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和「自媒體」,不是就業率造假的幌子

2020-09-04 運城新觀察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給就業率注水的現象依然存在。


不得不說,這是「靈活」被運用得最靈活的一次,這是自媒體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而之所以讓「靈活就業」和「自媒體」成為打造就業率的兩大主力,或許就是因為今年教育部對就業率的統計有了新的要求。


前不久,教育部發布通知,明確指出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等屬於自由職業,應納入就業統計。但教育部這是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做出的對應調整,前提還得是實事求是。


早在2013年,新華網的一則報導就總結了當時就業率造假的各種招式——妙招:開網店找公司「假就業」;土招:刻假公章「假裝」就業;奇招:班幹部幫舍友「被就業」;囧招:小超市「籤」二十畢業生;絕招:百元網購假就業協議……


只不過現在,某些學校的造假藉口和方式,又「與時俱進」了。


而幾乎每年,教育部都要表態,要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造假行為嚴肅處理。比如,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就表示,「從明年起,教育部將完善評估機制,對就業率造假的高校,在審核評估高校工作時實行『一票否決』」。


然而,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只看到了造假方式的花樣百出,鮮見一些高校的具體負責人受到嚴厲查處。這或許也是造假現象難以得到遏止的重要原因。


廣州某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一位畢業生就反映稱,自己被「靈活就業」,輔導員還一片良苦用心地告訴他,「之所以『出此下策』,是為了不讓較低的就業率數據影響學校之後的招生。」你看,勸學長騙學弟學妹,都這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然而,虛假的就業信息,不僅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對考生、對教育管理部門、對外界都是一種誤導。而當各大高校紛紛習慣了就業率造假,當社會各界提起畢業生就業率都是會心一笑時,那麼就業率就失去了統計的意義。


學校帶頭造假,輔導員輔導造假,甚至威逼利誘學生造假,這是最糟糕的「最後一課」。一些高校需要認識到,就業率造假毀掉的不僅僅是就業數據的參考價值,還是「一屆又一屆」的誠信。


眾所周知,今年全球疫情肆虐,再加上外部環境的變化,很多企業單位收縮了招聘計劃,媒體也報導了諸多畢業生找工作難的現象。如果一些高校就業率不理想,公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耍花招把數字做得過於漂亮,反而是在是愚弄公眾,誤導決策。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靈活就業」和「自媒體」不是就業率造假的幌子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給就業率注水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得不說,這是「靈活」被運用得最靈活的一次,這是自媒體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
  • 馬上評丨「靈活就業」和「自媒體」不是就業率造假的幌子
    澎湃特約評論員 與歸「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給就業率注水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得不說,這是「靈活」被運用得最靈活的一次,這是自媒體的存在感被「刷」得最高的一次。
  • 高校就業率造假問題:遇部門核查就業,就說做自媒體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治理的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所謂就業數據利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就業數據,關乎屬地教育、人社等部門的就業政績。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造假該如何治理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 沒工作=靈活就業!「摻水」的高校就業率給誰看?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為了讓就業率「好看」,千方百計「摻水」造假:有的發動感情攻勢、大搞道德綁架,說配合學校完成就業任務就是為母校添光增彩,不配合就是給母校抹黑添亂;有的明面上說「先就業再擇業」,實際上是逼迫學生從事不願意從事的職業和崗位;更有甚者,縱容淘寶下單買就業協議「假就業」,或將籤訂三方協議作為獲得畢業證、學位證的門檻……一些最新納入就業統計的自由職業,以及所謂的靈活就業,被部分高校鑽了空子,原本應當歸為
  • 用「靈活就業」粉飾就業率,學生們又被坑了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比如找公司批量籤署就業協議、鼓勵學生去勞動力市場隨意籤協議,甚至還從網上購買協議書交差·····今年,又出了一個新招——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原因就在於教育部今年剛發布通知,明確規定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等屬於自由職業,應納入就業統計。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就業率「摻水」矇騙誰?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 必須嚴打高校就業率造假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記者不調查,新聞不報導,還真不知道有高校幹出這麼不靠譜的事情。簡單一琢磨,也就明白了他們的「良苦用心」。
  • 造假方式層出不窮 如何遏制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期,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媒體關於今年應屆生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的報導,與一些高校仍高達90%以上的就業率形成了明顯反差,也引發來自社會多方面的質疑。  事實上,高校就業率「摻水」、學生「被就業」早已不是新聞。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彤馨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如此「摻水」
    原標題: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2020年09月04日 08:40 來源:半月談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來源:半月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1靈活就業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統計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再創新高。
  • 靠就業率「摻水」打不好「就業保衛戰」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的現象依然存在。與此同時,一些高校為了讓就業率「好看」,千方百計「摻水」造假:有的發動感情攻勢、大搞道德綁架,說配合學校完成就業任務就是為母校添光增彩,不配合就是給母校抹黑添亂;有的明面上說「先就業再擇業」,實際上是逼迫學生從事不願意從事的職業和崗位;更有甚者,縱容淘寶下單買就業協議「假就業」,或將籤訂三方協議作為獲得畢業證、學位證的門檻……一些最新納入就業統計的自由職業,以及所謂的靈活就業,被部分高校鑽了空子
  • 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怎能如此「摻水」
    日前,《半月談》曝光了一些高校就業率注水的亂象:學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甚至有學校在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要求,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如此亂象,讓本來就嚴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半月談|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半月談記者 何欣榮 楊有宗 吳振東「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打電競、開網店、做自媒體屬於就業!教育部明晰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
    當年,教育部首次對各個高校一次性就業率進行排名,數據來源為就業協議書。  2004年6月,教育部重新修訂《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辦法》。新的統計辦法將靈活就業納入畢業生就業統計範疇。以靈活方式就業的畢業生在畢業離校時應填寫《普通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登記表》,登記表由所在高校備案。  統計辦法規定:畢業生以靈活方式就業,其中包括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
  • 打電競、開網店、做自媒體屬於就業!教育部明晰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指標
    圖/圖蟲1999年,教育部首次對各高校就業率進行排名,該舉措被認為是就業統計工作的開始。當年,教育部首次對各個高校一次性就業率進行排名,數據來源為就業協議書。2004年6月,教育部重新修訂《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辦法》。新的統計辦法將靈活就業納入畢業生就業統計範疇。
  • 高校就業率造假就是形式主義
    實際上,這堆看似光鮮的就業數據不僅有水分,而且套路不少。日前,教育部為此專門印發文件,要求採取系列措施,嚴格核查就業數據,嚴肅糾正就業統計違規行為。高校就業率注水知多少?今天,島叔就和大家好好聊聊。一有媒體報導,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高校和專業為追求就業率「好看」,變相要求畢業生提供就業證明等材料,上演「表格就業」的荒誕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