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今天(10月15日)許多媒體都報導了廈門大學對其人文學院特聘教授、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博導吳春明長期猥褻誘姦女學生的處理結果:開除黨籍,撤銷其教師資格。
對這樣的結果,儘管有當事者立即表示了不滿意,認為廈門大學應該開除吳春明的公職,但是,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廈門大學畢竟沒有像有人所懷疑的那樣掩蓋問題,而是向收拾師德的正確方向邁出了第一步。
毫無疑問,這個醜聞給廈門大學的形象和聲譽帶來了負面影響。一個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其所具有的各種頭銜標示了其在學校中的地位及其所佔有的學術資源和教育資源。這種人德、師德皆劣跡斑斑的人,竟能在學校中佔有如此多的資源,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這所學校的教師評價體系究竟如何,進而也從多個側面反映了這所學校的師風和校風究竟如何。這其實正是輿論呼籲廈門大學不要止步於就事論事,而是正視學校存在的類似或一系列師德、師風、校風問題, 抬升和夯實道德底線,端正教師評價體系取向的原因。
最近一些年來,豈止廈門大學,許多中國頂尖大學師生之間的涉性醜聞不斷。其中涉性醜聞的高校教師,把自己具有的教育資源作為誘餌,以這些資源的稀缺性為強制力,把學校當成不限容的後宮,把(女)學生當成可更新的佳麗,真的把自己這份職業搞成了「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業」。曾有新聞曝出高校教師以招生為諾,竟把高中學生騙到了床上,其貪婪下流簡直令人不忍耳聞。
實際上,學校、尤其是高校出現師生之間的情感問題甚或涉性問題並不奇怪。國外大學設立相關禁忌,禁止教師的類似行為,除了表示這種行為不見容於高校之外,其實也正說明這類問題的可發和易發。但問題在於,以往每有性醜聞在中國高校曝出,涉事高校不是嚴肅調查涉性醜聞,果斷處理失德教師,而常常是捂著掖著、藏著蓋著,極力為醜聞主角開脫,以拖延抗擊輿論,直接把大事化無,以此來保全學校的聲譽。這種待事方式,是高校涉性醜聞不斷的原因之一。
以普遍性的行為失範為背景,師德失範的有害性不可能被正確估量。政府官員利用權力資源通姦、誘姦、包養情婦,高校教師利用教育資源誘姦、姦淫、猥褻學生,兩者之行為具有高度的相通性,其對資源的不當使用,都反映了在資源的取得方式、使用方法和監督效率方面存在著系統性的問題。讓政府官員行為就範,讓高校教師行為就範,一是確立規範,二是嚴格處理失範者。
在高校,教師行為失範,還不僅僅體現在教師性道德和性行為失範上,也體現在其他道德行為失範上。多少年來,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各種各樣的關係,大都沒有明確的行為標準,由此就難有確定的行為規範。在一些高校中,高校教師無償役使自己的學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成了愈發普遍的現象,高校教師無償佔有學生科研成果的醜聞也屢屢出現。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教師甚至把學生當成免費保姆來使用,指使學生為自己當跑腿、幹家務……這些行為不去規範,高校教師的行為就難以在總體上就範。
最近30年來,教師、尤其是高校教師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此所帶來的教師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行為預期也發生了諸多變化。地位、定位、預期變化,相應的行為標準和規範卻沒有確定,由此必然行為者外在約束的解除。全面收拾這種行為失範,是時候了。(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這裡是光明網微信(微信號:光明網或gmw_001),喜歡的話就點擊右上方按鈕分享給朋友吧!(如果右上方沒有顯示分享按鈕,請下載最新版微信客戶端)
更多信息請下載雲端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