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戶購買轉化率,拼多多是怎麼做的?

2020-12-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電商的拼多多,2020年Q1營收高達65.4億遠,同比增長44%,快速崛起和爆發的拼多多有哪些提高購買轉化率的方式?本文對此展開了分析。

一、購買轉化率的定義

轉化目標:也叫做轉化目標頁面或目標頁面,指商戶希望訪客在網站上完成的任務,如註冊、下訂單、付款等所需訪問的頁面。

轉化:轉化指潛在客戶完成一次推廣商戶期望的行動。

轉化率:一定周期內(一天,一周)用戶完成轉化的次數除以推廣信息總點擊量,轉化率=轉化次數/點擊量*100%

購買轉化率:轉化目標是用戶完成訂單結算,即購買轉化率=用戶完成下單總數/推廣信息總點擊量;

(有些電商定義是不一樣的)

二、網購目標商品強弱的分類

回想一下我們出於怎樣的動機回打開拼多多,根據用戶的購物目標商品的強弱,可以將用戶分成目標物件明確,目標物件模糊,閒逛——無目標商品三種類型用戶,其實本質上對應著三類不同的購買路徑。而對於同一個真實用戶,有可能在知道自己要買雞蛋和衛生紙的時候,順帶可能並沒有想要購買的薯片,黃瓜,鮮花等等;

拼多多在很多用戶場景下都模擬了商場的各類導購方式,做到了加速用戶下單的無縫銜接;例如,你在隨意瀏覽的時候,給用戶推薦的各類優惠券,還有倒計時;

1. 目標物件明確購買路徑

當你發現家裡沒有雞蛋了,又很想吃西紅柿炒雞蛋,你會很明確你要買雞蛋。當你打開拼多多,你很有可能從自己之前的訂單回購一單,或者從搜索欄查詢雞蛋,可能這一次想嘗試一下德青源的雞蛋。在簡單的雞蛋信息查閱之後,你很可能就快速拼單,完成購買。

某一天你很想吃蘋果,想起來了上次在拼多多買的一箱蘋果又大又好吃,然後從之前的訂單中回購了一箱。

以上的場景就是目標物件非常明確的購買路徑,這一類用戶的下單入口往往是之前的訂單,或者搜索欄中又明確的關鍵詞搜索出來,而且用戶最終下單的商品和關鍵詞匹配度很高。而且這一類購買行為路徑比較短,下單更快。

2. 目標模糊購買路徑

天氣變熱了,你想買一個防曬霜,你不確定你要買噴霧類型,還是塗抹類型,不確定買AHC,還是ANESSA,還是買一個便宜一些的用來塗腳上?

這時候用戶的目標商品是模糊的,可能會在搜索欄先搜索出防曬霜,多方比較,才進入下單;

夏天來了,你想買一雙,你不知道買一個涼鞋,小白鞋,還是其他單鞋等等?

有可能用戶會先瀏覽女鞋這個主題欄目,看到心動的鞋子,才進入下單;

這一類的用戶的購買路逕往往是曲折的,轉化周期比較長一些;

3. 閒逛購買路徑

拼多多用戶想起來今天還要多多夢工廠打卡,做瀏覽商品等任務,就是閒逛一下;然後看到溼巾搞特價,然後進去看了看,很實惠,一想到夏天來了,可以多準備些溼巾,有可能就下單了。

上面的這個場景就是用戶閒逛過程中產生的購買,所以拼多多也做了很多的導購類遊戲,讓用戶玩一些遊戲,比如多多夢工廠,用戶通過兩周的努力打卡,瀏覽商品,搜一搜某商品的任務獲得了一個免費的商品。在這個閒逛的過程中,拼多多發揮著商品推薦的實力,完成閒逛類用戶的購買轉化。

三、提高用戶購買轉化率的方式

1. 免費刺激

拼多多一開始廣為流傳的是通過助力免費拿商品,因為免費對於所有的用戶這樣的吸引都是巨大的。一方面完成了拼多多的用戶自身的拉新,另一方面用戶完成從下單到收貨,完成了用戶對拼多多的電商認知;

目前拼多多還有好幾個其他「免費」拿商品的活動,現在的活動除了拉新還有帶有其它的導購效應;

2. 低價刺激與促銷帶購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類似上面的低價促銷活動。對於任何電商來說,低價促銷活動總能夠吸引一批潛在用戶完成下單。從一開始到現在,拼多多的商品價格都相對來說很低,黃錚曾經說過,他發現很多的用戶不論他們的生活經濟水平如何,都會在意價格比較的。所以拼多多的商品基本上都相對其他平臺要便宜一些,而且還包郵。

拼多多的促銷活動也很多,很多促銷活動也和某寶上比較相似的,都是一些原來傳統的低價促銷方式的轉變。如果也有電商出一個2塊錢特賣活動,估計也能夠吸引一批用戶。這裡只對對百億補貼和現金籤到做一些分析。

百億補貼:

一百億這個數字絕對有足夠的吸引力,用戶得到的認知有:

  • 拼多多真的好有錢,還捨得給用戶出錢;
  • 很多知名品牌的商品價格好低,但是拼多多有百億補貼,並且由中國人保財險承保。如果遇到了假貨,一定能夠賠償的;這個平臺值得信任,可以放心低價買入;
  • 完成用戶對拼多多的低價山寨商品平臺到品質保證平臺的認知轉變;

現金籤到:

曾經的籤到都是給用戶積分,然後用戶可以拿這些積分兌換商品。後期的淘寶幣也可以直接抵扣,也只限於部分商品;而拼多多的現金籤到除了真的給用戶現金,再給用戶一個12小時的現金紅包,頁面下方就是對應的推薦商品,吸引用戶下單;

3. 「紅包」吸(you)引(huo)

拼多多的紅包是無處不在的!

紅包的方式是讓人激動和興奮的,從微信紅包當年的火爆就可以看出大家都熱愛紅包。而拼多多的紅包形式和微信紅包很相似,比優惠券的形式更具有誘惑力。因為很多用戶對優惠券的認知已經形成了,必須買滿多少才能夠使用優惠券,所以後期更吸引用戶的是一些無門檻優惠券。而用戶對紅包的認知是,錢,直接的錢,用戶的積極性很高。

後期有些紅包本質上就是優惠券,在拼多多發放的紅包中,用戶可以自由與選擇,很棒的用戶體驗。拼多多後臺也可以去大數據分析挖掘,對不同用戶做群體分析。

4. 拼單模式

之前也有很多電商做團購模式,一是從用戶購物的從眾心理出發,其他人都買了,自己也可以考慮是否購買;二是團購的優惠力度更大,用戶可以得到更低的價格買到同樣的商品。可是後期很多用戶發現團購的優惠力度並沒有大很多?

再看看拼多多的拼單模式,一開始筆者有些不理解為什麼要有一個單獨購買,大家都不太會選擇單獨購買?

一是價格相差很明顯,大部分用戶不會選擇貴的;二是拼多多的拼單是2到3人模式居多,極小的數量,即使個人發起拼單都會很快有不認識的用戶完成你的拼單;三是如果你真的很捉急,那麼可以去參與別人的拼單,而且是兩個人的拼單,速度很快,解決了之前十人以上團購拉用戶的困難,畢竟在同一時期內和身邊的朋友需要購買一樣的產品概率比較小;

那麼為什麼還留著單獨購買呢?筆者認為,拼多多直接將價格顯示在下單按鍵上,有很多學問。

  • 與旁邊單獨購買價格形成對比,在告訴用戶,趕緊拼單吧,你可以節省10塊錢,買到就是賺到;
  • 用戶在網購時會關注產品詳情,評論等,在感興趣往頁面下方了解情況時,可能會遺忘產品的價格,如果像拼多多這樣一直告訴用戶清晰的價格數字,用戶在了解詳情之後,結合價格預算就能夠快速下單。

總之,拼多多在拼單頁面的互動設計細節上,將立即購買發揮到極致,讓用戶快速下單,完成購物轉化。

5. 倒計時模式

  • 拼單有倒計時——活動太火爆了,再不下單就晚了;
  • 紅包有倒計時——好不容易拿到一個紅包,不用掉真的好可惜;
  • 優惠券也由於倒計時——比傳統優惠券時效更短,仍然是促使用戶儘快下單;

為什麼沒有招致用戶的反感?

因為用戶在商場也經常聽到,促銷活動僅此一天,欲購從速!!!

而且給到的低價和優惠都是實實在在的,用戶能夠感知到!

而這個功能確實加快了用戶下單的速度,做決策的速度。而且現在越來越的中國網民的生活是快節奏的,得到實惠的同時講究一點效率。

6. 去掉購物車

為什麼要去掉購物車?特別顛覆傳統的樣子。

並非是為了「我們不一樣!」,是為了讓用戶儘快購買!

而且拼多多的模式是,用戶不需要湊齊很多商品才能夠享受優惠,分開單獨購買同樣享受優惠,更像是說買就買的心理薰陶。用戶看好了,拼多多就給你足夠的低價,足夠的紅包,優惠券完成你的下單衝動。

當然如果用戶去選擇一些複雜類的商品,比如女裝,可能需要多翻比較,先加入收藏夾,然後貨比三家,再進入購買環節。所以是不是可以有2-4件商品進行比較列表的功能,方便模糊用戶做更合適的選擇?

7. 實時的個性化推薦

推薦系統的算法技術出現了很久,常見的協同過濾算法來完成商品召回過程。

主要分為基於用戶的協同過濾算法和基於商品的協同過濾算法

基於用戶的算法實現的過程:

  1. 根據歷史數據收集用戶偏好;
  2. 找到相似的用戶推薦Ta買入的商品;

基於商品的協同過濾算法:

  1. 更關注用戶的商品點擊數據;
  2. 找到用戶更感興趣的相似商品

第一類推薦行為更像是你的閨蜜或者好哥們給你推薦商品;看到閨蜜塗的口紅好好看,你可能會問下閨蜜這是哪個色號的口紅,於是你的閨蜜推薦給你買一隻試試。這樣的技術原理在於在廣大的用戶群體中,用戶可以聚類分群分析,你和閨蜜對口紅的偏好屬性相似度很高,才會給你推薦類似閨蜜的同款口紅;

第二類推薦行為更像是化妝品商店的導購小姐姐給你推薦商品;看到你看了好幾個牌子的乳液,然後走過來問你是不是想買水乳,然後詢問你的購物需求,再根據她的經驗和專業度來給你推薦商品;

所以還有一類推薦算法就是綜合推薦,以上兩類的結合,召回的是不完全相似的商品,再對商品進行重要度排序,在前端進行顯示,供用戶瀏覽選擇;

推薦算法在電商的用處很大,可以節省用戶挑選商品的時間。

拼多多的推薦系統非常實時,如果你連續點擊查看了好幾次小龍蝦,辣麼你到任何一個頁面都會有相應的小龍蝦商品推薦,並且是各種性價比比較高的小龍蝦,然後還會給你推送「紅包」,鼓勵你完成小龍蝦的購買。

8. 排行榜

在拼單的頁面中,如果商品進入了排行榜會相應的顯示,會有具體的數字排名;

點擊進入是暢銷榜,還有一個好評榜;

因為電商用戶基本上很關注商品的銷量和質量評價;

在暢銷榜上,有拼多多自己的熱賣指數,區別於傳統的成交單數的顯示,可能考慮的不同商品購買屬性不一樣,比如一款手錶的銷售和衛生紙的銷售是不在一個量級上,所以給出的是一個相對性的綜合指標;

並且有一個細節,拼多多還說明了數據的來源是最近7日的銷量和成交總量數據,首先7日的一周數據很合理的,給了商家很多的機會,也給了用戶更多更優質的備選商品。

在好評榜中,每一個商品底部有一個評價條,顯示用戶的評價內容,這個互動設計也挺好的。

有可能用戶看到感興趣的產品,在這些排行榜中選擇了一個銷量榜和好評榜都挺好的綜合性商品。

9. 遊戲導購

拼多多一開始就用了遊戲的思維去做電商,做得很專業!!

  • 用戶玩遊戲的同時可以慢慢免費獲取商品;
  • 用戶在做遊戲任務時,可以完成閒逛時候的購買下單轉化;

四、購買鏈路模型分析

1. 廣告用戶轉化鏈路模型

AIDMA是1898年美國廣告學家劉易斯提出的營銷模型,描述了消費者從看到廣告,到達成購買之間的消費心理過程。

AISAS模型是電通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的一個適合網際網路傳播環境的廣告模型。

以上兩個模型都是營銷廣告模型,揭示了怎樣去做用戶引導,完成用戶廣告點擊轉化。從心理學和行為學角度闡釋用戶轉化路徑,同樣值得電商導購學習和借鑑。

2. 電商轉化鏈路

回想之前提到的電商用戶路徑分類,根據用戶購買商品目標的強弱,可以分為購買目標明確鏈路,購買目標模糊鏈路,閒逛鏈路;根據以上分析再小結一下,理想狀態下這三類用戶的完整鏈路模型。

(1)目標明確鏈路

從搜索,或者之前的訂單,或者首頁推薦中打開想買的商品,價格複合心理預算,完成下單。然後對於店家和平臺的完美期望是,用戶還可以回購,那麼就是平臺和店家怎樣做好物流服務,商品質量保證的事情了。然後拼多多平臺幫助商家做好種子用戶的正向回購體系,維護好用戶的商店認知,商品認知,能夠更快的完成購買轉化。

(2)購買目標模糊鏈路模型

拼多多很厲害的地方在於,做了很多讓用戶購物環節中會興奮起來,收到隨機的紅包,收到一個大禮盒,獲得一個巨額優惠券,而且還只有很短的時效。如果商品還算合適,用戶會有很大的意願完成購物。

比如說,你在水果店買兩個黃瓜需要5塊錢,但是你在拼多多獲得的各種優惠來看你買一箱三斤的黃瓜只要11塊錢,是不是很實惠,很合算?到時候刀拍黃瓜,生吃黃瓜,黃瓜面膜一起用起來,真的很實惠,很興奮,下單吧。

(3)閒逛鏈路模型

在閒逛鏈路中,拼多多發揮了實時及時的個推系統威力。在用戶閒逛中,敏銳挖掘用戶潛在感興趣的商品。就像你去商場買菜,忽然看到有牙膏促銷活動,拿起來看了看,然後導購阿姨告訴你現在現在買這個牙膏還送你一個牙刷,而且就這兩天做活動,要不要考慮買下?就像你去化妝品閒逛,也不知道買哪一個洗面奶好,導購小姐姐過來介紹產品,從是否補水,是否溫和,是否適合你的皮膚向你推薦適合你的商品。如果你在猶豫,小姐姐推測你可能更中意買哪一款產品,然後對你說,這個洗面奶還在搞活動哦,可以先買一支試試看,還可以送一兩個小樣給你。恩,拼多多的個推就像極了導購小姐姐的作用。

這大概可能是未來電商的AI購物助手的一個發展好方向。

所以反過來想一下,如果用戶在閒逛中,發現沒有任何商品打動Ta,沒有對任何商品感興趣,那麼這個用戶也很難完成購買下單轉化。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你需要購買很多很多日用品,可能總有一款商品值得你購買。

以上的模型都是理想狀態下的用戶路徑展示,真實情況下,大部分的用戶路徑比這複雜很多,所以需要對應的算法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數據產品經理等等來分析用戶行為路徑數據,發現其中的問題,並解決問題,再提升用戶體驗。

五、個人tips

在提升用戶購買轉化率這一塊,拼多多做得太強悍了,更多的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在前面的分析中也提到自己的一些想法,還有一些有關於社交模塊,遊戲模塊想法。下面簡單說幾點有關購買的個人建議:

  • 直播可以放在首頁作為一個入口模塊?
  • 關注底下一欄增加搜索查詢一欄?
  • 店鋪搜索,拍照搜同款可以做得更加醒目一些?
  • 首頁中的拼單消息彈幕,用戶點擊之後,是不是可以直接進入商品詳情頁面,在商品圖片顯示拼單消息?
  • 分類欄目中,品牌可以放前面一些;可以做一些熱銷榜,好評榜推薦,有些類似KTV點歌推薦?
  • 聊天中增加一鍵閱讀功能?
  • 砍價免費拿增加一些價格便宜一些的商品,砍價的方式簡單一些?
  • 用戶返回頁面的時候,放棄低價的彈窗出來的比率更智能化一些?

六、背後的支撐

好的想法——商業模式

拼多多的興起源於一個好的想法,用遊戲+社交的思維做電商,抓住用戶的低價購買心理,掀起了主力免費拿商品的熱潮。並且在用戶黏性這一塊做得很好,現金紅包,多多賺錢等等培養用戶有事沒事登錄一下拼多多逛逛買買的行為習慣。

抓住了的用戶趨勢——移動網際網路+農村電商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繁榮的時代,用戶基數巨大並且上漲的趨勢中,發力電商。並且順應政府對農村電商的扶持政策,做好各類果農商家服務,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用戶群體。

提供給店家的優質服務——B2C平臺

在低價的背後,還有拼多多對商家的各種周到的服務,從進入平臺,到商品上線,商品物流分發都有很好的指導和服務,具體可見拼多多的開放平臺。

拼多多也在做幫助一些代工廠商做自己的品牌商品,棒!

強大的品牌營銷——PDD

拼多多在各大平臺投放廣告不留餘力,在微信平臺也得到很好地支持,用戶也能夠最大的發揮自己的個人影響力,發力於用戶增長。

2018年7月26日在PDD納斯達克上市,能夠看到百億補貼貼不不停的促銷,去實現品牌打造。拼多多也將大部分募集資金用於公司業務的擴展和技術的升級,黃錚本人也表示PDD的文化仍然是創業文化,是拼搏的戰場,致力於給商家和買家提供優質的服務。

2019年12月31日,PDD贊助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雖然促銷氣息濃厚,但是提升了廣大網民對PDD的紅包電商與巨量銷售的用戶認知。

還有iPhone的低價補貼等等活動~~~

小結

拼多多的成功是巨大的,五年的時間迅速崛起,很難複製。但是可以從中學習借鑑很多思維方式,改善自身產品的用戶認知和提升轉化。

拼多多作為一個電商平臺,結合了很多方法和技術,實現了線上商場的AI導購模式,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大超市有大賣場的競購活動效應。給用戶提供低價商品選擇,根據用戶的點擊歷史和畫像數據,推薦給用戶更心動的商品,還給用戶更多的優惠,打動用戶下單,完成支付。買吧,真的很合適哦,買它,能給的優惠都給到了哦,僅此一天而已,快去拼單哦!

拼多多的社交模塊也很強大,不容小覷!

參考資料:

拼多多產品深度分析:產品分析篇(下)

2020,「整合營銷」已逝,「鏈路時代」來臨

 

本文由 @Juli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轉化率超高的拼多多,如何讓用戶忍不住買買買?
    電商領域中,拼多多可能是讓大家調侃最多,「真香」最多的產品了。而在百億補貼讓大多數人感嘆「真香」之前,拼多多也憑藉其社交化、遊戲化等產品設計以及對用戶體驗的考慮獲得了超高的轉化率、除了圍繞「看熱鬧」外, 其中的產品思維運營思維更值得我們學習。
  • 拼多多怎麼提高曝光量?
    現在是數據時代,在拼多多開店當然也離不開分析數據,查看每天店鋪的數據情況,以便更好地運營店鋪。眾多數據中產品的曝光量,也是每個拼多多商家關心的。那麼,拼多多怎麼看數據曝光量?怎麼提高曝光量呢?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 拼多多店鋪轉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直通車推廣圖比如圖中這個推廣計劃點擊率表現不錯,但轉化率只有0.4%從點擊率可以判斷廣告給到商品的流量基本精準CPC為0.11也控制在合理的價位轉化率偏低,說明商品「內功」需要進一步修煉特別是像這款客單價80元的商品做好圖片和詳情頁的優化更為重要解決方法:
  • 成都唄啦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拼多多網店轉化率如何提升?
    隨著拼多多近兩年來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在今年其市值直逼2000億美元,儼然已經超越京東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社交平臺,相應的越來越多的朋友也都紛紛加入到拼多多電商創業這個大家庭中來。所以,這期文章成都唄啦唄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拼多多網店轉化率?」。1、內頁排版有靈魂的商店產品詳情頁需要通過很多方面組合。核心賣點、產品價值、營銷導向、品牌形象這四個核心要素是需要在排版中完美體現出來的。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做起來的時候,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的。
  • 拼多多開店2個月,我才真正理解拼多多的邏輯
    編輯導語:傳統的電商平臺,是在堆積產品等用戶主動搜索,而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模式,讓用戶和平臺之間不再是單純的購買關係,轉變為生活社交新模式。隨著不斷開發的多元流量切入,拼多多也覆蓋越來越多的階層客戶,未來發展是不容小覷的。本文作者通過分享拼開店2個月的經歷,為我們總結了拼多多的邏輯。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在微觀層面(實戰方法論)通過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大家如果能掌握好增長方法論和提升轉化的秘訣,就一定可以通過實現業務快速增長。(1)用戶轉化模型AARRR轉化漏鬥和市場營銷學中的消費決策模型保持高度一致:獲客與用戶需求對應,了解用戶如何找到我們; 激活與用戶收集信息的過程對應,這個過程中用戶完成首次激活; 留存與評價方案對應,對於好的體驗,用戶會留下來; 收入和決定購買對應,當用戶完成購買,平臺也獲得了收入; 用戶購買完成後有持續良好的體驗,則會導致產品的再傳播
  • 拼多多的新用戶,是從哪來的?
    然而,其在「下沉市場」如此迅猛的「攻城掠寨」,依舊沒能阻擋拼多多高速的增長步伐,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而拼多多持續新增的大量用戶,又來自於哪,他們是哪些人?一是淘寶特價版的所謂的「新增」用戶,其實多半都來自於淘寶原有的用戶。另外一個是,淘寶的一部分活躍買家在流失。這部分離淘寶而去的用戶,可能選擇了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崛起的平臺。根據 QUEST MOBILE 調研報告顯示,今年 618 期間,頭部電商新安裝用戶有 7 成都來自於下沉市場,阿里、京東、拼多多都是這個比例。
  • 新人必看,如何提高拼多多店鋪銷量?有什麼技巧?
    做拼多多店鋪,最根本的就是店鋪的銷量,但是有些新開的店鋪,不會運營,也不會引流推廣,從而銷量一直很低,那麼,我們今天針對銷量問題給大家解答一下。拼多多這個平臺,我們最看重的除了便宜之外還有對他的印象就是銷量了,銷量前面幾位的都是千千萬萬的,當然這個還是比較小的!有挺多產品都是十幾萬乃至上百萬的銷量,那麼這些是怎麼做的呢?瑞蟻電商給大家分析一下。
  • 亞馬遜怎麼提高有效的產品轉化率,提高產品轉化率的方法有哪些...
    亞馬遜所有改變與調整均是為了更好的給用戶提供購買體驗。買家購買頻率越高,購買次數越多,亞馬遜樂見之極。對於賣家,如若能儘可能的多出售產品,平臺也會給予更多的支持,這種支持是全方位的。轉化率越高的產品,亞馬遜認為你的產品深受市場喜歡,會給你更多權重,權重意味著各種資源,而它們又能化成單量,幫助我們提升銷售額。 那麼,賣家怎麼做才能有效提高亞馬遜產品轉化率呢? 1、促銷活動時時有 促銷活動能讓店輔保持絕佳的購物氛圍,它也是刺激用戶產生下單欲望的工具。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比較注重運營遊戲版塊(多多果園、多多愛消除、多多牧場),因為拼多多最開始對標的是3~5線的客戶群,這些人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娛樂時間,願意跟身邊的人分享、也有點貪圖小利。拼多多通過遊戲版塊來促進了用戶的活躍度,通過遊戲引導來增加用戶的轉化率,提高用戶的購買慾望(因為拼多多的東西相對而言較為便宜,用戶領了優惠券也會產生購買慾)。
  • 拼多多店鋪為什麼轉化率低,原來原因都在這裡!
    很多商家覺得自己商品的曝光和點擊都不錯,但是沒有轉化率,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詳情頁做得不夠好,沒有來吸引來買家。還有商品的成分,買家購買東西的時候,一般會去了解商品的製作的成分是什麼,是否健康、好用,這都是買家十分關心的問題,把商品詳細的成分製作成詳情圖,買家看到後符合自己的需求,就會優先選擇購買。對於一些不常見的成分,可以適當添加它的解釋和作用,會有不小的幫助哦!
  • 拼多多深度報告:從供給側看拼多多的優勢、競爭與增長
    同時,基於拼多多算法推薦的原則,付費流量的場景也會考慮消費者需求,如 果商品與用戶無關,無論商家出價多少都展示不到用戶。因此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推 送模型下商家購買流量後商品的曝光度會有所降低,但同時千人千面的推送方式使得商 品轉化率會有所提升,最終的成交額取決於拼多多推送模型的精準度,這將對商家的 ROI 和付費意願產生較大影響。
  • 多多買菜,能緩解拼多多的焦慮嗎?
    京東一方面自建倉儲,通過大規模採購,向上獲得更多議價權,向下提供更低的購買價格;另一方面自營快遞,儘量避免外包快遞低效問題。這個過程中,京東3C產品「好」和「快」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主品類慣性越來越強,消費習慣不斷強化,用戶復購日漸提高。
  • 拆解拼多多產品設計:超高購物效率是如何煉成的
    話說的確實正確,但是電商產品是用戶——商戶——平臺三方的平衡;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分析下拼多多,研究下拼多多為什麼能做到便宜?真香給拼多多帶來了什麼?1. 用戶端拼多多的優勢是低價推動購買+利用品類優勢提升購買頻次。
  • 上線「多多直播」 拼多多想怎麼玩?
    1月20日消息,《電商報》獲悉,周日晚,拼多多方面宣布多多直播正式上線。用戶登錄拼多多App-個人中心-點擊頭像-點擊「我的資料」即可找到多多直播。事實上,拼多多在直播的布局上比較謹慎。拼多多在2019年5月才開始了直播帶貨的初步試水。
  • 多多買菜,能緩解拼多多的焦慮嗎?-虎嗅網
    京東一方面自建倉儲,通過大規模採購,向上獲得更多議價權,向下提供更低的購買價格;另一方面自營快遞,儘量避免外包快遞低效問題。這個過程中,京東3C產品「好」和「快」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主品類慣性越來越強,消費習慣不斷強化,用戶復購日漸提高。
  • 拼多多網店3個打標籤方法,建議收藏
    點上面↑關注我,可領❤運營幹貨❤;領取方法→大家好,我是妞妞,最近有一位開拼多多店的朋友和我說,開車開的挺大,人來的也不少,但點擊率和轉化率就是上不去,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店鋪的流量不夠精準,店鋪沒有標籤導致的人群不精準!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說拼多多人群標籤怎麼做?
  • 揭秘:拼多多銷量怎麼做上去
    剛開的拼多多店銷量怎麼做上去,相信許多剛做拼多多商家都想知道的問題。現在的拼多多不像以前剛開始的時候為了發展,給予了很多新入駐商家很大的流量扶持。如今2020在拼多多開店需要投資才有回報,也就是說拼多多現在已經發展到類似淘寶那麼出名和多人使用了。那麼2020到2021年拼多多銷量怎麼做上去的呢?
  • 看不懂淘寶特價版,就像之前看不懂拼多多?
    那個時候講的故事是:對標拼多多。2018 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月活用戶1. 66 億。看起來似乎進度可追。不過, 2018 年整年拼多多繼續保持了用戶數的高增長。(該項數據僅統計拼多多APP入口月活用戶,未包括通過社交網絡和其他接入口訪問拼多多平臺的用戶)淘寶特價版,從手機淘寶獲取流量,這從本質上來說是分蛋糕 。或者叫「消費分層」,把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從手機淘寶分流到淘寶特價版。蛋糕還是那些蛋糕。但是拼多多,從微信獲取流量,是額外的流量,屬於把蛋糕做大。所以還是有大的區別的。
  • 可探:拼多多測圖怎麼做?測圖有什麼注意事項?
    可探之前才給大家提到過拼多多上架產品之前需要做測圖,可以很好地提高產品的轉化率。但很多商家並不是很明白測圖的方法,這篇文章可探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下,拼多多如何測圖?測圖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然後將圖片通過搜索推廣放在潛在客戶面前,最後看用戶的點擊反饋並選出最受歡迎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