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人對戰2萬之眾,張須陀隋末第一猛將名號,不是浪得虛名

2020-12-13 老衲侃春秋

隋末,天下大亂之時,英雄輩出,豪傑無數。

如果要論名氣,當時的名將很多,有秦瓊、程咬金 、羅士信、單雄信和尉遲敬德等等。但是要論勇猛,張須陀甘居第二,恐怕沒有人敢爭第一了。

張須陀手下出了三個名將,一個比一個名頭大,計有秦瓊、程咬金 、羅士信(羅成的原型),可是他自己為何卻不太出名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他雖然死忠隋煬帝,但並沒受到楊廣的重用,唐朝建立後不可能宣揚隋朝的將領,所以慢慢在歷史上堙滅了;另外一個,就是他死的太早了,等群雄逐鹿時,他已經謝幕了,所以後來再沒有人提起他了。

名將不一定武功高強,像歷史上的韓信、後來的李靖;但猛將必定是武功超絕的,張須陀就是一員猛將。

張須陀生性剛烈,一開始在行軍總管史萬歲手下當差,那時史萬歲是為著名的驍將,張須陀還只是個小兵呢。

後來張須陀因戰功當了齊郡(山東濟南)丞。

公元611年(大業七年)三月,鄒平人王薄煽動群眾,以長白山為(今鄒平南)根據地,首次舉起了反隋叛旗,張須陀奉命去徵討。

王薄強盛時期兵力達數萬,以前官軍的多次圍剿都被他打敗,稱霸一方。

但是當張須陀來了之後,情況馬上變了,幾次交戰下來,王薄只有敗逃的份。

後來張須陀率領數千戰騎窮追不捨,打得王薄好幾萬人丟盔卸甲,狼狽不堪。

朝廷聞到奏報,隋煬帝大喜,傳召嘉獎:

「帝大悅,優詔褒揚,令使者圖畫其形容而奏之」。(《隋書·列傳第三十六》)

如果說擊敗王薄這些烏合之眾,只是張須陀的牛刀小試的話,那麼同年於裴長才、石子河等叛軍的歷城之戰,則讓他大放光彩了。

裴長才、石子河率2萬之眾在歷城周邊劫掠,張須陀聞訊後,來不及召集士兵,只是親率身邊五騎就和叛軍開戰了。

「賊裴長才、石子河等眾二萬,奄至城下,縱兵大掠。須陀未暇集兵,親率五騎與戰。」 (《隋書·列傳第三十六》》

這是一場一比千人的懸殊戰鬥,張須陀一開始身陷重圍,身上多處受傷,但他始終在那裡衝殺馳騁,後來等來了城中的援兵,終於來了個裡應外合。

就這樣,張須陀反守為攻,帶領官軍大敗叛軍,一時間儼然成了天神級的人物。

如果說史書上敵我兵力的比例數有些誇大的話,但從描述中我們能看出張須陀的威猛,他和歷史上的項羽、冉閔和劉裕類似,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公元614年(大業十年)十一月,張須陀因功升任齊郡通守,領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

此時的天下局勢有些變化。

一開始遍地燃起的起義烽煙,一小股一小股,大小不下100支。

隨著戰爭的逐漸殘酷,最後逐漸形成三支強大的義軍力量:

一支是河南的瓦崗軍;

一支是河北的竇建德軍;

另一支就是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了。

在這三股勢力中,尤其以瓦崗軍最有戰鬥力。

當時翟讓是瓦崗軍的首領,張須陀和他前後共打過三十餘戰,瓦崗軍無一例外都是戰敗。

後來瓦崗軍中來了一個厲害人物——李密,這支隊伍的戰鬥力驟然提升。

當年楊玄感叛亂時,李密曾經給他當過軍師,他給楊玄感出了一個安定天下的戰略決策:

上策:拿下涿郡(今北京),扼守臨榆關(今山海關),把徵討高句麗的隋軍阻擋在關外;

中策:攻佔長安,佔據關中,在那裡招兵買馬,和隋煬帝對抗;

下策:打下東都洛陽,佔領一個根據地。

可是楊玄感在聽了他的三策後,有些不屑一顧的說道:「您說的下策,恰恰是我的上策。洛陽近便,先有個根據地再說。」

「玄感曰:『公之下計,乃上策也』」。(《舊唐書》)

李密的戰略決策還沒有實施,就這樣中途夭折了。

所以,楊玄感最後的失敗是必然的。

李密一看自己的宏圖大志不能實現,於是又投奔了瓦崗軍。

一開始他給首領翟讓做軍師、副手,後來就獨當一面了。

公元616年12月(大業十二年),已擔任滎陽通守的張須陀,奉命討伐翟讓。

翟讓前面已經讓張須陀打怕了,所以一聽說張須陀帶兵前來徵討,很恐慌,準備腳底抹油——開溜。

李密卻說:「張須陀有勇無謀,加上部隊又打了那麼多打勝仗,所謂的驕兵必敗,您只管排列陣勢等候他,我保證打他個有來無回。」

翟讓只好依李密的計策行事了。

李密分派千餘騎兵埋伏於大海寺(河南滎陽)北樹林內,而以主力從正面迎敵。

張須陀領軍以方陣隊形進擊,翟讓則率軍節節後退,這樣張須陀一路追擊,不覺來到大海寺附近。

當進入伏擊圈後,埋伏在這裡的瓦崗軍突然殺出,將隋軍合圍起來。

「左右不能盡出,須陀躍馬復入救之,來往數四,遂戰死。」(《隋書·列傳第三十六》》

張須陀力戰,終於單騎衝出突圍。但跳出圈子一看,部下還在苦苦掙扎中,於是又衝進包圍圈進行營救,來來回回進出了四回,但並沒有救出部下。

最後絕望的張須陀仰天發出一聲感慨:「兵敗到了這種地步,哪還有臉面見天子呢?」

於是下馬與敵軍交戰,親自槍挑數十名瓦崗將領,最後力竭而亡。

張須陀一死,朝廷對中原地區就失去了控制,中原從此以後就成了各路義軍的逐鹿之地。

就這樣一名為朝廷流盡最後一滴血的猛士,隋煬帝後來的追贈卻是金紫光祿大夫、滎陽郡守,終了的追封,不過是一個五品官員。

讓別人看了,如何不感到寒心呢?

參考資料:《舊唐書》 《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隋末第一名將張須陀,為什麼不被歷史重視?有一點原因非常致命
    翻看隋唐歷史,在那個英雄名將如雲如雨的時代,有這麼一個人,卻完全被歷史埋沒,這個人就是張須陀。隋末時期,可以說是張須陀一個人,撐住了隋朝那個即將傾覆的楊廣朝廷,那個時候,放眼天下,無人可比。張須陀死後兩年,楊廣即被宇文化及殺死,隋朝接著就滅亡了。
  • 《隋唐300年》第33篇:迴光返照,張須陀三定山東
    但是,他的運氣有點背,因為沒過多久,便遇上了隋末鎮壓義軍第一位猛將張須陀。這位爺出生於河南弘農,將門世家,是一個標標準準的猛將。史書記載「性格剛烈,有勇有謀」。 他曾經跟著史萬歲帶2000人,轉戰大西南一千多裡,見鬼殺鬼,見佛滅佛。後來又跟著楊素,平定了楊諒的叛亂。所以,砍人功夫十分了得。
  • 張須陀:秦叔寶和羅士信的老上司,捨生取義的真英雄
    張須陀見此性情,控制自己的馬,有著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氣勢突出包圍。這時的張須陀本可以騎馬一走了之的,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張須陀見自己的士兵還困在包圍之中,便衝進包圍圈營救,這樣反覆四次過後。張須陀的軍隊幾乎全部被滅亡了,此刻張須陀仰天長嘆道:「兵敗如此,見天子乎?」
  • 他自稱「知世郎」,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唱亡了大隋
    資治通鑑中有記載:「官吏貪殘,因緣侵漁,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略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盜。」王薄作為山東人,他對此深有體會,因無法忍受繁重的兵役就與同郡孟讓以長白山為據點發動農民起義,自稱「知世郎」,他自稱先知,就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 楊廣五大猛將 :來護兒墊底, 一人秒殺李元霸 ,一人橫掃瓦崗寨!
    第五 來護兒來護兒,江都人,曾跟隨楊廣徵討高句麗,也曾討伐過楊玄感的叛亂,作戰以勇猛著稱。第一 張須陀張須陀,其人智勇雙全。他見天下大亂,四海分崩離析,遂自己組織了一支軍隊,其中就包括秦瓊和羅士信(羅成原型)兩人。張須陀親自操練軍士,擅長使用一種叫做「八風營」的陣法。
  • 唐初期頭班武將陣容裡的六虎上將之羅士信
    當然,六大猛將的稱呼,只是小編根據個人對歷史的理解劃分的,歷史上是沒有這種說法的!先說六大猛將之一的――羅士信!羅士信,本事隋朝猛將張須陀手下!正如印證了,出名要趁早,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說法。[20]第一戰、在羅士信14歲時,向張須陀請求要出去殺敵,張須陀嘲諷他說:「你連穿盔甲的力氣都沒有,還怎麼去殺敵呢」!羅士信大怒,轉身就去穿了兩套盔甲身上。張須陀也是對羅士信讚賞有加,就準許他出戰殺敵!沒過多久張須陀就和敵軍開戰,羅士信趁敵軍還沒站穩的時候,就單人衝出去,連殺賊軍好幾人。
  • 淺談梁贊實戰能力,手提大油桶1米多高,佛山贊先生絕非浪得虛名
    梁二娣劇照 一直到梁贊先生成年繼承了家業之後,他又在朋友梁佳介的紹先下先後拜入了詠春拳傳人黃華寶和梁二娣2位名家的門下,並在多年的勤學苦練中盡得詠春拳功夫之精髓,
  • 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位列五絕之首,是浪得虛名還是技高一籌?
    有朋友問,《神鵰俠侶》中,周伯通位列五絕之首,是浪得虛名,還是技壓四絕?筆者認為,周伯通位列「新五絕」之首,決非浪得虛名,但他也做不到技壓四絕,「新五絕」武功各有所長,差距微乎其微,沒有誰能做到技壓其餘四人。
  • 隋末農民起義誰最先起兵?王薄起兵造反所經歷過的戰役,王薄介紹
    因為楊廣的好大喜功,連年徵戰,所以導致兵役和賦稅都很沉重,讓百姓踹不過氣來,導致很多百姓的生活都得不到保證,入不敷出,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是被殺,就是被餓死。所以,王薄和他同郡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起兵反隋,因為百姓的不滿,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力量。 王薄等人佔據了長白山一帶,並且作為自己的根據地,開始在齊郡以及濟北郡一帶開始搶劫掠奪。
  • 她不愧是易烊千璽的女神,煙燻AJ+耐克襪,女鞋頭不是浪得虛名
    她不愧是易烊千璽的女神,煙燻AJ+耐克襪,女鞋頭不是浪得虛名易烊千璽應該是很多人的男神了吧,暖男又溫柔的性格,再加上帥氣的臉龐讓不少女生都夢想嫁給他呢,但是就是大家日思夜想的老公也有著自己的女神,讓我們看看看是何方人物
  • 看到這張圖片,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這就讓人很迷惑了,這位網紅七阿姨到底是啥背景? 從照片中看,七阿姨雖然網絡暱稱是阿姨,但是她實際上是一個正在處於豆蔻年華的女生,雖然相貌算不上什麼大美女,但是她的五官還算清秀。笑容十分燦爛的她,就算站在明豔照人的美女明星旁邊,也會有很強烈的對比。
  • 井陘的龍鳳山絕非浪得虛名
    旖旎的風光招得青龍降臨,鳳凰來儀,因此,它贏得了一個美妙動聽的名字——龍鳳山。聽老人們傳說,這龍鳳山絕非是浪得虛名,而確實是曾有龍降臨才造就了此山的千番瑞氣,萬種祥光,讓它在群山中脫穎而出,獨佔頭。說起它的來歷,故事美妙動聽,引人入勝。
  • 古風圈另類的四首音樂,白止《青狐媚》上榜,第一絕不是浪得虛名
    然而,也有一部分也是淺吟低唱,嫋嫋餘音,但是卻能讓人聽的血氣上湧,面紅耳赤的曲子,一起來看有哪些吧。第一首《扇子舞》說起《扇子舞》小編耳邊不由的響起老乾媽的:啦啦啦~粉紅的扇子飛舞。歌詞都是正常的啊,但是聽到之後就是沉迷其中,忍不住跟著節奏動起來。
  • 「雨神本神」絕不是浪得虛名
    天空中就下起了雨,在場的人也紛紛驚呼,大喊:「下雨了!」8月3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傳了某綜藝錄製期間的視頻,在視頻中,演員李晨探討了與朋友有關的話題,雨神蕭敬騰很受感動,主動獻唱歌曲《朋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一開口,就下起了雨。在錄製現場的人都紛紛驚呼。網友們也都表示震驚:「不愧是雨神本神!」「這位哥的帶雨能力真強!」「雨神不是浪得虛名的。」
  • 影響中國500年的王陽明絕非浪得虛名!他與弟子的四則對話意味深長...
    在事上磨鍊,才能靜亦定,動亦定,他與弟子的四則對話意味深長,王陽明影響中國500年絕非浪得虛名。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ID:Warrior-way),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有個學生問王陽明,「安靜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維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為什麼?」
  • 妄言隋唐(二十五)初唐第一猛將尉遲恭為何被抹黑得一塌糊塗?
    熟悉隋唐歷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手下天策府的玄甲衛士是李世民的貼身衛兵,而尉遲恭就是玄甲衛士的統領之一。每當李世民衝鋒陷陣時,尉遲恭則持槊帶領玄甲衛士護衛在李世民身邊,可以說他是李世民最為信任的異姓將領。
  • 呂布憑什麼是三國第一猛將?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當然,「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在《三國演義》裡,呂布以一人之力,大戰劉備、關羽、張飛,留下了「三英戰呂布」的美名。在《三國志》中,呂布也是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在虎牢關之戰中,殺了河內名將方悅,用方天畫戟把武將穆順挑於馬下,還重傷了錘將武安國。在徐州之戰中,呂布刺傷袁術麾下大將李豐。
  • 古代6大用錘猛將,越是厲害死得越慘,第一位眾所周知
    原文標題:《古代6大用錘猛將,越是厲害死得越慘,第一位眾所周知》古代戰爭中用的大多是冷兵器,常見的有刀劍和矛戟。那麼歷史上用錘的猛將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歷史上6大著名的用錘大將。第六位:沐英歷史記載,沐英出身在安徽鳳陽的一戶貧農之家,父親早逝,自小孤苦伶仃。在8歲的時候遇到了朱元璋,並認其做義父。12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朱元璋徵戰沙場,手握一雙金錘,勇猛無敵,屢立戰功,簡直就是天生的將才。
  • 《隱秘的角落》豆瓣9分+並非浪得虛名 這些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豆瓣9.1分不是浪得虛名《十日遊戲》只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開胃菜」,《隱秘的角落》才稱得上是重頭戲。《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知名懸疑小說《壞小孩》,由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張頌文、劉琳、李夢等人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