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就業核查就說自媒體」的應屆畢業生

2020-09-09 流量公園


來源丨流量公園(llpark001)

作者丨曲奇


8月9日,是劉庶平的學校畢業生專場表演的日子。

由於疫情原因,這場演出被搬到了茶館進行,劉庶平演了一段相聲《暗戀進行時》,這個作品之前被他上傳到了抖音,獲得了500多萬播放量。不過現場效果並不好,「可能因為這次沒有選好搭檔」,觀眾呲牙,小聲地笑了一次,他一邊表演,一邊留意著觀眾的反應——這場演出從頭到尾只有四處包袱「響了」。

下臺以後他說:「其實第一次在學校裡演出效果是很好的,可能外面的觀眾和學校裡還有很大區別,回去以後,我會繼續調整這個節目,還得寫新段子發抖音。」

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劉庶平是實實在在的自媒體就業者,他把自己的演出視頻剪輯好發在抖音上,他的抖音有3萬粉絲,在B站、快手、西瓜視頻和喜馬拉雅FM上也都有帳號。粉絲不算多,但是他很有幹勁。

之前《半月談》報導了「高校就業率注水,碰到核查就說自媒體」,他開玩笑,原來我有這麼多「隱形」的競爭對手。


報導中說,春招季相當數量的企業收縮了招聘名額,應屆生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但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這樣的高就業率源於,學校將很多考研二戰、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納入統計,他們實際上沒有工作,但是今年被當做「自由就業」上報了,輔導員要求畢業生「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

不過劉庶平不準備考研或者再找其他工作,他覺得自媒體這個職業很適合他。


兩次「暗戀」和3萬粉絲

劉庶平的抖音號註冊於2019年「十一」假期的最後一天,到現在還不到一年。他不假思索地準確回答,好像熟記自己的生日。

「我目的性很強,就是準備好好包裝一下這個號。」

喜歡玩曲藝的年輕人,大部分都不太喜歡流行文化,甚至讓人看了有點落伍守舊的感覺。劉庶平坦言,自己之前並不喜歡刷短視頻平臺,覺得很low,沒意思。直到有一天和搭檔沈銘軒聊天,才發現現在很多年輕演員都用抖音號來宣傳。光靠線下演出,很難打出影響力。

經過劉庶平的調查研究,他發現,現在抖音上也不同於早期印象,內容相對豐富,用戶基數很大。「以前抖音上都是帥哥美女或者那種特技,現在生活類、美食類、演出類、文化類、劇情類的內容都越來越多,年輕人比較喜歡。」

最開始劉庶平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內容受歡迎,更新也沒有規律,視頻一般只有個位數或者十幾個播放。第一個小「爆款」來得很早,在去年11月份,沈銘軒和他和說的一段原本是趙偉洲老師的相聲,其中一個片段:

「你說,麥當勞算西餐嗎?」

「你爸爸要算商人,麥當勞就算西餐」。

可能在提起相聲就是《報菜名》《清水河》的當下,這個包袱新鮮、意外、有個性,這條視頻發出1天之內,點讚量超過2000,雖然這個數仍然是不值一提,但是足夠讓他興奮。

隨後,劉庶平又趁熱打鐵,上傳了《高中時代的暗戀》上下兩集,點讚數都達到了10000以上,漲粉也很多。「看到數字我嚇一跳,太意外了。」

疫情期間沒有線下演出,從過完元宵節開始,劉庶平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在抖音直播,雖然觀眾不多,最多時能有一百多人,但從互動能看出來,都是「真愛粉」,還有幾位幾乎天天來。

今年6月,劉庶平創作了新節目《暗戀進行時》,這是一個完整的相聲作品,全部表演需要半小時左右,他把其中的片段剪輯出來,以「暗戀」「舔狗」「海王」「綠茶」等關鍵詞發布,每個效果都不錯,最高的點讚量突破了6.5w,也是這段時間每周能漲粉三四千,於是抖音粉絲突破了3w。


這段節目是劉庶平為了畢業演出特意創作的,提到這段節目的靈感,他說:「有一次直播時候,有一個姑娘問,遇到綠茶怎麼辦。那時候綠茶話題在抖音還沒有那麼火,我也和粉絲們聊了聊,也模仿了一兩段綠茶婊說話。後來覺得這個值得寫成段子,又融合了我自己暗戀的經歷,藝術來源於生活。」


首頁看到曲藝作品,我會點不感興趣

現在漲粉達到一個瓶頸,有時候還會掉粉。劉庶平顯得很豁達:「之前的視頻都在學校裡,背後是一塊黑板,可能大家鼓勵一下,點個讚,關注一下。現在畢業了,演出場地都是正經的劇場了,人家可能就不愛看了。這很正常,我也要對表演和內容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從註冊了抖音號,劉庶平開始更多地刷各大App的首頁和熱門。

「而且看到曲藝相關的作品,我會點不感興趣。我天天刷相聲曲藝的東西,大數據就老給我推送這個,我就沒法獲取這個平臺當下最火的最有話題性的內容是什麼了。」他想通過這種形式,突破自己的知識邊緣和人脈邊緣。


「運用熱點話題其實是很難的,看到一個話題我要先寫成相聲,然後在舞臺上表演,最後形成視頻上傳。」這個過程可能比其他的內容創作者要「慢半拍」,而且寫出來的新段子要接受觀眾的檢驗。「如果現場觀眾都不笑,視頻看起來也就很尷尬,沒法傳。」

劉庶平說,過幾天可能會把B站的帳號做起來。「我不想把抖音的短視頻搬運到B站,我覺得那樣沒意義,形式上、內容上、觀眾習慣上,兩個平臺還是有比較大區別的,我希望保證內容質量。」

劉庶平這個號,會堅持做相聲相關的內容。

「雖然相聲演員很多都有抖音,但是在質量上我是有優勢的。有的視頻,包袱不夠精準,畫質模糊,鏡頭晃來晃去,聲音也聽不清,也沒有字幕,觀眾肯定不愛看。還有一些相聲演員,像樂呵兄弟、金巖等等,他們的作品有相聲的元素,像短劇,也形成了相應的系列,但是不是相聲,我經常看。」


自媒體下行了,為什麼要做這個?

5月,學校開始統計即將離校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不同於正式就業,需要提供各種合同和證明,在劉庶平的描述裡,他申報自媒體就業,只填了一張表單:「疫情期間,所有程序都在線上進行,很順利,輔導員和論文指導老師也全力支持。」

這張「隱形就業」表單裡,不涉及任何關於他在哪個平臺、擁有帳號的名字、擁有多少粉絲,以及收入流水等信息。這讓劉庶平覺得,會出現就業率摻水的情況,是偶然中的必然。

「畢竟今年確實很難找到工作,我們班籤合同就業的是少數。我們寢室5個人,其中只有一個算傳統形式的就業,在老家的銀行,餘下的人,一個去了直播公會,有一個在創業,還有一個正在求職。」

他的另一個同學班上,6月最後一次見的時候,15%的人找到了工作,15%的人升學了,剩下七成還在「家裡蹲」。

劉庶平的家長比較開明,覺得剛剛畢業,機會還很多,沒有對他做自媒體的決定製造阻力。「實際上我很少和他們談自媒體的內容,不過我一直以來就業意向就是創業,他們應該也清楚。」

但是具體到生活上,還是會有小摩擦。「就在昨天,我搬出去租房了,方便一點,之前就有這個打算,因為疫情期間我在家直播或者錄音,可能持續時間比較長,有點影響休息二老休息。」

劉庶平喜馬拉雅專輯


「反而會有一些身邊的朋友、同齡人來質疑我,他們覺得自媒體這個行業有點進入下坡路了,短視頻2017年就火了,現在早就過了巔峰了。而且我是一個人,和我一起做的小夥伴也是年輕人,要錢沒錢,要經驗沒經驗,是很難做大或者說很難養家餬口的。」


變現800元,只是創業的開始

從元宵節到6月份畢業,通過抖音直播的打賞,劉庶平一共獲得了800元。

做抖音號將近一年,劉庶平還有很多事情搞不明白:「比如說很多抖音字幕,遇到『錢』字,不打漢字,打一個Q,遇到『死』字打一個S,說是這種字眼會限流,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放著好好的中國話不說,用什麼字母?」

比如說,從粉絲上萬開始,陸續有一些直播公會和MCN公司聯繫他。「我不明白他們做什麼,也不需要,只是很淺地和他們聊一聊,沒有合作。」

這個號的變現模式,他也還沒想好。但是目標很明確,要做到十萬粉絲。

「我一向走一步看一步,活在當下,順其自然。」所以畢業前,同學們忙著實習、考研、出國,劉庶平還優哉遊哉地寫相聲,拍抖音。

劉庶平看來,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生活從來就不是他考慮的範圍,頻頻提到的詞還是創業。「剛上大學時,別人去麥當勞或者星巴克打工,我在和同學創業。」從初中到現在,他倒賣過小商品,和城管打過遊擊,做過依託微信公眾號的校內電商,一路創業。

現在,他又和兩個小夥伴,謀劃一個知識文化類的新帳號。他負責文案腳本,另外的小夥伴負責後期和運營。問他帳號的名字,他不肯說:「等到做出爆款再跟大家見面。」

相關焦點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畢業生被迫假就業?七部門出手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同學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
  • 高校就業率造假問題:遇部門核查就業,就說做自媒體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治理的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所謂就業數據利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就業數據,關乎屬地教育、人社等部門的就業政績。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就業率「摻水」矇騙誰?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2020年09月04日 08:40 來源:半月談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彤馨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造假該如何治理
    來源:新京報高校如此矇騙相關核查,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來源:半月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1靈活就業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統計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再創新高。
  • 半月談|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半月談記者 何欣榮 楊有宗 吳振東「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套路這麼深怎麼不去做「創意總監」
    資料圖,來自新京報網「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套路這麼深怎麼不去做「創意總監」| 沸騰
    不管怎麼說,高校都不宜拿「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的話術去矇騙相關核查。那樣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瞞得了一時,卻騙不了長久。」、「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打電競、開網店、做自媒體屬於就業!教育部明晰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
    首先,開網店、做自媒體、打電競是很多大學生的業餘愛好或兼職,不僅門檻低,而且難以靠這些工作維持穩定收入。  其次,這些新就業形式缺乏準確界定。是只需註冊了網店並有了收入流水就可算作就業?如果如此,註冊網店並不需要門檻,通過刷單也可輕鬆實現收入流水,但畢業生並不能因此謀生。
  • 打電競、開網店、做自媒體屬於就業!教育部明晰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指標
    日前,多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網站公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當前,就業統計面臨新形勢,尤其是隨著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在今年疫情防控過程中,也催生了一些新職業。
  • 教育部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核查
    本報訊(記者 歐媚)為準確掌握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確保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準確性,教育部委託國家統計局有關單位近日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核查工作,將於6月和8月開展兩輪專項核查。此次核查將以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系統中畢業生就業數據為基礎,向畢業生本人及其就業單位進行核對,重點核查畢業生畢業去向及就業單位與所提供信息是否一致。
  • 「靈活就業」和「自媒體」,不是就業率造假的幌子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給就業率注水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得不說,這是「靈活」被運用得最靈活的一次,這是自媒體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而之所以讓「靈活就業」和「自媒體」成為打造就業率的兩大主力,或許就是因為今年教育部對就業率的統計有了新的要求。
  • 「靈活就業」和「自媒體」不是就業率造假的幌子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給就業率注水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得不說,這是「靈活」被運用得最靈活的一次,這是自媒體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
  • 打好「組合拳」,助力應屆畢業生就業
    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為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近日,教育部宣布推出「組合拳」。各地機關、國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收應屆畢業生,各地要擴大地方性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和科研助理招錄規模,明年起,「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步增至8000人。(12月2日 《北京日報》)就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發展,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
  • 非應屆生:我太難了!為什麼國企只收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作為每年求職大潮中的「中流砥柱」,雖然在社會招聘中常常因為自己空白的職場經驗空白而敗北,但現實卻還有一條康莊大路常年向他們敞開,那就是國企。
  • 拓寬就業渠道、減稅降費、提升服務——保障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貴陽市放大招
    「充分利用貴陽(貴安)大市場帶動大就業的作用,深挖就業崗位,立足貴陽(貴安),服務全省,促進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確保有勞動力建檔立卡家庭至少1人以上實現穩定就業……」來自貴陽市政府辦公廳的最新消息,貴陽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貴陽(貴安)穩崗保就業促進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開網店、打電競均被視作就業,870萬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面對新標準
    作者| 邊際實驗室本文包含783字,預計閱讀完需要4分鐘中國擴大了87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定義,將開網店、玩電競遊戲和自媒體寫作等#自由職業#的人納入其中,一些媒體認為而與此同時,創歷史紀錄的874萬年輕人即將從高校畢業,並在夏季進入就業市場。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底中國的調查失業率為5.9%。而20至24歲人群(多數為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較4月份上升1.7%,較上年同期增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