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即將展開「制播分離」試點,讓外資再次對中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領域燃起熱情,但是政策模糊不清可能成為投資者們的最大障礙。
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東森購物已經與中央電視臺旗下的中視購物正式籤約,將於9月28日正式宣布,明年元月進軍大陸電視購物領域。
東森購物進軍大陸電視購物領域
關於東森購物是否能夠獲準進入大陸,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稱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嵐解釋,東森購物已經與臺灣東森電視臺獨立,因此不被視為外資傳媒機構,不在限制之列。
李嵐還對記者表示,目前對外資進入影視領域限制,主要在涉及意識形態領域和針對外資傳媒機構,風險投資等投資機構不在限制之列。
外資投資中國影視領域政策之變
今年2月6日,廣電總局和商務部聯合發布文件,決定廢止《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下稱「44號令」),令在中國影視領域尋找投資機會的外國投資者突然失去了方向。
「44號令」頒布於2004年10月,是關於外資參與中國經營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規定最明確的一份文件。根據規定,「不得設立外商獨資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外資在中國參與設立、經營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的,「一家中方機構的股權不低於51%」。
不過,2005年2月,廣電總局又發布了關於實施《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有關事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已經設立合營企業的境外合作方,原則上不得再申請設立第二家合營企業。
8月3日,《財經》雜誌報導,廣電總局7月16日下發《廣電總局關於推進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修改稿)》,其中對外資的表述異常曖昧。修改稿中表示,與境外資本或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合作製作節目,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可是,「44號令」已經被廢止,這意味著外資入股中國國內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機構唯一明確規定也不存在。
外資看好中國影視領域投資機會
儘管政策存在巨大的模糊,看好中國機會的外資熱情仍然高漲。事實上,東森之
外,中視購物還接到來自韓國、美國等地產業投資者的「繡球」,也有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前來接觸。
一位代表數家外資客戶在中國尋找投資機會的律師告訴記者,其客戶不僅參加了中央電視臺關於電視購物頻道合作夥伴的「選秀」,也在積極與地方電視臺商討合作機會。
不過,這位律師表示,「目前恐怕只能找一些變相的投資機會」。比如,通過內容合作的方式獲得部分參與市場經營的權利,似乎仍是政策明朗前唯一的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
2005年之後,國內傳媒機構並未中斷與外資的接觸,其中多數均為影視內容的合拍合作,部分外資則以廣告經營代理的方式變相獲得個別電視臺的內容經營合作,其處理方式異常謹慎。
據《財經》 (本文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