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但是,胤祉卻偏偏不這麼做,或許是他對胤祥的仇恨實在是太深,深到他連表面工作都不想去做。俗話說得好:「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呢!」,胤祉最終是為自己的倔強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但爵位被奪,更是被幽禁至死,其家人也深受其害,被幽禁於景山之中。
或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爭不過他們,胤祉稍試一番,就自覺地退出這場皇儲之爭中,安心替自己的父親康熙著述修書,不再過問朝中之事。但無論如何,在九子奪嫡這場大戲中,他的戲份雖不多,可總歸是曾經牽扯其中,所以之後也未能逃過雍正的「睚眥必報」。
胤祉,生母是榮妃馬佳氏(據說《康熙王朝》中李建群飾演的容妃就是以此為原型)。馬佳氏曾十分得康熙的恩寵,康熙前十個皇子中有五個皆是馬佳氏所出,其受寵程度可見一斑。或許正是因母妃的受寵,當時,除太子胤礽外,胤祉的地位較之其他皇子是要高上些許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第一次親徵準噶爾途中染重疾,諸皇子中只有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二人被召入行宮侍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二次親徵準噶爾時,年僅20歲的胤祉被任命執掌鑲紅旗大營,成為一方統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第一次大封皇子時,只有大阿哥胤禔和三阿哥獲封郡王爵;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親臨胤礽府邸,舉行家宴,自此每年康熙都要前去舉行家宴,成為慣例。
由上可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胤祉都是康熙諸子中最為受寵和器重的皇子之一。
但是胤祉雖受寵,卻似乎無意於皇儲之位。在漫長的九子奪嫡的過程中,除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時,胤祉做了一件牽扯到奪嫡的事件:「大阿哥胤禔在向康熙奏請殺掉廢太子胤礽之後,被康熙所厭棄,作為弟弟的胤祉適時地踩上了一腳,揭發了大阿哥的事情,就此導致後半生胤禔都在圈禁中度過」外。其餘時候,胤祉都在專心的編自己的書,未再參與其中。此後,雍正即位,胤祉也在第一時間向雍正宣示效忠。
按理說,胤祉本來也沒過多的牽扯到皇位之爭中,且雍正即位後,他也在第一時間宣示效忠,所以雍正應該不會對他清算的有多狠!更不會太過針對他!
是什麼原因,讓雍正要如此急不可耐的去清算一個可以說是牽扯到皇儲之爭中最淺的胤祉呢?
其實歸根結底,不在於雍正恨胤祉,而在於雍正想替一個人出頭,這個人就是皇十三子胤祥。
是什麼仇什麼怨,讓胤祉甘願被康熙懲戒,背上不孝之名,也不願為敏妃守孝呢?我們有理由相信,胤祉不願為敏妃守孝,定然是與胤祥有關。
其次,我們剛才也說了,關於胤祉參與到皇儲之爭的唯一記載,就是在康熙一廢太子之時,胤祉曾落井下石,將大阿哥魘鎮太子一事告知康熙,促使大阿哥被圈禁。而也就在這時,有一位皇子同大阿哥一同被康熙下令圈禁,這位皇子就是胤祥。胤祥為何被一同圈禁,史書並未點明,但從他與大阿哥同時被圈禁來看,料想定然是胤祉在檢舉大阿哥之時,順帶將胤祥也捲入進去。
由此,正是因為胤祥與胤祉有著常人不為知的恩怨,這才促使雍正一即位就拿胤祉第一個開刀。你說雍正為拉攏胤祥也好,還是雍正與胤祥兄弟情深,要為弟報仇也好,總之因胤祥的關係,胤祉就成為「九子奪嫡」結束後,雍正的第一個清算目標。
當然,最初雍正雖然因胤祥的關係,對胤祉進行極盡的打壓,但他還是顧及胤祉是自己的哥哥,處罰並沒有多嚴重,最重也就是由親王降為郡王,且這個降爵也並未維持多久,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雍正就又將他的親王爵給恢復了。
但是,胤祉在之後做的一件事,卻讓雍正徹底惱羞成怒,再也不顧及兄弟之情,直接將他一擼到底,貶為庶人,而後將他幽禁至死。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怡親王胤祥病逝,在喪禮上,胤祉不但遲到,且到了之後也未表現出任何的悲傷之情,反而看起來有些高興。胤祉這般作為,算是徹底觸碰到雍正的逆鱗了,要知道雍正對胤祥的喜愛就差立為皇太弟,將皇位傳給他了,胤祉在葬禮上居然如此不給面子,不念及兄弟情分,雍正自然是大為惱火。
這下可好,胤祉算是自作孽不可活,惱羞成怒的雍正見胤祉這般不顧兄弟情分,他自然也就不再念及手足之情了!胤祥喪禮結束不久,雍正就下詔剝奪他的爵位,而後將其幽禁在景山永安亭,終生不得外出。二年後,胤祉在幽禁之所鬱鬱而終,享年56歲。
胤祉會落了個這般結局,雖說有雍正為自己的弟弟出頭的緣故,但更多的是他的自作孽。此前,雍正登基,對他接二連三的懲戒,胤祉就該明白,雍正這是在為自己的弟弟胤祥出頭,之後他就應該主動去縫合與胤祥的兄弟關係,或者即使是不願真心與胤祥和好,明面上也應該要做做樣子,讓外人看起來他們的兄弟之情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