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學法003:用四步模型法解決圓柱表面積問題

2020-12-11 溧之道數學雅歌

畢業班學法003:用四步模型法解決圓柱表面積問題

溧之道

解決有關圓柱體表面積的問題,是小學數學學習中的重難點,特別煩心,非常容易出錯。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問題出在學生對表面積的組成思路混亂,導致解題中混淆側面積(無底)、總面積(有底無蓋)、表面積(有底有蓋)概念,張冠李戴,圓周長和圓面積不分。

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給學生指明解題方向,明確解題路徑,可以有效地形成思維模型,難點易於化解。

問題003:一個有蓋的圓柱形鐵皮盒子,底面直徑是12釐米,高是15釐米。它的側面貼一張商標紙,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做這個鐵皮盒子至少需要多少鐵皮?

優生答案:

①3.14×12=37.68(釐米)。②37.68×15=565.2(平方釐米)。③3.14×(12÷2)=3.14×36=113.04(平方釐米)。④565.2+113.04×2=565.2+226.08=791.28(平方釐米)。答:商標紙的面積是565.2平方釐米。做這個鐵皮盒子至少需要791.28平方釐米鐵皮。

你在閱讀這種答案的時候,感覺到累,因為每一步求的是什麼問題,需要讀者去思考,讀者不能一目了然地觸摸答題者的思路。

學霸答案:

學霸在優生答案的基礎上,加上了每一步算式求的問題。增加了①底面周長:②側面積:③底面積:④表面積。

商標紙的大小就是圓柱的側面積。鐵皮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長期這樣解題,思路清晰,明明白白,學習能力易於生長。

狀元答案:

c=πd,側面積=ch,s=πr,表面積=側面積+2s(由於頁面不能呈現帶下標的符號,公式難於規範書寫。)。後面寫的和學霸答案一致。狀元寫出了公式,就確定了數量關係,做到解題有依據,解題思想明明白白。

狀元探究:

①涉及到圓柱的面積問題,關係到側面積和底面積。側面積是用底面周長乘高得到的,表面積是用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得到的,因此,解題思路有固定的思維模型:底面周長——側面積——圓面積——表面積,正常的學生都能接受這種思維定式。

②確定了解題模型後,如果遇到圓柱只有側面,沒有底面,模型就縮減到沒有③④步。如果圓柱沒有蓋,四步不變,最後一步變成總面積=側面積+s。

③圓柱沒有底面,表面積改說成側面積。圓柱無蓋,只有側面和一個底面,表面積改稱總面積。當圓柱體的側面、上底和下底都有,才稱圓柱表面積。

④求圓柱的表面積,數量關係可以演繹成s=2πr(h+r)。推導過程:s=ch+2πr=2πrh+2πr=2πr(h+r)。簡言之,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周長乘高和半徑的和。

⑤問題中的「至少」,是一種理論計算,沒有考慮做圓柱盒子的接頭問題。實踐中做圓柱體盒子用的鐵皮比計算出來的面積要大。

以上介紹了四步求圓柱表面積的解題模型(方法),並推導出用2πr(h+r)的公式求圓柱表面積。養成了優秀的解題習慣後,即使是比較難的關於圓柱表面積的問題,也可以舉一反三,輕鬆解決。

如果你是一個有緣人,有幸看到這篇文章,將永遠受益。

相關焦點

  • 畢業班學法009:明辨思路清晰求法,提高解決體積和表面積能力
    畢業班學法009:明辨思路清晰求法,有效提高解決圓柱體積和表面積能力溧之道求同一個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有一部分學生犯暈,思路不清晰,畏畏縮縮。③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幹什麼,解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解題技能。家長和老師可以用這種方法嘗試著轉化待優生,如果是一對一輔導,一周時間就能提高學生解決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能力。問題009:一個圓柱,底面周長是25.12釐米,高是8釐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表面積又是多少?
  • 畢業班學法011:解決生活中圓柱的線長、面積、容積
    畢業班學法011:解決生活中圓柱的線長、面積、容積溧之道學以致用,耳熟能詳,到底怎麼用?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專業地回答。是否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技能,需要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來檢驗學習效果。四、計算出蛋糕盒需要用的紙板、繩長和蛋糕盒的容量。問題011:一個圓柱形蛋糕盒,底面半徑是15釐米,高是20釐米。(1)做這個蛋糕盒大約要用硬紙板多少平方釐米?(2)用彩帶綑紮這個蛋糕盒,至少需要彩帶多少釐米(打結處約用彩帶15釐米)(3)這個蛋糕盒的容量是多少?
  • 畢業班學法010:在變式練習中提高求解圓柱體積和表面積智商
    畢業班學法010:在變式練習中提高求解圓柱體積和表面積智商溧之道求解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得很牢固,需要有一個系列練習的過程,一般叫變式練習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數量關係:c=πd,圓面積=πrr,側面積=ch,v=sh,水重=每立方米水重×水的體積,抹水泥面積=側面積+一個底面積。解答過程:①半徑:8÷2=4(米)。②底面周長:3.14×8=25.12(米)。
  • 畢業班學法005:減1乘2(段數-1)解決圓柱體表面積增加問題
    畢業班學法005:減1乘2(段數-1)解決圓柱體表面積增加問題溧之道解決數學問題,試題分析有技巧可選,問題解決有規律可循。數學學習,從孩子從最初接觸數學問題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養成優秀的解決問題習慣,不斷積累學法和解法。問題005:一段圓柱形木料,底面直徑是20釐米,長是1.8米。沿著平行底面的方向把它截成5段,使每一段的形狀都是圓柱。截開後,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釐米?
  • 畢業班學法008:用實驗法求1元硬幣體積
    畢業班學法008:用實驗法求1元硬幣體積溧之道用測量的方法求1元硬幣的體積,精確度不高。二、實驗方案:①用計算器計算,減輕計算量。②確定計算精確度,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三、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數量關係:圓面積=πrr,v=sh,1元硬幣體積=總體積÷總枚數。解答過程:①半徑:2.5÷2=1.25(釐米)。
  • 畢業班學法006:用圓周長直接列式求圓柱體體積
    畢業班學法006:用圓周長直接列式求圓柱體體積溧之道解決數學問題,有基本的方法,也可以根據基本方法演繹出更加直接的新方法,使得解決問題更加簡單快捷問題006: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周長是62.8釐米,高是50釐米。這根木條的體積是多少?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數量關係:c=2πr,圓面積=πrr(因為網頁不能顯示平方,只能用rr表示),v=sh。
  • 圓柱表面積
    圓柱表面積教學目標: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 畢業班學法007:水的體積不等於它的重量
    畢業班學法007:水的體積不等於它的重量溧之道有的小學數學問題解釋不清楚,因為小學生學的知識有限,想透徹了解,需要學過中學甚至大學知識後,才能解釋得清楚問題007:一個圓柱形保溫茶桶,從裡面量,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是5分米。如果每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這個保溫茶桶能盛150千克水嗎?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數量關係:圓面積=πrr(因為網頁不能顯示平方,只能用rr表示),v=sh,水的重量=每立方分米水重×水的體積。
  • 圓柱表面積的整理和複習——數形結合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圓柱表面積的含義及表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靈活選擇正確的公式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 畢業班學法012:辨別隱含數量關係,巧妙計算,解題增智
    畢業班學法012:辨別隱含數學關係,巧妙計算,解題增智溧之道涉及圓柱體積,有一種類型的問題撲朔迷離,學生難以理解數量關係,這其中關係到浮力定律,需要學生做實驗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數量關係:圓面積=πrr,v=sh,儲水桶上升的水的體積=鋼材總體積,儲水桶下降的水的體積=豎直拉出鋼材高8釐米那一段的體積。解答過程:①鋼材底面積:3.14×5×5平方釐米。②豎直拉出鋼材高8釐米那一段體積:3.14×5×5×8立方釐米。
  • 解決複雜性問題的10步工作法
    10步工作法》書中指出,我們之所以能夠掌握極其複雜的科技,是因為我們很擅長將一個個技術成果進行線性關聯,但在經營、管理、營銷領域,問題、挑戰卻是複雜的、多維的。10步工作法》進一步舉例說,如果我們上班進入辦公室,發現有一頭獅子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舔排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發現獅子的存在,確認其在桌子上,思考各種選擇,決定合適的行動方案,然後行動起來(可能是轉身、關門、狂奔)。
  • 面積法解題
    (指面積的唯一性,可加性,可比性,異形等積性)來解決幾何問題的方法。某些條件與結論中似乎與面積無關的問題用面積法處理,比用其他方法來處理更顯得簡單方便。 知識全解一.面積法的概念 我們把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利用等積變換原理和有關計算面積的公式,定理或圖形的面積進行解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法。運用面積法解題具有直觀,簡便,靈活,新穎等特點。 熟練掌握三角形等基本圖形的面積公式是運用面積法的關鍵。
  • 巧用「一半模型」解決平行四邊形中的面積問題
    只要我們能找到這個「阻礙點」,問題就好解決了,延長BE交AD於點G即能達到破解阻礙,同樣,延長CE交AD於點M,也能破解∠FDA與∠ECB不是平行線的「三線八角」的情形。如圖2.(2)題目沒有給出一個數據,卻要求出平行四邊形ABCD與四邊形AEDF的面積比,依解題經驗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判斷或思考方向:無需求出它們各自的面積,而是找出這兩個四邊形面積關係,這就讓我們聯想到了平行四邊形除公式法求面積外,還有一種求面積的模型----「一半模型」,如圖3,過E作PQ//AD,易得:△AED是平行四邊形APQD面積的一半,△BCE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
  • 魯西集團「五點四步工作法」側記
    「魯西的粉煤氣化爐可以摻燒難以裂解的有機廢水啦……」這一項創新既解決了化工生產產生廢水消耗的環保難題,又為生產裝置長周期、滿負荷、穩定運行免除了後顧之憂。這一大膽創意,是在管理創新「五點四步工作法」的啟發下逐步變成現實的。
  • 八上數學勾股定理之摺疊問題、等面積法,幾何與方程的巧妙結合
    摺疊問題中常見的幾何模型:簡單例子:等面積法當幾何圖形中出現多個高(垂直、距離)的時候,可以考慮等面積法解決問題,即利用圖形面積的不同表達方式建等式.3等面積法小結論總結:摺疊屬於全等變換的一種,要注意摺疊前後對應角和對應邊的等量關係,設相應的未知量,構建方程來解決線段長問題
  • 實例詳解,全等三角形性質解決面積問題,學會利用割補法
    今天我們一起繼續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的有關知識點,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圖形的面積問題,同時學會利用割補法來解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求解以及正常情況下不易求解的圖形的面積。全等的兩個三角形中,不僅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其中對應的中線、高、角平分線、周長、面積也都相等。
  • 矩形面積法的巧妙應用
    一、面積法在平均數問題中的應用在平均數問題的解決中,傳統的解法通常先算總量,再除以相應的數量,得到平均數。但我發現,很多孩子對這種解釋總是覺得似懂非懂,難以體會平均數問題的核心「移多補少」的思想。這裡,面積法的應用就非常地直觀了。
  •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三十:用等面積法解決三角形中的動點問題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三十:用等面積法解決三角形中的動點問題作者 卜凡在初中數學中經常遇到動點、動線、動圖形的問題,這類題型不但對初學的孩子們來說是個難點,就是對即將參加中考的孩子們來說也是一個難點,所以尋找突破難點的方法成為了重中之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等面積法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
  • 學了很多知識,依舊不會解決問題?你需要掌握「多元思維模型」
    幾年下來,上了幾十門課、看了上百本書,筆記也記了幾大本,但能記起的內容卻少之又少,不知道都學了哪些具體的方法、技巧,遇到問題不知道該用哪些知識去解決,個人能力也沒什麼提升,成長速度非常慢。為什麼會學了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