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學法005:減1乘2(段數-1)解決圓柱體表面積增加問題
溧之道
解決數學問題,試題分析有技巧可選,問題解決有規律可循。數學學習,從孩子從最初接觸數學問題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養成優秀的解決問題習慣,不斷積累學法和解法。
問題005:一段圓柱形木料,底面直徑是20釐米,長是1.8米。沿著平行底面的方向把它截成5段,使每一段的形狀都是圓柱。截開後,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釐米?
狀元解決問題數學模型:
數量關係:圓面積=πr,次數=段數-1,增加的表面積=圓面積×2×次數。
解答過程:①底面半徑:20÷2=10(釐米)。②底面積:3.14×10=3.14×100=314(平方釐米)。③次數:5-1=4(次)。④增加的表面積:314×2×4=3.14×8=25.12(平方釐米)。答:表面積增加25.12平方釐米。
狀元探究問題數學模型:
一、題意分析:每截開一次,增加2個底面。截成5段,截開4次。二、基礎知識:圓面積計算方法;截成段數和截開次數差1關係;截開1次增加兩個底面。
三、重點:截開1次增加兩個底面。難點:截成段數和截開次數差1關係。四、數學能力:圓面積計算能力,求出截開次數的能力,求出截開1次表面積增加的面積的能力。
五、數學思想:沿著平行底面的方向截開圓柱,每截開1次,表面積增加2個底面面積。六、探索發現:①增加的表面積=圓面積×2×(段數-1)。②計算增加的表面積,不涉及到側面積,圓柱的長就是多餘條件。③如果沿著直徑把圓柱截成兩個半圓柱,增加的表面積=2dh。七、注意事項:計算增加的表面積,圓柱的長不參與計算,因此,無需改寫圓柱長的單位。
回顧和反思:解決問題,總會有策略。上述問題,歸納為:減1乘2(段數-1)策略,減1是指段數減1得到截開的次數。2(段數-1)是指次數的2倍,意思是表面積增加了2(段數-1)個圓面積。
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是為了增長解決問題的經驗,養成歸納、總結、概括的良好習慣。智商就是靠點點滴滴總結和概括地積累變得更加聰明。