈表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及「後備人才專項計劃」是為國家關鍵領域培養後備人才力量的重要路徑。馬克思主義學院率先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匯集優質師資力量,旨在針對性培養和系統性訓練馬理學科博士生的思政課教學能力與科研素養,欲立人先立己,為同學們未來走上思政課講臺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邱吉表示儘管此次各組15分鐘的教學展示只是「微課」,但大家都展現出一堂好課的四個「點」:以理論為支點,以語言做呈現,以PPT增進美化,以飽滿的情緒入情入戲。他提出,理論的支點是思政課的命脈和根基,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向優秀的教師前輩們學習,扎紮實實做好學問,以理論支撐、用理想信念領航,將自己培養成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的思政課教師。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現已結課,同學們反饋獲益良多,表示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及「後備人才專項計劃」博士生的一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將有意培養自己的教師視角,儘早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做準備。下一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將被推薦納入研究生「金課」培育計劃,努力打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研究生所期待的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