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如此「摻水」

2020-09-04 新浪教育

 原標題: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靈活就業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統計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再創新高。但受疫情影響,春招季相當數量的企業收縮了招聘名額。有數據顯示,應屆生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

  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

  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彤馨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

  教育部發布的相關通知中,明確指出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等屬於「自由職業」,應納入就業統計,這原本是與時俱進的做法,但卻被部分高校利用統計規則的更新鑽了空子,將應當歸為「不就業擬升學」或「待就業」的學生統計為已就業狀態。

  除自由職業外,靈活就業也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好方法」。

  廣州某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郭海濤說,輔導員曾多次勸說找不到工作的同學籤「靈活就業」,並將檔案派回生源地的人才市場。「輔導員向我們保證這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並且也希望我們理解,之所以『出此下策』是為了不讓較低的就業率數據影響學校之後的招生。」

  虛假數據背後,學生很受傷

  與存疑的數據相比,就業率「摻水」直接損害應屆生切身利益。

  北方某高校畢業生劉旺4月份籤約了一家教培機構的教師崗,但受疫情影響,原本板上釘釘的工作沒了音信。這讓劉旺煩躁不安,而輔導員時不時催促籤署三方協議更壓得他「喘不過氣」。「每天QQ群、微信群連番催促,每兩周一次電話催促。」劉旺說,對於他這種工作沒著落的畢業生,輔導員都會採用「人盯人」戰術。在輪番轟炸下,儘管自己並不滿意, 5月劉旺還是和另一家教育機構籤署了三方協議。

  江蘇無錫某大學英語專業的陳欣怡被實習單位意外辭退後,決定專心準備教師編制考試。但輔導員一再催促儘快籤訂三方協議,她只能找親戚的企業幫忙蓋章來應付這個要求。

  陳欣怡說,面對可能來自省教育廳的畢業生去向核查,學校再三叮囑,一定要選擇「畢業去向信息無誤」,還警告說「如果沒有按照學校要求應對調查,被查出材料造假,後果自負」。陳欣怡最擔心的是,因籤署三方協議,會影響她以應屆生身份參加教師編制考試。

  「不管和誰籤,只要籤了就行。」三方協議原本應是學生權益的重要保障,但在部分高校卻成了學校就業率的抓手。

  學校對高就業率的追求讓陳昊攻讀第二學位的計劃成為泡影。陳昊來自東部省份某高校,畢業後他想繼續攻讀第二學位,需要學校提供未就業證明。而一旦籤署了三方協議和勞動合同,陳昊就是已就業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仍然要求他籤署協議。為了既能滿足老師的要求,又能拿到未就業證明,陳昊製作了一份假的勞動合同上傳至學信網。他本以為上傳了勞動合同就能順利畢業,上傳結果有誤還能保持自己的未就業狀態。然而,頁面跳轉顯示結果無誤,這意味著陳昊已是就業狀態,難以拿到未就業證明,只能考慮放棄攻讀第二學位。他與輔導員嘗試溝通,輔導員卻不予回復。

  優化統計方法,緩解「被迫就業」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高校注重就業率數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是目前衡量學校就業工作和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要保證就業數據的真實性,就不能將就業率作為衡量學校就業工作的唯一標準。他建議,就業數據不能光由校方統計上報,應該有第三方機構介入統計與核查。

  某企業的總經理吳先生說:「籤訂虛假的三方協議會造成就業率失實,對應屆生就業起到負面作用。統計畢業生的實繳社保清單得出的就業數據會更為真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解決就業問題的壓力不能層層傳導給學校,應由政府、企業以及全社會一起發力。

  「雙一流」高校應以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為主要目標,衡量這類高校辦學水平時過分強調就業率並不合適。要讓就業率「保真」,需建立更為科學的高校辦學水平和就業指導服務評價體系,解決部分畢業生面對層層施壓而「被迫就業」的現狀。(文中提到學生姓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怎能如此「摻水」
    日前,《半月談》曝光了一些高校就業率注水的亂象:學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甚至有學校在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要求,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如此亂象,讓本來就嚴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2020年09月04日 08:40 來源:半月談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彤馨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
  • 半月談|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半月談記者 何欣榮 楊有宗 吳振東「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就業率「摻水」矇騙誰?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上的冥頑不化,也由此可見一斑。而其治理則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
  • 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來源:半月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1靈活就業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統計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再創新高。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造假該如何治理
    來源:新京報高校如此矇騙相關核查,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高校就業率造假問題:遇部門核查就業,就說做自媒體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這既黑了自媒體,也是對就業情況核查的敷衍。一些高校在就業率「摻水」,治理的關鍵在改變就業數據利益化。所謂就業數據利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就業數據,關乎屬地教育、人社等部門的就業政績。
  • 沒工作=靈活就業!「摻水」的高校就業率給誰看?
    4、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然而一些高校仍然是上有對策下有計策,「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面對特殊就業季,數據更需要「擰乾水分」、摸清就業率底數。只有讓相關各方動態掌握就業問題實情,才能更精準地幫扶畢業生就業。 如何遏制就業率「摻水」造假現象?要確保就業率數據真實,就須對症施策,且多措並舉。首先,可考慮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統計,作為高校自行統計、上報主管部門審核、發布就業數據的補充。
  • 造假方式層出不窮 如何遏制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期,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媒體關於今年應屆生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的報導,與一些高校仍高達90%以上的就業率形成了明顯反差,也引發來自社會多方面的質疑。  事實上,高校就業率「摻水」、學生「被就業」早已不是新聞。
  • 高校就業率為何摻水?
    朱逍遙 博雅資料庫「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靠就業率「摻水」打不好「就業保衛戰」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有媒體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的現象依然存在。若就業率統計數據不好看,教育撥款、招生指標甚至專業存續都有可能受影響。因此,就業率成了「政治任務」,幾乎所有高校都對就業率有執念。高校就業率「摻水」,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但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求職困難明顯增多。有數據顯示,今年應屆生整體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
  • 「就業證」換「畢業證」,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下降情況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引來不少質疑。東部某省一所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的畢業生張彤馨說,今夏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
  •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粉飾下的大學生就業真實情況怎樣?
    近日,部分高校被爆出,學生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以此來粉飾就業率的情況。小編也為之一驚,這麼「靈活」的辦法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身為教育工作者最起碼的「師德」又在哪裡?教育部明令禁止之下,一些高校卻依舊頂風作案。
  • 東方快評丨就業率「摻水」,高校發力錯了地方
    來源:東方網 選稿:桑怡日前,《半月談》曝光了一些高校就業率注水的亂象:學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甚至有學校在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要求,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如此亂象,讓本來就嚴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蒙上了一層陰影,也令廣大民眾十分不滿。
  • 東方快評丨就業率 「摻水」,高校發力錯了地方
    來源:東方網 選稿:桑怡日前,《半月談》曝光了一些高校就業率注水的亂象:學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甚至有學校在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要求,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如此亂象,讓本來就嚴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蒙上了一層陰影,也令廣大民眾十分不滿。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套路這麼深怎麼不去做「創意總監」
    資料圖,來自新京報網「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近日,《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一些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遇核查就說做自媒體」:套路這麼深怎麼不去做「創意總監」| 沸騰
    不管怎麼說,高校都不宜拿「碰到核查就說做自媒體」的話術去矇騙相關核查。那樣不僅會掩蓋辦學中的問題,還會誤導決策及考生選擇,瞞得了一時,卻騙不了長久。資料圖,來自新京報網文 |熊丙奇「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
  • 光明網評論員:核准高校就業率,統計方法也要改進
    【閱讀提示】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光明網評論員:8月下半月出版的第16期《半月談》雜誌,刊出了記者有關高校就業率造假的報導。報導稱,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為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人力市場對應屆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春招季收縮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額,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仍然維持在90%以上,似乎與往年無異,這些現象引來諸多質疑。記者由此展開的調查顯示,「自由職業」「靈活就業」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合理合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