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2021-01-07 騰訊網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羊皮筏子客

王新文

濤濤黃河東流水

黃河漂流筏子客

黃河水上跑運輸

古代先民辦法多

羊皮筏子沿黃河

筏子運輸各種貨

生活用品和材料

夏河漂到包克圖

更有膽大筏子客

木料漂到銀川界

廣泛使用當渡船

黃河兩岸來回折

運人運物也運羊

兩岸百姓聯繫多

羊皮筏子賽軍艦

鐵橋下邊漂流客

男人賣命劃筏子

筏子客是生存者

科技發展大壩截

黃河流水平靜越

時間進入新歲月

羊皮筏子客歇著

黃河文化遺存物

非遺傳承也有說

保存這一非遺傳

沿黃各地辦法多

羊皮筏子客經歷

記載歷史人文閱

來源:白銀晚報

相關焦點

  • 羊皮筏子:黃河鮮明文化的交通工具
    平緩的水面上出現了三三兩兩的羊皮筏子,擺渡的筏子客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黃河母親的懷抱中穿行往來。「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一句民諺道盡了蘭州三大特色:刻花葫蘆、牛肉麵和羊皮筏。身在黃河岸邊,就先放下刻花葫蘆和牛肉麵,先去乘坐一下這「最具蘭州特色」的羊皮筏子。
  • 筏子客老魏
    原標題:筏子客老魏  明前茶  蘭州附近的黃河河段上,老魏在一眾筏子客中很出名,原因是,供大伙兒騎浪而行的羊皮筏子,多數是他做的。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這個念想,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尤其是上了那隻由13隻羊皮囊組成的羊皮筏子的時候。13隻羊皮囊被繩索綁在水曲柳木棍上,整整齊齊,他們是列好隊的士兵。羊皮筏子的皮囊排列有固定制式,一般按照4、5、4的方式排列,每張羊皮都被認認真真地處理過,一整張皮不能有丁點兒破損,一隻只吹得圓鼓鼓的羊皮被灌進少量清油,清油塗抹均勻,再經晾曬,羊皮囊就不再怕水,此時,它的作用也就與羊無關了。
  • 新時代的「筏子客」
    原標題:新時代的「筏子客」  記者 陳泳  「十一」假期將至,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綠意蔥蘢,生機勃勃。地處景區內的龍灣村人走出田間地頭,為即將到來的旅遊季忙碌著。
  • 中衛羊皮筏子,你了解多少?
    這是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的詩句,「皮船」就是羊皮筏子。 如果說九曲黃河是一部歷史的話,那麼羊皮筏子在這部史書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的羊皮筏子已經是旅客們遊賞獵奇的工具了。在中衛沙坡頭旅遊區,坐羊皮筏子已經成為遊客的必然項目。坐於羊皮筏子之上,在濤翻浪滾的黃河中顛簸漂流,既刺激又新鮮。有詩讚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蘭州:羊皮筏子劃出的一座黃河城市
    原文配圖: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蘭州羊皮筏子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  羊皮筏子承載的那段歲月  從光緒年間至今世代沿襲,羊皮筏子連續不斷承載了幾十代人的勞動、生活、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這是它的歷史價值;羊皮筏子造型美觀、獨特,很具觀賞性,已被製作成雕塑、工藝品等,這是它的藝術價值;它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項目,這是它的文化價值;它是食品的衍生製品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經得住古今,看慣了春秋
    古代將羊皮筏子叫做革船,主要用於渡河和運載工具。根據歷史記載,羊皮筏子最早可以溯源到漢朝時期或者唐代,而且使用範圍極其廣闊,從青海到山東,整個黃河流域,幾乎都有羊皮筏子存在。而甘肅羊皮筏子則因為缺乏記載,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中,只有在《王進定》的隻言片語中才能找到些微存在的痕跡,儘管如此,依然能看出,至少三百二十多年前,蘭州就已經開始使用大量羊皮筏子用來渡河。
  • 中衛羊皮筏子:你未必了解的久遠文明
    皮筏子俗稱「排子」,也叫黃河羊皮筏子,僅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黃河沿岸,沿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黃河上遊一帶水流湍急,從上遊到下遊並沒有合適的交通工具。當地百姓在長期的勞動實踐和研究中,發明了皮筏子。皮筏子順流而下,返回時,由筏子客扛於肩頭,再步行至黃河上遊。
  • 羊皮筏子——huhu的漂流記
    這就是傳說中的羊皮筏子——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由14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並排綑紮在細木架上製成。羊皮筏子俗稱「排子」,來到沙坡頭,必須得坐「排子」順著黃河漂流,為啥?別地沒有的東西,一定得玩下。穿上裝備——候場——上船——開漂啦,羊皮筏子是黃河區的第一站,打響!
  • 黃河羊皮筏子鼓起全憑人嘴吹氣 吹「牛皮」據說來源於此
    黃河石林景區的一位村民,用嘴給羊皮筏子的一缺氣的羊皮裡吹氣,讓羊皮鼓起來以在黃河裡正常漂浮。坐羊皮筏子遊黃河是這裡的一大特色體驗項目,冬季是淡季,但有時也有團隊遊客來體驗羊皮筏子漂流,村民就會出工。在出工前,就要給羊皮補氣。據了解,一個筏子上算船工能坐四人,一次一個筏子90元。羊皮筏子,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是黃河中上遊古代先民藉助河水之力,運輸人員、物資而發明的水上工具。
  • 羊皮筏子,是蘭州的工藝、記憶、風景
    羊皮筏子,是蘭州的工藝、記憶、風景羊皮筏子 甘肅蘭州黃河上的獨特風景標籤:旅遊風物風俗、甘肅蘭州、旅遊人文地理、蘭州羊皮筏子、旅遊地域文化隨筆羊皮筏子也作舟,一槳黃沙任我遊。上面的句子是我在去年寒假寫的,因為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將要離開蘭州,告別母校,步入社會踏上人生的旅程。在最後的時日,我應該多看看蘭州,多拿筆寫寫,也好以後老了可以回味年輕氣盛時的自己。「羊皮筏子也作舟,一槳黃沙任我遊」。
  • 蘭州四代人傳承羊皮筏子手藝:從渡人謀生到發展旅遊
    資料圖: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中新社蘭州12月10日電 題:蘭州四代人傳承羊皮筏子手藝:從渡人謀生到發展旅遊作者 閆姣66歲的張保德坐在羊皮筏子上,哼著黃河小調,用漿抵著岸將筏子送到黃河中央。冬季是旅遊淡季,黃河岸邊的老筏子客有大把時間劃著筏子沿黃河順流而下。張保德先輩兩代都以羊皮筏子為生。他回憶,父親常帶自己外出割草,回來時筏子上就載滿了草料和煤塊。黃昏時有人過黃河,爺爺就負責將客人們送到河對岸,賺些錢貼補家用。在張保德的記憶中,自己的玩具就是羊皮囊,經常從羊皮筏子上拆下一個,脫掉衣服抱起羊皮囊一頭扎進黃河,遊到河對面。
  • 蘭州四代人薅羊毛吹羊皮 傳承羊皮筏子古手藝
    張保德和兩代先輩都是羊皮筏子筏工,現在到他徒弟已經傳承到四代了。羊皮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筏子由600多隻羊皮囊紮成,小筏子用10多個羊皮囊。張保德扛起製作好的羊皮筏子準備下水。 在蘭州黃河段,張保德使用製作好的羊皮筏子下水。
  • 消失多年的羊皮筏子重現黃河並成網紅打卡,快來寧夏這個景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羊皮筏子,它是黃河中上遊古代先民藉助河水之力,運輸人員、物資而發明的水上工具,但是真正見過羊皮筏子的人估計少之又少,據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消失在黃河上。但是如今非常的神奇的是,消失了很多年的羊皮筏子又重現黃河並迅速走紅成為新型的網紅打卡,想知道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是什麼體驗?那就來寧夏沙坡頭景區看看吧。在來沙坡頭景區前,我只知道這是一個沙漠景區,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沙海。但是在到達景區後,卻發現了許許多多的羊皮筏子,很多遊客坐在羊皮筏子上漂流在滾滾黃河上,不免讓人感嘆。
  • 必看| 組圖揭秘蘭州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
    0201-2018蘭州羊皮筏子:俗稱排子,為黃河沿岸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也是一種古老的水上運輸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 組成。羊皮筏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小皮筏系用10多個羊皮袋紮成,適於短途運輸,主要用於由郊區往市區送運瓜果蔬菜,渡送兩岸行人等。
  • 羊皮筏子從發明到現在已經三百年了,為何只用公羊不用母羊製作?
    羊皮筏子是一種古老的水運工具,也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的黃河沿岸。其中蘭州一帶的羊皮筏子數量最多,已成為蘭州的重要旅遊文化符號。羊皮筏子的時間要短一些,約有320年歷史。蘭州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或「囊」,大的羊皮筏子由數百隻羊皮袋紮成,小的由10來個羊皮袋紮成,適於短途運輸。在以前,羊皮筏子是黃河上主要的運輸工具,大的羊皮筏子一天能順流而下400多裡,從蘭州到包頭僅需10來天。
  • 蘭州黃河羊皮筏子漂流中心正式成立
    6月11日上午,在蘭州市水車園,蘭州市首個黃河羊皮筏子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成立也是為了配合水車園景區的整體提升和改造,爭創國家三A級景區。    據悉,中心是在最早黃河漂流隊的基礎上成立的,漂流隊是2000年組建,累計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據漂流隊馬建華隊長介紹,由於水車園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做羊皮筏子漂流項目,所以在這裡成立羊皮筏子漂流中心最為適合,中心營運時間主要集中在七八兩個月,線路為:水車園——白馬浪——中山鐵橋,此線路是黃河漂流的精品線路,當漂流至白馬浪處,遊人能深切感受到黃河、青山起伏的魅力,遊人乘坐羊皮筏子也能更加深刻地記住我們金城蘭州
  • 黃河邊的「羊皮筏子」 12隻羊才能做一個 沒坐過就不算來過蘭州!
    當你在中山橋附近的濱河路上遊覽時,偶爾會看到有小小的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猶如一葉扁舟,隨著河水起伏顛簸而行,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就是黃河沿岸的古老擺渡工具——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一種用羊牛皮扎制而成的筏子。
  • 劃著羊皮筏子唱著歌,把那大蘭州水車之城給逛了
    大蘭州,這座城市曾是昔日世界的「水車之都」大蘭州很美,母親河黃河穿城而過,這讓蘭州具有了西部城市中,少有的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除了水運和飲水的便利之外,蘭州段黃河兩岸擁有大量農田和果園,這也讓蘭州地區成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 羊皮筏子究竟是怎樣製作的?艄公笑著說,怕漏氣只能用公山羊皮
    「千年筏子百年橋,萬裡黃河第一漂」,多少人醉倒在羊皮筏子的詩情畫意當中,西北人家的筏子客豪飲一壺烈酒,沿著奔騰壯麗的黃河水漂流而過,岸邊響起一曲曲滌蕩人心的山歌對唱,讓人們不禁心生好奇,羊皮筏子對於這裡的老百姓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