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娃5宗罪!輕則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重則致病

2020-09-03 拜託了媽媽

上周六剛過大雪節氣,又是一大波冷空氣橫掃全國。我發現,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冬天養娃帶娃無意中犯了很多錯。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嚴重時還可能給娃帶來疾患!


冬天乾燥,就亂用加溼器

當心「加溼器肺炎」找上門


在冬天,尤其是北方城市,本來就降水少,進入供暖季後更是覺得空氣特別乾燥,不少北方家庭都會在冬天使用加溼器。

正因如此,這個季節,有一種病叫「加溼器肺炎」,經常會爆滿兒童門診。

可能很多寶媽對於「加溼器肺炎」這個詞並不陌生,網上一搜索就會發現這樣的病例每年都有:

2016年,江蘇淮安王女士家中24小時開加溼器,2歲女兒持續咳嗽、哮喘,被確診「加溼器肺炎」;2015年,山東煙臺5歲女童被確診患「加溼器肺炎」,山東威海1歲寶寶患「加溼器肺炎」;2013年,安徽六安一名3歲女童被確診「加溼器肺炎」……

冬天空氣乾燥,確實需要使用加溼器,但如果不注意使用方法,很可能給家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空氣溼度太大,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實驗表明,當空氣溼度高於65%或低於38%的時候,病菌繁殖滋生的最快。如果在比較小的密閉空間中長時間使用加溼器,會導致局部溼氣太高。特別是寶寶,長時間處於高溼度的環境中,會感到口鼻和呼吸道不舒服,嚴重了還會誘發哮喘、肺炎等疾病!

加溼器太髒,容易滋生黴菌——有些家庭買的是大水箱的加溼器,加滿水能用好幾天,等水快沒了才換;還有些媽媽覺得加溼器看起來也不髒,就很少徹底洗刷。如果沒有及時更換水或清洗,細菌會越來越多,還會通過加溼器擴散到空氣中,寶寶在細菌濃度這麼大的環境中,能不生病嗎!

冬天空氣乾燥,該怎么正確使用加溼器?

1.加溼器中要加純淨水或蒸餾水。純淨水和蒸餾水沒有過多的微生物、礦物質和雜質,通過加溼器噴出的水霧,也會比較乾淨。而礦泉水中礦物質比較多,長時間使用,不僅刺激呼吸道,還容易損傷機器;自來水中會有一些微生物,會隨著水分擴散到室內空氣中,造成汙染。

2.加溼器裡的水每天都要換,加溼器也要經常清洗,最好每周消毒一次,避免黴菌的滋生。清潔加溼器時,水槽的邊邊角角都要徹底清洗。

3.一定要配合使用溼度計,最有利於寶寶生活的環境溼度是40%-60%。有寶寶的家庭都需要買一個溼度計,只要溼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就可以關上加溼器了,沒必要開一整天,既費電又不利於健康。

4.加溼器不要放到床頭。加溼器附近溼度最大,開的時間久了,就會超過標準值,前面已經說到太溼也會容易導致肺炎,而且霧氣吸入,也會刺激寶寶的呼吸道。

5.別隨意在加溼器中「加料」。有些媽媽為了殺菌或清新空氣,就往加溼器裡加各種「料」,比如醋、精油、殺菌劑什麼的,這些絕不能隨意添加在加溼器裡!(:並沒有殺菌作用,更沒有一點預防感冒的作用,而且味道會刺激寶寶呼吸道黏膜,會讓寶寶特別不舒服。精油:加溼器不是薰香機,精油具有一定腐蝕性,不適合放精油。殺菌劑:曾經轟動韓國的「加溼器殺菌劑致死事件」就是因為在加溼器中長時間加入殺菌劑。殺菌劑畢竟是化學消毒劑,隨著空氣進入肺部,會給寶寶帶來不適,甚至會誘發哮喘等更嚴重的疾病。)


冬天給娃用熱水泡腳

可能影響足部發育


冬天泡泡腳,確實挺舒服的,是很多媽媽和老人的養生大法。雖然對大人來說,泡腳是養生,但是對孩子來講,用熱水泡腳,反而不利於寶寶的足部發育。

泡腳會讓寶寶的足底韌帶變鬆弛,甚至形成扁平足

6歲前,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常用熱水給寶寶泡腳,足底韌帶容易變鬆弛,不利足弓發育形成和維持,影響寶寶的足部正常發育。如果寶寶的足弓發育不良,在走路、站立過程中會更容易疲勞,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會不舒服,造成走路姿勢不穩、運動能力受限。

泡腳會讓寶寶越泡越興奮,難以入睡

熱水泡腳會加速寶寶身體的血液循環,加上孩子喜歡玩水、淌水,會造成寶寶過度興奮、入睡困難。

所以,冬季熱水泡腳,大人自己舒服舒服就得了,這份享受還是留著等孩子長大後讓他自己泡吧。

寶寶非要泡腳,怎麼辦?

看著大人泡腳的樣子,可能寶寶也想模仿著做,不泡就不幹!這種情況下,也不是一定不能給寶寶泡腳,但必須控制好泡腳水的溫度。

水溫最好控制在38-40度之間,水量剛好能沒過腳面就行,泡腳時間不要太長,三五分鐘就行了。可能寶寶更喜歡的是模範大人和玩水的過程,未必是對泡腳有多喜愛。


冬天冷,家裡總是門窗緊閉

反而更容易感冒


北京這兩天不僅急劇降溫,特別冷,而且還趕上連續的霧霾天。可能在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下,不少有娃的家庭會選擇門窗緊閉,一來暖和、二來避免霧霾進屋。

話雖如此,但真要是一天到晚都不開窗的話,那就離生病不遠了!

記得之前崔玉濤醫生在做客「拜託了媽媽」節目的時候說過:不管冬天夏天、天冷天熱、即便是外面有些霧霾,也要每天有一定的時間開窗通風、換氣。

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爸爸媽媽每天下班回來,有可能帶回家很多細菌病毒,這些微生物在密閉的房間內很快就會繁殖、濃度升高,而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兒抵抗力弱的話,就非常容易被感染了。所以說,如果房間長時間不開窗通風,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

天氣冷、有霧霾的話,該怎麼開窗通風?

1.儘量選擇在中午溫度較高時開窗,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開窗通風帶來的室內外溫差驟變。

2.開窗時間不用太長,10-20分鐘左右即可,就能有效降低屋內病原體和二氧化碳的濃度,提升氧氣含量。

3.開窗前先檢查下寶寶有沒有出汗,出汗時不能開窗,開窗之前可以給寶寶加件薄馬甲或者夾棉的小外套。

4.如果家裡房間多,建議每個房間輪流開窗換氣,讓寶寶在沒有開窗的房間待一會兒,等另一個房間開窗通風結束後再去那屋玩。

5.有條件的家庭建議安裝空氣淨化器或新風機,如果趕上霧霾天開窗時,空氣淨化器要儘量擺放在靠近窗戶的位置,讓進來的空氣先通過淨化器進行淨化,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霧霾對室內空氣的影響。


外邊冷,就不常帶娃出去玩

反而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我發現,冬天冷,不想出門活動的往往是大人自己,不管冷不冷,孩子們在外面玩的都挺嗨的。

有時候是因為大人自己怕冷不想出門;有時候是擔心外面太冷,孩子出去玩會凍病了。但其實,冬天總讓孩子在家「貓冬」,不喜歡帶孩子外出玩,更容易生病!就好像溫室中的花朵,一旦打開保護罩,可能很快就凋零了,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堪一擊。

這裡,我想結合張思萊奶奶的「空氣浴」理論來給媽媽們說一說(以下觀點來源「張思萊醫師的微博」):

為什麼說冬天也要帶娃外出活動?

讓孩子置身在新鮮的空氣中,讓全身的皮膚儘量多的接觸空氣,通過身體不斷地經受外界氣溫的變化,以提高孩子的抗寒能力,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

如果孩子在不斷地經受寒冷的訓練,那麼皮膚就會很好地適應,因而就會減少生病。但是如果小嬰兒一直生活在一個恆溫的環境中,那麼體溫調節中樞沒有這方面的訓練,那麼孩子因為溫差的變化不適應,造成抵抗力的降低。

另外孩子通過空氣浴可以更多地吸入氧氣和負離子空氣,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新陳代謝,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如果採用正確的方法給予孩子進行空氣浴:

不但能夠增強孩子的體質,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

而且能夠使得孩子更多接受太陽光照射,

有利於將皮下的一種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

有利於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生長。

大自然的環境有利於孩子情緒穩定,

使得寶寶吃的好,睡的好,

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

怎麼給孩子做好「空氣浴」?

一般孩子2-3個月就可以進行空氣浴了,孩子適應外界環境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先給孩子穿衣服單薄、寬大、透氣大的衣服,讓孩子通過肥大的衣服能夠親密接觸空氣。也可以通過給孩子換尿布,暴露一會,為孩子逐漸為過度到全身裸露做準備。

在20-24℃的室溫下可以將衣服打開,暴露全身皮膚5~10分鐘。當孩子已經習慣了這個溫度,可以逐漸延長1~2個小時。

每次空氣浴最好選擇在早晨9、10點鐘,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吃完早飯1-2小時,這時的空氣品質好,空氣中的塵埃少,有害物質少,太陽光不是很強烈。

冬天先從室內開始,可以帶年長一點的孩子戶外活動,不要給孩子捂得嚴嚴實實地,這樣就失去空氣浴的意義了。

再說回到冬天怎麼科學的帶孩子外出活動?

1.選擇中午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帶孩子外出活動,跑跑跳跳、曬會兒太陽都可以。

2.外出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個小時左右為宜,可以每天上下午分多次外出玩,不必一次玩太久。

2.惡劣天氣就不要出去了,比如大風天氣、嚴重霧霾天等,還是在家裡活動比較好。

4.冬季外出活動,別一出門就直奔商場、超市、室內樂園。這些封閉、人多的環境,空氣流通不好、人員複雜,更增加了孩子感染病菌的機率。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

拼命給孩子多穿、多蓋

真可能捂出病來


雖然冬天冷,但也不能給孩子穿太多、蓋太多,捂著孩子,「大多數寶寶冬天的病都是悟出來的」這個話題我們真的說了太多遍、寫了太多次了。因為還是發現有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冬天給孩子裹成個粽子一樣,所以今天想再簡單跟媽媽們提一嘴。

單純冷,並不容易感冒

寶寶的新陳代謝快,體溫也相對比大人偏高一些,本來就該比大人少穿一件,稍稍覺得有點冷,反而有助於寶寶體溫中樞,對冷熱的體溫調節能力(剛出生的嬰兒除外)。老話講的一點沒錯: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捂出汗+冷,才容易感冒

寶寶運動量大,如果穿的層數過多就會導致不透氣,即使冬天也非常容易出汗。一出汗、再一著風,那才是真麻煩。

蓋得太厚,寶寶反而容易踢被、著涼

本來孩子睡覺的時候就不老實,總是習慣滾來滾起、踢來踹去的,如果再給寶寶蓋上一條厚重的被子,因為壓著不舒服和太熱,孩子反而更容易踢被子。或者蓋著厚被子睡覺悶出一頭汗,早上出被窩就更容易著涼了。

冬天該怎么正確給寶寶穿衣、蓋被?

1.寶寶最佳穿衣方式:三暖二涼:背部暖、腳部暖、肚暖、頭涼、胸口涼。孩子要比大人少穿一件,讓TA稍稍感覺到冷,摸著小手有點涼是正常的。即使寶寶折騰出汗,也別著急減衣服,先落落汗。

具體怎麼保暖、怎麼穿衣,大家可以看看我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太多孩子為此付出生命代價,冬天再冷,父母也別給孩子這樣保暖》

2.冬天睡覺怎麼給寶寶蓋被子最合適,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中的方法:《兩天2個孩子沒了,冬天,千萬別給寶寶蓋厚被子睡覺》。

相關焦點

  • 不能和巧克力一起吃的食物,輕則腹瀉,重則影響生長發育
    不能和巧克力一起吃的食物,輕則腹瀉,重則影響生長發育。說到浪漫美味,小編最先想到的就是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種大人和小孩都很喜歡吃的食物,巧克力不僅能直接吃還可以做成熱飲,巧克力裡面含有可可鹼能夠提升人的精神。雖然巧克力很好吃,但是巧克力的熱量比較高,多吃容易長胖,而且巧克力不可以和以下食物一起食用,小心造成腹瀉。不能和巧克力一起吃的食物,輕則腹瀉,重則影響生長發育。
  • 新潮爸媽育兒「三宗罪」,你是不是也犯過?
    這其中當然有可取之處,但也不乏很多不利於兒童成長的因素,一起來看一下新潮爸媽的「三宗罪」:一宗罪:電子產品成「哄娃神器」電子產品的盛行不僅方便了大人,還成為了新型的「哄娃神器」。如果孩子哭鬧或沒時間陪孩子,家長就會把平板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一開,寶寶立馬安靜,簡直省心又省力。儘管這一哄娃神器效果顯著,但其危害不可小覷。除了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導致孩子孤獨自閉,更嚴重的是對視力的傷害。
  • 喜歡趴著睡的寶寶智力發育更快?別再強行給娃翻身,影響寶寶發育
    朋友豆豆的寶寶7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總喜歡趴著睡,每次給寶寶翻身糾正睡姿,誰知幾分鐘後,寶寶又變回趴著睡。婆婆告訴她,喜歡趴著睡的寶寶肚子裡「藏著蟲子」,難養!豆豆給婆婆的話嚇壞,急忙抱著寶寶到醫院檢查,兒科醫生卻笑著對她說:」寶寶發育很好,很聰明,別擔心。
  • 寶寶出生三個月,及時糾正錯誤的睡眠習慣,有利於娃的生長發育
    寶媽認為叫醒寶寶影響他生長發育青青剛生完寶寶,不少親戚都來看望。到了她家裡才發現,寶媽和寶爸的黑眼圈是一個比一個重,原來青青家的寶寶,白天睡不醒,晚上就開始鬧騰,吵得他倆誰都睡不好。青青說,現在是寶寶的生長發育的階段,如果把他叫醒,就會影響寶寶的自然生長。其實青青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寶寶們不是天生就愛白天睡覺。這是由於新手寶爸寶媽對寶寶的睡眠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出現這種問題時,要進行及時的糾正,這樣才能讓寶寶的不良睡眠得到改善。
  • 冬季帶娃常見的「4宗罪」,你犯了幾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
    導讀:冬季帶娃常見的「4宗罪」,你犯了幾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季帶娃常見的「4宗罪」,你犯了幾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得胖的孩子發育更好?快來看看這份0-3歲寶寶生長發育圖譜
    >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娃的身體發育問題了我們常常聽長輩說:這個胖寶寶養的真好!可是,胖就代表養得好嗎?(如何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水平是否正常呢每個階段的寶寶,生長發育都是有一點規律的。不過在這裡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一些正常範圍內的發育遲緩,稍微晚於同月齡寶寶,也不用過於擔心。
  • 2個月寶寶長得慢是什麼原因?這些因素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寶寶生病在短期內會影響嬰兒的體重和身長增長,因為生病會影響寶寶的進食和消化吸收,我們大人也會有同感,生病的時候一般食慾會變差。2、哪些疾病會引起寶寶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在嬰兒時期,影響寶寶生長的常見病有以下幾種。
  • 冬季帶娃最易犯的這個錯誤,你踩了嗎?
    現在家裡有小孩子的,基本上都把補鈣看的很重。像最近天氣一轉涼,我身邊就有不少媽媽說,「冬季不補鈣,春天長不高!」「冬天曬不著太陽,得多吃鈣片啊!」「骨頭湯、奶製品、鈣片,馬上安排!」闢謠小能手京媽上線:冬天真的要多補鈣嗎?
  • 大多數寶寶逃不過冬季積食,這三種輔食要遠離,難吸收又耽誤長個
    俗語常講:「小兒百病積為先」當寶寶們長期積食,就會產生很多後果,輕則孩子睡眠不好、精神狀態不好,重則影響寶寶的成長發育,導致發育遲緩,所以對於娃積食的情況,家長們還是要多留心觀察哦! 冬季太冷了冬季氣溫變低,總是凍手凍腳,所以就會導致人的活動量變少,從而影響腸胃功能的活力,對於寶寶來說也是同樣的。而此時寶寶吃的食物沒有適當調整,就很容易堆積在身體中,使娃出現積食的情況。
  • 娃哭累了就會睡?寶寶睡眠認知誤區太坑娃,「崩潰睡」影響發育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剛出生的新生兒時期的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是很快的。由於新生兒的大腦發育不健全,所以用足夠的睡眠時間來配合自己的各項發育,未滿月的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在21-22小時之間,佔全天的90%左右。寶媽們自然很重視寶寶的睡眠,擔心睡眠質量不好,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
  • 寶寶寶寶多久可以吃鹽,會影響身體發育嗎?
    現今社會,每家六個大人,養育一個小孩,寶寶的一切都需協商解決,這不.....關於寶寶食用鹽巴的早晚就產生了分歧?你家有這樣的煩惱嗎?老人常說「不吃鹽怎麼行,沒力氣,我的孩子都是這麼養大的」很多老人不明白科學帶娃是什麼,按照自己的想法帶,比如寶寶才滿月,給寶寶燉湯,放鹽,放油,吃辣,把飯菜放嘴裡面涮一涮餵孩子,還會用筷子給寶寶餵酒。
  • 三類錯誤睡姿影響寶寶生長發育,重則脊柱受損害,越早調整越好
    高質量的睡眠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對於小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小寶寶更是如此。很多新手父母對於寶寶如何睡好,睡得時間長可謂是煞費苦心,但是卻忽視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就是寶寶的睡姿。相關醫生也曾表示,錯誤的睡姿不僅會影響小寶寶的睡眠質量,同時對於小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有三種錯誤的睡姿,容易讓寶寶的脊柱受到傷害,越早戒掉越好。
  • 這些寶寶挑食,偏食的原因影響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在餵養的過程中父母們從來不會怠慢,但有些寶寶由於這些原因在餵養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挑食,偏食的情況,尤其是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孩子,那麼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挑食,偏食呢?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是缺鋅,鋅能有效促進味蕾和腸胃消化功能的正常發育,能有效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敏感度,如果不達標就會出現挑食,偏食,厭食,沒吊胃口。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是因為餵養不當導致造成的,過早添加輔食或零售刺激到寶寶的味蕾,或過早吃鹽,味精,甜的食品,重口味的食物。
  • 0-3歲寶寶生長發育圖譜,建議收藏
    0-3歲寶寶生長發育圖譜《媽媽必看》以前養娃,只要解決溫飽問題、孩子不生病,基本上就萬事大吉。現在養娃呢?不僅要搞定衣食住行、搞定業餘興趣、搞定作業手工......最要命的是,每天都要想出各種新花樣,去陪孩子玩。
  • 哪些因素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想要寶寶正常發育,寶媽一定要了解
    遺傳基因影響胎兒生長和新生兒體重的事實在不同種族間表現得十分明顯。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的異常一般都伴有胎兒生長遲緩。如Turner症候群(45,X0),其新生兒體重比正常者低10%~20%。除胎兒遺傳構成對胎兒生長所發揮的遺傳控制外,胎兒生長還受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其影響程度估計約為20%。
  • 給寶寶剪睫毛真的能變長嗎?「玄學」養娃的坑你踩過幾個?
    有人說,寶寶出生後,真正的「婆媳大戰」才算拉開戰幕。因為育兒環境和條件的迥異,大多數婆婆和媳婦之間存在著帶娃的理念分歧。媳婦崇尚科學帶娃,萬事都照書上說的來。而婆婆卻大多偏信上古流傳的「黑科技」,愛用「玄學」來指導娃的生長,最終各執一詞,誰也說不服不了誰。
  • 寶寶生長發育遲緩怎麼辦?選這款高能量奶粉來增重
    由於外界或是自身的原因,部分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進而出現體重、身高、頭圍等不達標的情況,長此以往,會對影響大腦發育,造成寶寶學齡前智商較正常兒童低約 10分的風險,甚至造成遠期心理影響如自卑、焦慮障礙、抑鬱等,以及成年後糖尿病發病風險將會提升超過2.3倍。
  • 學會看寶寶生長發育曲線圖
    兒童之間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是在區域和全球大規模人群之間,平均生長顯著相似。例如,印度、挪威和巴西的兒童在生命早期向他們提供健康的生長條件時均顯示相似的生長模式。新的標準證明,在兒童生長至5歲方面的差別更多地受到營養、餵養方法、環境以及衛生保健而不是遺傳或種族特性的影響。
  • 寶寶身體的這3個部位,不要經常撫摸,否則容易影響生長發育
    事實上,適當的撫觸是有助於寶寶的發育的,不過,小寶寶們的身體仍然是較為嬌弱的,不恰當的撫觸不僅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同時也有可能會不利於小傢伙的生長發育。寶媽麗麗屬於高齡拼生,所以她對於小寶寶很是重視,不僅辭了職專職帶娃,而且還買了很多的書籍學習育兒知識,按照麗麗的話說&34;不過前不久,麗麗家5個月大的寶寶卻被送進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為腦部感染,而寶寶患上腦部感染的原因更是讓麗麗後悔不迭。
  • 3歲寶寶骨齡5歲半,因奶奶這份獨特「寵愛」,養娃切勿拔苗助長
    導讀:3歲寶寶骨齡5歲半,因奶奶這份獨特「寵愛」,養娃切勿拔苗助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寶寶骨齡5歲半,因奶奶這份獨特「寵愛」,養娃切勿拔苗助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