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粉飾下的大學生就業真實情況怎樣?

2020-12-15 尖端教育者

近日,部分高校被爆出,學生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以此來粉飾就業率的情況。小編也為之一驚,這麼「靈活」的辦法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身為教育工作者最起碼的「師德」又在哪裡?教育部明令禁止之下,一些高校卻依舊頂風作案。

據統計,2020屆高校畢業生高達874萬人,然而,不幸的他們卻剛好碰上了新冠疫情,各種企業的招聘人數大幅縮水,有媒體透露,招聘率整整下降了20%,但就是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之下,一些高校的就業率依舊達到了90%,這個一看就是「摻水」的數據背後,是高校屢出奇招給學生帶來的「假就業」。

怎麼摻水呢,碰到核查就說是在做自媒體,鑽空子的做法讓人氣憤。鑽的什麼空子呢,國務院確實發文,把自媒體等納入就業範圍。

我們統計就業率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提供翔實可靠的數據,而絕對不是為了瞞天過海,粉飾太平。今年疫情,我們看到了國家為大學生就業所盡的最大努力,研究生擴招,公務員考試更多面向應屆畢業生,等等一些做法,而個別高校的這種做法不僅起不到息事寧人的作用,反而更引人矚目,大家不加思考也能看出他存在的問題。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王道。這就好比小學生考試成績,你愣是把成績改了你不可能達到的水平,也終有一天會露餡,只會面對更嚴峻的場面。其實我們的專業確實也提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比如,高校的就業率由第三方統計,這樣更加客觀,或者建立跟蹤調查制度,跟蹤畢業生3到5年的就業情況。這兩種辦法不失為一種獲得更加客觀的數據的好辦法。

「上面要什麼數據,就有什麼數據」,無所不能的上行下效之風,要想真正解決,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者說,作為我們這一種體制的弊病根本無法解決。高校這般舉動也是無可奈何之舉,或許我們對於低於60%的這個率就停招的這個規定還有待商榷。

開設自主創新項目,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供自主創新知識,這是高校可以也很容易達到的,也更可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加靈活的真正靈活的就業方法。當我們陷入「教育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這個國家的教育就出現了較大的問題,教育傳授技能,引導學生掌握社會化所需要的能力,在這其中,這個學校的教育氛圍對學生影響更大。

或許很多人說「一直都是這樣啊」,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把他當作理所當然的或者習慣就好了的態度去對待這個事情,一切都走了個形式化,更大的問題個隱患就會一直存在,甚至會有變大的趨向,當他終於爆炸的時候,你才想起去解救,會不會為時已晚呢。教育之本,不可動搖。

相關焦點

  • 用「靈活就業」粉飾就業率,學生們又被坑了
    木木推薦語:「如果將真實的就業率披露,會怎樣呢?多少家長吵著退學費啊?「「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然而在就業形勢嚴峻、招聘需求減少的條件下,一些高校就業率仍然高達90%以上,實在有違常理。
  • 找不到工作內心很焦慮?靈活就業了解一下
    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就業」的內涵早已超出了「朝九晚五、一眼到頭」的傳統形態,而擁有無數的可能性。 找不到工作內心靈活就業幫你找到出路2020年充滿挑戰,但又蘊藏著無數機遇。從「零工」到「靈工」,一字之差意義相去甚遠。對於相對弱勢的群體來說,比如需要在家照顧老人的群體,需要照顧孩子的寶媽,沒有一技之長不知該做什麼的人群,在外工作條件不允許,那麼靈活就業可以考慮一下。
  • 大學生靈活就業政策、機會、心得篇
    同時,國家應從政策上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改善我國日益嚴重的就業難題。    從去年起,國家教育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幫助指導大學生順利就業。    ■關於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    人事問題經常是大學生順利就業的一個重要的困擾,國家出臺的政策也在對不適合大學生就業實際情況的政策做出調整。
  • 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新鮮出爐,靈活就業未來或成年輕群體的剛需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針對這些疑問,近日,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調研數據,從宏觀面和微觀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環境、就業現狀和趨勢予以客觀分析。
  • 應屆大學生找工作,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先就業還是先擇業,這是很多大學生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業就是找一份工作,擇業則是找到一份適合自己並有利於長期發展的工作。如何去選擇,很難直接定義誰對誰錯,但根據調查顯示,現代大學生更喜歡先擇業後就業。對於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沒有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有的家庭經濟條件好,家裡人也不急著讓孩子找工作。那我們應該怎樣選擇呢?首先要幫助同學們認清自己,讓同學們明白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然後再做什麼選擇。
  • 大學生會原諒嗎?就業無法解決就轉變觀念靈活就業!誰出的主意?
    但是,如果讓現在當下每一個失業待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對當下的社會現實沒有任何想法,恐怕也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怪誰?就業問題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 大學生就業的第一個問題並非大學生本身,而是就業市場不完善。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就業出現了問題,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有人會就業的很好,有人不會。要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能找到好工作,要不然肯定找不到工作呀。
  • 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高校就業率怎能如此「摻水」
    日前,《半月談》曝光了一些高校就業率注水的亂象:學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甚至有學校在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要求,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如此亂象,讓本來就嚴峻複雜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沒工作=靈活就業!「摻水」的高校就業率給誰看?
    4、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然而一些高校仍然是上有對策下有計策,「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為了讓就業率「好看」,千方百計「摻水」造假:有的發動感情攻勢、大搞道德綁架,說配合學校完成就業任務就是為母校添光增彩,不配合就是給母校抹黑添亂;有的明面上說「先就業再擇業」,實際上是逼迫學生從事不願意從事的職業和崗位;更有甚者,縱容淘寶下單買就業協議「假就業」,或將籤訂三方協議作為獲得畢業證、學位證的門檻……一些最新納入就業統計的自由職業,以及所謂的靈活就業,被部分高校鑽了空子,原本應當歸為
  • 「靈活用工」「靈活就業」現已成為就業趨勢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靈活用工」和「靈活就業」是怎麼樣的一種「靈活」我們先從個人出發,當作為一名求職者的時候,我們首先會關注到公司給予自己工資的情況,然後就延伸到了公司福利待遇這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保問題,我們都知道,公司與員工之間一旦形成勞動關係並籤訂合同後,公司是有義務有責任為員工購買社保的,這從法律上面來說都是有強制性的,而且都是有法律法規規定的
  • 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靈活就業未來或...
    2020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就業環境也變得更加嚴峻。面臨不可抗的外部環境,大學生群體的就業觀念是否有所轉變?就業現狀如何?是否會考慮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方式?針對這些疑問,近日,金柚網研究院聯合豆豆兼職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於調研數據從宏觀面和微觀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環境、就業現狀和趨勢予以客觀分析。
  • 找不到工作就填做自媒體 高校就業率如此「摻水」
    高校就業率「摻水」讓學生很受傷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 大學生就業難,花了父母幾十萬,找不到工作該咋辦?這是觀念問題
    大學生其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很多工作不願意去做!所以,也導致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好的工作時,本來想去做一個普工,但是礙於父母及親友異樣的眼光,不得不收起去做普工的心思,寧願在家呆著,沒事做,也不去做普工。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的事情!
  • 如今西點師就業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想學的建議看看!
    如今西點師就業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據顯示,2020年西點食品行業將會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的產業規模。烘焙行業就職人員遠遠低於市場所需人員,也就是說,有很多崗位等待著優質西點師。我們畢業啦如今西點師就業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據顯示,2020年西點食品行業將會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的產業規模。
  • 被就業套路多,就業率大注水,特殊就業季上演「表格就業」?
    如果就業數據不好看,專業面臨停招、縮招風險,相關專業的教師薪資、教研課題項目經費都受影響。有的學校規定,專業就業率低於80%的,下一年停招。壓力層層傳導之下,「表格就業」產生了。  東部某高校中文系秘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很受歡迎,真實就業率可達到70%。但有的就業率「慘澹」的專業搞「表格就業」,數據反而更亮眼。該秘書專業只得跟進,以守住排名。
  • 被就業套路多,就業率大注水,特殊就業季上演「表格就業」?
    如果就業數據不好看,專業面臨停招、縮招風險,相關專業的教師薪資、教研課題項目經費都受影響。有的學校規定,專業就業率低於80%的,下一年停招。壓力層層傳導之下,「表格就業」產生了。東部某高校中文系秘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很受歡迎,真實就業率可達到70%。但有的就業率「慘澹」的專業搞「表格就業」,數據反而更亮眼。該秘書專業只得跟進,以守住排名。
  • 如何看待部分高校用靈活就業粉飾就業率!
    高校畢業都會收集就業證明,我們畢業的時候,輔導員啥都沒說,直接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上交就業證明。我就是備考編制大軍中的一員,根本沒有工作,但是當時啥也不懂呀,又擔心沒有就業證明影響畢業,所以,我爸媽找了我們村小學的校長,給我「寫了」一份就業證明,蓋上了紅章,就這樣「開開心心」就業了。就這樣,我們全班在畢業前夕,通通就業了。
  • 準大學生如何填志願?看興趣,還是看就業前景?
    其實,準大學生在填寫志願的時候,往往不能有一個很好的抉擇。因為他們拿捏不準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行業,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之前的社會經驗非常的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裡面度過,所以,他們對於這個社會上的很多領域並不是特別的了解。那麼在填志願的時候,到底是看興趣還是看就業前景?其實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讓很多家長和孩子頭疼。
  • 畢業生難就業,改掉這些問題讓大學生找工作更有優勢,建議收藏
    大學生就業難,找個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很多同學、父母老師一直問,有什麼方法讓大學生能夠在找工作中脫穎而出?我覺得應該分析畢業生的這幾個問題,如果改掉這些錯誤,就能在找工作時更有優勢。01 畢業生無視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偏離自身需求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都會徵詢父母、老師和身邊朋友的意見和建議。
  • 留學生看抗疫⑳|疫情下在美大學生就業陰影
    本身在美工作對於他們就是一段艱難旅途——既得靠實力找到工作又得靠運氣抽籤,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段旅途變得更加坎坷。疫情究竟在就業的哪些環節對美國大學生和中國留學生產生影響呢?面對當前的大環境,他們是否又有有效的應對舉措呢?
  • 大學生就業別被專業「綁架」
    據了解,去年全國畢業生人數猛增,創下727萬新紀錄,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今年,2015屆畢業生總數將超過2014年,達到749萬,就業壓力繼續不減。記者走訪多場招聘會發現,不少應屆畢業生都想找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同時,也有部分大學生由於所讀專業不符合就業期待或者迫於現實壓力選擇先就業後擇業等原因而選擇跨專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