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核准高校就業率,統計方法也要改進

2020-09-04 光明網

【閱讀提示】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光明網評論員:8月下半月出版的第16期《半月談》雜誌,刊出了記者有關高校就業率造假的報導。報導稱,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為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人力市場對應屆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春招季收縮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額,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仍然維持在90%以上,似乎與往年無異,這些現象引來諸多質疑。記者由此展開的調查顯示,「自由職業」「靈活就業」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合理合法的方法。

高校就業率造假不是一個新問題,只不過在今年突發疫情的背景下,相關造假所導致的結果尤顯突兀。對此,教育部在6月下發《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有針對性地向各高校申明了「四不準」: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優秀畢業生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學信網」也開通了「畢業去向查詢反饋」欄,畢業生可在此欄中核驗本人畢業去向信息。

現在看來,這些措施還不足以防止就業率造假行為的發生。上述報導稱,某省一所高校一名畢業生說,其學校讓所有二次考研、參加公務員或教師編制考試的同學一律在畢業去向中選擇「已就業—自由職業」,「輔導員和我們說,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說目前在做自媒體。還再三叮囑,讓我們千萬別說錯了」「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報導說「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高校就業率造假行為必須杜絕。不過,反過來看,現有高校就業率統計的方式方法也有改進的必要。以時間看,按照規定,許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統計的截止時間為新一屆學生入校之前,也就是在9月之前。這個時間線的設定,從高校工作流程及其機制看,確實有很強的傳承性和操作性,但從現有國情和年輕一代的就業觀念看,卻未免有些過於「苛刻」。以現有國情,許多企業的招工周期與其生產周期乃至訂單情況相匹配,而非與高校人才生產線的出品時間相匹配。更不要說遇有今年這樣的突發狀況,以及一些年輕人就是想在畢業後的一段時間內,做一些不在就業列表上、甚至不掙錢的事情這種情況了。

因此,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也不妨延長些時間,別給高校那麼大的壓力。而對高校而言,在大數據時代,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追蹤,在操作上怕也不是什麼難事。

【上一篇】「色情集團」能運營僅有局長還不夠

相關焦點

  • 核准高校就業率,統計方法也要改進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8月下半月出版的第16期《半月談》雜誌,刊出了記者有關高校就業率造假的報導。報導稱,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為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人力市場對應屆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春招季收縮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額,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仍然維持在90%以上,似乎與往年無異,這些現象引來諸多質疑。記者由此展開的調查顯示,「自由職業」「靈活就業」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合理合法的方法。
  • 核准高校就業率,統計方法也要改進
    光明網評論員:8月下半月出版的第16期《半月談》雜誌,刊出了記者有關高校就業率造假的報導。報導稱,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為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人力市場對應屆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春招季收縮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額,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仍然維持在90%以上,似乎與往年無異,這些現象引來諸多質疑。
  • 核准高校就業率 統計方法也要改進
    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為歷史新高。據媒體近期報導,受疫情影響,人力市場對應屆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春招季收縮甚至取消了招聘名額,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高校就業率仍然維持在90%以上,似乎與往年無異,這些現象引來諸多質疑。記者由此展開調查顯示,「自由職業」「靈活就業」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合理合法方法。
  • 高校禁止學生戀愛,究竟為哪般 | 光明網評論員
    不能說是某些高校沒有「成年」,而是保守主義扼殺了性教育,將兩性之間那些美好的東西倒進了垃圾桶,卻滋長了扭曲的性觀念。
  • 【光明網評論員】廈大處理缺德教師是收拾師德第一步
  • | 光明網評論員
    | 光明網評論員 2019-07-1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光明網評論員:對被幫扶反咬者應以誣告陷害罪治罪
    光明網評論員:對被幫扶反咬者應以誣告陷害罪治罪 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 2019-11-20 15:03
  • 疫苗接種已有安排,如何鋪開有講究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12月20日)有媒體報導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當下人們最關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做了說明: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策略是「兩步走」方案,即首先針對部分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重點人群開展接種
  • 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濟南一培訓機構實習教師因猥褻女童而被行政拘留15天的新聞,引起了輿論波瀾
  • 光明網評論員:「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光明網評論員:「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10月21日,有媒體報導說,昨天(20日)上午,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一擁而上」搞晶片以及巨額投資的晶片項目爛尾的現象,相關官員回應道
  •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0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浙江杭州建蘭中學的一名班主任給自己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為孩子們帶去安慰與鼓勵。認識災難,首先需要直面災難,需要知道災難產生的原因和結果,也需要知道個體在災難中的打開「姿勢」——應對方法和措施,知道自己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從而在正確應對的基礎上,在安全度過災難與承擔自己的責任之間達到平衡。這種認知大人要調試,也需要通過言行帶給孩子。
  •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發展與改進
    為此,教育部門要加強頂層設計、監督審查和正確引導;高校要落實編制要求,參照國家標準,改進就業質量報告。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編碼分析;發展趨勢2013年,教育部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編制工作,旨在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評價體系,完善畢業生就業狀況反饋機制。
  • 【光明網評論員】公捕公判是文革孽種猶存
  • 不要為「三從四德」招魂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丁璇火了。
  •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06-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願「文科院士」擔起人文價值的社會期待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清華大學舉行了首批文科資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包括李學勤、陳來在內的18位教授獲此殊榮。在清華之前,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等高校也逐步推出文科資深教授榮譽。在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提出,儘快設立「文科院士」。馬敏認為,當前中國文科院士制度的缺失是對文科學者的一種制度性歧視,折射出「重理輕文」觀念依然未泯。目前,如兩院院士的國家級文科院士制度尚未成型,各大院校推出自己的「文科院士」,不失為一種探索。
  • 留學是創新的捷徑,但遠不局限於此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9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從6月起到9月,3個多月的時間內,美國已經撤銷了1000多名據說與中國軍隊院校或項目有關的中國留學和訪學人員的籤證。也是在這個意義上,留學和訪學之路不會因一時一事或一段時間一些事情所中斷,長遠來看不僅要繼續走下去,而且還要不斷拓寬。即使在當下,囿於疫情,囿於國際情勢,留學和訪學之路會不時出現一些羈絆,不過,以往的歷史表明,越是在此時,越是要堅定方向感,把對的路走下去。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 光明網評論員:為驢友念一道生命權益的「緊箍咒」
    光明網評論員:神秘險峻的鰲太線,又沾染上了驢友的血。徒步穿越秦嶺第一高峰鰲山和第二高峰太白山的爆款路線,在「驢友圈」中被稱作鰲太穿越。今年五一小長假前後,陸續有來自全國的多支戶外隊伍試圖穿越鰲太線。然而5月2日,多個戶外團體在鰲太線穿越時,遭遇暴風雪,40人被困。
  • 總有一些官員的「問題」是遮不住的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升職公示還沒有半個月,湖北漢川市仙女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程少文又被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